大学课件: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课件: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课件: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大学 课件 第一章 世界 物质性 及其 发展规律
- 资源描述:
-
1、 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学就产生了。罗素罗素 按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按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一样。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要进教堂一样。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其它的学习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某种人。其它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一种职业的人。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一种职业的人。冯友兰冯友兰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2、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锻炼理论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世界的物质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根本方法教学难点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一、哲学与世界观二、物质及其存在形态(2课时)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四、世界统一于物质(2课时)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2课时)(一
3、)“哲学”一词的由来Philosophia-philosophy-哲学希腊文中:philo爱,sophia智慧。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认为,惊讶是哲人的感受,哲学始于惊讶。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第二哲学(自然科学)后来科学分类:哲学与其他学科分离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正义是什么?一天,苏格拉底和一个名叫攸昔德谟斯的青年讨论正义与非正义问题。他在一根柱子上写上“正义”,在另一根写上“非正义”。苏:说谎、欺诈、偷盗、卖人为奴这几种行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攸:当然属非正义。苏:看来这些行为没有一样能归入“正义”一类了,是不是,攸昔德谟斯?攸:是的,谁也不会荒
4、唐到那个地步。苏:假如一个将军在作战时欺骗了敌人呢?他盗取或抢劫敌人的财物?这些行为不也是正义的?攸:一点也不错。可是我原先以为你问的那些只是对朋友而言的。苏:那么,在失利的时候,一位将军发觉士气低落,谎称援军就要来到。如果,士气竟被他鼓动起来,我们应当把这种欺骗士兵的行为归入哪一类呢?攸:应当归入正义一类。苏:一个小孩生病不肯吃药。父亲说,这是好吃的东西,不是药,骗他吃了下去,病也好了。这种欺骗儿子的行为应当归入哪一类呢?攸:我想这也是正义行为。苏:某人因为绝望而想自杀,他的朋友出于友谊而偷走了他的剑。这种行为应该归入哪一类呢?攸:当然也应当归入正义一类。苏:可是你刚才不是还说应该永远对朋友
5、坦率无欺吗?攸:实在是我错了。如您允许的话,我愿意把原先说过的话收回。这种追问的意义在哪里?从实践和经验出发,激发人们对本原性、普遍性问题的思考。因为“智慧”之为“智慧”并不是“小聪明”,也不是一般所说的“明智”,希腊人认为它指示着宇宙自然之最深邃最根本的奥秘,标志的是一个至高无上、永恒无限的理想境界。所以柏拉图才会说,智慧这个词太大了,它只适合神而不适合人,我们人只能爱智慧。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这里所说的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不是对具体事物的观点。每个人是会思考的,在不断“观世界”的时候自然而然形成“世界观”。世界观世界观主要主要解决解决世界世界“是
6、什么”。关于世界观的问题:关于世界观的问题:世界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本原是什么?状态怎样?有没有规律状态怎样?有没有规律?人是什么?从哪里来?人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究竟将走向何处?等等到哪里去?历史究竟将走向何处?等等。神话(朴素)世界观神话(朴素)世界观-宗教世界观宗教世界观-哲学世界观哲学世界观2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人人都有世界观,因而人人都有哲学问题,都可能成为哲学家。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因为并非人人都能像哲学家那样去思去思考、去制造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的学考、去制造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的学说。说。世界观世
7、界观 哲学哲学区别:区别: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零散的、朴素的、缺乏世界观:自发形成、人人都有、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理论论证的;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整的理论体系。联系:1、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2、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做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体观点。12 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为什么这么看,这么做?)(为什么这么看,这么做?)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人们认识
8、和改造世界所遵循 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怎么看?怎么做?)(怎么看?怎么做?)都是世界观的学说:都是世界观的学说:理论化、系统化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哲学信仰化、非理性化的信仰化、非理性化的宗教宗教l哲学运用理性,试图解答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一切预设和前提都要接受理性的质疑和挑战。l宗教依靠信仰,也试图解答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但信仰的东西是不可以追问“为什么”的,因为信仰是不需要理由的。“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德尔图良(约德尔图良(约160年年约约240年)年)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的对话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的对话 一位信仰基督的老
9、太太每天早晨都会走出房门,在走廊中大声说句:“感谢上帝!”。每天她都会听到一句从隔壁邻居传来的回音,“世上没有上帝!”。如此持续了好几周时间。最近经济萧条,老太太也陷入了财务危机,她在早上的祈祷中希望能有更多食物,最后同样的说到,“感谢上帝!”。第二天,当她打开房门,就看到有一堆食物在门口。当然,她也说了句,“感谢上帝!”。此刻她的邻居站出来,他是位无神论者,对着她说,“哈哈,是我给你买了那些食物,世上没有上帝!”。老太太微笑地看看他,然后抬头高声说,“感谢上帝!你不仅仅给我带来食物,还让这位恶魔买单!”世界观世界观(基础,根本;我看待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相信或信仰什么?)人生
