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太阳、地球、月球》单元全部课件及教案(共4课).zip
8.探索地球教学设计8.探索地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的第一课时。“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知引新知,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导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通过任务卡(搜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学生在课前通过搜集资料知道地球是一个球状的天体,但对该结论的论证过程和各学说的发展历史等不太了解。因此,本课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史,又引导学生模拟帆船远航回归的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通过图片和资料卡提示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对地球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信息。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化本课的探究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列举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更多实例。【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知识方面对地球也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人们对地球的探索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材料准备】【材料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PPT 3 出示PPT 3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知道是圆形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地球(板书课题),研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1.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1.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PPT 4 出示PPT 4 出示(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上。(2)小组汇报,展示古人对地球形状探索的相关资料。(3)PPT 5、6、7、8 出示PPT 5、6、7、8 出示 教师用课件出示历史上有关键作用的四个代表性事件,共同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4)师生共同概括、总结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天圆地方”;古印度人的盾形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观测推测出地球是圆的;古人坐在海边的高山上远望归航的船只时,发现总是先看到船桅,再看到船身;远去的船只则总是先不见船身,再是桅杆渐渐隐没于水平面下,推测地球是圆的;麦哲伦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2.模拟帆船远航归港实验。2.模拟帆船远航归港实验。(1)PPT 9 出示PPT 9 出示教师引导学生以帆船远航和帆船归港为切入点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漫长历程。(2)PPT 10 出示PPT 10 出示出示温馨提示。(3)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结论。(3)PPT11、12 出示PPT11、12 出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研究结果,并在小组间补充。(4)PPT 13、14 出示PPT 13、14 出示麦哲伦实验航海经历,使学生深刻体会前人探索地球历程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5)PPT 15 出示PPT 15 出示动画演示麦哲伦的航海经过的路程。3.利用现代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3.利用现代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1)PPT 16 出示PPT 16 出示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利用现代科技拍摄到的地球,并让学生描述地球的样子。(2)PPT 17 出示PPT 17 出示通过视频播放现代世界认识地球的历史。教师引导学生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形状。(3)PPT 18 出示PPT 18 出示教师补充播放关于探索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资料,使学生形成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得出: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了解地球有多大。4.了解地球有多大。(1)教师列举更多实例或数据说明地球的赤道的长度和表面积,加深学生对地球的了解。(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讨论和交流。5.课堂小结。5.课堂小结。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6.德育教育。6.德育教育。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当在探索地球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地球的资源,共同保护地球。三、拓展活动三、拓展活动PPT 19 出示PPT 19 出示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板书设计】探索地球古代人:“天圆地方”观察月食和远望归航船队:地球是圆的现代科技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认识太阳教学设计认识太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对认识太阳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重 难 点】【重 难 点】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器材准备】【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PPT 2 出示PPT 2 出示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师准备:PPT 2 出示PPT 2 出示盘子、直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PPT 3 出示PPT 3 出示教师出示谜语:“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真大,又发光、又发热,万物生长全靠它。”(学生回答:太阳。)教师:“太阳的本领这么大,你们想不想认识太阳?”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太阳)二、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1 学生提出问题,如:(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太阳有多大?(3)太阳的温度有多高?(4)太阳与地球有什么不一样?(5)太阳是怎样形成的?PPT4 出示PPT4 出示教师展示有关太阳的视频。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给各个小组分发研究问题。(1)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汇总。(2)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解决的问题结果。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日核、辐射层、光球层、对流层、色球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利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研究太阳可以借助查阅资料等方法。】PPT5 出示PPT5 出示教师展示太阳结构的图片,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太阳各部分的名称。PPT6 出示PPT6 出示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二)(二)太阳有多大?1.PPT7 出示1.PPT7 出示交流:从资料中我们知道太阳直径大约是 13920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 109 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130 万倍;其质量大约是 210千克(地球的 330000 倍)。那为什么太阳看上去并不大?2.讨论:小组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3.学生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PPT8 出示PPT8 出示各小组找两名同学进行模拟实验。一名同学拿一个盘子模拟太阳,站立不动;另一名同学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并将结果告知记录的同学。