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22168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302.1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l1、把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和存在的矛盾、缺陷l2、了解一战后欧洲面临的主要问题:德国赔款问题、裁军问题和“俄罗斯问题”l3、分析大危机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l4、了解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l5、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国际关系一、凡尔赛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l1、主要战胜国对战后世界的考虑l 共识:掠夺战败国;绞杀苏维埃政权;有限地承认民族自决权;成立国际联盟l 各自计划:l美国的霸权计划:加强和巩固在拉美的地位,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谋取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优势。l关于欧洲事务,美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以免失去巨额债款和利息,

    2、并需要德国保持实力以抗衡英法和对抗苏俄。在远东,美国主要是限制日本的扩张和对中国的独占,推行门户开放政策,力图打破英日同盟。l英国的战略目标仍是世界霸权,竭力抵制美国的“航海自由”、“贸易自由”原则,维护其海上强国和殖民大国的地位。在远东,借助英日同盟抗衡美国,换取日本在欧洲事务上对它的支持。在欧洲,不愿过分削弱德国,以防止法国在大陆称霸,打破欧洲大陆的均势。l法国战略目标的重点主要是放在欧洲大陆上。最重要的目标是尽量削弱和肢解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要求收复领土,分解德国,索取巨额赔款,在军事上严格限制德国。l意大利要求兑现1915年伦敦协定中许给它的领土。建立东地中海霸权。l日本力图使战争

    3、中获得的权益和领土合法化,并以英日同盟为依托,建立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2、巴黎和会、巴黎和会l出席会议国家分四个等级。l一是“享有整体利益”的国家,美英法意日。各自拥有五名全权代表,有权出席一切会议。l二是“享有局部利益”的国家,曾在协约国一边对德作战,拥有二至三名全权代表,参加与它们有关的问题的会议。l三是与德国及其盟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国家。拥有一名全权代表,只有在讨论的问题涉及这些国家时才能出席。l四是中立国和即将成立的国家,必须在五大国之一的邀请下才能出席有关问题的会议。l和会会议分三种:l一是拥有决定一切重大问题权力的“最高会议”。“十人会议”,“四人会议”,“三巨头”。l二是“专

    4、门委员会”,由有关国家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讨论和审议某些专门问题,预备草案,提供最高会议参考。如国际联盟委员会、战争责任委员会、赔款委员会。l三是全体大会,由与会各国所有代表参加。任务是对最高会议的决议进行表决,但只是形式而已。l巴黎和会的组织形式是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陆征祥(中)、顾维钧(右)、王正廷(左)陆征祥(中)、顾维钧(右)、王正廷(左)顾维钧顾维钧(1888.1.291888.1.2919851985)字少川,北洋政府字少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时期外交界的和国民党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中国近现代领袖人物,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

    5、交家之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一。巴黎和会的主要议题:巴黎和会的主要议题:第一、制定对德和约问题l关于德国领土问题l关于德国军备问题l关于赔款问题l关于德国殖民地问题第二、关于建立国际联盟问题第三、阜姆问题。第四、山东问题。第五、“俄罗斯问题”。巴黎和会倡导的原则:巴黎和会倡导的原则:l集体安全l民族自治l公开外交l裁军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和约l1919年6月28日,新外长米勒和国务部长贝尔代表德国在和约上签字。l 第一,重划德国疆界。l第二,重新分配德国殖民地。l第三,限制德国军备。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解散德军总参谋部。l第四,赔款问题和其他经济条款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l圣日尔曼条约、纳伊

    6、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洛桑条约l由凡尔赛条约和以上几个条约所构成的凡尔赛体系标志着一战后列强经过5年的时间,终于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新秩序。国际联盟国际联盟l“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l国联总部设在日内瓦。组织机构主要有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下有常设秘书处协助其工作。行政院设美、英、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及四个非常任理事国,但美国由于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条约,因此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后来,德国和苏联获得了常任理事国席位,非常任理事国则增加到10名。l这样一个国际组织的出现,

