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 传媒物资管理.ppt

  •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 文档编号:5259651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3.8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 传媒物资管理.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 传媒物资管理 大学 精品 课件 第六 传媒 物资 管理
    资源描述:

    1、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本章共分为以下三节本章共分为以下三节第一节 传媒流动物资管理第二节 传媒设备资产管理第三节 传媒新技术与管理资产有货币形式,也可有物质形式。同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传媒企业也是借助于物质资产而完成传媒产品的生产或提供传媒服务的。物资资产是媒体企业、媒体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流动物资资产 传媒企业的物资资产可以分成两大类 固定资产两类物质资产的价值周转方式截然不同。流动物资资产一次性转移到新的传媒产品中去,并随传媒产品的销售一次收回;固定资产则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的传媒产品中去,随着传媒产品的出售而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本章将对这两类资产的管理原则

    2、和方法进行详细讨论。第一节传媒企业必须储备一定的流动物资(下文简称物资),这些物资储备可以使传媒企业在两个方面获益:一方面:一定的物资储备可以使传媒企业避免因停工待料、停业待货而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可以获 得一定的价格折扣。然而,传媒企业的物资储备增加了生产成本。其一,物资储备必然占用传媒企业的营运资金,或者使利息支 出 增加,侵蚀传媒企业利润,或者使传媒企业丧失了利用占 用资金获利的机会;其二,物资储备将增加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 工资在内的各项开支,影响传媒企业的获利能力。传媒企业的物资储备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传媒企业获益,又可以使传

    3、媒企业受损。因此,传媒企业物资管理的目标是,在物资储备的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实现二者的最佳组合。二、传媒流动物资管理的方法 由于传媒企业的物资储备必不可少,同时,过多的物资储备又会引致成本的增加,因而传媒企业流动物资管理的核心环节必然涉及二项内容:储备定额的确定进货批量进货时间的确定(一)储备定额的确定(一)储备定额的确定储备定额是指传媒企业为了使再生产不至于中断而必须持有的物资储备量。经常储备它包括:保险储备 1、经常储备(又称为周转储备)指在前后两批物资运达的间隔期间,为满足日常需要而建立的物资储备。特点是:其数量始终处于不停的变动之中。当一批物资到货时,储备量达到最高值,随着不断

    4、的消耗,储备量逐渐减少,直到下一批物资到货之前,储备量降低到最低值。如果传媒企业制定了保险储备,则这个最低值就是保险储备。当又一次物资到货时,储备量又达到最高值。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经常储备变化不一,一般可以计算其平均储备。根据所购物资的到库情况,平均经常储备的计算可以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所购物资是一次性全部到库,如下图所示,每一次到货,物资储备的增加在图中表现为一条垂直的直线,用Q表示每次进货量,则平均经常储备为每次进货量的一半,即Q/2物资储备时间(月)交货时间交货时间如果所购物资是陆续入库,每次到货时物资储备陆续增加,如下图所示,物资储备的增加则表现为一条向右倾斜的直线,在这种情形中计

    5、算平均经常储备相对较为复杂。设每日送货量为R,每批物资全部送达所需的时间为Q/R,再设物资的每日耗用量为d,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dQ/R,当每批物资全部到库时,最高的物资储备则为(QdQ/R),平均经常储备为(QdQ/R)/2。物资储备时间(月)送货期送货期 在以上经常储备的讨论中,事实上已经隐含地假设了每日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固定不变。实际上,每日需求量和交货时间都可能发生变化。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误,缺货成本就可能迅速增加。为了避免因经营中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损失,传媒企业就需要多储备一些物资以备应急之需,这些储备成为保险储备,或安全储备。在正常的情况下,保险储备是不动用的,只有在储备物资

