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品课件:2对偶理论.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精品课件:2对偶理论.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精品 课件 对偶 理论
- 资源描述:
-
1、运筹学运运 筹筹 学学Chapter 2 对偶理论对偶理论Dual Theory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 Dual property 2.3 对偶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 Dual Simplex Method2.4 灵敏度与参数分析灵敏度与参数分析 Sensitivity and Parametric Analysis运筹学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 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存在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每一个线性规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存在
2、一个有趣的问题,即每一个线性规划问题都伴随有另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称它为对偶线性规划问划问题都伴随有另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称它为对偶线性规划问题。题。【例例2.1】某企业用四种资源生产三种产品,工艺系数、资源限量某企业用四种资源生产三种产品,工艺系数、资源限量及价值系数如下表:及价值系数如下表:建立总收益最大的数学模型。建立总收益最大的数学模型。产品产品资源资源A B C资源限量资源限量9 8 65005 4 74508 3 23007 6 4550单件产品利润单件产品利润100 80 70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解解】设设x1,x2,x3分
3、别为产品分别为产品A,B,C的产量,则线性规划数的产量,则线性规划数学模型为:学模型为:0,5504673002384507455006897080100max3,21321321321321321xxxxxxxxxxxxxxxxxxZ 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决策问题。假如企业自己不现在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企业的决策问题。假如企业自己不生产产品,而将现有的资源转让或出租给其它企业,那么资源生产产品,而将现有的资源转让或出租给其它企业,那么资源的转让价格是多少才合理?合理的价格应是对方用最少的资金的转让价格是多少才合理?合理的价格应是对方用最少的资金购买本企业的全部资源,而本企业所获得的利润
4、不应低于自己购买本企业的全部资源,而本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不应低于自己用于生产时所获得的利润。这一决策问题可用下列线性规划数用于生产时所获得的利润。这一决策问题可用下列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来表示。学模型来表示。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设设y1,y2,y3及及y4分别表示四种资源的单位增值价格(售分别表示四种资源的单位增值价格(售价成本增值),总增值最低可用价成本增值),总增值最低可用min w=500y1+450y2+300y3+550y4 表示。企业生产一件产品表示。企业生产一件产品A用了四种资源的数量分别是用了四种资源的数量分别是9,5,8和和
5、7个单位,利润是个单位,利润是100,企业出售这些数量的资源所企业出售这些数量的资源所得的利润不能少于得的利润不能少于100,即,即10078594321yyyy同理,对产品同理,对产品B和和C有有70427680634843214321yyyyyyyy价格不可能小于零,即有价格不可能小于零,即有yi0,i=1,4.从而企业的资源从而企业的资源价格模型为价格模型为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4,1,07042768063481007859550300450500min4321432143214321iyyyyyyyyyyyyyyyyywi这是一
6、个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称这一线性规划模型是前这是一个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称这一线性规划模型是前面生产计划模型的对偶线性规划模型面生产计划模型的对偶线性规划模型,这一问题称为对偶这一问题称为对偶问题。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问题称为原始线性规划问题问题。生产计划的线性规划问题称为原始线性规划问题或原问题。或原问题。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上面两种形式的线性规划称为规范形式。上面两种形式的线性规划称为规范形式。原问题和对偶问题是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已知一个问原问题和对偶问题是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已知一个问题就可写出另一个问题。题就可写出另
7、一个问题。规范形式规范形式(Canonical Form)的定义:的定义:目标函数求极大值时,所有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求极大值时,所有约束条件为为号号,变量非负变量非负;目标函数求极小值时,所有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求极小值时,所有约束条件为为号号,变量非负变量非负。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亦是规范形式。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亦是规范形式。以上是依据经济问题推导出对偶问题,还可以用代数方法以上是依据经济问题推导出对偶问题,还可以用代数方法推导出对偶问题。推导出对偶问题。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0)1.2(maxXbAXCXZ0)2.2(mi
8、nXbAXCXZ0,0maxSNBSNBSNNBBXXXbEXNXBXXXCXCZXBXNXSbXBBNEbCCBCN00XBXNXSbXBEB1NB1B1b0CNCBB1NCBB1CBB1b表表2-2表表23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设线性规划模型是式(设线性规划模型是式(2.1)的规范形式由表)的规范形式由表2-3知,当检验数知,当检验数0011BCABCCBB时得到最优解时得到最优解,是是 的检验数的检验数,和和 ,令令 ,由由 得得ABCCB1),(NBXXXBBCCBB1NBCCBN11BCYB0011BCABCCBB与0YCYA在