拿尺子的同学往后退,记录的同学记录该同学退后的距离和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4.PPT9 出示PPT9 出示小结:太阳看上去并不大,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师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PPT10 出示PPT10 出示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太阳能造福我们的生活?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密,课后请大家继续查阅资料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认识太阳认识太阳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核心区 辐射区 对流区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太阳属于恒星 地球属于行星10登上月球教学设计10登上月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球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结合模拟实验学习活动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教材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课前进行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从而对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课前所搜集整理的信息并积极讨论,搭建自身对月球的认知体系,进而通过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实验,让学生学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初步了解认识到月球环形山的成因,进一步丰富对月球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自身的科学猜想。学习人类登月的科学历程,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丰富学生科学认知层面,同时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优秀品质。第三部分则通过“假如我们要登上月球,需要做哪些准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的实践拓展活动,进一步给巩固前期所学科学知识同时,通过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对月球有初步的大体的了解,但对月球的科学认知还处于浅层次的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也需要加强指导和学习,要积极避免“搜集资料就是上网百度搜索”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与他人交流、听广播、看书报等多种方式搜集信息的方法,进而开展对月球资料的搜集学习活动。搜集资料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初步对资料的处理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月球的相关资料。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了解环形山的形成。3.通过了解登月所需做的相关准备,进一步加深对月球认识。4.了解科学技术对登月历程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环形山的形成。2.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培养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及空间想象力。【重 难 点】【重 难 点】讨论交流月球的相关资料;通过模拟实验,初步了解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器材准备】【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月球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大小的玻璃球、沙盘、直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1.PPT 3 出示视频引入课题,板书课题:21 登上月球。2.学生描述对于月球的认识,引发学习兴趣。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活动过程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活动一:说一说你对于月球的认识1.PPT 4-6 出示1.PPT 4-6 出示介绍自己搜集的月球资料。2.重点交流月球的基本情况。3.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识呢?引导学生明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活动二:活动二: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1.PPT 7-8 出示PPT 7-8 出示课件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月球上的环形山。2.引导学生总结环形山特点。3.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4.开展小组讨论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活动三活动三:模拟环形山的形成。1.PPT 9 出示1.PPT 9 出示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大小的玻璃球、沙盘、直尺图片2.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3.实验步骤:投放不同大小的石子,观察沙盘上沙子被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上投放相同大小的玻璃珠,观察玻璃珠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4.根据现象推测月球环形山的成因。4.PPT 10 出示PPT 10 出示小组交流实验现象,教师总结环形山的成因5.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活动四:活动四:人类登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PPT 11 出示1.PPT 11 出示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登月资料,教师做相应补充。2.PPT 12-13 出示PPT 12-13 出示补充学习资料:我国的探月工程。三、拓展活动-三、拓展活动-假如要登上月球,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1.PPT 14 出示1.PPT 14 出示假如你要去月球旅行,你应该做哪些准备?。2.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完善登月方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登上月球登上月球对于月球的认识环形山的成因探月历程【记录表】【记录表】月相的变化教学设计月相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月相的变化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球单元的第四课时,建议本节课是在观察月亮的基础上,通过第月相的变化,初步形成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古诗诗句中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质疑每个月的初三的时间月亮形状,引导学生开展课前关于地球上观察月亮形状的观察活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中,首先是指导学生观察月相的科学方法的学习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同一日期,不同时刻,月相的样子以及不同日期,相同时刻,月相的样子。其次,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这一方法的引导,进而与前期“上个月这个时间,月相形状”进行比较,旨在提示分别从不同时刻、日期、月份观察夜晚月相的形状和位置,掌握观察月相的方法。在基础上开展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本活动既体现了与上一活动的承接,为学生前面观察活动中的记录提供示范,又为本活动的探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避免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缺少部分观察记录难以进行研究活动的情况发生。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使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月相变化的秘密,了解月相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通过几次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在二年级上册看月亮一课学生已经有了观察月亮的学习经历,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简单地描述不同的月相,初步形成了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低年级段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不涉及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则需要在长期观察月相的基础上,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2.