    6、过量使用或送货延迟时才动用。保险储备的情形如下图所示。物资储备时间(月)交货时间交货时间保险储备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平均每日用量和保险储备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保险储备定额平均每日用量保险储备的天数其中:保险储备天数一般凭经验或根据报告期实际平均误期天数来确定。平均误期天数是报告期实际供应间隔天数超过平均供应间隔天数的部分的加权平均。例:某一报业集团新闻纸的平均供应间隔天数为40天,以往订购新闻纸的过程中,超过40天的误期有三次,分别为45天,50天和55天,则每次误期天数分别为5天、10天和15天,并且在这三次采购中,新闻纸的入库量分别为120吨,110吨,130吨,则保险储备天数的

    7、计算过程为:1202+11010+13015 保险储备天数=10.14 120+110+130 假设新闻纸的每日耗用量为1吨,则保险储备量为10.14吨。(二)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的确定(二)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的确定不同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可以影响传媒企业物资储备的成本。按照物资储备管理的目的,需要决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传媒企业物资储备的总成本最低。这一批量被称为经济进货量或经济批量。要确定经济进货批量,必须首先梳理传媒企业物资储备的成本项目。传媒企业物资储备的总成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具体而言:具体而言:1 1、进货成本(、进货成本(TC1)进货成本指传媒企业为

    8、取得某种物资而支出的成本,用TC1表示。进货成本一般由订货成本、购置成本构成。其中,订货成本又指取得订单的成本。一部分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称为订货的固定成本,用F1表示;(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一部分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成正比,称为订货的变动成本如传媒企业进行物资采购而产生的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话电报费等。若每次订货成本用K表示,订货次数用某物资的年需用量D与每次进货量Q之商表示,则订货的变动成本为(D/Q)K。购置成本指所购物资本身的价值,若用P表示单价,则购置成本为DP。于是,进货成本可以用公式表达为:进货成本(TC1)订货固定成本(F1)订货变动成本((D/Q)K)购置成本(D

    9、P)订货成本2 2、储存成本、储存成本储存成本是指传媒企业为物资储备而发生的成本,可用TC2表示。储存成本包括:物资储备占用资金的利息支付或机会成本、仓库费用、保险费用、物资破损和变质损失等。变动性储存成本储存成本也可以按照与储存量的关系分为:固定性储存成本 固定性储存成本:与物资储存量没有直接关系,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用F2表示;变动性储存成本:随着储存量的增减而成正比关系,如占用资金的利息、保险费用、物资破损和变质损失等,变动性储存成本的单位成本可用Kc表示。储存成本可以用公式表达为: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本 即 TC2F2 Kc Q/23 3、缺货成本、缺货成本缺

    10、货成本:指传媒企业由于物资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因停工待料而造成的停产损失、停业待货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等。缺货成本可用TC3表示。用TC表示传媒企业物资储备的总成本,则其计算公式为:TCTC1TC2TC3 F1 D/Q)K DPF2 Kc Q/2 TC3 下 图表示传媒企业物资储备中各项成本与批量之间的关系,经济批量就是使总成本最低(TC)的进货批量成本总成本储存成本订货成本经济批量影响传媒企业物资储备总成本的因素很多,为了简化讨论,需要建立一些假设:(1)市场不短货,传媒企业资金充足,不存在物资的买和卖的困难;(2)传媒企业能及时补充存货,即需要订货时便可立即取得存

    11、货;(3)进货物资能集中到货,而不是陆续到货;(4)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即TC30;(5)物资的耗用和销售比较均衡;(6)物资的需求量能准确预测,即D为已知常量;(7)物资价格稳定,即P不变。接上页以上确立经济批量的例子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现实中满足这些假设条件的情况十分罕见。严格的假设限制了由上述公式得到的结论的适用性。在实践中必须灵活决定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在放宽假设的前提下,改进后的经济批量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可用性。限于篇幅,这里不进行阐释。第二节 技术设备是媒介生产的主要手段,不同的媒介生产不同的传技术设备是媒介生产的主要手段,不同的媒介生产不同的传 媒产品,