    7、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国联存在的最大意义,是维持世界和平,保证国际关系体系的正常运转。当国联的这一功用无效时,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后来的历史表明,国联无力维持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在客观上纵容了侵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绥靖主义的帮凶。3、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l战后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形势l在远东及太平洋地区没有建立如凡尔赛体系般的新秩序,帝国主义列强在该地区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尖锐起来。美、英、日争夺中国和太平洋海上霸权:美英遏制日本扩张美英日海军军备竞赛中国民族主义勃兴,列强对华妥协寻求一致利益。l海军军备竞赛:美国:1919年批准扩充海军计划。日本:1920年,“八八舰队”

    8、计划,对美70%比例。英国:1920年3月,放弃“两强标准”。l经济复苏,反战情绪,民族运动冲击,经济危机。华盛顿会议九国首席代表华盛顿会议九国首席代表 l华盛顿会议的内容l四国条约l五国海军协定l九国公约四国条约四国条约l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四国签订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间发生争端,未能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时,缔约国将“召集会议受理全部问题,以便考虑解决”。条约还规定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即宣告终止。l四国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胜利。美国成功地达到了拆散英日同盟的目的。对英国而言,条

    9、约使英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得到巩固。此外,英国通过四国条约在与日本保持“友谊”的同时,又免除了英日同盟的义务,实在是一举数得。日本代表则惋惜而无奈地对英国代表说:“不管怎样,你们已给同盟安排了一场盛大的葬礼。”但是,日本虽然失去英日同盟,作为四国之一,日本在太平洋上已能与英、美、法平起平坐,利益得到其他三国的承认,所以日本也沾沾自喜。五国海军协定五国海军协定l条约主要内容:英美日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是5:5:3:l五国条约无疑是美国外交的又一次胜利。美国取得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地位,也遏制了日本的海上扩张势头,从而迫使日本接受了美国提出的海军比例,实现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战略目标。l英国得以维持“一

    10、强标准”,在太平洋上的力量有所巩固,其战略目的也已达到。l日本虽然被迫接受5:3的比例,但得来实际的好处。山东问题与九国公约山东问题与九国公约l美国意图遏制日本独占中国,消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强迫列强接受“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卢特提出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完整,和坚持中国门户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原则”。l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和废除“二十一条”,中日实现会外双边直接谈判。1922年2月4日,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被迫声明放弃“二十一条“中的部分次要条款。l1922年2月6日,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九国公约的核心是列强确认并同意把“门户开放”、“机会均

    11、等”作为它们共同侵略中国的基本原则。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终于成为现实;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一战后,凡尔赛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这一体华盛顿体系建立。这一体系已经越出了欧洲范围,系已经越出了欧洲范围,将远东也纳入到欧洲列强将远东也纳入到欧洲列强所设定的国际秩序中来了。所设定的国际秩序中来了。这一体系的目标是防止战这一体系的目标是防止战败国德国的再起,同时满败国德国的再起,同时满足或平衡战争国家(不包足或平衡战争国家(不包括中国,虽然中国也曾参括中国,虽然中国也曾参战并属于战胜国)的既得战并属于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利益。体系的特点体系的特点 l第一

    12、个真正的世界体系,第一次超越欧洲范围,将远东也纳入到欧洲列强所设定的国际秩序中来了。l是一个试图按照一系列理想主义原则如:民族自决、公开外交、集体安全等原则建立的国际体系。l最不稳定的体系,只维持了短短二十年的和平。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缺陷和矛盾华盛顿体系的缺陷和矛盾l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留下的五个难题:l新秩序带来的少数民族问题l法国的安全问题l德国对和约的不满问题l孤立俄国问题l美英同日本的矛盾问题凡尔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缺陷和矛华盛顿体系的缺陷和矛盾盾l1、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国联的机制缺陷,美国退回到孤立主义。l2、俄罗斯和德国这两个已经在欧洲的舞台上展示过巨大能力的大国一起被摒

    13、弃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外,成为国际社会的“孤儿”,这种做法本身就为体系的坍塌留下了隐患,l3、对德国苛刻的惩罚更是培养了德意志人的“修约”意志和复仇决心。l4、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二、二、“二十年危机二十年危机”凡尔赛凡尔赛华华盛顿体系的动荡盛顿体系的动荡 l1、德国赔款问题 l法国最关心赔款问题,赔款问题对法国具有重要的双重意义:首先,取得德国的赔款是经济上重建法国的需要,法国享有德国赔款总数的半数以上,可以通过赔款来补充法国国内恢复工业所需的资金;其次,德国的赔款还与法国的安全紧密相连,法国希望借勒索赔款之机使德国经济一蹶不振,以便树立自己在欧洲的霸权。l英国则不希望德国过分削弱,更不允许法

