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17431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PPTX
  • 页数:106
  • 大小:3.7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代 中国 思想 文化 课件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考点考点1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2)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了解孔子、孟子与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贡献。(3)(3)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进的价值。考点考点2 2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1)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2)(2)知道汉武帝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这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3)(3)体会汉代儒学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一观念的认同。考点考点3 3:宋明理学:宋明理学 (1)(1)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知道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人物;(2)(2)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知道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

    3、主要观点(3)(3)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4)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考点考点4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1)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之际著名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2)(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3)(3)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提倡个性”、“批判专制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等主张的思想价值。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

    4、艺术(必修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修专题)考点考点1.1.科技成就科技成就(1)(1)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2)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3)(3)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受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价值。考点考点2.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1)(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2)(2)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苏轼、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5、、苏轼、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家米芾、赵孟頫等书法家(3)(3)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王维等著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王维等著名画家;名画家;(4)(4)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考点考点3.3.文学成就文学成就 (1)(1)知道知道、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3)体会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感受中国体会古代中国光辉灿烂的文学价值,感受中

    6、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考点考点4.4.京剧的产生和发展京剧的产生和发展(1)(1)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了解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思想连连看思想连连看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时期汉武帝汉武帝时期时期宋明宋明时期时期明末明末清初清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之”明确提出明确提出仁政仁政“礼法并用,以礼为主礼法并用,以礼为主“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事不穷,则

    7、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则阙了一物道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发明本心发明本心”“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我之出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我之出为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循天下之公循天下之公”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礼教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

    8、镇兴盛,传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中,一批士人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文化的觉醒。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涌现了许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同的见解,涌现了许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岳麓版教材岳麓版教材结合材料思考百家争鸣的社会形成的

    9、社会背景?结合材料思考百家争鸣的社会形成的社会背景?一、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社会大变革一、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社会大变革经济经济:生产力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政治:分封制崩溃政治:分封制崩溃社会:大变革统治者急需人才社会:大变革统治者急需人才阶级:阶级:“士士”的崛起的崛起文化:文化: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第第1 1课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考点考点】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诸子百家的思想】百

    10、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观点)1 1(20112011年广东文综,年广东文综,12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C学派学派代表代表主张主张评价评价儒家儒家孔子孔子哲学哲学思想思想政治政治思想思想教育教育思想

    11、思想孟子孟子政治政治思想思想哲学哲学思想思想道德道德思想思想人格人格精神精神荀子荀子哲学哲学思想思想政治主政治主张张核心是核心是“仁仁”、“礼礼”;(仁者;(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中庸爱人,克己复礼)、中庸主张主张“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含民本(含民本思想)思想)“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等等“仁政仁政”(核心)、(核心)、“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性善说性善说”(了解)(了解)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了解)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制天命而用之之”(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性恶论性

    12、恶论”(但教育可使(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人由恶变善)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被推崇为“圣人圣人”。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后列为“四书四书”之一;之一;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仁政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尊为“亚圣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对传

    13、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大影响。基本上继承儒家思想,但基本上继承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学学派派代表代表主张主张评价评价道道家家老子老子哲学哲学思想思想政治政治主张主张庄子庄子哲学哲学思想思想文学文学成就成就法法家家韩非韩非墨墨家家墨子墨子“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定“天命论天命论”;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转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小国寡民”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齐物观齐物观 哲理智慧和浪漫主义风

    14、格,哲理智慧和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新“兼爱兼爱”、“非攻非攻”、“尚同尚同”、“节俭节俭”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15、。在西汉以后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期的显学;曾广泛流传,战国以后不再受曾广泛流传,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重视。孟子把孟子把“仁仁”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的学说发展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他要求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孟子认为,土地、

    16、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次之,君为轻”的主张。的主张。“仁政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核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生俱来的。孟子对孟子对“性善说性善说”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小孩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不小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在井边玩耍,不小

    17、心跌入井中。路过井边的人,见此情景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救助这个小孩。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恻隐之心”。这说明,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这说明,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性。性。孟子倡导孟子倡导“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的人格精神。-岳麓版教材岳麓版教材 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天天”就是客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有

    18、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制天命而用之而用之”。荀子主张荀子主张“性恶论性恶论”。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荀子说,由于人生来好利欲,好声色,所以才会发荀子说,由于人生来好利欲,好声色,所以才会发生争夺、残害、淫乱的事情:如果顺从这种性情发展,就生争夺、残害、淫乱的事情:如