    12、或提供不同的传媒服务,其技术设备也各不相同。媒产品,或提供不同的传媒服务,其技术设备也各不相同。印刷媒介的技术设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见下图)广播电视的生产技术设备专业性、技术性很强,按照其生产流程大致可分为:(见下图)印刷技术设备系统采编技术设备系统通信技术设备系统办公自动化技术设备系统新闻资料工作设备系统节目制作系统节目播出系统传送发射系统 广播电视设备资产列表 节目制作的技术设备音频系统拾音器、调音台、混响器、均衡补偿器、录音机、功率放大器、音箱、耳机等视频系统摄像机、录像机、摇控单元、同步机、监视器、导控台等电子编辑系统编辑机、录像机、监视器、字幕机、动画机特照系统配电稳压设备、调光设

    13、备、特技灯光器材等美工制作系统制景器具、效果器具、舞台框架技术设备等录音厅演播厅系统机械吊杆、升降设备、幕布、台架设备、防火设备、照明设备等现场直播系统转播车、录摄车、演播制作中心系统节目播出的技术设备 主要有切换台、同步机、帧同步机、音视频分配器、脉冲分配器、录音机、录像机、监视器、调音台、音箱、波形示波器、自动播出系统等传送发射设备传送设备音频切换台、视频切换台、矩阵器、微波收发系统、监视器、音箱、波形示波器、矢量示波器、视频分配器等发射设备发射机、同步机、音频切换矩阵等要对传媒企业的设备资产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必须了解传媒设备资产的基本特征。尽管传媒设备资产的物质形态各异,但一般具有以下共

    14、同特征:1 1、技术含量高,资产专用性强、技术含量高,资产专用性强。传媒设备资产大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一般都是专用性资产,这些资产不易改变用途,因而出售困难,变现能力较差。2 2、收益能力高,风险较大。、收益能力高,风险较大。因为传媒企业的设备资产是固定资产,其“固定性”不但表现在其实物形态长期不变,还表现为它所内含的技术形态也相对“固定”,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新工艺、新技术屡出不穷,设备资产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设备资产的无形磨损已使传媒企业难于控制。1技术含量高资产专用性强2收益能力高风险较大3价值双重存在4设备投资的集中性和价值回收的分散性3 3、价值双重存在。、价值双重存在。在

    15、设备资产的使用期限内,设备资产以双重价值存在,即一部分价值脱离实物形态转化为多种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等,一部分则继续存在于实物形态之中。4 4、设备投资的集中性和价值回收的分散性。、设备投资的集中性和价值回收的分散性。传媒企业的设备资产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在时间上是分别进行的。传媒企业购建设备资产需要一次全部垫支资金,其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价值的收回分次逐步实现。1、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管理制度。传媒企业应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设备管理委员会、设备部和使用单位等多级负责制;实行管理权责制,赋予不同部门、岗位一定权力,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传媒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16、情况,建立和完善设备资产使用和维护的规章制度。2、减少闲置,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率。传媒设备闲置会导致:一方面:使传媒企业无法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传媒企业必须承担闲置资产的无性磨损,增加了资金的使用风险。1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管理制度2减少闲置,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率4实现标准化和计量化管理3合理维护,提高设备资产的完好率 3 3、合理维护,提高设备资产的完好率、合理维护,提高设备资产的完好率。合理维护必须做好以下工作:建立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维修人员与使用人员密切配合,掌握设备资产的使用动态;加强对设备资产易损部件的定期检查,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根据不同季节做好防潮

    17、、防锈、防尘、防磨、防高温工作,保证设备有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各类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定期维护保养制度;完善检修手段,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素质,确保预防检修的工作质量。4 4、实现标准化和计量化管理。、实现标准化和计量化管理。为了做好技术设备的维修和使用,还要积极实现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程工作,保证技术工作有秩序的正常运行。例如,电视行业的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其中技术标准包括基础、产品、工艺、安全与环保、方法等五个方面的标准;同时,广播电视技术标准分为六个大类:广播电视制式标准,设备技术条件及其测量方法标准,广播电视网规划标准,节目交换标准,电台、电视台建设标准以及