9、在 两边有乘两边有乘b,则有则有 ,又因又因Y0无上界无上界,从从而只存在最小值,得到另一个线性规划问题而只存在最小值,得到另一个线性规划问题1BCYBZbBCYbB1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0minYCYAYbw即是原线性规划问题式(即是原线性规划问题式(2.1)的对偶线性规划问题,反之,式)的对偶线性规划问题,反之,式(2.3)的对偶问题是式()的对偶问题是式(2.1)原问题和对偶问题是互为对偶)原问题和对偶问题是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的对偶仍然是规范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的对偶仍然是规范形式,参
10、数矩阵的对应关系参看表形式,参数矩阵的对应关系参看表2-4因此已知一个规范形式因此已知一个规范形式问题就可写出另一个对偶问题问题就可写出另一个对偶问题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例例2.2】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0,15744325min321321321321xxxxxxxxxxxxZ【解解】这是一个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设这是一个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设Y=(y1,y2),),则有则有)3,2,5()57,4(571114),(414),(max212121212121yyyyyyyyYAyyyyYbw,2.1
11、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从而对偶问题为从而对偶问题为0,03527544max2121212121yyyyyyyyyyZ对偶变量对偶变量yi也可写成也可写成xi的形式。的形式。)3,2,5()57,4(571114),(414),(max212121212121yyyyyyyyYAyyyyYbw,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例例2.3】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0,01038576534max2121212121xxxxxxxxxxZ【解解】这是一个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它
12、的对偶问题求这是一个规范形式的线性规划,它的对偶问题求最小值,有三个变量且非负,有两个最小值,有三个变量且非负,有两个“”约束,即约束,即3,2,1,03324751086min321321321iyyyyyyyyyywi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若给出的线性规划不是规范形式,可以先化成规范形式再写对若给出的线性规划不是规范形式,可以先化成规范形式再写对偶问题。也可直接按表偶问题。也可直接按表2-1中的对应关系写出非规范形式的对偶中的对应关系写出非规范形式的对偶问题。问题。将上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列于表将上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对应关系
13、列于表2-1例如,原问题是求最小值,按表例如,原问题是求最小值,按表2-1有下列关系:有下列关系:1.第第i个约束是个约束是“”约束时,第约束时,第i个对偶变量个对偶变量yj0 2第第i个约束是个约束是“=”约束时,第约束时,第i个对偶变量个对偶变量yi无约束;无约束;3当当xj0时,第时,第j个对偶约束为个对偶约束为“”约束,当约束,当xj无约束时无约束时,第,第j个对偶约束为个对偶约束为“=”约束。约束。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原问题(或对偶问题)原问题(或对偶问题)对偶问题(或原问题)对偶问题(或原问题)目标函数目标函数max目标函数
14、系数(资源限量)目标函数系数(资源限量)约束条件系数矩阵约束条件系数矩阵A(AT)目标函数目标函数min资源限量(目标函数系数)资源限量(目标函数系数)约束条件系数矩阵约束条件系数矩阵AT(A)变变量量n个变量个变量第第j个变量个变量0第第j 个变量个变量0第第j个变量无约束个变量无约束约约束束 n个约束个约束第第j个约束为个约束为第第j个约束为个约束为第第j个约束为个约束为=约约束束m个约束个约束第第i个约束个约束第第i个约束个约束第第i个约束为个约束为=变变量量m个变量个变量第第i个变量个变量0第第i个变量个变量0第第i个变量无约束个变量无约束 表表2-4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
15、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例例2.4】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写出下列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0,0,1482105618827945min43213214243214321xxxxxxxxxxxxxxxxxZ无约束【解解】目标函数求最小值,应将目标函数求最小值,应将表表24的右边看作原问题,左边的右边看作原问题,左边是对偶问题,原问题有是对偶问题,原问题有3个约束个约束4个变量,则对偶问题有个变量,则对偶问题有3 个变量个变量4个约束,对照表个约束,对照表21的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对偶问题为:对偶问题为:123131231312max1810147226885wyyyyy
16、yyyyyyy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1549y10,y20,y3无约束1.本节本节以实例引出对偶问题以实例引出对偶问题;2.介绍了如何写规范与非规范问题的对偶问题介绍了如何写规范与非规范问题的对偶问题;3.深刻领会影子价格的含义,学会用影子价格作经济活动分析。深刻领会影子价格的含义,学会用影子价格作经济活动分析。作业:教材作业:教材P61 T 1、22.1 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线性规划的对偶模型 Dual model of LP下一节:对偶性质下一节:对偶性质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 0maxXbAXCXZ对偶问
