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上传人(卖家):青草1
  • 文档编号:5244943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6.8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用户(青草1)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3 全国 高考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

    2、,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

    3、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

    4、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时间确定性质,历史上的年代标记、时代和时期的划分,是历史学家有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结果。 (摘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材料二: 在欧洲,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历史学家的时间是否不是连续时间,而是“分段时间”? 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的确,单纯的纪年法,比如奥林匹克纪年或者公元纪年,都没有在中国自发产生。中国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自公元前140年左右以来朝代中又有年号。但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一套关于王朝

    5、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联起来。年代学领域的天文学家刘羲叟在他的刘氏辑历中确认了干支周期、闰月、冬至夏至等,体现了其“长术”(调和长期数据之术)的成果。 此外,中国的历史编纂绝不限于朝代史的框架,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形式的“通史”发展起来,以处理包括若干个朝代兴亡在内的长时间历史。司马迁本人为通史的写作树立了典范,因为他的史记从远古一直讲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但他并没有提出很多理论来讨论历史学家的工作。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开始,历史哲学才得到了精彩的研究。史通是世界上第一部讨论历史编纂方法的著作,很值得与八个半世纪

    6、以后的欧洲史学先驱博丹和拉波普利尼埃尔的著作相比较。刘知几的儿子刘秩与另一位唐代学者杜佑发明了一种全面的新型制度通史,刘秩作了政典,杜佑作了著名的通典。但直到1322年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出版,这种类型的著作才达到高峰。 司马光于1084年主持完成了中国最伟大的通史著作资治通鉴,由此书又产生了另一种体裁,即“纪事本末”。1190年左右,袁枢考虑到资治通鉴材料过于庞杂,遂选出239个论题,在其通鉴纪事本末中分别论述,这又给接下来几个世纪创造了一整套历史体裁。这样中国人便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光巨著的标题“资治”。历史服务于一项重要的道德目的,即“资治”,指导行政工作,抑恶

    7、扬善。这便是中国历史编纂基本的“褒贬”理论,它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崇高努力,尽管会使一些西方现代历史学家感到不快。由这导致的任何看似悖谬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深藏于一代代中国历史作家心中的一种深刻信念将其化解,那便是社会的显露和发展过程的一种内在逻辑,一种内在的道,因此“仁心”(善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终究会得到社会的善果,而不仁之心则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罪恶。人们感到这种归纳有非常充分的经验依据。于是,历史是道的显现。怎么会有人以为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不如欧洲人呢?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欧洲人的时间意识不如中国人,因为道在历史中的化现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 (摘自英国李约瑟时间、年代学和中国的历史编纂)

    8、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史年代学以历史时间为研究对象,可帮助历史研究者用时间线排序不同时空的历史事件。 B.1492年以数字来标记,本身是客观、中性的,但因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关联而具有历史意义。 C.中国没有自发产生单纯的纪年法,缘于古代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能够融贯王朝的合法性。 D.材料二中认为史通可以与欧洲史学家的著作相比较,这样让西方读者更容易理解。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没能认识到时间在历史学中已充分渗透、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这一事实,历史学就不是时间的科学。 B.从汤因比这一例子可以推断出,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

    9、的文明或社会,但大多数都已经走向时间的终点,成为历史。 C.史记以创作实践树立写作典范,文献通考达到制度通史写作的高峰,这都说明一些中国史学家极具时间意识。 D.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中心,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体现了连续时间,能让人清晰了解具体历史事件的开端和终点。3.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举例与相关概念,不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选项概念举例A线性时间梁启超主张中国历史应以孔子纪年,将孔子生年作为纪年的A线性时间开始,以此确立时间之线,方便考古。B分段时间深知年号繁多的弊端,朱元璋登基后规定,从他以后的皇帝B分段时间只能制定一个年号,并且以此作为祖训。C“单轨”理论汉书中用汉武帝元朔二年与匈

    10、奴的纪年时间进行关联,新唐书中用唐朝年号纪年为沙陀国作列传。D“褒贬”理论孔子修改了鲁国史书中不合微言大义的部分,删除了无关治道人伦的内容,最后编定了春秋。4.材料二对西方学者的偏见进行了反驳,请简要说明文章是如何逐步展开反驳的。(4分)5.下面这段改编歌词串联各个朝代,如同一部微型中国通史。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其体现出的历史时间的特点。(4分) 周朝太长,一分成了双;春秋在竹简上,战国忙打仗。 秦灭六国,长城曾辉煌;因为那暴政,二世而亡。 汉在远方,西元前后伤;随风飘散,新的模样。 三国残,两晋殇,胡人模样已泛黄 北风乱,夜未央,二十五史剪不断(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