    18、设备运行维护标准。管理标准则涉及到更加广泛的内容包括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和部门、个人工作标准等。(二)传媒设备资产的及时更新确保设备资产的及时进行物质更新是传媒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的重要一环。传媒企业的设备资产通过提取折旧的方式收回投资。如果维持简单再生产,折旧基金就是设备资产物质更新的资金来源。即使是扩大再生产,折旧基金也是设备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正确计提折旧是设备资产及时更新的前提。1、提高设备资产折旧率,或者采取加速折旧方法,促进设备的更新换代。在传媒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传媒设备资产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其无形磨损越来越大,传媒企业设备资产投资的风险日益增加

    19、。然而,媒介之间的竞争却越来越倚重于技术设备竞争,加强技术设备投资是传媒竞争的一种强制。为了把握传媒技术带来的机遇,适用传媒竞争的要求,媒介要逐步提高设备的折旧率,促进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例如,某传媒设备资产的使用寿命为5年,若采取平均折旧方法,其折旧率为20%,若采取加速折旧方法,各年的折旧率可依次为32%、24%、20%、16%、8%。2、合理使用设备资产的折旧基金。第一,要严格控制设备资产折旧基金的再投资状况。传媒企业提取的折旧并没有以专款专用的形式在账面上单独体现基金,因此,为了确保设备资产得到及时更新,必须严格控制这部分资金的使用状况。第二,充分发挥折旧基金的使用效能。由于设备资产存

    20、在双重价值,传媒企业的各种设备资产的折旧程度不同,实物更新时间也不同,管理者就可以在某些设备资产需要更新以前,用原有设备资产所提折旧去购建新的设备资产,而用新购设备资产的折旧去进行旧设备资产的更新。3、科学规划设备资产的物质更新。购置生产设备、采编设备还是要从媒介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慎重决策,与媒体整体经济实力相适应。技术设备资产的物质更新必须结合未来情况进行科学的规划。即除了研究设备投资的必要性以外,还要研究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要研究设备投资的未来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收期等。(三)传媒设备资产的成本控制严格意义上的成本控制:指企业预定成本限额,通过将实际成本和成本限额进行比较而衡量经

    21、营活动的绩效。广义的成本控制:指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的质量和数量而采取的管理手段。传媒设备资产的成本控制旨在实现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折旧成本最小化。设备资产的成本控制是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根本手段。对设备资产使用进行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为:实行设备的有偿占有制。即对使用设备的单位按照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收取折旧形式的使用费用。通过有偿占有制办法的实施,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加强了传媒企业的成本核算意识;另一方面节省了技术设备的无功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见下页案例分析例:A电视台,在无偿使用技术设备的情况下,制作一分钟电视节目的技术设备损耗为130元,成本相当之高。由于技术设备无偿使用,技术人员和编辑人

    22、员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技术设备,人为地造成投入多、产出少,平均电子编辑工作倍率为l84,最高达1450,即机器运行7个半小时才编出一分钟的节目。这样高的工作倍率,无疑显著加大了制作成本。后来,A电视台采用了有偿使用技术设备的办法,加强了技术设备的成本核算,平均工作倍率为l39,比无偿使用技术设备平均工作倍率的184下降了54。也就是说,使工作效率较之以前提高了1.15倍,生产一小时节目的技术设备损耗费由过去的7800元下降为3000元,仅此一项,一年就可节省技术设备损耗费180多万元。第三节传媒新技术:主要指运用于传媒业的数字技术及相关技术。传媒新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

    23、命,这些新技术不仅对每一媒介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使原来独立的、界限分明的各种媒体,如报纸、广播、有线电视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或者说这些媒体的功能在新技术框架下正进行整合。(一)收集、处理和制作(一)收集、处理和制作用于收集、处理和制作传媒内容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见下图)主要指计算机和相关技术一:信息处理器 如数字摄影、数字水印、全方位摄像机、遥感和语音识别二:用于收集和制 作内容的设备数字技术全面改变了各类信息的采集过程。从电子摄影到语音识别,新媒体技术正在外界的各种信息和计算机处理设备之间建立起直接的电子联系。电子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一些方面:数字电子摄影数字水