17、题是(记为对偶问题是(记为DP):):0minYCYAYbw这里这里A是是mn矩阵矩阵X是是n1列向量,列向量,Y是是1m行向量。假设行向量。假设Xs与与Ys分别是(分别是(LP)与(与(DP)的松驰变量。的松驰变量。【性质性质1】对称性对称性 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对偶问题的对偶是原问题。【证证】设原问题是设原问题是0,maxXbAXCXZ设原问题是(记为设原问题是(记为LP):):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2.2.1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0,minYCYAYbw它与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是等价的:它与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是等价的:0,)max(YCYAYbw再写出它的对偶问题。
18、再写出它的对偶问题。0,minXbAXCXw它与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是等价的它与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是等价的0,maxXbAXCXZ即是原问题。即是原问题。由表由表2-4知,它的对偶问题是知,它的对偶问题是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证证】因为因为X、Y是可行解,故有是可行解,故有AXb,X0及及YAC,Y0,将不等式将不等式 AXb【性质性质2】弱对偶性弱对偶性 设设X、Y分别为分别为LP(max)与与DP(min)的可行解,则的可行解,则 bYCX00两边左乘两边左乘Y,得,得Y0AXY0b再将不等式再将不等式YAC两边右乘两边右乘X,得,得C XYAX故故 C XYAXY
19、b这一性质说明了两个线性规划互为对偶时,求最大值的这一性质说明了两个线性规划互为对偶时,求最大值的线性规划的任意目标值都不会大于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线性规划的任意目标值都不会大于求最小值的线性规划的任一目标值,不能理解为原问题的目标值不超过对偶的任一目标值,不能理解为原问题的目标值不超过对偶问题的目标值。问题的目标值。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由这个性质可得到下面几个结论:由这个性质可得到下面几个结论:(1)()(LP)的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值是(的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值是(DP)的最优值下界;的最优值下界;(DP)的任一可行解的目标是(的任一可行解的目标是(LP)的最优值的上界
20、;的最优值的上界;(2)在互为对偶的两个问题中,若一个问题可行且具有无界解,)在互为对偶的两个问题中,若一个问题可行且具有无界解,则另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无可行解;(3)若原问题可行且另一个问题不可行,则原问题具有无界解。若原问题可行且另一个问题不可行,则原问题具有无界解。注意上述结论(注意上述结论(2)及()及(3)的条件不能少。一个问题有可行解时,)的条件不能少。一个问题有可行解时,另一个问题可能有可行解(此时具有无界解)也可能无可行解。另一个问题可能有可行解(此时具有无界解)也可能无可行解。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例如:例如:0,22212min212
21、12121xxxxxxxxz无可行解,而对偶问题无可行解,而对偶问题0,221122max21212121yyyyyyyyw有可行解,由结论(有可行解,由结论(3)知必有无界解。)知必有无界解。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性质性质3】最优准则定理最优准则定理 设设X0与与Y0分别是(分别是(LP)与(与(DP)的的可行解,则当可行解,则当X0、Y0是(是(LP)与(与(DP)的最优解当且仅当的最优解当且仅当C X0=Y0b.【证证】若若X0、Y0为最优解,为最优解,B为(为(LP)的最优基,则有的最优基,则有Y0=CBB1,并且并且bYbBCCXB010当当C X0=Y
22、0b时,由性质时,由性质1,对任意可行解,对任意可行解 有有YX及bYCXbYXC00即即Y0b是(是(DP)中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值的下界,中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值的下界,C X0是(是(LP)中中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值的上界,从而任一可行解的目标值的上界,从而X0、Y0是最优解。是最优解。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性质性质4】若互为对偶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有最优解,则另一若互为对偶的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有最优解,则另一个也有最优解,且最优值相同。个也有最优解,且最优值相同。【证证】设(设(LP)有最优解有最优解X0,那么对于最优基那么对于最优基B必有必有C-CBB-1A0与与CBB
23、-10,即有即有YAC与与Y0,这里这里Y=CBB-1,从而从而Y是是可行解,对目标函数有可行解,对目标函数有bYbBCXCCXBBB010由性质由性质3知知Y是最优解。是最优解。由性质由性质 4 还可推出还可推出另一结论另一结论:若(:若(LP)与(与(DP)都有可行解,都有可行解,则两者都有最优解,若一个问题无最优解,则另一问题也无最优则两者都有最优解,若一个问题无最优解,则另一问题也无最优解。解。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性质性质5】互补松弛定理互补松弛定理 设设X0、Y0分别为(分别为(LP)与(与(DP)的可的可行解,行解,XS和和YS是它的松弛变量的可行解
24、,则是它的松弛变量的可行解,则X0和和Y0是最优解当且是最优解当且仅当仅当YSX0=0和和Y0XS=0【证证】设设X和和Y是最优解是最优解,由性质由性质3,C X0=Y0b,由于由于XS和和YS是松弛变量,则有是松弛变量,则有A X0XSbY0AYS=C将第一式左乘将第一式左乘Y0,第二式右乘第二式右乘X0得得Y0A X0Y0XSY0bY0A X0YS X0=C X0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显然有显然有 Y0XS=YS X0又因为又因为Y、Xs、Ys、X0,所以有所以有YXS=0和和YS X=0成立。成立。反之,反之,当当YXS=0和和YS X=0时,有时,有YA X
25、YbYA X=C X显然有显然有Y0b=C X,由性质由性质3知知Y与与X是(是(LP)与(与(DP)的最的最优解。证毕。优解。证毕。2.2 对偶性质对偶性质Dual property性质性质5告诉我们已知一个问题的最优解时求另一个问题的最优解告诉我们已知一个问题的最优解时求另一个问题的最优解的方法,即已知的方法,即已知Y*求求X*或已知或已知X*求求Y*。Y*XS=0和和YS X*=0两式称为互补松弛条件。将互补松弛条件写成下式两式称为互补松弛条件。将互补松弛条件写成下式*1*100ijmiSinSjjy xy x由于变量都非负,要使求和式等于零,则必定每一分量为零,由于变量都非负,要使求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