10、观人生观(我的一生该怎么走?走向哪里?)价值观价值观(我做什么才是有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层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说,这个问题贯穿哲学发含义。其一是说,这个问题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其二是说,这个问题在展过程的始终。其二是说,这个问题在哲学的诸种问题中始终处于中心或主导哲学的诸种问题中始终处于中心或主导地位。地位。恩格斯的总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
1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第一方面第一方面 凡是承认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凡是承认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客观唯心主义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人的把客观世
12、界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人的感觉、经验、意志)的产物。感觉、经验、意志)的产物。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贝克莱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陆九渊陆九渊: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王阳明王阳明:天下无心外物;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把物质世界看做是先于并独立于把物质世界看做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客观精神的产物。物质世界而存在的客观精神的产物。柏拉图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和摹本。黑格尔黑格尔:“绝对观念”是 世界的本原。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13、朱熹朱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第二方面第二方面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或主观能否把握客观?人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等等问题。庄子的问题:我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觉十分真实,醒来才发现是自己做梦。究竟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不能:不可知论。能: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可知论者并非都是唯物主义者。可知论者并非都是唯物主义者。巴门尼德巴门尼德: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思想是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物的。(没分唯物唯心)黑格尔黑格尔: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唯心主义可知论)费尔巴哈费尔巴哈:思维
14、与存在的同一性,必须先解决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唯物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的两个代表不可知论的两个代表休谟休谟: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的一概不可知。(狭义的经验论狭义的经验论)康德康德: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自在之物”)。(唯心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主义的不可知论)物质和意识是否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问题具有同一性问题物质和意识何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者为第一性的问题问题世界有多少个本原?一元论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唯心唯物)二元论二元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代表人物:笛卡尔)多元论多元论:世界有两个以上本原。(代表人物:波普
15、尔)二、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什么是物质(一)什么是物质1 1、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1 1)朴素唯物主义)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某种具体物质形态某种具体物质形态古希腊人寻找万物的“始基”泰勒斯泰勒斯:水水是万物之原。阿那克西米尼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气气”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火;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和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原子与虚空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火火、土土、气气、水水作为组成万物的四根。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金、木、水、火、土(2 2)物质=某种物质结构和
16、物质属性物质结构:物质结构:如原子论从德谟克利特到牛顿再到道尔顿物质属性:物质属性:如物体的广延性(笛卡尔、霍布斯),微粒间的吸引力(牛顿)19 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世纪初,x x射线、放射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性和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是物质的始原、原子不可分等传统思想。马的始原、原子不可分等传统思想。马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赫主义者抓住这一点以论证唯心主义,宣称:宣称:“物质消失了物质消失了”,就是,就是“物质物质本身不存在了本身不存在了”,只存在感性知觉,只存在感性知觉,物质是物质是“荒谬的虚构荒谬的虚构”和假设。和假设。2 2、马克思主义物质
17、观、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物质=世界各种各样物质形态世界各种各样物质形态的普的普 遍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遍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恩格斯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列宁:物质与具体事物物质与具体事物抽象的共性抽象的共性物质 哲学有机物有机化学 生物生物学 动物动物学马种类黑马具体事物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3、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太阳正带领着9大行星、66颗卫星、众多的小行星以及慧星