了解同一日期,同时刻,月相变化规律。3.了解不同日期,相同时刻,月相变化规律。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并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2.能对已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3.能将已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探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意识到月相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器材准备】【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月相记录表、直尺、卡纸、圆规、剪刀、碳素笔等。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音视频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1.PPT 3 出示谜语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从而导入新课。2.PPT 4 出示PPT 4 出示教师提问: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二、活动过程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活动一:交流观察到的月相。1.PPT 5 出示PPT 5 出示学生出示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月相的记录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总月相观察记录表。3.PPT 6 出示PPT 6 出示教师总结每天在同一位置月相变化规律。4.PPT 7 出示PPT 7 出示制作月相卡。5.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月相卡,给月相排序总结。6.把观察的想法填写到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中。7.教师总结,并指出交流活动中的分歧所在。活动二活动二:PPT 8-10 出示PPT 8-10 出示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谈话:我们发现月相是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学生讨论交流。1.PPT 11 出示PPT 11 出示教师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三、拓展活动-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三、拓展活动-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1.PPT 12 出示1.PPT 12 出示教师出示拓展活动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2.引导学生讨论活动要点及注意事项。【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月相的变化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记录表】【记录表】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是方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盾形说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一个倒置的碗,支撑地球的是几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乌龟又被一条巨大的眼镜蛇环绕,眼镜蛇代表着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1.分别在地球仪表面和桌面上模拟海面实验。2.驾驶帆船“进港”的同学要控制好船速,不要太快。3.观察者在帆船的对面观察,眼睛要平视,把你最初看到的、接着看到的、最后看到的帆船样子画在记录单上。温馨提示: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观念。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教师准备:盘子、直尺猜猜谜语:大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可真大,又真大,又发光、又光、又发热,万物生,万物生长全靠它。全靠它。谜底:太阳谜底:太阳核心区核心区日冕层日冕层对流区对流区辐射区辐射区色球层色球层光球层光球层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核心区、辐辐射射区区、对对流流区区、光球光球层层、色球色球层层、日冕日冕层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1500万万;像太阳太阳这样能的天体属于恒星恒星。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活动二:太阳有多大?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模拟实验:体验太阳的视觉大小模拟实验:体验太阳的视觉大小1.用盘子模拟太阳2.一个同学拿着盘子固定不动3.另一个同学由近及远进行测量4.得出结论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活动二:太阳有多大?太阳视觉大小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远近相对应,距离远看起来小。太阳太阳地球地球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太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太阳的更多秘密。阳的更多秘密。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月球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教教师师准准备备:课件、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 大小的玻璃球、沙盘、直尺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384400千米)。千米)。月球表面有阴暗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带,分别被称为月陆月陆和和月海月海。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月球大。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了一层细细的粉末。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至-180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环形山 用直尺刮平沙盘表面的沙子。从相同高度往沙盘上投放不同大小的石子,观察沙盘上沙子被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上投放相同大小 的玻璃珠,观察玻璃珠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根据现象推测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人类的探月历程人类的探月历程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三人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并进行实地考察,带回来岩石和土的标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的探月计划中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第二期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整个计划约耗时二十年。嫦娥一嫦娥一号号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假如你要去月球旅行,你应该做哪些准备?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学生生准准备备:月相记录表、直尺、卡纸、圆 规、剪刀、碳素笔等。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音视频资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像把镰刀。月亮月亮 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位置逐渐西移。有变化,位置逐渐西移。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都发生变化。形状和位置都发生变化。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1.1.在卡纸上用圆规画出在卡纸上用圆规画出1515张张大小相等的圆;大小相等的圆;2.2.用直尺在圆上用虚线画用直尺在圆上用虚线画出圆的直径;出圆的直径;3.3.根据观察记录,把月相根据观察记录,把月相画到圆纸片上;画到圆纸片上;4.4.用剪刀剪下画好的月相,用剪刀剪下画好的月相,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出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出来,就可以看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就可以看出月相变化的规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画月相时一定要注意月相明暗面交界线的圆弧端点连线要通过圆的圆心。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月相变化的关系?
