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重要著作研读会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意识重要著作研读会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意识 重要 著作 研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教育部人文社會革新中綱計畫教育部人文社會革新中綱計畫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執行單位: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計畫主持人:張弘毅歷史意識重要著作研讀會歷史意識重要著作研讀會(古典與今典:歷史論述及歷史意識)報告大綱 計畫目標 選讀教材 研讀方法及團隊運作模式 導讀 執行情形 成果分析與檢討 執行過程遭遇之困難 改進建議 計畫目標深入了解研讀西方古典史學作品比較古典與今典(指當代有關大眾史學、影視史學的歷史書寫)作品,進而探索非專業史學的歷史意識。培養研讀會成員的歷史意識。選讀教材 必讀部分:*Herodotus,Histories.New York and
2、 London:W.W.Norton&Co.,1992.*Edward Said,Orientalism.Penguin Books,2003.*Martin Bernal,Black Athens,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87.選讀部份:*Ernst Breisach,Historiography:Ancient,Medieval&Modern.Chicago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T.R.Tholfsen,Historical Thinking:An Introduction.N.Y.,196
3、7.*Peter Burke,ed.,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U.K.,1991.*Robert F.Berkhofer,Jr.,Beyond the Great Story:History as Text and Discourse.Mass.:Cambridge,1995.*Eric Wolf,Europe and the Peoples Without a History.Berkeley,1982.*Lynn Hunt,ed.,The New Cultural History.California,1989.*Eric Hobsba
4、wn&,eds.,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研讀方法及團隊運作模式以英文作品為主,學生成員可參閱中譯本,分析其歷史意識。輔助閱讀第二手作品,即當代學者有關西方史學史及史學理論之作品,其目的在加強分析之深度。為扣緊本計畫之研讀取向,本年度由周樑楷、張四德、張弘毅等教授分別主持及講解,並帶領專題討論(seminar),並由其他成員輪流報告研讀心得。研讀成果內容經紀錄整理,上網公佈,以利延伸討論。預期成果及未來推廣構想 台灣各大學歷史相關系所十數個,有機會深入研讀、並”讀完”一本或數本西方經典,本身就是一種收
5、獲。此外,本研讀活動除了可提升參與師生之歷史意識及對西方古典歷史作品之認識,就學術志業而言,也象徵教育部長期以來堅定支持國內學界之西洋史研究。未來第三年度可將總成果以召開學術研討會方式發表。(本計畫已獲得教育部補助第二年度計畫)年度成果將持續整理公佈於專屬網頁,以達學術資訊公開、推廣教育之目的,並增益教育部顧問室中綱計畫整體效果及附加價值。導讀 我們對於歷史的定義一直以來都有著刻板印象,認為人類有了文字之後才稱做信史,而沒有文字的這段時間稱作史前史,如此的刻板印象應該拋諸腦後。人類從有文字以來距今五千年,而在之前人類早已用任何非文字的符號來表達他們的歷史意識,或是在岩壁留下壁畫,甚至是聲樂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