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件(下).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原理课件(下).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原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l第一节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 l第二节培养目标第二节培养目标 第一节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活动过程束时所要取得的果,也就是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第五章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表现为,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目的的确立及其内容必须符合教育方针的规定。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相比是具体的,培养目标则更为具体。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彼此是一般和
2、具体的关系,教育目的的落实离不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更要体现教育目的。二、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应服从、服务于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二)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内在目的论认为,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为教育过程所内含。外在目的论主张教育目的在教育过程之外,教育过程本身并无目的,只有教育中的人才有目的。(三)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教育准备生活说即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教育适应生活说反对将教育看做未来生活的准备,认为这样必然要传递成人的经验,忽视儿童当下的兴
3、趣和需要,从而把儿童置于被动的地位。(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含义就是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广泛、充分、统一和自由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合。全面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种新人应当是劳动者,是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三、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总是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要求。不仅是个人主观意志的表现,更是来自于对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一)物质生产水平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劳动素质、劳动观念等教育同生产劳动
4、的合已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二)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及社会中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社会关系直接制约教育目的。(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水平第一,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程度。第二,教育目的的制定还要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变化。第三,教育目的的制定,尤其具体培养目标的确立也要符合教育对象的不同阶段的身心需要。四、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提出的历程回顾 1949年12月,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我国教育的目的性方针。1958年9月9日中共中
5、央和国务院明确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1978年邓小平同志再次确认1957年提出的教育目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 年,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作了规定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在第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3年,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提出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和措施。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6、育法的颁布,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又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v、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v、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7、,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v、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v、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 五、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以培养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的整体概括,是对人 整体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即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品德的教育、智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和才能的教育。、体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的教育活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
8、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现代生产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二)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促进的。“相互独立”,是指各育都具有独特的内涵、意义和任务,彼此之间是不 能相互替代的。“相互促进”,是指各育相互之间连接紧密,共同构成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第一节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一)培养目标的定义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第五章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目的与
9、培养目标教育目标的设定受到诸多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具体包括以下方面:、国家教育目的、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的身心特点、学校的条件 (二)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总目标,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或以政策形式规定,它一旦提出,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培养目标则具有阶段性、层次性、灵活性等特点。二、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
10、在小学阶段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学校制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规范的学校培养目标应该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地域性 :在适应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迎合当地人们的需求、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本地区的特点。.多样性: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能够满足受教育 者个性化的要求。.创新性: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做指导。第六章第六章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教育制度l第
11、一节教育制度的概念第一节教育制度的概念l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l第三节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第三节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第一节教育制度的概念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体系,以及为保证该体系的正常运行而确立的种种规范或规定。第六章第六章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一、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一)教育形式构成:、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家庭教育: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通过言传身教或其他有意识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实施的各种影响。、社会教育: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
12、影响。(二)教育阶段构成、学前教育: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幼儿健康成长,并为其进入更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学龄教育:在学龄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它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继续教育:正规学龄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三)教育形式构成1.全日制学校,有完备的课程,以教学为主,学生一周五天全日在校学习。2.半日制学校,又称半工半读学校或半农半读学校,学生一面参加劳动,一面接受学校教育。3.业余制学校,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完全在业余时间内进行。(四)受教育方式构成1.面授教育:面授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确定的教学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按照一
13、定的进度,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教育。2.函授教育:运用通讯方式进行的教育。3.远距离教育:凭借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在较远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教学的一种开放型教育形式。4.自学考试:人们根据主观的需要,在自我计划、自我制约下,有目标、有系统地进行的学习活动。二、制度规定的教育体系构成(一)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综合大学、专门学校、专科学校、研究生院等,也包括与成人继续教育相重合的各种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包括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专业技术学校。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包括独立设置的职工大学、农民大学、干部管理学院、行
14、政干部学院,也包括普通高校中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党政干部教育体系:包括各级党校、团校,干部学校和管理学院等。(二)我国现行教育的学历体系我国学我国学校教育校教育系统系统初等初等教育教育中等中等教育教育高等高等教育教育全日制全日制普通中普通中学学中等中等专业专业学校学校职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中学农业中学或半工半或半工半读中学读中学专科专科教育教育本科本科教育教育研究研究生教生教育育三、我国现行教育的制度体系构成1.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我国实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我国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我
15、国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我国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第二节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由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构成的完整体系。其中,学校教育制度构成了教育制度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代表。学校教育制度的设立受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更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规律。第六章第六章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二)学制确立的依据学制的产生、发展、变化一般受到如下因素影响:(1)
16、学校教育制度受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影响学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学校教育制度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直接制约。(4)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还经常吸取原有学制的合理成分,借鉴外国学制建设中的有益经验。二、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一)1951 年的学制: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础,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批判地吸取了旧学制中某些可用的因素,对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经济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二)1958 年的学制改革: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使教育水平有所回升,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教育事业整体陷入瘫痪。(三)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体制改革1958年中
17、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稳步实现“两个增长”2.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3.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4.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5.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明确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2.在教育结构的选择上,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3.改革办学体制。4.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5.建立各级各类教育的
18、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6.改革和完善教育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c)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d)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e)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f)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目标。2001
19、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2)完善管理体制,保障经费投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4)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5)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6)加强和完善教育督导制度。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
20、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发展任务: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改革创新 保证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推进依法治教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开展改革试点;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第三节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一、现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制美国实行分权制的教育管理体制,各州可以根据自己的宪法制定相对独立的教育制度。德国对各类中小学校的管理主要由各州、乡镇及学
21、校负责实施。英国教育体系是双轨制,既有国立学校,又有私立学校。法国的学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第六章第六章 教育制度教育制度二、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势v(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v(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v(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v(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第七章第七章 课程课程课程l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l第二节课程类型第二节课程类型l第三节课程编制第三节课程编制l第四节课程改革第四节课程改革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是国家对未来人才要求的意志体现,是科技文化发展和人类经验的结晶,是社会国民素质进步的反映,是学生在自我定位基础上的自主选择。第
22、七章第七章 课程课程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定义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二)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独立关系这种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包含关系“课程与教学是包含关系”的这一观点具体包括两种情况:(1)大课程小教学:课程是教学的上位概念。(2)大教学小课程:教学是课程的上位概念。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的。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决定、相互制约的。二、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施瓦布(Schwab)等(
23、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弗莱雷(Paulo Freire,19211997)和布拉德尔梅。(三)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是杜威。第二节课程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一)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也被称为“分科目课程”,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以科学文化遗产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系统的总称,是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课程组织形态。第七章第七章 课程课程(二)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四个特点:(1)主体性;(2)乡土性;(3)综合性;(4)经验性。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一)分科
24、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二)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一)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二)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显性课程:也被称为正式课程、官方课程、公开课程、显露课程等,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实施的各门学科课程和课外活动课程。(二)隐性
25、课程:也被称为非正式课程、非官方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是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的,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第三节课程编制(一)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提出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第七章第七章 课程课程(二)对泰勒原理的反思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目标模式的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