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 年中 语文 专题 复习 现代文 阅读 练习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下载 _二轮专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书法是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崔树强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近百年来,书法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境况,它在读书人心中的重要性出现断崖式下跌,加上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的抽象性,就更使得它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不被大众认知。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有识之士高度肯定书法的艺术文化价值。宗白华充分肯定书法艺术的美学地位,认为中国人可以拿中国书法风格变迁为基础来划分中国艺术史;林语堂认为书法提供给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因为中国绘画对韵律的崇拜源于书法,中国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也是导源于书法。而且,书法所依托的载
2、体汉字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说,书法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可是,当我们了解当代大众书法审美水平的现状后,更加感到书法美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恢复书法课,在我看来,这是要深入挖掘书法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学生们将来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是通过书法的学习,会懂得中国人是如何审美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完成他们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塑造。所以,学习书法,看似小技,关系重大。 具体来说,在写书法的过程中要入静,要专注。很多学生很聪明,可是学得不专心,而书法可以引导他们入静且专注。练习书法还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有助于锻炼人的意志力。而且从
3、艺术和审美来说,写书法并不是苦差事。要引导他们领略书法的美感和活趣,不能把字写死了,让他们在书写中感受到笔墨活的趣味或生命的精神。这些潜移默化的训练和陶冶,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扎根和滋养。从这个角度来讲,国家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是要年轻一代都能懂一点书法,能够领会中华审美风范,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进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素养。 以美培元,培根铸魂,学校、社会和家庭应当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书法美育环境。 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人美育的基本途径。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 A中国书法具有抽象性艺术特征,导致它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无法被大众认知。 B
4、林语堂认为,书法给予中国人最基本的美学,中国绘画和建筑的美都源于书法。 C文章认为,学生学书法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为的是接受美育熏陶,塑造人格。 D文章阐述学生练习书法的要求时,与练习产生的作用结合分析,易于让人接受。(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段在分析了书法的发展境况、艺术文化价值和群众基础后,提出中心论点。 B宗白华的事例属于事实论据,文章用它来证明中国书法风格变迁的基础性地位。 C段在结构上是递进关系,从阐述练习书法的重要性到如何练习,思路清晰。 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道理阐释通俗易懂,表达生动形象。(3) 近两年,妙墨中国心中国书法大会等展
5、现书法魅力的电视节目受到观众欢迎。这一现象体现了文中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能吸入的新冠疫苗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呼吸病学2022年5月20日发表了有关康希诺生物吸入用新冠疫苗的最新研究成果。 吸入用新冠疫苗是康希诺生物创新了给药方式,用雾化器将新冠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模拟新冠病毒从呼吸道黏膜侵入的逻辑,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有效免疫变异毒株。 这种吸入式“接种”流程像喝咖啡。每人一只口杯,在酷似咖啡机的雾化器前接一杯雾化的疫苗,深吸气,保持5秒,正常呼吸,疫苗就接种完成了。 为确保该创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将招募的4
6、20名18岁及以上已完成2剂灭活疫苗受试者随机分配为三组,每组140人,分别以低剂量康希诺吸入用新冠疫苗(0.1ml)、高剂量康希诺吸入用新冠疫苗(0.2ml)以及肌肉注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研究结果显示,序贯加强(俗称“混打”)康希诺吸入用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加强接种后28天内,吸入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不同剂量吸入组均无临床显著的肺功能异常发生,吸入剂型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而免疫原性结果显示,以康希诺吸入用新冠疫苗序贯加强免疫28天后,两个剂量组针对原始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分别是灭活同源加强组的18.426.4倍。同时,序贯加强康希诺吸入用新冠
7、疫苗对Delta突变株也具有高水平的交叉保护,中和抗体水平是灭活疫苗的18.124倍。 此外,康希诺生物吸入用新冠疫苗还可高效诱导黏膜免疫。加强免疫后28天内,序贯加强吸入用新冠疫苗IgA水平显著高于灭活疫苗同源加强。 上述研究结果证实,康希诺吸入用新冠疫苗仅需肌注剂型的1/5,即可产生高于肌肉注射的中和抗体水平,不仅可激发体液及细胞免疫,还可高效诱导黏膜免疫,达到三重全面保护。 此外,吸入用新冠疫苗具有在28摄氏度长期稳定储运的特点,可大幅度降低接种点的管理成本,减轻医疗资源紧缺或交通欠发达地区的负担,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便利,尤其适用于边境、口岸以及从事高风险工作的人群。 (选自科技日报2
