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外科新概念和技术进展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肝脏外科新概念和技术进展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脏 外科 新概念 技术 进展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肝脏外科是普通外科专业的一个高难度、肝脏外科是普通外科专业的一个高难度、高风险、高死亡率的专科,随着社会进步和科高风险、高死亡率的专科,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飞速发展,其自身发展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技飞速发展,其自身发展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综和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归纳出以下技术综和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文献,归纳出以下技术发展和新概念在临床中运用情况,以了解学科发展和新概念在临床中运用情况,以了解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发展前沿问题。引 言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肝脏的腹腔毗邻关
2、系肝脏的血流状态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肝脏的Couinaud分段法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如何控制术中出血以及减少缺血再灌注对肝功能的损害,一直是肝脏外科中的重大难题。理想的肝血流控制方法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彻底阻断血流。能足够阻断入肝及出肝的血流流量,使手术视野清晰;(2)选择性好。能选择性阻断拟被切除的肝段,对残肝功能影响少;(3)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少;(4)操作简单、安全及易学。各种肝血流阻断方法均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适用指征也有所不同。总的原则是以术中失血最少、对肝
3、功能、对总的原则是以术中失血最少、对肝功能、对全身和附近相关器官功能影响最小为目标。肝血流阻断方法应根据全身和附近相关器官功能影响最小为目标。肝血流阻断方法应根据肿瘤的不同性质、肝硬化程度、肝切除术式、外科医生及麻醉科医肿瘤的不同性质、肝硬化程度、肝切除术式、外科医生及麻醉科医生的经验来作出选择。生的经验来作出选择。-Lau WY.A review on the operative techniques in liver resection J.Chin Med J(Engl),1997,110(7):567-570.1.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
4、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1 Pringle 法肝门阻断 Pringle于1908年首先使用第一肝门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治疗肝创伤病人。Pringle法操作相对简单,能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是目前肝切除术中最常用的肝血流阻断方法。行Pringle法时,先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并环绕一束带或橡皮管将其缩紧,使到第一肝门的入肝血流完全被阻断。Pringle法的缺点是血流阻断不够彻底,因其只能阻断门静脉、肝动脉的血液流入,而不能阻断从肝静脉、肝短静脉流出的血流回流,故术中出血量仍会较多。同时,因全部肝组织处于缺氧及热缺血状态,会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尤其在合并有明显肝硬化的病人,可引起术后肝功
5、能不全甚至衰竭。Pringle法可行连续阻断(continuous Pringle maneuver)、回圈阻断(intermittent Pringle maneuver)(入肝血阻断1530 min,开放入肝血阻断5 min)或在肝门阻断前进行缺血预处理阻断(ischemic preconditioning)(连续阻断前行预阻断10min及开放入肝血阻断10min)后行连续阻断。-Pringle J.Note on the arrest of hepatic hemorrhage due to trauma J.Ann Surg,1908,48(4):541-549.1.1 Pringle
6、 法肝门阻断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1987年Makuuchi等报道了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该方法的优点是:(1)不影响残肝血供,减小缺血再灌注损伤;(2)保证了胃肠道血流的通畅,避免了黏膜屏障受损;(3)半肝分界清晰;(4)对其他脏器干扰小。其缺点是解剖肝门行患侧血流阻断所需时间较长,而且由于肝癌病人多为肝硬化,有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存在,肝门部解剖时出血较多。同时,肝静脉系统回流出血的问题仍存在。由于半肝阻断保留了对侧半肝的正常入肝血流,不仅对残肝损害轻,而且可较长时间阻断,术中出血少,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特别有利于合并有肝硬化的
7、病人。随机前瞻研究结果显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法的效果相似,但子群分析显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有利于合并有肝硬化的病人。-Makuuchi M,Mori T,Gunvn P,et al.Safety of hemihepatic vascular occlusion during resection of the liverJ.Surg Gynecol Obstet,1987,164(2):155-158.-Wu CC,Yeh DC,Ho WM,et al.Occlusion of hepatic blood inflow for complex central liver resec
8、tions in cirrhotic patients: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hemihepatic and total hepatic occlusion techniquesJ.Arch Surg,2002,137(12):1369-1376.-Liang G,Wen T,Yan L,et al.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hemihepatic with intermittent total hepatic inflow occlusion in hepatectomy for liv