    11、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公社书记郭澄清我被分配到公社里做宣传干事,今天上任。公社办公室里冷清清的,只有秘书一个人。他待人很热情,一面给我倒水,一面向我介绍书记是谁,社长是谁 我问他:“他们都干什么去啦?” “全下队啦。” “项书记什么时候下去的?” “今天早上。”秘书回答说,“昨天晚上赶回来,向县委作了个电话汇报,今天起早看了一阵文件,又下去了。” “去哪儿啦?” “那我得看看。”秘书往东南墙角一望,回头说,“上南部去啦。老项有个习惯,南去准扛猎枪,北去准背粪篓。” “这是为什么?” “你听我说呵,北部有条公路,车马多,粪多,背上筐,走一趟,准能闹个满载;南部有片山岗,草多,洞多,野物多,扛上

    12、枪,保险!” 我又乘兴问道:“书记的枪法怎么样?” “百发百中,全社第一。” 这时,我恨不能一下子见到项书记。秘书向我建议说:“他不来,你也没事干,你干脆去找他吧!” 我离开公社,顺着杨柳成荫的机耕道,一直向南走去。天晴地湿,风吹禾摇,一路都是丰收景象。我听见一伙干活的社员们,好像是在议论项书记,就势问道: “喂!借光,你们见到项书记没有?”“见到啦!刚过去,到方庄去啦!”一位快嘴姑娘指手画脚地说,还有几位老汉插言插语,热情地向我介绍书记的长相和衣着。不过,我都没有用心听,一个公社书记的模样,我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又走了一里多路,见路边蹲着一个人,农村干部打扮,怀里竖着一支长筒猎枪,蹲在那儿正

    13、对着一棵棉花出神。我暗自赞叹:“项书记可真朴素呵,不愧为劳动人民出身的干部!” “项,项同志,你就是项书记吧?” 那人打量我一眼,眯笑着说:“对了一半儿!我姓项,可不是书记,是副社长!”他告诉我,方才项书记和社员们锄了一阵地,又和他研究了一番棉花生长情况,对棉花的中期管理提出指导意见,把枪放在这儿,就往方庄去了,现在还过不去前面的黄土岗来到黄土岗,只见有一位推车的老汉。这老汉,标准的老农打扮: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整个脊背又黑又亮,裤脚卷过膝盖,脚上没有穿鞋,后腰上插着旱烟袋,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 “老乡,到哪儿去呀?” “上方庄。”他擦了一把满脸的汗水,又问我

    14、,“小伙子,你上哪?”“也到方庄。”“那好,我抓你个差吧。”说着,他放下车子,在车子上栓了一条绳子,向我一举,笑哈哈地说:“来,小伙子,帮帮忙吧,前边这条路不大好走!” 没办法,我只好接过绳子,拉起车子来。使我惊奇的事发生了,他抓我这个差,不感激我也罢,还一股劲地挑三挑四: “小伙子,你缺基本功呵不带劲!不懂?我告诉你塌下腰,挺起胸来,再挺挺。把头抬起来,眼向前看。把膀子晃开,把胳膊甩开,甩上点劲儿”走进方庄,天已傍晌,社员们刚刚收工。一进村,几个男社员从各个角落凑过来,热情地打招呼。一位小伙子接过车子,继续推。一位大娘大概是听到了喊声,急急忙忙走出门,手扶门框开了腔:“老项!中午到我家来,我

    15、还有活叫你干哩!”老项摘下草帽扇着风,笑哈哈地说:“好吧,王大娘,中午你多做一个人的饭,我先到队部。” 方才我被这情景迷住了。现在老项一走,我倒忽地想起一件事来,便向身边的一位中年人问道:“同志,项书记在哪里?” “项书记?”那人沉静一下,“哦,你找我呵?” 我就自我介绍起来。说着说着,他嘎嘎地笑了:“同志,你弄错了。你是找公社书记吧?我是支部书记!” “公社书记呐?” “方才你给谁拉的车子?他就是公社书记呀!” 支书又补充说:“你别看我们老项这样儿,论本事可不简单啦,是锄杆,是枪杆,是笔杆”他一说到“笔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前几天的省报上,曾发表过他的一篇稿子。他在这篇稿子里,用自己的工