8、022年5月24日,有删改)(1) 吸入用新冠疫苗给药方式的“创新”表现在什么方面。(2) 与肌肉注射灭活疫苗相比,能吸入的新冠疫苗有哪些优越性。(3)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 A、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流程像喝咖啡,接一杯雾化疫苗、正常呼吸5秒后,深吸气即可完成接种。 B、为验证创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将受试者随机分配为三组进行加强免疫测试。 C、序贯加强康希诺吸人用新冠疫苗对原始毒株和Delta突变株均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水平。 D、吸入用新冠疫苗具有在28摄氏度长期稳定储运的特点,能减轻医疗资源紧缺或交通欠发达地区的负担。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食因器增色
9、民以食为天,食因器增色。生活中的吃喝诸事无不与饮食器具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器具设计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 毋庸置疑,饮食器具作为生活用具,其实用性是一切设计的初衷。因此,如何在设计中不断提升器物的实用价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与习俗,是许多设计师探索的方向。如腌制器皿“新概念泡菜坛”的设计保留了传统泡菜坛用水隔绝空气密封保鲜的方式,针对以往泡菜坛体积过大、外观粗糙等问题进行了再设计。经调查,改良后的泡菜坛避免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感
10、的装饰陈设。 挖掘传统,让饮食器具设计更好地服务当下。中国有着丰厚的饮食文化传统,深耕其中,将具有代表性的技艺进行提炼,在现代饮食器具设计中加以应用,普通的生活用具便有了文化的灵魂。茶具“竹节丝语”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竹”的意象,运用“竹丝扣瓷”的传统手工技法,以白瓷器皿为胎,用纤细如发、柔软似绸的竹丝依胎编织。整套茶具彰显出清新淡雅的东方文化气韵。 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这样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推崇。他们或是以新的视角彰显设计特点,或是发掘新的制作工艺,抑或是以新材料进行大胆实践,让人耳目一新。如器具“山海杯”,造型看似简洁,却一点也不“简单”。作品由十余个色彩丰富的水杯组成,囊括玻
11、璃、大漆、陶、木、金、银、铜、纸、竹等多种材质。精细的工艺和多变的质感让这些器具构成五光十色的“山海世界”。 饮食器具的设计与制作还要遵循绿色设计理念。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将可持续发展意识贯彻其中,为节能环保提供思路和方法。如“锔瓷造器碎瓷重生器皿系列”食盘将不可降解的碎瓷片进行打磨拼接,使其以崭新的样态“涅槃重生”,赋予瓷片废料新的生命价值和审美意义。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并非一成不变。可以说,饮食器具的设计是动态的,为当代人的使用而设计才是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真正意义。 (根据相关文章删改)(1) 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12、,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B.本文首段点明文章说明内容中国当代饮食器具设计的多元视角与多重维度。 C.器具“山海杯”的设计,体现了设计师勇于表达观念与个性的理念。 D.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使用与审美要求是一成不变的。(2) 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经调查,改良后的泡菜坛避免了因食物存量过多而造成的浪费,走进千家万户,也成为居家环境中富有艺术美感的装饰陈设。(3) 阅读全文,判断下面这则例子放在哪一段结尾最恰当,并说说你的理由。 如纸胎漆器餐具“砂岩”将浸泡后的废纸用作材料,引发使用者对环境保护的思考。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分子育种技术让水稻更高产米饭是中国人
13、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但是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能吃饱饭,是在最近几十年才得以实现的。 水稻增产与育种、水利、肥料、农药等诸多因素有关,而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育种。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介绍,育种对我国农业增产的贡献率约为40%。 育种的目标,是希望获得各种特征都符合种植者与消费者需求的作物。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被称作农艺性状。而所有的农艺性状,归根结底都是由其遗传物质DNA上的特定碱基序列基因决定的。 认识到这一点后,育种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诱变和杂交这两大武器来改造作物。诱变是通过运用物理或化学的办法来处理种子,提高作物基因改变的概率。将这些基因突变的种子种植下去后,再观察挑选其中的有益
14、变异并逐步培育出新品种。而杂交则是将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交配,再将其后代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具备某种优良性状的植株挑选出来,经过多代自交,最终培育出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尽管诱变和人工杂交技术让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中缓慢发生的变异和杂交的依赖,但无论是自然变异还是人工诱变,基因的变异都是随机发生的。而杂交育种则需要经过多代的筛选、会交和自交,耗费的时间常常要以十年计。显而易见,要想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效率,精准改变基因是其关键。 在育种学家看来,高效精准育种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找到调控关键农艺性状的基因。不过水稻有4万多个基因,几乎是人类基因数量的两倍,一个一个基因去研究费时费
15、力。加之基因和性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既存在多个基因调控同一个性状,也存在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情况,基因和性状之间构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在水稻中率先应用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指:首先,记录大量不同品种植株的各种性状;随后,对这些植株开展基因组测序;接下来,对比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寻找其中的规律。 确定了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对性状影响较大的基因,也称主效基因)后,下一步就是将这些基因按照育种学家的设计进行组合。传统的杂交技术不变,但是筛选不再是大海捞针,因为基因已经确定。当杂交的植株在实验室中刚出苗的时候,利用基因组测序或者利用对特定基
