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第1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doc

  • 上传人(卖家):flying
  • 文档编号:52337
  • 上传时间:2018-09-02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79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第1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用户(flying)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七 单元 民国 前期 中国 1912 1927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 崛起 新人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6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从民国成立至国民革命失败 (1912 1927 年 )是中国近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政治上:新制度的创建,新道路的开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世界被扫荡,新的制度创建起来。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始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取得胜利。 经济上:三者并存,多元发展。中华民国时期,经济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 黄金时代 ” 。同时,中国共产 党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土地政策。 思想上:

    2、三民主义在当时历史条件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反映了中国人民力求使中国由贫弱变为富强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中国人民力图使中国快速近代化、快速融入人类世界主流文明的迫切要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逐步中国化,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一、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后,厉行专制,卖国独裁。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 反对袁世凯建立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2.袁世凯镇压 “ 二次革命 ” 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

    3、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护国运动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3.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徐州军阀张勋进京拥戴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倡导了护法运动。 4.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二、五四运动 1.背景: 1919 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第 一阶段 1919 年 5 月 4 日 北京 学生 第二阶段 6 月 5 日起 上海 工人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3.结果 (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和

    4、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5.影响: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 在工人中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特别提示 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2)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中国 工人运动 相结合。 (3)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 (4)外部条件:

    5、共产国际 的帮助。 2.标志:中共 “ 一大 ” 的召开。 (1)召开: 1921 年 7 月 23 日,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2)内容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中心工作 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 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四、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 革命统一

    6、战线 的必要性; 1923 年,中【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共 “ 三大 ” 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2)实现: 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 (1)条件 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组织基础: 1925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军事条件:整编 国民革命军 ,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3)进程:北伐军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 长江流域 。 1927 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3.结局 国民革命失败 (1)

    7、原因: 帝国主义 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2)标志: 1927 年,蒋介石、汪精卫 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误区警示 国民革命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 ?2?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 ?3?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最终失败了。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考点一 新旧

    8、民主革命的分水岭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彰显的新的时代潮流 (1)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 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新的思想潮流 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精神面貌 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新的觉醒 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2.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 的社会

    9、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 (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 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

    10、中国文【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化改造命题。 1.论从史出 五四运动的特点 史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 ? 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 ? 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闭 ?(10 日 )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 1919 年 6 月 5 日、 10 日电函 结论 史料反映了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山东 问题引发的,体现了群众性、联合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 史料二 结论 史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

    11、底性。 2.史由证来 分析史料,论证感性爱国与理性爱国的统一性。 史料 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的理性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 “ 卖国贼 ” 的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1919 年 6 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 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 “ 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 ? 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

    12、的别名。 ” 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的爱国 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等 论证: _ 答案 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 ,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 “ 汉奸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考点二 国共两党的首次合作 国民大革命 1.国民革

    13、命运动的特点 (1)革命任务: “ 打倒列强,除军阀 ” 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两 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 2.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 (1)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从材料中找出国民革命与 辛亥革命相比有怎样的新特点。 史料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 (新三民主义 )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第1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新人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33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