收藏
编号:52514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3-02-24
8
文币
- 资源描述:
-
8.探索地球教学设计8.探索地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的第一课时。“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知引新知,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地球是球形的。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通过导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通过任务卡(搜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学生在课前通过搜集资料知道地球是一个球状的天体,但对该结论的论证过程和各学说的发展历史等不太了解。因此,本课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历史,又引导学生模拟帆船远航回归的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通过图片和资料卡提示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运用现代技术对地球进行较为准确地测量,有助于人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信息。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深化本课的探究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日常观察,列举生活中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更多实例。【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知识方面对地球也有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人们对地球的探索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科学态度目标: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材料准备】【材料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PPT 3 出示PPT 3 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知道是圆形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地球(板书课题),研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二、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1.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1.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PPT 4 出示PPT 4 出示(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上。(2)小组汇报,展示古人对地球形状探索的相关资料。(3)PPT 5、6、7、8 出示PPT 5、6、7、8 出示 教师用课件出示历史上有关键作用的四个代表性事件,共同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4)师生共同概括、总结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天圆地方”;古印度人的盾形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观测推测出地球是圆的;古人坐在海边的高山上远望归航的船只时,发现总是先看到船桅,再看到船身;远去的船只则总是先不见船身,再是桅杆渐渐隐没于水平面下,推测地球是圆的;麦哲伦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2.模拟帆船远航归港实验。2.模拟帆船远航归港实验。(1)PPT 9 出示PPT 9 出示教师引导学生以帆船远航和帆船归港为切入点开展模拟实验,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漫长历程。(2)PPT 10 出示PPT 10 出示出示温馨提示。(3)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结论。(3)PPT11、12 出示PPT11、12 出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研究结果,并在小组间补充。(4)PPT 13、14 出示PPT 13、14 出示麦哲伦实验航海经历,使学生深刻体会前人探索地球历程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5)PPT 15 出示PPT 15 出示动画演示麦哲伦的航海经过的路程。3.利用现代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3.利用现代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1)PPT 16 出示PPT 16 出示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利用现代科技拍摄到的地球,并让学生描述地球的样子。(2)PPT 17 出示PPT 17 出示通过视频播放现代世界认识地球的历史。教师引导学生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形状。(3)PPT 18 出示PPT 18 出示教师补充播放关于探索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的资料,使学生形成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得出: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了解地球有多大。4.了解地球有多大。(1)教师列举更多实例或数据说明地球的赤道的长度和表面积,加深学生对地球的了解。(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讨论和交流。5.课堂小结。5.课堂小结。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6.德育教育。6.德育教育。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当在探索地球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地球的资源,共同保护地球。三、拓展活动三、拓展活动PPT 19 出示PPT 19 出示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板书设计】探索地球古代人:“天圆地方”观察月食和远望归航船队:地球是圆的现代科技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认识太阳教学设计认识太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亮单元的第二课时。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要求是,能够看到光、感到热即可。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引导学生提前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了解太阳及恒星的特点。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包括两个活动,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太阳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太阳的结构是一种类似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日核、辐射层、对流层、光球层、色球层等组成。以文字呈现了太阳相关知识的介绍:“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通过问题:“太阳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将恒星(太阳)与行星(地球)进行比较,找出恒星和行星的不同,进一步巩固对恒星的认识,为总结恒星、行星的特点做好铺垫。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活动二:太阳有多大?通过交流、讨论、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科学猜想,体验到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并不大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有关系。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继续搜集查阅关于太阳的资料,进一步提升探究的空间。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目的。【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知识方面对太阳有了基本的认识,知道太阳能发光发热,但是对于有关太阳的具体数据了解不是很清楚,也很少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对认识太阳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重 难 点】【重 难 点】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器材准备】【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PPT 2 出示PPT 2 出示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师准备:PPT 2 出示PPT 2 出示盘子、直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PPT 3 出示PPT 3 出示教师出示谜语:“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真大,又发光、又发热,万物生长全靠它。”(学生回答:太阳。)教师:“太阳的本领这么大,你们想不想认识太阳?”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太阳)二、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1 学生提出问题,如:(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太阳有多大?(3)太阳的温度有多高?(4)太阳与地球有什么不一样?(5)太阳是怎样形成的?PPT4 出示PPT4 出示教师展示有关太阳的视频。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给各个小组分发研究问题。(1)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汇总。(2)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解决的问题结果。