    19、果顺从这种性情发展,就会引起争夺和暴乱。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会引起争夺和暴乱。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荀子的思想取诸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但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但他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同时他又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作为战国时期百时他又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岳麓版教材岳麓版教材 庄子提出了庄子提出了“齐物齐物”的观点。的观点。“齐物

    20、齐物”,就是万物,就是万物齐一,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齐一,庄子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别。庄子讲过这样一个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他对猴子说:每天早晨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他对猴子说:每天早晨给你们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怎么样怎么样?猴子听了,都怒气冲冲。老人改口说:那么早晨猴子听了,都怒气冲冲。老人改口说:那么早晨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怎么样?猴子听了,都很高兴。在猴子听了,都很高兴。在这里,名称和数量没有一点变化,为什么猴子会先怒后喜这里,名称和数量没有一点变化

    21、,为什么猴子会先怒后喜呢呢?这是因为猴子不了解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庄子认这是因为猴子不了解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庄子认为,如果人们不知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为,如果人们不知道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就会像猴子一样,陷入莫名其妙的烦恼之中。就会像猴子一样,陷入莫名其妙的烦恼之中。从从“齐物齐物”的观点出发,庄子提出的观点出发,庄子提出“逍遥逍遥”的人生的人生态度。所谓态度。所谓“逍遥逍遥”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就是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要想达到然的态度。要想达到“逍遥逍遥”,就要,就要”无所恃无所恃”,不要,不要受各种条件左右。受各种条件左右。

    22、-岳麓版教材岳麓版教材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4 4、它们、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 1、儒家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则;2 2、道家道家学说构成了学说构成了2000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 3、法家、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批判继承、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

    23、精神,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儒家推崇推崇“人治人治”,”,“德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政。法家法家提倡提倡“法治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道家主张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时势和民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孔子

    24、孔子“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孟子孟子离娄下离娄下“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天子者势位至尊,无敌于天下”荀子荀子.王制王制“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为人者天这一组材料的主题是什么?这一组材料的主题是什么?从材料分析君主地位的变化。从材料分析君主地位的变化。君臣有别、相互尊重君臣有别、相互尊重君主地位最高君主地位最高君权神授君权神授(20112011温州八校联考)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温州八校联考)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

    25、族同商人发现东方,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物质的世界。”“”“新的精神新的精神世界世界”是指是指A A法家的法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 B B道家的无为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C C儒家的仁政思想儒家的仁政思想 D D墨家的非攻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C(20112011高考预测卷)荀况在荀子高考预测卷)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故曰:以德

    26、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兼人者贫,古今一也。”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反映荀子的思想主张是A A主张主张“以德服人以德服人”B”B主张主张“性恶论性恶论”C C主张主张“施仁政于民施仁政于民”D”D主张主张“性善论性善论”A2.2.(20102010浙江高考)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浙江高考)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思想的是A A不以人助天不以人助天 B B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C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

    27、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A第第2 2课时课时古代史之专题三古代史之专题三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古代中国思想文化5 5(20112011辽宁沈阳四校高三期中考试辽宁沈阳四校高三期中考试)史记史记商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其中关于于“帝道、王道、霸道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对应的思想分别是()A A法家、道家、儒家法家、道家、儒家 B B道家、儒家、法家道家、儒

    28、家、法家C C墨家、法家、道家墨家、法家、道家 D D儒家、法家、墨家儒家、法家、墨家6 6、(、(20112011河南郑州外国语高三第二次月考河南郑州外国语高三第二次月考)在伦理观上孟子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主张“性本善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 A仁政和道德教育仁政和道德教育 B B王道和民主政治王道和民主政治C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 D实行人治和法制实行人治和法制BA材料一材料一 “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

    29、,臣为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董仲舒基义董仲舒基义材料二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 分

    30、别概括材料一、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说明汉武帝分别概括材料一、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说明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材料三材料三 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在这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里的一时期,中国里的“大一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了,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教材教材2 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A A

    3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天人感应:B B、为适应大一统事业需要,提出、为适应大一统事业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的主张张 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君主权力的合理性天谴论天谴论君主权力的有限性君主权力的有限性“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汉书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传“唯天子受命于天唯天子受命于

    32、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下受命于天子”为人为人者天者天 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结束了各派学汉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改革,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是,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发展。但是,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民族历史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教材教材1 1、是中国、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上的一件大事。2 2、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

    33、集权和打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击地方割据势力。3 3、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的主流主流地位。地位。4 4、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违背了思、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违背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消极作用。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消极作用。汉武帝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统治思想。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3 3)影响:)影响:(20