    14、国乘机称霸欧洲大陆。它要把德国当作一个同法国抗衡的力量保存下来。同时英国希望德国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以利于欧洲经济关系的正常化,这不但可以大幅度增加英国商品对欧洲的销售量,还可以抑制法国力量的增长。l美国的插手,美国发展经济需要欧洲的稳定与繁荣。l战后组织一个赔款委员会。由英法意比四国组成,法国代表担任主席。l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斯帕会议,规定了各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l1921年3月,伦敦会议,强迫德国接受协约国规定的赔偿时间表,德国拒绝,协约国决定对德国实行制裁。3月8日,出兵占领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和鲁尔奥尔特。l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赔款总额为1320

    15、亿金马克(320亿美元)。鲁尔危机鲁尔危机 l1923年1月9日,赔偿委员会确认德国蓄意违反履行赔偿的义务。1月11日,法、比军队占领鲁尔。1月13日,德国政府宣布“消极抵抗”。停止开采鲁尔煤矿,拒绝向法国和比利时交付赔款,并号召整个占领区的德国居民进行抵抗。1923年8月13日,斯特莱斯曼取代古诺任总理,决定寻求英美的支持,以对法国施加压力。9月26日,放弃“消极抵抗”。法国面临内外压力,同意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重新评估和处理赔款问题。l鲁尔危机结束,法国丧失了在赔款问题上的主导权,法国在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 l1923年11月30日,赔款委员会设立由美、英

    16、、法、意、比五国代表参加的两个专家委员会。第一委员会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主持,研究稳定德国金融和平衡德国预算问题;第二委员会由英国财政专家麦克纳任主席,负责确定德国外流资金的数目和追回途径。赔款问题的领导权落在美英、尤其是美国手中。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l1924年4月9日,专家委员会向赔款委员会提交了建议书,即“道威斯计划”。该计划大大削减了德国每年的赔偿额,它没有规定德国的赔偿总额,只规定前五年的具体赔偿额,即1924-1925年度为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到1928-1929年度为25亿金马克;l为了帮助德国稳定货币,英美先向德国提供8亿金马克的贷款;l赔款的来源是税收;l建立监督制度;

    17、l赔款问题上的争论由仲裁委员会解决。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l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它减轻了德国的赔款义务,实际放弃了对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义务时实行制裁的权利,并以向德国提供大量贷款的方式变削弱德国的政策为复兴德国的方针。德国的恢复与发展,为它在政治上重新走进西方大国行列和进一步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l法国争霸欧洲的计划遭到沉重打击,l英国的均势政策取得一定成功,l美国则在经济上迅速向欧洲渗透,为政治上逐渐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预提供了前提条件。杨格计划杨格计划l道威斯计划实施不久,德国就借口经济困难,要求重新确定赔款总额和赔偿的年限。在美国的支持下,专家委员会于

    18、1929年6月通过了一项新的赔款计划。当时任会议主席的是美国摩根财团的欧文杨格,所以这一计划又称“杨格计划”(Young Plan)。杨格计划还规定1930年6月底以前协约国从莱茵地区撤军。杨格计划进一步放宽了对德国的限制。美国也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它在欧洲的影响。2、欧洲安全问题、欧洲安全问题 l(1)法国维护安全的行为l1920年9月,法比对德侵略共同行动的军事协定;1921年2月,法波同盟条约;1921年4月,捷、罗、南缔结三项双边同盟条约,“小协约国”。l1924年11月,法捷同盟条约;1926年6月,法罗友好条约;1927年11月,法南友好条约。l各中小国家位于德、苏之间,既怕德国,又怕

