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第1-3节.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第1-3节.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精品课件:第六章 第1-3节 大学 精品 课件 第六
- 资源描述:
-
1、 龚福华龚福华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系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系2007.102007.10第六章第六章 油藏评价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油藏评价与开发可行性研究第一节 油藏中流体分布与性质的研究第二节 油藏的压力与温度第三节 油藏的天然能量与驱动方式第四节 油气储量计算与评价第五节 油气藏类型及开发层系的合理划分第一节第一节 油藏中流体分布与性质的研究油藏中流体分布与性质的研究一油藏流体在孔隙系统中的分布特征二油藏流体性质研究三油藏中流体宏观分布规律 束缚水 边水 底水 夹层水5.溶解气6.气顶气7.夹层气8.纯气层气9.低渗性高含水饱和度油层中的可动水油藏中的流体产状通常有9种:1、油藏中流体的
2、类型与产状却却 勒勒 1 1 油油 藏藏 剖剖 面面 图图底水边水边水夹层水纯气层气2、油藏流体垂向分布规律1000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75%25%油水油的相对渗透率为0时(含油饱和度约25%),不流动。1000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75%25%油的相对渗透率为0,不能流动油水油藏流体垂向分布规律 在油藏顶部纯油带中,仅含不可流动的束缚水;纯油带之下是只产油不产水带,含有少量自由水,含油饱和度降低。其下为只产水不产油带,含油饱和度很低,油的相对渗透率降为零,同时有很高的含水饱和度,故只产水不产油;最下面是纯含水带。油水同出带,自由水饱和度增大,达到可流动临界值,含油饱和度降低,生产时油水同出。却
3、却 勒勒 1 1 油油 藏藏 剖剖 面面 图图没有绝对的油水界线,只有过渡带,含油饱和度范围75%-25%二、油藏流体在孔隙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原生孔隙面孔隙率约20%孔隙喉道连通性好水水悬浮状悬浮状油油迂回状迂回状水水迂回状迂回状油油环状环状水水环状环状油油迂回状迂回状油油悬浮状悬浮状水水迂回状迂回状水水油油迂回状迂回状水水油油迂回状迂回状(a)(b)油水在微观孔隙系统中的分布示意图水润湿系统油润湿系统水油岩石亲油结果表明:在粗、中砂岩中,粗大孔隙之间彼此有较多的粗喉道相连通时,孔喉中几乎充满了油,并形成网络联系,成为统一的流动体系;而在细、粉砂岩中,原油一般多为孤立的分散状。即不同岩性储层的孔
4、隙结构特征不同,原油在其中的分布状态是很不相同的。细砂岩细砂岩中砂岩中砂岩孔喉中几乎充满了油孤立的分散状三、油藏流体性质研究1、反映液体基本性质的参数2、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3、影响流体性质变化的地质因素4、液体性质与开发动态流体性质参数包括: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含胶量、凝固点和初馏点;饱和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组分等;天然气密度,甲烷、重烃和非烃气体含量等;油气田水化学成分、总矿化度、物理性质和水型等。地下烃类油气可按其组分含量,密度、气油比等大小差异分为重油、黑油、挥发油、凝析油(气)、湿气、干气等多种类型。反映流体基本性质的参数原生油藏原生油藏一般遵循上轻下重上轻下重、顶轻边重的
5、规律。这是同一油藏内流体的重力分异作用和边水氧化作用的结果。次生油藏则往往呈现比较复杂的现象,上下两组储层原油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是上重下轻上重下轻。原油性质的平面分布非均质性的研究,如原油密度、粘度、地层水总矿化度等的平面等值线图,可以分析构造对流体性质分布的控制作用。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流体性质分布的非均质性生油区油气生成条件包括生油岩热演化程度、有机质丰度、干酪根类型和生烃、排烃期等因素,这些因素的配合关系是决定原油性质的内在因素。规模较大的断层控制流体性质的分布;规模较小的断层使流体性质复杂化,增强非均质性。开启性断层常使原生油藏遭受破坏,是流体再分配的通道。在这类断层附近原油性质变差
6、,缺乏天然气和轻质油,地层水矿化度低,水型复杂。封闭性断层常形成圈闭,使流体得以保存,原油性质较好,地层水矿化度较高。影响流体性质变化的地质因素影响流体性质变化的地质因素运移的距离越长,轻质组分散失越多,油质变差,地层水总矿化度降低,水型趋于复杂。次生变化引起流体性质变差。包括水洗、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如在油水界面附近,由于边水长期缓慢的水洗作用,使低部位的原油变稠变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原油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原油密度、粘度、初馏点等增大,原油饱和压力、气油比降低等现象表现明显。流体性质与开发动态流体性质与开发动态原油性质好、储层孔渗高、含油饱和度高、有效厚度大的油井产能高。但原油的粘度对产能
