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docx

  •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 文档编号:5225300
  • 上传时间:2023-02-1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50.7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docx》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生物和栖息地 新苏教版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第二 单元 生物 栖息 全部 教案 下载 _六年级下册_苏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单元生物和栖息地课题5.多样的栖息地课时1核心 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56年级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 空气、水、 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初步了解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思维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实践能够寻找校园生物栖息地,观察、记录身边的生物,讨论其

    2、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态度责任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理解生物栖息地的含义。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分析、整理大熊猫栖息地的信息。教学 准备教师:栖息地图卡等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一起探索生物的栖息地。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课题1. 出示地球上不同温度带生活着不同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分析、讨论、总结。2. 揭示概念:一种生物之所以

    3、能够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场所被称为栖息地。栖息地可以大到一个区域,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坑。3.教师:地球是所有生物的家,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和了解它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样的栖息地。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发现动植物都是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中生活的,它们的体形、习性等生命特征都要适应它们居住的环境才能生存,所以在不同的环境具有各自典型的生物,而它们能够长期生活的这个环境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就让学生明白了栖息地的概念。二、探索(一)寻找校园里的栖息地栖息地可以大到一个区域,也可以小到一个水塘、花

    4、坛。让我们一起到熟悉校园里寻找生物的栖息地吧。1.分小组寻找校园内的一处栖息地,思考它们的生存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1)用几个词语描述这处栖息地的特点。(2)记录在这处栖息地观察到的生物。2.这些栖息地满足了生物的哪些需求?3.交流:你们小组找的哪处栖息地?这处栖息地的特点是什么?在这个栖息地里找到了哪些动植物?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怎样?这些生物为什么愿意生活在这里?这个地方为它们的生存提供了什么?它们与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4.小结:生物的生长受到食物、温度、降水、日照和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栖息地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二)大熊猫的栖息地1.阅读课本第16页,大熊猫与它的栖息地。

    5、请同学说说它的生活习性,你知道它生活在哪里吗?(1)从四姑娘山、卧龙自然保护区、夹金山的相关描述中画出与大熊猫栖息地有关的信息。(2)从气候、植被、水源、食物等方面分类整理资料中的相关信息。(3)归纳概括三个地区的相同之处,分析这些地区成为大熊猫保护区的原因。2.小结:大熊猫喜欢生活在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竹子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环境相对封闭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了大熊猫的栖息地。栖息地是动植物长期生活的稳定环境。学生通过栖息地的概念在自己寻找的栖息地中调查生物,目的是通过对栖息地生物种类的调查,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栖息地满足了生物的哪些需

    6、求?”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发现生物的生长受到食物、温度、降水、日照和土壤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多样化的栖息地孕育出多样化的生物。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学生更愿意去调查、分析它的生存环境。通过资料阅读学生会发现它们的栖息地在气候、植被、水源、食物等方面都很相似,便于它们的生存。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懂得栖息地的重要性,懂得动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三、研讨小结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多样的栖息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四、拓展1教师提问:栖息地是动植物长期生活的稳

    7、定环境,那么,同学们,请大家课后思考生物活动会对栖息地产生影响吗?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 ),包括它生活区域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A栖息地 B食物网 C生态系统 D食物网2“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地是牛羊栖息地的主要原因是()。A草地能为牛羊提供食物、水和空气等基本需要 B草地里生活着很多动物,如兔子、田鼠、蛇 C草地比较辽阔、平坦 D.草地上捕食者少3.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到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A迁移 B冬眠 C洄游 D.旅行4.鲨鱼的栖息地是()

    8、。A茂密的森林 B辽阔的草原 C浩瀚的大海 D深遂的洞穴5.下面行为对保护生物栖息地没有意义的是()。A建保护区 B保护环境 C健全法律法规 D围海造田二、 判断题1驼鸟、大熊猫、东北虎、扬子鳄是我国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 )2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栖息地,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家园。( )3生物的栖息地可以为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提供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4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被破坏。( )5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参考答案:1A 2A 3A 4C 5D1 2 3 4 5在线练习: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

    9、设计5.多样地栖息地(课题)栖息地:满足生物生活需要的地方八、课堂反思单元生物和栖息地课题6.有趣的食物链课时1核心 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56年级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 空气、水、 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科学思维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发现事

    10、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探究实践探究草原、海洋等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态度责任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研究动植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 准备教师:食物链图卡贴 线学生:记录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教师自我介绍: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生物之间的关系。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

    11、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出示鹰、田鼠、草籽图片,交流这里有哪些生物。提问:它们分别吃什么?这些生物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关系呢?如果将食物关系按“谁被谁吃”的顺序把它们连接起来,你打算用什么符号?在这里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箭头朝向谁?2.揭示概念: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鹰、田鼠、草籽是草原常见的生物同时也是学生熟悉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敌对的“竞争者”通过讨论“这些生物在一起又会发生怎样的关系呢?”激起学生对食物关系的探究,由此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吃与被