9、er tumors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9,56(91-92):745-750.1.2 半肝入肝血流阻断(hemihepatic vascular control)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THVE方法于1966年由Heaney等首先建立。方法是游离肝脏后,分别游离出肝上下腔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并绕血管带,阻断方法采用收紧血管带或用腔静脉钳夹闭阻断。在行肝切除前先进行试夹5min以决定病人能否耐受。THVE顺序是:先阻断第一肝门,后阻断肝下下腔静脉,再阻断肝上下腔静脉。在完成THVE后,开放时逆序放钳。该技术
10、在阻断入肝血流的同时阻断肝上、肝下下腔静脉,可以防止术中大出血。但THVE由于阻断了下腔静脉,可能造成病人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对麻醉医生技术的要求较高。术中THVE可导致静脉回流和心排出量明显减少(减少40%60%),伴有全身血管阻力增加80%和心率增加50%。当病人心排出量下降50%或者平均动脉压下降30%,定义为病人对该法不能耐受。大约会有10%20%的病人难以耐受。THVE主要用于当肝脏肿瘤靠近或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汇合部或伴有腔静脉癌栓时。为了防止过长时间阻断下腔静脉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紊乱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吴孟超等建议先采用Pringle法断肝,当接近主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时再阻断下腔静脉
11、。他们在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间,对77例病人在THVE方法下行肝癌切除,其中68例先采用Pringle法后行THVE方法下肝癌切除。平均THVE时间分别为28min及18min,只有2%的病人对该法不能耐受,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640mL及870mL,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3%,2例发生住院死亡。其随机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改良THVE法较Pringle法术中出血较小,而术后肝损伤康复情况相似。Heaney JP,Stanton WK,Halbert DS,et al.An improved technic for vascular isolation of the liver:experi
12、mental study and case reportsJ.Ann Surg,1966,163(2):237-241.Fu SY,Lau WY,Li AJ,et al.Liver resection under total vascular exclusion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Pringle manoeuvreJ.Br J Surg,2010,97(1):50-55.1.4 全肝血流阻断(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THVE)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SHVE在阻断入
13、肝血流的基础上,再在肝外阻断肝右、中静脉或左静脉,这样可以保持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既可达到THVE的目的,又避免了因阻断下腔静脉而带来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因此,SHVE同时具有THVE的优点,又克服THVE的缺点,是一种更符合生理的肝血流阻断技术。SHVE方法是游离下腔静脉右侧,切断结扎部分肝短静脉和肝腔静脉韧带;在膈面,于肝右静脉与肝中静脉或左静脉共干之间向下分离肝腔静脉间隙,用直角钳沿此间隙向下向右分离出肝右静脉;游离肝左半肝至下腔静脉与肝左静脉交汇处,将左半肝向右上方翻起,切断肝胃韧带,找出并切断静脉韧带后,沿肝左静脉后缘与尾状叶表面之间向右上方肝腔静脉间隙分离出肝中静脉或左静脉共干。先阻断
14、第一肝门,再阻断肝右、中静脉或左静脉。SHVE未能普遍开展的原因之一是肝右、中静脉或左静脉的分离存在一定风险,在分离肝右、中静脉或左静脉后壁时可能会将静脉弄破造成大出血。当肿瘤巨大时,尤其是难以显露肝右、中静脉或左静脉。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在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间,共有246例在SHVE下行肝癌切除,只有3例因肝脏肿瘤侵犯下腔静脉而需要转变为THVE方法。手术时间平均为136.4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550mL,只有2例因分离肝静脉引致肝静脉破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4.8%,无一例发生住院死亡。Fu SY,Lai EC,Li AJ,et al.Liver resection
15、 with selective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a cohort studyJ.Ann Surg,2009,249(4):624-627.1.5 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技术(选择性全肝血流阻断技术(selective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SHVE)/保持保持下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术(下腔静脉通畅的全肝血流阻断术(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cavaflow,HVEPC)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精
16、准肝切除(precision liver resec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外科理念和技术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整合应用和集成创新,追求以最小创伤侵袭(minimal invasiveness)和最大肝脏保护(maximal liver saving)获取最佳康复效果(maximal recovery)的理想目标。因此,精准肝切除就是要在根治病灶与保护肝脏和减免机体创伤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精准肝切除不是特指某种高端外科技术,也并非一个普遍适于所有病例的标准肝切除术式;而是针对不同病情的个体病例,在高精度和高效度标准的要求下,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与传统外科方法在肝