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日核、辐射层、光球层、对流层、色球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利用收集的资料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研究太阳可以借助查阅资料等方法。】PPT5 出示PPT5 出示教师展示太阳结构的图片,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太阳各部分的名称。PPT6 出示PPT6 出示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 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二)(二)太阳有多大?1.PPT7 出示1.PPT7 出示交流:从资料中我们知道太阳直径大约是 13920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 109 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130 万倍;其质量大约是 210千克(地球的 330000 倍)。那为什么太阳看上去并不大?2.讨论:小组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3.学生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PPT8 出示PPT8 出示各小组找两名同学进行模拟实验。一名同学拿一个盘子模拟太阳,站立不动;另一名同学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并将结果告知记录的同学。拿尺子的同学往后退,记录的同学记录该同学退后的距离和目测看到的盘子的直径。4.PPT9 出示PPT9 出示小结:太阳看上去并不大,是因为距离我们太远。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师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四、拓展活动四、拓展活动PPT10 出示PPT10 出示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太阳能造福我们的生活?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密,课后请大家继续查阅资料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认识太阳认识太阳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核心区 辐射区 对流区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太阳属于恒星 地球属于行星10登上月球教学设计10登上月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球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和共享结合模拟实验学习活动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教材内容展现了学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课前进行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从而对对月球有了初步的认识,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课前所搜集整理的信息并积极讨论,搭建自身对月球的认知体系,进而通过模拟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实验,让学生学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初步了解认识到月球环形山的成因,进一步丰富对月球的认识,并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论证自身的科学猜想。学习人类登月的科学历程,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丰富学生科学认知层面,同时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不懈追求的优秀品质。第三部分则通过“假如我们要登上月球,需要做哪些准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的实践拓展活动,进一步给巩固前期所学科学知识同时,通过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学生通过各项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对月球有初步的大体的了解,但对月球的科学认知还处于浅层次的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也需要加强指导和学习,要积极避免“搜集资料就是上网百度搜索”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使学生认识到与他人交流、听广播、看书报等多种方式搜集信息的方法,进而开展对月球资料的搜集学习活动。搜集资料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初步对资料的处理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月球的相关资料。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2.了解环形山的形成。3.通过了解登月所需做的相关准备,进一步加深对月球认识。4.了解科学技术对登月历程的影响。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环形山的形成。2.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培养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及空间想象力。【重 难 点】【重 难 点】讨论交流月球的相关资料;通过模拟实验,初步了解月球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器材准备】【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月球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大小的玻璃球、沙盘、直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1.PPT 3 出示视频引入课题,板书课题:21 登上月球。2.学生描述对于月球的认识,引发学习兴趣。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活动过程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活动一:说一说你对于月球的认识1.PPT 4-6 出示1.PPT 4-6 出示介绍自己搜集的月球资料。2.重点交流月球的基本情况。3.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识呢?引导学生明确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活动二:活动二: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1.PPT 7-8 出示PPT 7-8 出示课件出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月球上的环形山。2.引导学生总结环形山特点。3.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4.开展小组讨论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交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活动三活动三:模拟环形山的形成。1.PPT 9 出示1.PPT 9 出示教师出示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大小的玻璃球、沙盘、直尺图片2.学生思考并设计实验。3.实验步骤:投放不同大小的石子,观察沙盘上沙子被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上投放相同大小的玻璃珠,观察玻璃珠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4.根据现象推测月球环形山的成因。4.PPT 10 出示PPT 10 出示小组交流实验现象,教师总结环形山的成因5.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活动四:活动四:人类登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PPT 11 出示1.PPT 11 出示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登月资料,教师做相应补充。2.PPT 12-13 出示PPT 12-13 出示补充学习资料:我国的探月工程。三、拓展活动-三、拓展活动-假如要登上月球,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1.PPT 14 出示1.PPT 14 出示假如你要去月球旅行,你应该做哪些准备?。2.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完善登月方案。【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登上月球登上月球对于月球的认识环形山的成因探月历程【记录表】【记录表】月相的变化教学设计月相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月相的变化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太阳、地球、月球单元的第四课时,建议本节课是在观察月亮的基础上,通过第月相的变化,初步形成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古诗诗句中引导学生大胆思考,积极质疑每个月的初三的时间月亮形状,引导学生开展课前关于地球上观察月亮形状的观察活动。第二部分活动过程中,首先是指导学生观察月相的科学方法的学习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同一日期,不同时刻,月相的样子以及不同日期,相同时刻,月相的样子。其次,在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这一方法的引导,进而与前期“上个月这个时间,月相形状”进行比较,旨在提示分别从不同时刻、日期、月份观察夜晚月相的形状和位置,掌握观察月相的方法。在基础上开展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变化规律。本活动既体现了与上一活动的承接,为学生前面观察活动中的记录提供示范,又为本活动的探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避免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缺少部分观察记录难以进行研究活动的情况发生。