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统编 版高二 上学 语文期末 复习 文学 文本 阅读 专项 练习题 汇编 Word 答案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有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 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优化生育政策,提高生育水平,需要科学严谨,精准施策。因此,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必须加强人口监测预测,将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取得成效。人口监测预测是科学决策的基 石。党的
2、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基于科学的人口监测数据和人口数学模型,对我国人口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预判,及时调整了生育政策。2013年和2015年先后做出实施“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的重大决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人口变动抽样数据和出生人口监测数据以及人口预测模型,为生育政策的调整发挥了重要决策支撑作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生育状况调查、生育意愿调查、托育服务状况调查等一系列人口监测调查,及时掌握了人口变动和家庭政策需求状况,为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2020年开展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首次录入公民身份证号码;全面启用电子化方
3、式采集数据,是中国普查历史上漏报率最低、质量最高的人口普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党中央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支撑。.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人口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新态势和新格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总量变动的重要时期,是我国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变动的特殊时期,更是我国优化生育政策的关键时期。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尤其需要人口监测预测数据。可以说,健全人口监测预测制度,对于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十四五”时期要将完善人口监测预测制度作为重中之重,要在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健全人口动态
4、监测预测制度,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总量、育龄妇女、出生人口、劳动人口等人口变动情况,建立常态化的人口监测预测预报机制,定期发布国家人口预测报去,并推进分区域、分教育水平、按行业分就业状况的人口预测预报工作(摘编自黄匡时加强人口监测优化生育政策)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有政策促进入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公布,开启我国人口发展新阶段。决定中关于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有效解决“择校热”难题等内容,引发广泛头注。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是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放上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到2015年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我国不断根据实际优化人口政策,
5、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的推行,使少儿人口占比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为优化生育政策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生育水平逐年走低、人口增速持续放缓,群众在生育、养育、教育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正是根据新的人口形势作出的重大举措。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过去10年,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力数量减少等结构性特征,存在劳动力不足、财政压力大等风险,制约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开放三孩,既是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的当然之举,也是改善人口结构、
6、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长远看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手段。决定中提出的四个“有利于”,充分说明开放三孩兼顾多重政策目标,是立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科学决策。随着时代的变迁,们的生育意愿也发生了变化,必须重视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决定将配套支持措施作为三孩生育政策的“整体组合”而不是“配角附廊代分要求将婚嫁、生有、养有、教有一体考虑:提出了一规子支持举措。从扩大新生儿挨病师查病种范围到完善生有休假与生有保险,从提井普惠性幼儿因覆盖率到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举措将解决百姓后顾之忧,让更多人生得起更养得起、生得好更育得好。养育三孩涉及千家万户的人力财力、时间投入,更
7、关联着整个国家的医疗、教育等政策。所以,必须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为“三孩家庭”营造更为友好的环境。这就需要各地各部门研究制定细化方案,从点滴处为“三孩家庭”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确保政策落实、落地、落到位。(摘编自郑岩让更多人生得起养得起、生得好更育得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人口结构、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B为了掌握人口变动等状况,国家卫健委进行了系列人口监测调查,为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C.完善并落实配套支持措施,真正解决人们生不起、养不起的问题
8、,让更多人养得起人育得好。D.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的劳动力不足、财政压力大等严重问题,成为了国家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的瓶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A.没有健全的人口监测预测制度,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难以成功。B.开展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目的,是为党中央2021年实施的全面三孩政策做准备。C.政策如果要持续发挥作用就必须因时而变、随事而制,不能制定以后数年不变。D.实施全面三孩政策,说明人口问题很大,也说明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错误的。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范畴的-项是(3分)A.加强适婚青年家庭观教育引导。B.