    19、苏联,实难发挥钳制德国和遏制苏联的双重作用。l1925年4月,白里安出任法国外长,他主张改善法德关系,争取在英国的支持下通过与德国协商解决安全保证问题。2、欧洲安全问题、欧洲安全问题l(2)德国对安全问题的关注l德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重新恢复大国地位,阻止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对德国的任意制裁,逐步恢复被占领的莱茵兰,在自己军事力量未恢复之前,改善与法国的关系,适当满足法国关于安全保障的要求,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斯特莱斯曼利用道威斯计划后对德国的有利形势,主张调整对法关系,与协约国和解。1924年12月,正式向协约国提出加入国际联盟问题,并得到英国支持。2、欧洲安全问题、欧洲安全

    20、问题(3)英国对欧洲安全的态度l把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保持大英帝国作为头等大事,不愿对欧洲大陆承担广泛的义务,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欧洲的最大安全。l反对法国过于强大和任意制裁德国,担心残破的德国有利于法国称霸欧洲,使德苏接近并促使德国革命发展,从而在根本上破坏欧洲的军事。l英国也深知自身的安全与法国的安全密切相关,反对德国复仇,破坏莱茵兰现状。l英国选择支持法德和解,缔结包括法德在内的安全保证公约,解除法国对安全的担忧,并促使法国逐步撤军莱茵兰,同时把德国拉入西方集团。l美国支持英国。(3)洛加诺公约洛加诺公约(Locarno Conference)l1925年10月5日,英、法、德、

    21、意、比、波、捷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会议。10月16日结束,与会各国草签了最后议定书和其他七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除了主要文件莱茵保证公约外,德国还分别与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仲裁条约。法国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也分别签订了保证条约。根据莱茵保证公约的规定,德比和法比边界维持现状;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道威斯计划仍然有效;德比和德法互不侵犯;英意两国充当该公约的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l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英国外交的胜利,它在公约中起着第一保证国的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在欧洲的支配地位。英国顺利地达到了扶德抑法的目的,但由于苏联的坚决反对和德国

    22、圆滑的外交政策,英国引德反苏的目的远未达到。l法国在欧洲的地位遭到极大削弱。不仅在德国违约时不能单独实行制裁,而且自身边界还要依赖英、意的保证,但这种保证却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措施。公约对德国的东部边界未予保证,从而严重打击了法国的同盟体系。一旦协约国从莱茵兰全部撤军,法国的安全将再次成为问题。l德国摆脱了战败国地位,争取了与法国的平等,并为收复莱茵兰创造了条件,成功地拒绝对波、捷边界给予保证,为今后向东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作为道威斯计划在政治上的继续,成为德国恢政治大国地位的第一步。1926年9月,德国正式加入国联,并成为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终于重新跻身于西方大国行列。非战公约非战公约 l192

    23、8年8月27日,德、美、法、英、比、意、波、捷等15国代表,巴黎,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非战公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巴黎公约。(Kellogg-Briand Pact)l非战公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并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公约没有提到裁军问题,对违反公约的国家,也没有实际的制裁办法。它只是反对战争而不区分战争的不同性质,而且英法美等国还对公约提出了各种保留意见,各国仍然可以在“自卫”的幌子下对外发动侵略战争。l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

    24、重要法律依据。3、经济大危机对国际秩序的冲击、经济大危机对国际秩序的冲击(1)各国展开了激烈的经济竞争,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金本位体系瓦解。(2)西方国家在军事领域斗争尖锐化,军备竞赛加剧。(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打破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4)危机使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在欧洲与亚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极大地威胁着世界和平。(1)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与金本位体系的)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与金本位体系的瓦解。瓦解。l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l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将原本高于他国的税率又大幅度提高,使美国的进口平均税率高达53.2%。引发其他国家提高关

    25、税。l各国除了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市场外,还采取限额控制、建立贸易圈等非关税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帝国特惠制”,“日满经济圈”。l1933年1月,已放弃金本位制的英国率先在英联邦和一些与英镑密切的国家之间,组成英镑集团,集团内以英镑结算,并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1934年,美国组织“美元集团”。(1)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与金本)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与金本位体系的瓦解位体系的瓦解l金本位体系的瓦解:1931年5月,欧洲金融危机首先从奥地利开始,并很快波及欧洲其他国家。1931年9月21日,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英镑贬值和禁止黄金出口。英国的自治领、日本以及一些拉美国家也放弃了金本位制。美国、法国仍坚