    12、吃的关系,并揭示食物链的概念。二、探索(一)画出食物链教师出示海洋生物图片,你能画出这些海洋生物的食物链吗?提问:食物链一般从什么生物开始,再到什么生物结束呢?(二)草原的食物网1.出示非洲热带草原的图片,你能利用食物链的知识找出这些草原生物的食物链吗?2.游戏模拟食物网的变化。(1)选取上图中的一种生物制作名签,每个同学抽取一张并代表该生物。(2)握住几根毛线的一头,另一头递给与你代表的生物存在食物关系的其他“生物”。以此类推,尝试使每个同学都有毛线与其他同学相连。(3)当去除“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后,代表该生物的同学把毛线放下。提问:连接起来的毛线像什么?去除一种生物后有多少种生物受到

    13、影响?这个活动说明食物网中的生物各起什么作用?3.老师提供生物名签和毛线。(1)发放生物名签和毛线,学生动手寻找自己的食物链;(2)学生汇报,自己的食物链,特别指出从什么生物开始,再到什么生物结束,自己模拟的生物在网状结构中起什么作用。(3)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确定性。(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揭示概念:(1)在自然界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植物叫生产者;(2)在自然界中,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叫消费者;(3)在自然界中,有一类生物专门以动植物残骸、垃圾甚至粪便为食,它们代谢的物质又可以被植物吸收,成

    14、为植物重要的营养来源,这类生物被称为分解者。提问:如果没有分解者,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2.大多数植物可以制造“食物”,它们利用太阳光的能量,以叶子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根吸收的水为原料,生产出糖类和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学生利用所总结的规律画出他们最感兴趣的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成就感满满的同时继续分析食物链的起始与结束时的原则(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并注意箭头方向向着强者的那一方。通过寻找更多食物链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食物链的纵横交织,从而对食物网有更具体、直观的认识。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基于当前对食物链、食物网的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推理,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

    15、。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掌握科学知识后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三、研讨小结讨论: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维护生态平衡?四、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食物链的游戏活动。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食物链中,()是正确的。A鹰蛇老鼠小麦B鹰蛇老鼠小麦C小麦老鼠蛇鹰 D.小麦蛇老鼠鹰 2.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狼对畜牧业来说没有贡献 B狼口脱生的田鼠、野兔等大量繁殖导致破坏草原C狼破坏了食物链,最终也破坏了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园 D.狼是凶猛的肉食动物,我们要消灭它们3下面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的 B食物链描

    16、述的是各类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C食物网比食物链更复杂 D.蘑菇、蚯蚓、屎壳郎称为分解者。4每一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动物 B绿色植物 C动植物 D.水5由多条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构成网状的食物关系,被称为()。A食物链 B食物网 C生态群落 D.群落系统二、 判断题1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3某一物种的消失,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相关生物的生存。( )4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植物网。( )5自然界同一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

    17、链遭到破坏,对其他食物链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1C 2A 3B 4B 5B1 2 3 4 5在线练习: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八、课堂反思单元生物和栖息地课题7.做个生态瓶课时1核心 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56年级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 空气、水、 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

    18、观念知道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科学思维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实践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能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态度责任学生通过设计生态瓶,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能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进行分析。教学 准备教师:广口瓶 土壤 沙石学生:学生活动手册、图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

    19、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生态问题。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出示水域与陆地的生态系统结构图,交流每个区域都有哪些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提问: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揭示概念:(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作生态系统。(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学生对于牛顿摆很感兴趣,但多数只是着迷于它的运动,也会对于能量的传递充满了各种问题,因此,用牛顿摆的各种问题定下本课的研究方向,打开学生对于能量传递的问号,让求知的渴望贯穿整课。二、探索(一)做

    20、个生态瓶1.出示制作模拟水域或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瓶的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讨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水域生态瓶讨论:(1)池塘里有很多植物,我们的生态瓶里需要放哪些植物?(2)需要放哪些小动物?数量需要多少?(3)泥沙需要放多少?(4)应该先放植物还是先放动物?陆地生态瓶讨论:(1)陆地上有很多植物,我们的生态瓶里需要放哪些植物?(2)需要放哪些小动物?数量需要多少?(3)湿润的土壤需要放多少?(4)应该先放植物还是先放动物?2.教师展示制作生态瓶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制作生态瓶。预测一下:(1)不喂食,瓶子里的鱼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瓶子里,情况会怎样?(2)不打开盖子,瓶子里的小草可以

    21、活多久?(二)是什么破坏了生态平衡1.视频出示生态遭到破坏的例子。提问:你看后有什么感受?小结: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网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2.阅读捕杀海赖的资料,讨论这个小型的生态系统是如何遭到破坏的。在做生态瓶中,教师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亲自设计并制作生态瓶,同时制定观察计划,并付诸实施,从而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让探究“活动”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

    22、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做到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究大自然的秘密,合作构建适应新时代的本领。三、研讨小结1.讨论:你知道还有哪些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例子?讨论、分析生态平衡失衡的原因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四、拓展同学们的生态瓶都做得非常漂亮!那生态瓶后期怎么养护呢?老师这里有一张观察记录单,课后请同学们每天观察记录瓶里物体的情况。这一课有很多碎片化的实验,串起这些实验的核心词就是“能量转换”。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生态瓶中,非生物因素有泥沙、水、空气、()等。A水草 B阳光 C金鱼 D螺2制作生态瓶时,应先放入()。A小鱼 B水草 C泥沙 D螺3下列关于叙述制作封闭生态瓶中,做法不合理的是()。A