    24、印电子新闻采集(ENG)卫星新闻采集(SNG)High-8毫米摄像机可携式摄像机、数字便携式摄像机全角的成像技术光电扫描仪遥感技术声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二)传输(二)传输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见下图)1空中播送2全交换电子通信网络4电力线3使用单向头尾系统或文件服务器的同轴电缆和光纤有线网络(三)接收和显示(三)接收和显示显示设备通过一系列技术将信息直接呈现给信息的终端用户、受众成员或者消费者,它们包括呈现不同格式的电子信息的各种设备。显示技术主要以计算机为基础,主要有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显示屏、新一代可视电话、新兴交互电视和高清晰电视(HDTV)这些技术的优势体现在它们与数字

    25、信息更为匹配,包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图像分辨率,更好的色彩保真性,更轻的重量,更强的携带性,更长的电池寿命以及更为多样化的计算机功能包括无线通信,以及计算机作为一个交互性多媒体通信工具的地位的提升。(四)存储(四)存储存储技术指的是那些用于存储电子格式信息的媒介。就格式而言,这些媒介从磁介质一直进化到光介质。标准的计算机存储设备是软盘和硬盘,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用于存储大容量信息的光盘逐渐出现。随着技术进步,DVD正成为全球数字视频存储的第一标准。此外,闪存则主要用于苹果公司等个人数字助理(PDA)产品存储。随着交互电视和视频技术的进步,视频服务器也发展为新兴的存储技术。直到今天,电视台

    26、等机构对类似于录像带的老一代文件服务器依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从2000年开始,许多电视台和电视网将用数字视频服务器回放以前录制的节目和广告内容,并满足人们对视频点播的远程请求。数字技术给传媒业的市场结构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数字技术拓展了传媒广播电视业的传输渠道。其次,当传媒内容简化为“原数据”,储存、再恢复、再格式化和再包装要比以前容易得多,一种形式的传媒产品可以低成本地重新编辑成其他形式的传媒产品,数字技术大大模糊了传统传媒产品的形式,传媒子行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各子行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强。第三,数字技术可以使电信业和有线电视共享传输网络,电信业和有线电视之

    27、间的行业壁垒消失,二者之间相互融合,引发了有线电视和电信业之间的剧烈竞争。数字技术使西方国家调整了传媒业的规制政策,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美国政府于1996年颁布了新的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 Act),新的电信法试图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来鼓励竞争,主要包括:(见下图)新法废除了一家公司最多只能拥有12家电视台规定;把一家电视公司对全国的观众覆盖率的上限由原来的25%提高到35%;撤消在同一地区不能同时拥有电视台和有线电视系统的规定;撤消一家公司不能拥有两个无线电视网的规定即允许在已拥有一个电视网的情况下新建一个电视网,但不允许购买现成的电视网;电视台营业执照从5年延长到8年;撤

    28、消有线电视收费限额的规定;新法放弃了分业经营的规制,准许电话公司经营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网可以提供电话服务。1996年电信法案还规定,联邦通信委员会每年都要重新审定所有权的相关规定,因而,1996年以后美国政府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后续调整:2001年,允许媒体公司收购同一地点的报纸与电台电视台,并取消收购全国有线电视台上限;2003年,取消禁止同一媒体公司在同一地方市场内同时拥有电子媒体和平面媒体的规定;传媒集团所拥有电视台的全国观众覆盖率的上限从35%放宽到45%。中国的传媒业曾是事业性质,而不是一种产业,其宏观管理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经由相应的规制政策。在传媒经营体制改革进程中,传媒业的产业

    29、属性日益凸现,一些规制政策开始出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政府出台了促进传媒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各类集 团进行多媒体经营,以顺应数字技术背景下产业日益融合的趋势;其二,政府加快了传媒经营体制改革的步伐,传媒集团的“转轨改制”正式启动,改革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意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传媒业的产业经营。第四节一、后勤服务的范畴及其地位 新闻单位(或媒体企业,下同)的后勤保障是指新闻单位对本单位直接关系职工生活的内部杂项事务的处置管理工作。新闻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体系比较繁杂,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单位办公楼的水、电、采暖、绿化、卫生、环境秩序、通信保障、四防安全等工作;2、职工宿舍楼的