    26、持。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金集团与非金集团的对抗。非金集团的货币贬值提高了其商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反过来影响了美国商品的出口,加深了美国的经济危机。1933年3月,上任后的罗斯福宣布放弃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实行美元贬值。1936年9月,法国最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与金本)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与金本位体系的瓦解位体系的瓦解l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 1933年6-7月,世界经济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会议主题是确保国际贸易的顺畅进行和国际金融局势的稳定。但未达成任何有效决议。(2)西方国家在军事领域斗争尖)西方国家在军事领域斗争尖锐化锐化,军备竞赛加剧。军备竞赛加剧。l1929-1

    27、933年经济危机导致了西方国家在军事领域斗争的尖锐化,国联倡导的裁军运动让位于大规模的重整军备的计划。1933年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1934年6月世界裁军会议宣告失败。(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打破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打破战后建立起来的赔款制度和债务关系。务关系。l 1932年6月各国在洛桑召开会议,签订洛桑协定,规定德国在37年内分期付清总额为30亿马克的最后赔款。但德国并未执行这项协定。l1932年法国停止还债,1933年英国效仿。(4)经济危机使欧洲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使欧洲亚洲出现了两个战争策源地。两个战争策源地。l危机使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

    28、展道路,在民主传统比较浓厚的英法美等国,坚持在民主体制下解决危机,特别是美国在富兰克林罗斯福的领导下,通过新政式的道路,解决了危机,而在民主体系较为脆弱的国家,如德日,法西斯主义控制了政权,通过向外转移危机的方法解决危机,在欧洲与亚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极大地威胁着世界和平。三、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三、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l1、三国轴心的形成 l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l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 l1936年德意协定: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放弃对德奥合并问题的干涉,双方承认佛朗哥政权并给其援助。l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意大利加入 l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侵略与绥靖、侵略与绥靖l

    29、绥靖政策,主要是指“二战前,英法统治集团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以牺牲弱小民族利益换取大国之间的和平,避免冲突和对抗的一种外交政策”。英法绥靖政策英法绥靖政策l1938年4月10日,德奥宣布正式合并,英法政府只是表面上向德国发出了抗议照会,实际上十月初,英法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l1938年9月30日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史称慕尼黑协定。美国的孤立主义与美国的孤立主义与中立法中立法l1935年8月31日,中立法案:“两国或两个以上外国之中间,发生战争或战争在进行中,总统应宣布此项事实,宣布之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或其属地之

    30、任何地方,输出而运至该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交战国所利用之任何中立国港口者,均为违法”。l1936年2月,美国修改中立法,增加两条:一,禁止贷款给交战国;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1937年1月,美国对西班牙内战双方实行武器禁运。l1937年4月,国会修改中立法,三个特点:一是不确定有效期,二是明确了发生大规模内战的国家适用于中立法;三是提出“现购自运”,即美国可以同交战国进行非军火贸易。条件是须付现款,且不得由美国船只运输。l美国通过中立法的目的是避免战争,从短期来说,目的达到。但在国际局势紧张复杂的情况下,这种独善其身的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绥靖政策。它的后果和英法绥靖政策一样,纵容了德意日的

    31、侵略扩张。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最终也无法避免战争。l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原因:忙于国内经济恢复;孤立主义影响;军事弱小。英法美绥靖政策的原因英法美绥靖政策的原因l英法衰落,处于守势。推迟、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的正面冲突,以此保持既得利益。l英法当权者把苏联作为主要的敌人,祸水东引。l低估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性,出卖若小国家的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维持自己的利益。l轻信法西斯国家的宣传:相信苏德必战,等待战争。l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制约其真正团结起来制止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英美矛盾争夺殖民地;英法矛盾:英国在欧洲均势政策以德国平衡法国。l和平主义思潮泛滥,战争恐惧症。l过高估计法西斯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

    32、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l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通过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主张用集体安全力量反对法西斯国家侵略行动以维护和平。苏联外交部拟订了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参加国际联盟;在国联内缔结区域性相互保护协定;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或其中某些国家参加上述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缔约国在遭到未曾预见到的军事进攻市,保证互相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l1934年9月18日,国联大会同意苏联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l苏联认为现实的途径是应通过反法西斯侵略的双边和多边互助条约来保证和平,为此积极筹划缔结东方条