16、因的标记追踪,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具有理想组合的植株。通过对特定基因的分子标记追踪,能够获得将多种位于不同品种植株的优异基因集于一身的新品种,将传统育种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变为可能。这就是李家洋提出并首先实践的“分子设计育种”。 那么,分子设计育种如何提高产量呢?这需要先确定哪种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密切,然后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 育种学家认为,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的农艺性状是水稻的株型。具体而言,就是水稻的茎秆基部分枝(称为分菜)的数目和角度、植株的高度、叶片和穗的形态等。 意识到了株型对产量的意义后,育种学家提出来水稻“理想株型”或“新株型”的概念。即认为育种的目标之一是让作物具有最合适的株型,
17、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经济产量。李家洋解释道:“理想株型应当具备株高1.2米左右,47个分蘖,具有一定的分蘖角度、茎秆粗壮倒伏、根系发达、穗大粒重等特征。”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李家洋团队接连发现了多个与分蘖相关的基因。其中,于2010年发现的IPAI最为关键。李家洋表示:“通过调控IPAI的表达量,不但能够让水稻具有合适的分集,还让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它甚至还能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影响穗和粒的形态。” 李家洋团队很快将IPAI用于分子设计育种。通过杂交将具有IPAI优异变异的基因导入其他水稻中,可以让水稻获得理想株型状态,使产量提高约20%。基于这一进展,IPAI被誉为“新一代
18、绿色革命基因”。 “农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育种科学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家洋院士说。 (选自2021年第11期科学世界,有删改)(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_ A农艺性状是指作物具备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特征,它是由基因决定的。 B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基因组时代,诱变和杂交已经被新的育种科学技术淘汰。 C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能够帮助育种学家确定控制性状的关键基因。 D分子设计育种提高产量既要确定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还要寻找控制这种农艺性状的基因。(2) 简析第段的作用。(3) 概括什么是分子设计育种。(4) 简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假如若干植株均具有株高较
19、高这一特征,而它们的某个基因又有着相同的变化,这个基因的作用很可能就是调控株高。(5) 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理想株型应当具备株高 1.2米左右,47个分蘖,具有一定的分菜角度、茎秆粗壮不倒伏、根系发达、穗大粒重等特征。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自知”的层次许家祥“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知人不易,自知更不易,芸芸众生中,真正有自知之明者,属凤毛麟角。 有作家说:“人能有自知之明者不多,而且,有自知之明者大多集中在一流人物中。二三流的人,要是有自知之明,也不至于常在二三流,早有跻身一流的机会了。”受此启发,我以为自知是有层次的,自知的层次决定了人物层次。犹如一座塔,塔顶
20、是“一流人物”,塔身是“二三流人物”,底层是“不入流人物”。 从实际情况看,“二三流人物”多是半桶水晃得很。他们“自知不明”,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身高像珠穆朗玛峰,海拔8800多米;自己的相貌如同潘安再世,帅呆了酷毙了;自己的才华比唐伯虎还唐伯虎,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浑身上下全是亮点,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无所不能,伟大得不得了。到处海阔天空,侃侃而谈,诲人不倦,自吹自擂,自鸣得意。殊不知,他所炫耀的东西,正是他的短处。如果不炫耀,还有半桶水,一炫耀、一晃荡,水洒出去,桶空了。 “半桶水”为何晃荡?一个人看待事物,要从多角度去观察,否则不仅看不到真相,还可能误导自己的判断。比如笑林广记中说,一个
21、聋子看到别人放爆竹,他好奇为什么一卷纸说散就散了呢。这就是观察失去了听觉这个维度的后果。一些“第二、三层次”的人在认识自己时,也缺乏“听觉”,缺乏多元思维。 大文豪苏东坡写庐山的诗句极富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些“第二、三层次”的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要原因,就和身在庐山反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一个道理。要知道自己的真面目,必须跳到自我的小圈子之外,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 庄子说得好:“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的的确确,一些人的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 。经常昏昏然,飘飘然,忘乎所以,看不到问题,摆不正位置。
22、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能吃几碗干饭,才有自知之明。季羡林、钱锺书这样的大师知道自己的分量,从来不称自己为大师,可大家公认他们是第一层次的人。反倒是“第二、三层次”的人称不准自己,总认为自己伟大,喜欢自称“专家”,戴着大师的帽子到处晃悠。 空虚的麦秆指向天空,饱满的稻谷却会垂向大地。 。李白是“诗仙”,但他从不以“诗仙”自居。他想在黄鹤楼题首诗,然而看见崔颢所题的黄鹤楼后,就认为“眼前有景道不得”,自己再写也及不上崔颢的这首诗。他深知自己的诗在整体上是一流的,但也不是每一首都是一流,真正的“大明白”啊! 。有自知之明是大智慧,“大多集中在一流人物中”。从此角度看,想知道一个人的水平如何、层次多高,只
23、需看他有没有自知之明就够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2年第5期,有删改)(1) 从文章来看,怎样才能成为“自知”的第一流人物?(2) 本文的语言幽默犀利,富有讽刺意味,请结合第段加以分析。(3) 请将下列语句分别放到文中最恰当的位置。 A.人贵有自知之明,贵者,难也,少也。 B.能真真切切地看清别人,却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C.真正怀揣金刚钻的人,即使他自己不说,我们也能看得到。 _ _ _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庄客王振东庄客,旧时茶庄派往外地采购或销售茶叶的人。 那时候,学徒进号,只管吃住,不开工钱。三年期满,给掌柜的进过茶、磕过头,便是号里的伙计了。从伙计升到庄客,没个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