18、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泰山也在运动变化之中。100万年以来,它已经长高了几百米。2 2、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1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的含义:运动的含义:vA、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恩格斯: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v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人脑思维
19、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化学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物理运动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运动主体运动形式讨论。相对静止运动的绝对性: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限的静止的相对性:有条件的,有限性,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过去持续性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1秒内:蜗牛:0.015米;一般人:7米;博尔特:10.4米;马:25米 最快高铁V150:150米;声音:340米绕地飞行器:7900米;光波:2 9979 2458米 顺序性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小孩到老人;人类的进化一维
20、性一维性: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时间只有一个方向,一个数量;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具有不可逆性。“时乎时乎不再来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广延性伸张性 三维性三维性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YXZOP(X1,Y1,Z1)X1Y1Z1 1、时空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2、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绝对性: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无条件的);相对性:指时间和空间因物质具体形
21、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时空是可弯曲的,可变的(爱因斯坦狭义、广义相对论)预习: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猴子敲不出猴子敲不出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全集 长期以来,科学界都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让没有思想的猴子坐在打字机前乱敲字键,猴子下代的子子孙孙也照样敲,给它们亿万年的时间,最终它们会意外地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来。这也许是真的一一从理论上来说。最新试验证实,如果让6只猴子在1台电脑前敲上1个月的时间,他们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连一个像样的单词都敲不出,更别提莎士比亚全集了!思考:猴子为什么敲不出莎士比亚全集?动物的行为和人的劳动有什么区别?社会调研 组成团队分工合
22、作完成调研任务(资料搜索整理;联系协调;实地调研;分析观察;撰写阶段性调研报告;阶段性成果展示)实践时间:大二两学期社会实践形式社会实践内容 题目自选,可在学校及周边地区(凤凰街道内)或自己熟知的地区开展某方面的调研;选题应考虑以下原则:科学性:科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发挥专业优势,忌主观臆断,弄虚作假;价值性:思考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能带来什么价值或实际效应,忌浮于表面,泛泛而谈;创新性:提出新问题,新角度,新方法,新措施,忌人云亦云;可行性:估算完成调研任务的必要条件(人力、时间、场地、仪器、经费、其他可利用资源等),考虑调研的方便性。总的来说,选题不宜大而空洞,题目要做小做细做精,争取作出
23、新的东西。1、居民老龄化的状况与老年服务设施调研2、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的生活状况调研3、居民健康状态与医疗服务状况调研4、环境污染状况调研5、生态文明建设状况调研6、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变化与目标7、外来工人口的生活状况调研8、外来工人员子女教育的状况调研9、外来工人口的医疗状况调研10、居民文化生活状况调研11、居民住房状况调研参考选题一、分组(第5-6周)自由组合,建议8-10人一组;选出组长副组长;确定题目(组长副组长姓名联系方式,题目)二、选题策划(第5-7周)开会讨论分工和计划;策划(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方法,调研意义,调研方式和计划,可行性分析等)社会实践流程三
24、、开展调研(7-14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收集整理前人的成果;(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社会调研(调)分析数据和材料(研)撰写阶段性调研报告(研)四、成果展示(15周)以PPT形式分享阶段性成果社会实践的评价标准1、报告的结构、规范、逻辑;2、调研方法的选择和运用;3、依据充分,论证透彻;4、报告的意义、价值和实际效用。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恩格斯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一)物质决定意识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作为物质的对立面,它的产生、发展和本质都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问题。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25、或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表现在意识的起源起源、本质本质与作用作用上。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的对立面,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本身是非常复杂的东西,由于科学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 限制,意识的起源长期以来是科学和哲学的难题。从科学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如何研究?比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通过对儿童意识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进而为人类认识的起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科学的佐证。1、意识的起源从哲学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自然界(物质世界)意识是自然界(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物质在自身长期发展变化中产生了能够思维的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