7、的影响较大、粘度大的原油不易流动,产能往往较低。如果原油粘度很大,水驱开发就无意义,只有靠采取其它特殊方法(如热力采油)来开采了。挥发油藏的开发,若能在油藏开发早期采取保持地层压力开采,则会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如果没有补充能量,油层压力下降到泡点压力以下,使地层能量快速消耗,采收率降低。第二节第二节 油藏中流体分布与性质的研究油藏中流体分布与性质的研究一油层压力分布的确定方法二油藏的温度系统三油层压力的概念第二节 油藏的压力和温度原始油层压力(pi):指油层未被钻开时,处于原始状态下的油层压力。压力系数(p):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值。压力梯度(Gp):地层海拔高程每相差一个单位相应的压力
8、变化值。Gp的单位通常取MPa/10m。油层折算压力(pc):为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把已测出的油层各点的实测压力值,按静液柱关系折算到同一基准面上的压力。目前油层压力(p):在开发后某一时间所测量的油层压力值,称为目前油层压力。1)油层静止压力(pws):油井生产一段时间后关闭,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后,测得的井底压力值。这一压力在油这一压力在油层的各个地方不一样,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人层的各个地方不一样,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动地层压力。又称之为动地层压力。2)井底流动压力(pwf):油井正常生产时测得的井底压力。它实际上代表井口剩余压力与井筒内液柱
9、对井底产生的回压。使流体流到井底并进入井筒,甚至喷出地表的生产压差即为pws-pwf。假定单井生产,渗流场压力分布呈规则的同心圆状。根据径向渗流公式可以计算出油井附近任意一点的压力。距井轴r处的地层压力油层静止地层压力井口剩余压力与井筒内液柱对井底产生的回压井口剩余压力与井筒内液柱对井底产生的回压l=h-L+H静液柱高度通过地层压力可计算压力系统:也称水动力系统,是指在油气田的三维空间上,流体压力能相互传递和相互影响的范围。判断压力系统的分布方法:1地质条件分析法。断层的分布和封闭条件;隔层的分布状况;储层岩性、物性的横向剧变;裂缝的发育和分布;区域性不整合面的存在等。2压力梯度曲线法。测原始
10、压力,绘制成压力梯度曲线。如果梯度曲线只有一条,则说明各油层或同一油层的各点属于一个水动力系统。油组构造井位图 图中五个开发单元组成了五条相互平行的梯度线,反映了各个断块的压力系统是不同的。在开发过程中也证实各块之间毫无水动力联系,断层起着很好的封闭作用。压力梯度曲线 折算压力法。统一水动力系统的油藏,油藏未投入开采时,位于油藏不同部位的各井点处,折算压力必相等。如我们需要判断各个油层或同一油层中各点是否属一个水动力系统,我们可以将各测点的原始压力都折算到原始油水接触面或海平面上,如果折算压力相等,我们可以认为各测点同处于一个水动力系统中。原始油层压力等值线图法。可实际绘出某油田的原始油层等压
11、图。如果无断层或岩性尖灭等因素的影响,原始油层等压线的分布是连续的。相反,如果原始等压线分布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则该油田有若干个水动力系统。构造等高线 等压线 断层8010090801108070605050150140130120110120140-1200-1100-900140-700130120-700-900-1100-900构造等高线等压线油层压力变化规律法。油层一旦投入开发,油层压力就开始发生变化。如果处于不同油层或同一油层的不同位置的各井油层压力同步下降(压力变化速度基本一致),说明各井点处于同一水动力系统中;反之,则不为一个水动力系统。井间干扰试验法。使某井开采条件改变(产生激
12、动),观察其周围其它井(观察井)的压力变化情况。如果观察井的压力随激动井的开采条件变化而相应变化时,证明激动井与观察井处于同一压力系统中,反之亦然。实际研究中,应采用多种方法相互验证,保证压力系统认识的正确性 油藏的温度系统油藏的温度系统1、地温梯度和地温级度:地温梯度(GT):指地层深度每增加l00m时地层温度增高的度数,单位为/l00m。为了研究某区的地温随深度的变化情况,通常作地温梯度曲线。地温级度(DT):指地温每增加1,所需增加的深度值,单位为m/。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互为倒数关系,不过地温梯度更常用些。2、地温分布与温度异常地球的热力场是非均质的,所以地温梯度在各地不一。一般都可用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