    33、约。l1934年12月5日,赖伐尔同李维诺夫签订法苏关于东方公约的议定书。1935年5月2日,法苏互助条约。5月16日,苏捷互助条约。苏捷条约附件,只有法国援助捷克斯洛伐克时,苏联才有义务援助,因为捷克斯洛伐克不愿把自己政策的方向由西方转向东方。3、战前世界力量的重组、战前世界力量的重组l1939年5月22日,德意签署了德意友好同盟条约,即所谓“钢铁条约”。l条约规定在缔约一方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在政治和外交上给予全力支持。一旦爆发战争,双方应以其全部军事力量在地面、海上、空中互相给予军事援助。条约还规定了两国在军事方面和战时经济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同盟义务。此外,在秘密协约中还规定协调两国

    34、的宣传活动。l德意友好同盟条约完全抛弃了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反共烟幕,明目张胆地彰显出对外扩张的野心,具有公开的带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的性质。它的签订是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准备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l英法反德阵线形成 l1939年3月21日法国总统访问伦敦,22日双方确定了两国相互支援的义务,并宣布一旦德国进攻荷兰、比利时和瑞士时,两国将给予军事援助。5月,双方确认将共同对德、意作战。这样,英法两国实质上已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l1939年4月6日,英波公报:准备制定互惠性协定,取代此前英国对波兰的单方面保证。英法苏谈判英法苏谈判、英德秘密谈判、英德秘密谈判、苏德、苏德谈判谈判l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之

    35、后,欧洲局势日渐动荡。英、法、苏、德从各自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发,展开了以英法、苏联、德国各为一方的三角谈判。这些谈判在时间上几乎是在同步进行的。英法苏谈判英法苏谈判 l英国面临压力:一,国内要求联苏呼声高涨。二,法国土耳其要求联合苏联。三,英国政府希望把同苏联谈判作为对德国的压力,万一战争爆发,也能使苏联卷入。l英国开始同苏联谈判,法国也建议补充1935年法苏条约。l1939年4-8月,英法苏进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一,三方的义务问题;二,安全保障的范围问题;三,间接侵略问题。l英国坚持对苏联提出单方面要求,为苏联所拒绝。英法只想利用军事谈判来“威慑”德国,以达到避免战争的目的,而不是真想用

    36、三国同盟来打击德国。英法还企图利用军事谈判来牵制苏联,避免德苏接近。苏联看到英法缺乏诚意,也担心出现新的慕尼黑勾结,对继续与英法谈判无信心。英德秘密谈判英德秘密谈判 l英国的外交考虑是通过英德的谅解和合作来促成德国放弃进一步扩张。而德国决心通过武力彻底解决波兰,希望借助英德谈判来离间英、法、苏关系。l1939年5-8月,英德谈判。英国始终存有幻想,便利了希特勒分化英苏关系。苏德谈判苏德谈判l1939年5月3日,莫洛托夫取代积极主张集体安全政策的李维诺夫。l苏联的外交考虑是尽一切可能确保自身的安全。鉴于德国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方面对苏联的威胁态势,苏联觉得有必要和英法缔结同盟以防备德国对苏联发

    37、动进攻。但在慕尼黑会议后,苏联对英法的猜忌和防范之心也日益严重。l苏联关注英德谈判,担心限于孤立,逐步把谋求自保作为新的外交路线。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力量打击英法,也决定先调整同苏联的关系。l1939年8月19日,苏德经济协定在柏林签字。l1939年8月23日,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附属秘密议定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l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任何攻击行为;缔约一方成为第三方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双方承诺只通过和平方法解决两国间的争端和抵触;条约有效期为10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评价l给苏联争取和平建设的机会,粉碎了英法阴谋。l弊大于利。挫伤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积极性:德国获得战略物资,承认满洲国;解除了德国后顾之忧,放手称霸欧洲;丧失战争警惕性,低估法西斯的危险性,错误宣传,未做好战争准备,导致卫国战争初期失利;促使战争提前爆发,催化剂;暴露了斯大林的民族利己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条约中划分势力范围,践踏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l西方史家全面否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2216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