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新人 选修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案 18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本卷共 6个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 90分,时间 60分钟。 1 (2018河南名校联盟段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99523237 材料 东方朔是汉武帝征举 “ 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 ” 时公车上书的人才,先在金马门待召,后为常侍郎,长期 “ 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 。汉武帝好游猎,欲划出关中大片土地开辟上林苑,东方朔以为 “ 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 ” ,劝阻汉武帝不要开辟这个禁苑。汉武帝 虽然肯定他的进谏,擢他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还赐他黄
2、金百斤,但仍然开辟了上林苑。他的其他几处进谏也都称引诗书,标榜尧、舜、禹、汤、文、武等儒家圣人。基于儒士的立场,他对汉武帝的求仙活动不参与,更不煽惑。元封元年,汉武帝封禅泰山之后,方士们说蓬莱神仙似乎可得,于是汉武帝怀着侥幸心理欣然前往,想要亲自乘船到海上寻找蓬莱仙人。群臣皆谏阻,东方朔也上谏道: “ 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若其有道,不忧不得;若其无道,虽至蓬莱见仙人,亦无益也。 ”最后汉武帝放弃了浮海求仙的打算。东方朔的所作所为,堪称 “ 立场坚定的儒士 ” 。 摘编自东方朔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方朔进谏汉武帝有成有失的主要原因。 (6 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3、学知识,归纳东方朔作为 “ 立场坚定的儒士 ” 的主要表现。 (9分 ) 答案 (1)原因:失败是因为官职卑下,人微言轻;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经济实力雄厚。成功是由于东方朔能言善辩,讲究进谏策略,参与群臣谏阻,且切中汉武帝侥幸心态。 (2) 表现:入仕体现了 “ 方正贤良 ” 文学及儒学造诣;进谏体现了儒家“ 仁 ”“ 义 ”“ 礼 ”“ 智 ”“ 信 ” 等观念;对汉武帝求仙活动不参与,体现了儒者风范;要求汉武帝放弃 浮海求仙,体现了儒家忠孝观念。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但本题各小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各小题赋分值。 ) 解析 (1)东方朔进谏汉武帝有成有失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 长期
4、 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 以及联系史实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的 “ 他的其他几处进谏也都称引诗书,标榜尧、舜、禹、汤、文、武等儒家圣人 ”“ 群臣皆谏阻,东方朔也上谏道 ” 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成功的原因。 (2)东方朔作为 “ 立场坚定的儒士 ” 的主要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 东方朔是汉武帝征举 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 时公车上书的人才 ”“ 他的其他几处进谏也都称引诗书,标榜尧、舜、禹、汤、文、武等儒家圣人 ”“ 基于儒士的立场,他对汉武帝的求仙活动不参与,更不煽惑 ”“ 群臣皆谏阻,东方朔也上谏道: 夫仙者,得之自然,不必躁求。若其有道,不忧不得;若其无道,虽至蓬莱见仙人,亦
5、无益也。 最后汉武帝放弃了浮海求仙的打【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算 ” 等信息归纳得出。 2 (2017四川内江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 99523238 材料 达 芬奇认为 “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知觉 ” ,热烈歌颂眼睛和视觉,倡导以视觉为基础的绘画最适于描绘物体的形 态美和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以视觉为基础的绘画是人类认识自然和传播真与美的最有力的手段。在分析绘画和现实的关系时,他指出 “ 自然是绘画的源泉,绘画是自然的模仿者,如果画家取法自然,绘画昌盛,不取法自然,绘画就衰微。 ” 他还用很别致的方法阐明绘画怎样反映自然, “ 画家的心应当像镜子一样,将自身转化为对象
6、的颜色,并如数摄进摆在面前的一切物体的形象。应当晓得,假如你们不是一个能够用艺术再现自然一切形态的多才多艺的能手,也就不是一位高明的画家 ” 。但他又指出,“ 作画时单凭实践和肉眼的判断而不运用理性的画家就像一面镜子,只会抄 袭摆在面前的东西,而对它们一无所知 ” 。在论述绘画来自经验时说 “ 神的本质、灵魂等问题完全和感觉背道而驰。一个画家应当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他的思想意图 ” 。 达 芬奇还将绘画和诗、音乐、雕塑等艺术加以评比,改变了绘画不被认为是一门高尚的艺术偏见;他还深入研究阐述了透视学、光影学、人体比例和解剖学、人体的动态和表情以及自然现象等知识与绘画的关系,将构图法、明暗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