9、 治理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C.推动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D.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 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为何提出严格规范校外培训?1.D 【解析】“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存在的劳动力不足、财政压力大等严重问题”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过去10年,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程度加剧、劳动力数量减少等结构性特征,存在劳动力不足、财政压力大等风险,制约着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可知,“存在风险”不等于“存在严重问题”,曲解文意。故选D。2.A 【解析】B“是为党中央2021年实施的全面三孩政策做准备”分析错误,
10、依据材料一第三段“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党中央实施全面三孩政策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支撑”可知,目的不是“做准备”,而是“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支撑”。C“不能制定以后数年不变”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是政策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从上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到2015年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可知,独生子女政策从80年代开始到2015年也实施了几十年,可见制定好的政策可以数年不变。D“也说明当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是错误的”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从上世纪80年代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到2015年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我国不断根据实际优化人口政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11、”可知,政策的变化是“根据实际优化人口政策,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所以不能说“独生子女政策是错误的”。故选A。3.D 【解析】材料二第四段“决定将配套支持措施作为三孩生育政策的“整体组合”而不是“配角附庸”,要求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提出了一揽子支持举措。从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到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从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到严格规范校外培训”。AB.属于婚嫁问题;C.属于教育问题;D.“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属于发挥部分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作用的问题,不属于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范畴。故选D。材料一首先从会议内容中概括了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
12、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意义,接着阐述“将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取得成效,就必须加强人口监测预测”,强调加强人口监测预测对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必要性。(提出问题)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列举了“人口监测预测”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我国人口发展形势进行科学预判并及时调整生育政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分析问题)最后重点论述了“十四五”这个关键时期要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人口监测预测制度尤为重要。(解决问题)(每点1分)【解析】(1)第一段的关键句是“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这就明确提出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13、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重大作用,确立话题;(2)第二段的关键句是“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必须加强人口监测预测,将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取得成效”,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必须加强人口监测预测”,这是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前提;(3)第三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列举了“人口监测预测”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我国人口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预判,及时调整了生育政策所发挥的作用;(4)第四段的关键句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总量变动的重要时期,是我国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变动的特殊时期,更是我国优化生育政策的关键时期。实施好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尤其需要人口监测预测数据”,
14、强调了在重要时期“十四五”,尤其需要人口监测预测数据。5. 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是配套支持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三孩生育政策的落实、落地有着重要意义。校外培训尤其是学科类培训的高昂学费,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加大了学生压力,加剧了升学竞争,违反了教育公平原则,让很多家庭陷入“养不起”孩子的困境,不敢多生育孩子。因此,必须严格规范校外培训,降低教育成本,推进教育公平,以确保三孩生育政策的顺利落实、落地。(每点2分)【解析】(1)依据材料二第四段“决定将配套支持措施作为三孩生育政策的整体组合而不是配角附庸,要求将婚嫁、生育、养是育、教育一体考虑,提出了一揽子支持举措。从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到完善
15、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从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到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举措将解决百姓后顾之忧”可知,“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是三孩生育政策的“整体组合”而不是“配角附庸”,是真正解决百姓后顾之忧的好举措;(2)依据材料二第四段“从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到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举措将解决百姓后顾之忧,让更多人生得起更养得起、生得好更育得好”可知,“校外培训”容易造成“生得起养不起”的状况,因为校外培训学费高,一方面直接导致家庭的经济负担过重,间接的就会影响家庭在生育这方面的想法,少生或者结不生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各种作业负担,学生压力会增大很多,就会出现各种关于青少年的社
16、会问题,所以,要“严格规范校外培训”,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能够反映社会存在。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
17、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还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体现出来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不是靠穷兵赎武,也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
18、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从国际对比来看,一个国家所具有的除经济及军事外的第三方面实力,主要是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所以,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总是植根于民族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的历史之中,它既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又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在
19、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也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的结果。(选摘自王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节日热、文物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文化自信,简单地说就是对自身文化及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主要表现为对文化发展进程的理性认知,对文化发展成就的崇敬自豪,对文化发展能力的科学把握,对文化发展前景的信心希望。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
20、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守正开新.气象万千。十年来.中国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文化.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来。人们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地崇敬、从精神深处认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更加自觉.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增强.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自信基于丰厚的文化底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同时创新
21、创造赋予文化新的生命力,让文化更具魅力,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我们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摘编自姜圣瑜文化自信明显增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对国家起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作用。B.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重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C.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是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22、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论证了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B.材料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际对比两方面来阐述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C.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归属感、自豪感显著提升,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D.引用魏征名言,意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为作者观点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看法的一项是(3分)A.国风国潮纷纷兴起,北京冬奥会上二
23、十四节气、黄河之水、折柳寄情等文化展示,把中华文化和冰雪运动完美融合在一起。B.银幕、荧幕、舞台上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力作,长津湖山海情只此青绿等优秀文化作品叫好又叫座。C.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D.文化类综艺节目频频出圈,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以文化厚度彰显精神高度,带来现象级流量。4.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化自信,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6. “党的思想路线中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汉书所言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相契合。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24、5题,17分)1.C(“想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从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错,原文是“应当进一步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丰厚滋养。”)2.D(选项仅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齐全,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3.C(ABD项均能印证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C项警示人民勿忘历史。)4.参考答案:材料一重点论述文化自信自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解说。(2分)材料二重点论述文化自信明显增强以及文化自信的根源:丰厚的文化底蕴。(2分)评分细则:4分。根据材料一、材料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