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2521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1.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二 单元 中华文明 形成 发展 秦汉 综合 提升 新人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秦汉 单元综合提升 专题一 先秦到两汉选官制度的变化 1.夏朝以前采用禅让制:原始社会民主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商周时期采用世官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贵族凭血缘关系世袭为官。 3.春秋战国时期军功授爵制:典型为商鞅变法后秦国按军功授爵的制度。 4.汉代察举制:汉武帝元光元年 (公元前 134 年 )确立,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专题二 先秦至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地方行政 制度的演变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2.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特点与影响 (1)特点: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集权于中央。 (2)影响:在征发徭役、 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

    3、经济的发展。 专题三 秦汉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时期 中央体制 地方体制 选官体制 秦朝 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 创立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推行军功制度,秦朝以吏为师 西汉 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由郡国并行到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专题四 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 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1)汉代儒学增加了 “ 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 ” 和 “ 三纲五常 ” 等理论,神化皇权,强调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2)汉代儒学吸收了刑名之学的思想,认识到礼乐刑

    4、政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主张将仁政与法政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 (3)先秦儒学致力于理想化的政治秩序而批判暴政,汉代儒学承认现实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合理性,维护现实统治。 (4)先秦儒学属于显学,但未受统治者重视,汉代儒学独尊,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 “ 礼 ”“ 仁政 ”“ 民本 ” 为新儒不实质性继承;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考向 1 唯物史观:透过历史表象看本质 (2017 武汉四调, 25)有学者曾提到,秦始皇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繁多的兵俑?为何不用超人的神像

    5、,每座几丈高,有如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石像?或者制造出来三头六臂,有如印度教的传统?兵马俑的这些独有特色,反映了秦朝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皇权的至高无上 B.神权色彩明显 C.按军功授予爵位 D.人文气息浓厚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 映出秦朝的君主专制逐渐摆脱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中浓厚的神权色彩,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选 A, B 错误。按军功授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错误。材料的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神权至上,故 D 错误。 考向 2 秦代中央集权统治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

    6、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 支持 答案 A 解析 材料 “ 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 ” 可见秦始皇并非只用法家来维护统治,同时也用其他的方法来维持,可见法家思想也有局限性,故 A 项正确;在秦朝,儒家始终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也没有太多发展的空间,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考古史料没有涉及坑儒的史实,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秦始皇用儒家的方式劝诫官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制度,故 D 项

    7、错误。 考向 3 以图证史 汉代的农业耕作方式 (2017 郑州二模 )据东汉崔蹇记载: “( 汉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 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 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 ) 答案 C 解析 配图为二牛抬杠,只有一犁,不符合材料 “ 三犁共一牛 ” ,故 A 项错误;配图为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有三个犁,并且配有耧车,边耕边播,这是西汉赵过发明的耧车,与材料描述的一致,故 C 项正确;配图没有耧车,故 D 项错误。 考向 4 主干知识:汉代的 “ 抑商 ” 政策 (2

    8、017 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 25)汉书 食货志记载: “ 孝惠、高后时,为天 下初定,【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为官吏。 ” 汉武帝时盐铁官营,大商贾桑弘羊、东郭咸阳等相继任官,出现了 “ 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 ” 的局面。这表明西汉 ( ) A.商人地位受制于国家政策 B.抑商政策仍在不断强化 C.利用官营政策调解阶级矛盾 D.商人群体壮大威胁统治 答案 A 解析 在孝惠、高后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有了一定的松弛,但其子孙后代仍不能充任官吏,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大商贾获得了担任国家高级官吏的资格与权利,故 A 项正确;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在松弛而非

    9、强化,故 B 项错误;无论是 “ 官营政策 ” 还是 “ 阶级矛盾 ” ,材料中都没有相关的信息,故 C 项错误; “ 威胁统治 ” 很明显是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D 项错误。 考向 5 获取材料信息 汉代的教育体系 (2018 全国 100 所名校高考冲刺三, 26)下面为汉代教育结构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有效的信息是 ( ) A.封建教育系统已大体形成 B.儒家已经垄断了学校教育 C.汉代的儒学教育逐渐下移 D.太学可统领地方各级学校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汉代的教育系统,中央、地方教育系统完善,官学、私学相得益彰,故 A项正确;儒家已经垄断学校教育的表述材料无法体现 ,故 B 项错误;根据题意可以得出官学、私学相得益彰,中央和地方的教育系统均很完善,下移趋势并未看出,故 C 项错误;根据题意,中央太学并未统领地方各级学校,故 D 项错误。 -温馨提示:-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第一轮复习 全【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521.html
    flying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