    34、092009年广东澄海)董仲舒说:年广东澄海)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败国家将有失败之道,而之道,而天天乃先出灾害以乃先出灾害以谴告谴告之。不知自省,又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出怪异以警惧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止其乱也。也。”这表明董仲这表明董仲舒舒 宣扬宣扬“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学说学说 继承了荀子的继承了荀子的“天行有常天行有常”思想思想 要求君主施行仁政要求君主施行仁政 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认为君主的地位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A A、B B、C C、D D、考点:董仲舒的新儒学中考点:董仲舒的新

    35、儒学中“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的的理解,注意两个角度理解,注意两个角度君权神授和仁政。君权神授和仁政。B【例【例1 1】20102010淮北一模淮北一模 2010 2010年年1 1月月1515日下午日下午1515时时3131分左右分左右(北北京时间京时间)出现号称出现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千年最长日环食”天象奇观。历史上,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皇天见异,以见异,以戒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A罢黜百

    36、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B大一统大一统C C天人感应天人感应 D D君权神授君权神授C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之前的儒学思想的?陆王心学又程朱理学是如何继承之前的儒学思想的?陆王心学又是如何继承程朱理学的?是如何继承程朱理学的?思考:思考: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就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为了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为了“常识常识”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三、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1 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1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37、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 较少较少干涉,学术活跃。干涉,学术活跃。2 2)唐宋以来,三教合流)唐宋以来,三教合流3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至南宋时,朱熹为集大成者,统称为大成者,统称为“程朱学程朱学”。理学是一种既贯通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宇宙自然和和人生命运人生命运,又继承又继承孔孟正宗孔孟正宗,并能,并能治

    38、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新儒学的新儒学。2 2、含义:、含义:道、佛道、佛儒(根本)儒(根本)(目的)(目的)3 3、宋明理学表现:、宋明理学表现:B B、主要思想、主要思想“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把握把握“理理”的方法的方法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主张主张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朱熹编著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元朝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明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C C、发展、发展A A、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1 1)程朱理学)程朱理学1313(20112011三明一中高

    39、三学段考)朱熹说三明一中高三学段考)朱熹说“未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又说;“有理而后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 A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B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 C从天人感应出发从天人感应出发 D D从人的本性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 A1212(2011201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

    40、“)“饮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人欲中自有天理。”对上述朱熹关于对上述朱熹关于“天理天理”与与“人人欲欲”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论述的解读,正确的有 ()把把“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对立起来对立起来 “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体现了朱熹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注 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与作为统治思想的理学是有差别的A A B B C C D DB心是万物本原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心即理也”)求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反对

    41、反对“格物致知格物致知”B B、王守仁、王守仁 (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明代)(明代)思想核心:思想核心:“致致良知良知”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2 2)、陆王心学)、陆王心学A A、陆九渊:、陆九渊:4 4、评价:、评价:1 1、实质:、实质:3 3、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理学是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用用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 2、消极影响:、消极影响:理学重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主观意志力量,注重力量,注

    42、重气节气节、品德品德,强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和历史使命感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李清照: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

    43、引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大师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5 5(20112011年江苏历史,年江苏历史,2121)()(1212分)分)“今日者拯斯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可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

    44、有廉耻,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顾炎武日知录廉耻廉耻材料二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今之所谓理学,学,不取之不取之“五经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又日: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

    45、录,而从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与施愚山书请回答:请回答:(1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 2分)分)(2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的功能。(5 5分)分)(3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

    46、)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 3分)分)(4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 2分)分)(1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乱)。(2 2分)分)(2 2)表象:风俗。()表象:风俗。(1 1分)分)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政治秩序;

    47、确立伦理道德。(4 4分)分)(3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1 1分)分)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2 2分)分)(4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1 1分)分)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 1分)分)【典例【典例3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中华传统文化格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天下兴亡,匹夫有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

    48、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 1)根据材料一提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提炼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爱国;自强;好学;诚信;求知;爱人。爱国;自强;好学;诚信;求知;爱人。材料二材料二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教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把修身、齐家

    49、、治国、平天下作为安国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意识在韩国的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摘自韩国民族精华中

    50、的儒教精蕴摘自韩国民族精华中的儒教精蕴(2 2)根据材料二,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根据材料二,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奋进有为,意思相近即可)。取(奋进有为,意思相近即可)。影响:丰富了韩国民族文化;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影响:丰富了韩国民族文化;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发展。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发展。材料三材料三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1743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