第三部分拓展活动,使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月相变化的秘密,了解月相跟我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本课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通过几次对比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学生分析】【学生分析】在二年级上册看月亮一课学生已经有了观察月亮的学习经历,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简单地描述不同的月相,初步形成了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低年级段的研究相对比较简单,不涉及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中高年级段的学生则需要在长期观察月相的基础上,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对研究宇宙天体的浓厚兴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2.了解同一日期,同时刻,月相变化规律。3.了解不同日期,相同时刻,月相变化规律。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并持续观察月相变化的过程。2.能对已有的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3.能将已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探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能意识到月相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器材准备】【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月相记录表、直尺、卡纸、圆规、剪刀、碳素笔等。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音视频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一、引入课题1.PPT 3 出示1.PPT 3 出示谜语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从而导入新课。2.PPT 4 出示PPT 4 出示教师提问:从这则谜语里你得到了月亮的哪些信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二、活动过程二、活动过程活动一:活动一:交流观察到的月相。1.PPT 5 出示PPT 5 出示学生出示每天在同一位置观察月相的记录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总月相观察记录表。3.PPT 6 出示PPT 6 出示教师总结每天在同一位置月相变化规律。4.PPT 7 出示PPT 7 出示制作月相卡。5.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月相卡,给月相排序总结。6.把观察的想法填写到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中。7.教师总结,并指出交流活动中的分歧所在。活动二活动二:PPT 8-10 出示PPT 8-10 出示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谈话:我们发现月相是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学生讨论交流。1.PPT 11 出示PPT 11 出示教师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三、拓展活动-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三、拓展活动-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1.PPT 12 出示1.PPT 12 出示教师出示拓展活动内容: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2.引导学生讨论活动要点及注意事项。【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月相的变化月相的变化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记录表】【记录表】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教师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有人认为是圆的,有人认为是方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盾形说古印度人认为地球是一个倒置的碗,支撑地球的是几只巨大的大象;而大象又站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乌龟又被一条巨大的眼镜蛇环绕,眼镜蛇代表着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1.分别在地球仪表面和桌面上模拟海面实验。2.驾驶帆船“进港”的同学要控制好船速,不要太快。3.观察者在帆船的对面观察,眼睛要平视,把你最初看到的、接着看到的、最后看到的帆船样子画在记录单上。温馨提示: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点,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观念。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教师准备:盘子、直尺猜猜谜语:大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球、天上挂,它的本领可可真大,又真大,又发光、又光、又发热,万物生,万物生长全靠它。全靠它。谜底:太阳谜底:太阳核心区核心区日冕层日冕层对流区对流区辐射区辐射区色球层色球层光球层光球层太阳黑子太阳黑子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核心区、辐辐射射区区、对对流流区区、光球光球层层、色球色球层层、日冕日冕层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1500万万;像太阳太阳这样能的天体属于恒星恒星。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活动二:太阳有多大?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模拟实验:体验太阳的视觉大小模拟实验:体验太阳的视觉大小1.用盘子模拟太阳2.一个同学拿着盘子固定不动3.另一个同学由近及远进行测量4.得出结论活动二:太阳有多大?活动二:太阳有多大?太阳视觉大小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远近相对应,距离远看起来小。太阳太阳地球地球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太继续查阅资料,了解太阳的更多秘密。阳的更多秘密。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生准备学生准备:月球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教教师师准准备备:课件、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 大小的玻璃球、沙盘、直尺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400384400千米)。千米)。月球表面有阴暗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带,分别被称为月陆月陆和和月海月海。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月球大。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了一层细细的粉末。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的世界。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至-180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环形山 用直尺刮平沙盘表面的沙子。从相同高度往沙盘上投放不同大小的石子,观察沙盘上沙子被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上投放相同大小 的玻璃珠,观察玻璃珠撞出的坑洞有什么不同。根据现象推测月球环形山的成因。人类的探月历程人类的探月历程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三人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并进行实地考察,带回来岩石和土的标本,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的探月计划中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第二期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整个计划约耗时二十年。嫦娥一嫦娥一号号嫦娥二号嫦娥二号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假如你要去月球旅行,你应该做哪些准备?六三制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学学生生准准备备:月相记录表、直尺、卡纸、圆 规、剪刀、碳素笔等。教师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音视频资料。有时落在山腰,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像把镰刀。月亮月亮 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位置逐渐西移。有变化,位置逐渐西移。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都发生变化。形状和位置都发生变化。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形状和位置几乎没有变化。1.1.在卡纸上用圆规画出在卡纸上用圆规画出1515张张大小相等的圆;大小相等的圆;2.2.用直尺在圆上用虚线画用直尺在圆上用虚线画出圆的直径;出圆的直径;3.3.根据观察记录,把月相根据观察记录,把月相画到圆纸片上;画到圆纸片上;4.4.用剪刀剪下画好的月相,用剪刀剪下画好的月相,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出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出来,就可以看出月相变化的规律。就可以看出月相变化的规律。【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画月相时一定要注意月相明暗面交界线的圆弧端点连线要通过圆的圆心。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查阅资料,了解农历的制定与月相变化的关系?月相变化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六三制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太阳、地球、月球》单元全部课件及教案(共4课).zip》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太阳、地球、月球
六三制新
青岛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单元
太阳
地球
月球
全部
全体
整个
课件
教案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