    16、作实践,论证了研究党的政策的重要性。这篇稿子发表后,影响很大。当时,我曾这样想:“项书记一定是个知识分子干部,也一定整天埋头书案” 支书越说越有劲:“老项常跟咱讲,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杆子缺一不可。对于咱们这些领导农业生产的人来说,尤其是不要跟锄杆子闹不团结!” 支书领我来到队部,这时的项书记,打扮和在路上一样;不过,我觉得他似乎比那时高了许多。我走上前去,恭敬地喊了一声“项书记”,接着就自我介绍。他非要让我喊他“老项”,说:“你就把路上叫我老乡的尾音加重,老乡改成老项,这多省劲!小崔!”这时,街上传来老大娘的喊声:“老项哟!吃饭了!”于是,我随在老项的身后,向王大娘家走去。我实在跑累了,吃完饭

    17、,身子一躺就入了梦乡。一觉醒来时,天已过半晌。我赶到地里时,人们大概已经干了一阵子活,老项正坐在柳树下和社员聊天。 我问老项:“我干什么活呀?” “你第一次出勤,就派你个轻松活吧!”他指着那辆车子说,“你把它送到何庄去吧。”又嘱咐说:“你到了那里,要利用今天晚上的时间,帮助队干部们,讨论讨论抓好生产和群众生活问题 我推着车子走在路上,耳边还在响着老项那朗朗的笑声,眼前晃动着老项那高大的身影(选自1963年11月人民文学,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对老乡“挑三挑四”的态度感到惊奇但并不厌烦,展现了基层青年干部谦逊的服务态度。 B.小说中“塌下腰”“挺

    18、起胸”“把胳膊甩开”等动作要求,间接勾勒出农村人们劳作的真实状态。 C.小说多处用“老项”这一称呼,既体现项书记平易近人,又反映当时农村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 D.“农村干部打扮”“标准的老农打扮”“知识分子干部”,项书记鲜明形象在“我”面前依次呈现。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开头写“我”上任报到,公社办公室冷冷清清,只有秘书一人,其目的是与下文农村热闹劳动场面形成对比。 B.寻找途中,姑娘和几位老汉的热情指点与后文中方庄社员们的热情招呼相呼应,从侧面衬托出项书记深受群众的爱戴。 C.“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运用插叙,丰富了小说内容,突出了项书记的实践经验

    19、和理论水平,强化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讲述“我”上任第一天的所见所闻,记叙了平凡普通的乡村生活故事,给读者以亲近感和真实感。8.小说采用延宕手法突出项书记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有人评价,这篇小说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的“范本”。本文的乡土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主雅重门族。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亲,莫非清望。帝以其女为夫人。魏旧制:王国舍人皆应娶八族及清修之门。咸阳王禧娶隶户为之,帝深责之,因下诏为其聘

    20、室:“前者所纳,可为妾媵。咸阳王禧,可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时赵郡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众议以薛氏为河东茂族。帝曰:“薛氏,蜀也。岂可入郡姓!”直阁薛宗起执戟在殿下,出次对曰:“臣之先人,汉末仕蜀,二世复归河东,今六世相袭,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今不预郡姓,何以生为!”乃碎戟于地。帝徐曰:“然则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帝与群臣论选调曰:“近世高卑出身,各有常分;此果如何?”李冲对曰:“未审上古已来,张官列位,为膏梁子弟乎,为致治乎?”帝曰:“欲为治耳。”冲曰:“然则陛下今日何为专取门品,不拔才能乎?”帝曰:“苟有过人之才,

    21、不患不知。然君子之门,借使无当世之用,要自德行纯笃,朕故用之。”冲曰:“傅说、吕望,岂可以门地得之!”帝曰:“非常之人,旷世乃有一二耳。”秘书令李彪曰:“陛下若专取门地,不审鲁之三卿,孰若四科?”著作佐郎韩显宗曰:“陛下岂可以贵袭贵,以贱袭贱!”帝曰:“必有高明卓然者,朕亦不拘此制。”顷之,刘昶入朝,帝谓昶曰:“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朕以为不尔。何者?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若有其人,可起家为三公。正恐贤才难得,不可止为一人浑我典制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齐纪六)注王国舍人:指诸王嫔妃。三卿:春秋时期鲁国三位卿大夫季孙氏、孟孙

    22、氏、叔孙氏。四科:原为儒家评定人物的分类,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处指四科的代表人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 B.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 C.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 D.清浊同流/混齐一等/君子小人/名品无别/此殊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复有七等/1