    30、建筑、分配、房地产权与产藉管理、房产维修;3、办公用品及办公设施购买、分配及管理;4、车辆管理,主要指各种车辆的购入、登记、调配使用、油料领用、车辆维修保养、司机管理,及特定时候的交通事故处理;5、集体福利设施管理,主要指食堂、浴室、娱乐活动室、医疗室、学校机构等集体福利设施的管理和经营。新闻单位的后勤工作的地位:是为单位员工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基础性工作;是新闻单位各部门履行职能的基础;是新闻单位高效有序运转的保证;是新闻单位职工生活的依托。加强后勤保障体系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职工生活,满足职工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共同需要。良好的后勤保障体系,是新闻单位新闻采编工作顺利进行

    31、,并对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的重要保证。职工获得了生活上的方便,减轻了经济负担,丰富了文化生活,就可以精力充沛地进行工作,同时,能增强对单位的归属感,树立以单位为家的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保持稳定的工作情绪。(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期,新闻单位建立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后勤服务供给方式和机制。这种供给方式普遍采取封闭式、自我配套和自我服务的运作方式,新闻单位的后勤部门按照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即在经费预算内遵循行政指令,承担一切后勤服务工作。计划经济时期后勤服务的供给方式具有福利型的性质和“小而全”、“大而杂”的特征,这一供给模式在历史上对新

    32、闻事业的发展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不足:1、一方面,后勤管理部门很少进行成本核算,后勤服务的供给缺乏经济效率,2、另一方面,容易在管理上造成“等、靠、要”的局面,后勤服务的供给经常短缺,或者服务质量低劣。这一模式与方兴未艾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1996年开始的传媒集团化改革和目前正在推进的“转轨改制”试点,使市场成为传媒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传媒经营体制改革使新闻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浮出水面。后勤社会化是指将后勤服务的供给、经营和管理活动自觉纳入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体系,把某一单位后勤部门的活动外化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后勤社会化改革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市场化:指把后勤系统的

    33、服务推向市场,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人员安置、利益分配等方面实行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实现后勤服务环节的资源配置。资金来源由行政拨款制改为收费服务制;资金运用上由单纯的“运用”向“运营”转变,讲究既要有投入,也要有产出;在人员安置上,打破终身制,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在利益分配上,向优劳优得和多劳多得转变。2、商品化:指后勤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即服务,都要转变成商品,通过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3、企业化:指后勤采取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机制和模式,,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目前,一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

    34、、后勤服务项目外包。例如,新闻单位办公区和宿舍区的卫生保洁、治安保卫、绿化美化、卫生防疫、垃圾清运等具体服务项目,通过招标全部委托给社会专门机构承担;通过竞标引进医疗、银行、邮政、商务、票务、餐饮等服务机构,实现这些服务项目的外包。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建立后勤实体。一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则借助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而实现,住房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使职工住房供给、医疗服务基本实现社会化。后勤服务项目的外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建立后勤实体已有实践表明,新闻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为传媒经营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表现在三大变化:后勤管理机制的变化。新闻单位在尝试“事

    35、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大都组建了后勤管理机构和后勤服务实体;对后勤管理干部和后勤服务干部的竞争上岗等改革措施广泛实施;企业化管理的后勤探索普遍展开;后勤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后勤管理方式的变化。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各新闻单位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了规范管理。后勤服务市场的变化。各新闻单位在提高自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普遍引进了新闻单位外的企业或实体参与新闻单位生活服务、餐饮服务和娱乐服务的经营和竞争,通过竞争促进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降低了成本。伴随传媒经营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转轨改制”由试点转向全面推进,新闻单位后勤服务管理的进一步改革任务将主要是如何在后勤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使新闻单位的后勤实体将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1、报业经营者如何决定新闻纸的进货批量?2、如何对传媒设备资产进行管理?3、试述数字技术对传媒业的影响。4、数字技术革命进程中,美国传媒业的宏观管理政策进行了哪些调整?5、为什么必须进行新闻单位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 传媒物资管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5965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