    23、生态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开瓶盖,适量补充氧气B采用较强的散射光,维持生态瓶的稳定性C选择的动物个体不宜太大D小鱼可以放2到3条4我们制作的生态瓶要想长期维持稳定,应该注意的是()。A生态瓶要美观 B生态瓶要放在强光下 C生物种类和数量要配比合理 D可以只放入动物 5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平衡实验中,要求给鱼缸加盖,密封起来是为了()。A防止鱼跳出来 B防止水蒸发掉 C保持一个独立封闭的生态系统 D美观二、判断题1生态瓶中的水草能制造氧气。( )2生态瓶里的鱼的数量越多越好。()3生态瓶里的植物能为里面的动物提供氧气,所以生态瓶里放的植物越多越好。( )4.做生态瓶时,自然界中的水很脏,所以应用自来

    24、水或纯净水。( )5.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制作喂鸟器、建设生态工程等。参考答案:1B 2C 3A 4C 5C1 2 3 4 5在线练习: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八、课堂反思单元生物和栖息地课题8.适应生存的本领课时1核心 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学习内容及要求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56年级举例说出常见的栖息地为生物提供光、 空气、水、 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条件。说出常见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25、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科学观念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知道生物的迁徙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科学思维能结合查阅资料,列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探究实践探究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态度责任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 重点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教学 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通过气温与降水量的数据,分析动物迁徙的原因。教学 准备教师:动物越冬图卡 迁徙资料学生:学生

    26、活动手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教学备注上课仪式同学们好!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研究生态平衡的问题。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的各个角落里生存着不同的生物,生物为了在各自的家园里生存下去,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呢?2.板书:适应生存的本领。二、探索(一)动物的迁徙1.出示动物迁徙视频,交流它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讨论总结: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与此同时,动物也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2.阅读书本22页,想一想它们的这些行为都说明了什么?(二)分析东非大草原的气温与降水特点出示东非大草原塞伦盖蒂野生动物保

    27、护区和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气温与降水量数据。(1)说说两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气候特点。(2)分析每年六七月角马、水牛等迁徙的原因。课件出示角马迁徙原因视频。(三)动物的生存本领1.有些动物不长途迁徙,也不洄游,它们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适应办法。教师出示图片:蜜蜂封巢、潮虫的食物、冬眠方式过冬的动物、松鼠储藏食物、属兔备干草、非洲两栖动物“夏眠”、帝企鹅扎堆取暖等。学生分析、讨论、总结。2.出示羚羊迁徙故事。提问:你认为母羊迁徙生育的原因是什么?【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

    28、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 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每年四月底,公母羚羊开始分群而居,未满一岁的公仔也会和母羚羊分开,到五、六月,母羊与它的雌仔迁徙前往产羔地产仔,然后母羚又率幼仔原路返回,完成一次迁徙过程。集成十几到上千只不等的种群,生活在海拔4300米到5100米(最低3250米,最高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上,早晚觅食,善于奔跑。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67月产仔

    29、之后返回越冬地与雄羊合群,1112月交配,每胎1仔。有少数种群不迁徙。】通过视频和教科书资料阅读,学生分析发现环境的改变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与此同时,动物也具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本领。以同一种动物迁徙到不同的地方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动物也会做出相应变化。进一步认识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发现东非高原气候区是存在着干、湿季节的。在六七月份时盖伦盖蒂野生动物保护区温度低是干旱季节少雨甚至无雨,而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却是温度适中多雨的季节。角马、水牛的迁徙是根据水源和季节性进行周期性的迁移。同时经过讨论分析发现动物迁徙是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根据自身

    30、繁殖和季节性因素一起促成的周期性迁徙。三、研讨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请你举例说说动物都形成了哪些有利于生存的本领?四、拓展收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资料。五、练一练一、选择题1小丑鱼与海葵在栖息地方面的相互关系是()。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无关系2我国珍稀物种长江白鲟濒临灭绝。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它在长江流域少有天敌。栖息地被破坏、过度捕捞、河流污染,是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A两栖类B哺乳类C鱼类 D爬行类3.藏羚羊生活在(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 D长白山4.下面动物中会迁徙的是( )。 A鸡B蚯蚓 C燕子 D麻雀5.大马哈鱼洄游是为

    31、了( )。A捕食 B产卵 C旅行 D锻炼二、判断题1.拉马克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学术届的巨著物种起源。( )2.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动植物的生存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 )3.生物学上把竹节虫保护自己的本领称为“拟态”。( )4.迁徙是动物群从一个区域或栖息地到另一个区域或栖息地的移动行为。( )5.近年来,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有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渡狩猎和采伐,栖息地的环境被污染和开垦。( )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B1 2 3 4 5在线练习:六、整理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七、板书设计8.适应生存的本领迁徙动物适应环境不迁徙动物适应环境八、课堂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生物和栖息地》单元全部教案(共4课).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25300.html
    副主任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