17、脏外科中的综合优化应用,包括现代影像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定量分析、数字外科平台、外科手术技术等。-董家鸿,黄志强.精准肝切除21世纪肝脏外科新理念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1):1601-1605.2 精准肝切除的临床应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肝切除手术的理想目标是治疗有效性、手术安全性和干预微创化的统一。肝切除手术的有效性在于彻底清除目标病灶,安全性在于剩余肝脏功能充分代偿,微创化要求以最小的创伤代价完成安全而有效的手术,三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又彼此制约的复杂关系。切除足够大范围肝脏以彻底去除目标病灶的病理学要求与最大化保留足够剩余
18、功能性肝脏的生理学原则之间存在矛盾冲突。肝切除术本身是一把通过造成创伤而治愈肝脏疾病的“双刃剑”,安全有效治愈疾病的要求与手术创伤侵袭的风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在获取最佳康复效果的目标下如何实现彻底去除病灶、最大肝脏保护和最小创伤侵袭三者的统一是精准肝切除的核心治疗策略。2.1 精准肝切除的治疗策略精准肝切除的治疗策略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从临床应用角度而言,精准肝切除的理念和技术适用于所有适合肝切除治疗的良恶性肝脏疾病,并贯穿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手术操作和术后管理等外科治疗全过程。精确术前评估即全面准确评估肝脏病变的侵袭部位和范围、受累的
19、肝内重要管道结构、肝实质损害程度及肝储备功能、病人全身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为确定肝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手术规划及围手术期处理提供依据。精密手术规划即基于术前评估的结果进行手术方案的设计,确定拟切除的肝脏范围、预留肝脏的体积和结构、离断肝实质的平面以及需要切除重建的受累血管等,制定手术流程和具体的技术方法。精工手术操作指术中通过精确划定目标病灶和肝切除范围,采用微创方法离断肝实质并有效控制出血,实现彻底清除肿瘤和最大限度减免组织损伤的目标。精良术后处理包含了以保护剩余肝脏为重点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特别对于接受极量肝切除术或肝功能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人,应予严密监护治疗,确保病人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0、,避免任何有损于肝脏的干预性治疗措施,促进剩余肝脏功能的代偿、恢复和再生。-董家鸿.肝细胞癌治疗理念与策略的转变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9,8(2):85-87.2.2 精准肝切除的临床应用精准肝切除的临床应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通过精确的影像学评估确定肝脏病变范围、恶性肿瘤分期、良性病变分型以及病灶与重要脉管结构的毗邻关系,是设计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常规的超声、CT、MRI平扫及造影增强扫描可以获得对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的肝脏病变形态和解剖结构信息。多排螺旋CT、动脉造影CT、经动脉门静脉造影CT、高场强MRI、超声造影等高分辨影像
21、手段能检出直径10cm)需行右半肝切除;或行左或右三叶肝切除术;(2)肝4、5、8段联合切除术;(3)肿瘤侵犯第一、二肝门或下腔静脉时施行的肝切除术;(4)肝癌合并胆道或门静脉或腔静脉癌栓的肝切除术;(5)特殊部位的肝切除术,如肝1、8段切除术。其原因在于:(1)肿瘤体积巨大或位置特殊,术中显露困难,手术操作难度加大;(2)肿瘤紧邻或已侵犯肝脏主要的脉管结构;(3)肿瘤挤压致使正常肝脏结构的位置变化,或肝脏脉管系统结构本身的变异。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实施肝脏手术就有可能导致重要血管或胆管的损伤,引起致命的大出血或术后肝功能衰竭。术前门静脉栓塞可使栓塞后的切除叶萎缩,而使其他叶代偿增生,从而保证了
22、剩余正常肝的体积,不仅增加复杂性肝切除的手术机会,也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对于晚期不能切除的肿瘤,经局部化疗、消融治疗,可以使部分肿瘤缩小,从而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陈孝平,张志伟.不断提高复杂肝切除术治疗水平J.肝胆外科杂志,2005,13(6):401-403.-Goere D,Deshaies I,de Baere T,et al.Prolonged survival of initially unresectable hepatic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oxalipla
23、tin followed by radical surgery of metastasesJ.Ann Surg,2010,251(4):686-691.4.复杂肝切除的技术进步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肝脏解剖结构复杂,且存在较多的解剖结构变异。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对掌握相关解剖十分重要。尤其对于复杂肝脏手术,术前CT、MRI影像资料和术中B超的实时导航以及必要时的术中造影非常关键。1.Kazuhiro等通过术前血管三维成像技术及计算机模拟三维容量分析,重建肝静脉系统的3D影像,并估算出各分支静脉的流出容积,根据这些参数精准地确定了切除的范围和
24、需要保留的静脉分支,从而避免了由于剩余肝充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2.Torzilli等认为,B超引导的肝切除术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剩余肝体积,可以避免门静脉栓塞的施行。术中B超探头直接置于肝脏表面,可更清晰地了解到肝脏肿瘤及管道走行情况。3.Torzilli等还提出借助术中超声,通过双手压迫肝脏,可以灵活地准确定位各段及亚段的解剖区域,以期达到解剖性肝切除。对于复杂肝脏手术,术中B超探查应特别留意位于第一、二肝门区肿瘤或巨大肿瘤与毗邻血管的关系及血管受侵犯的程度,以便再次确认或重新调整手术切除路径,避免医源性损伤的发生。4.Gotoh等利用一种新型吲哚青绿荧光显像技术,施行了十余例肝癌切除术,该技术
25、的特点在于可以清晰的显示出肿瘤与正常组织间的边界,同时可以发现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术中超声所遗漏的小病灶,并且可以为肝切除提供实时导航。-Torzilli G,Donadon M,Palmisano A,et al.Ultrasound guided liver resection:does this approach limit the need for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J.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9,56(94-95):1483-1490.-Gotoh K,Yamada T,Ishikawa O,et al.A novel 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