    23、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次的“次”指行列、队列,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含义相同。B.伏,在此表示下对上的谦敬,与孔雀东南飞中“伏惟启阿母”的“伏”相同。C.膏粱,此指富贵之家,与红楼梦中“寄言纨袴与膏粱”的“膏粱”含义相近。D.起家,此指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与“白手起家”中的“起家”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帝因为咸阳王禧违背魏国已有的制度聘娶隶户人家的女儿做嫔妃,不仅对其深加责备,还下诏书为他聘娶陇西人李辅的女儿为妻室。 B.魏帝认为薛氏属于蜀地不应该入郡姓,但在薛宗起据理力争、碎戟于

    24、地甚至以死相逼下,不仅同意薛氏入郡姓,还对薛宗起赞赏有加。 C.李冲认为自古以来陈设官爵名位就是为了把政事处理好,应该选取有才能的人充任,而不应该像魏帝那样只凭门第选取显贵人家子弟。D.魏帝虽然表示可以打破常规选用出身低微的旷世之才,但仍然不废弃以门第选人的制度,因为他认为君子之门出来的人德行纯粹笃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亲,莫非清望。(4分) (2)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门,朕以为不尔。(4分)14.文中薛宗起和李彪在应答魏帝时,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

    25、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画松 元稹 张璪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夏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潇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注张璪:唐代画家,工画树石山水。戛:敲击。流传:流俗,平庸。烟霄质:指松树高凌云霄烟霞的气质。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描述了画中松树的形象,翠绿的生枝和盘曲的枯干虽然形态各异,但都颇具神韵。 B.中间四句诗人由张璪的松画联想到世俗画师,并将其与张璪对比,继而引出下文的感慨。 C.诗中“烟霄质”遥承开头四句,诗人借此间接交代了张璪画作的格调,抒发对其赞美之情。

    26、D.最后两句收束全篇诗意,以去淅阳山看松结尾,传达出观再好的画作也不如看真松的感受。16.本诗通过谈画松,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绘画主张?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里仁中告诫人们要学会以他人为镜,贤则学之、不贤则反躬自省的句子是“ , ”。 (2)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用“_ _,_ _?”两句呼吁当权者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3)“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诗人常借这一意象寄托遁世归隐或激越豪迈的情怀,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

    27、的文字,完成1820题。 邮票的内容可谓_,如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历史地理、人物动物等,而生肖作为其主题是从1980年开始的。40多年来,我国已经完整发行了三轮生肖邮票,今年春节期间发行的是第四轮的第八套。一枚枚生肖邮票,讲述时代的变迁, _文化的底蕴,早已成为民众记忆与年俗文化的一部分。 生肖邮票备受关注,与其投资价值与升值空间有关,更源于其蕴含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比如“癸卯寄福”,依据免伴嫦娥、遥踞月宫的传说,采用了卯兔传书的新颖构想,以“传书”寓意“寄福”。艺术欣赏与审美喜好往往百人百味,美好寓意与文化归属感或许才是更多人成为其“铁粉”的心理动因。 方寸之间乾坤大。走过40多年历程

    28、的生肖邮票在内容上看,既有细节演变也有一脉相承,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一人一属相,一岁一生肖。 是生肖邮票 是其它带有生肖元素的礼品,这些增添新春仪式感的物件承载的,都是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浓浓年味,是时间向前、生活向上的幸福光影。18.根据下面要求,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1)在处填写一个成语: (2)在处从“沉积”与“沉淀”中选一词填写: (3)在处填写一组关联词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走过40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从内容上看,既有一脉相承也有细节演变,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B.走过40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在内容上看,既有

    29、一脉相承也有细节演变,能够反应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C.走过40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从内容上看,既有细节演变也有一脉相承,能够反应出所处时代的特征。 D.走过40多年历程的生肖邮票在内容上,既有细节演变也有一脉相承,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特征。20.今年我国发行了癸卯年特种邮票两枚,一枚是材料中的“癸卯寄福”,另一枚是右图的“同圆共生”。请写出右图的构图要素(汉字、英文、数字除外)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冲上了热搜, :有人认

    30、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嘞”“好哒”“好滴”等;“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等。某网站曾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但该词并没有流行起来。文字讨好,“症”从何来?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绪的传达。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_,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词不

    31、达意引发矛盾,花更多时间解释,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这是许多“文字讨好症患者”的心理。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八十多年前,革命志士方志敏曾在可爱的中国中坚定地说:“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现在,先辈梦想已成现实,中华盛世如其所愿。据近期一项对新时代青年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关键词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故事、乡村振兴、太空出差、和谐共生、新赛道、烟火气、国潮热、卡脖子。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给方志敏写一封信,呈现你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成为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符合书信基本格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统一以“潍生”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全国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44943.html
    青草1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