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学系统的设计-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14511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PPT
  • 页数:91
  • 大小:1,008.9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系统的设计-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学 系统 设计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第三节第三节 教学系统设计编制与实践教学系统设计编制与实践 开始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做到:能够阐释教学系统设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能做到:能够阐释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计的定义;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简述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原理、原则;了解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简述三大类简述三大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过程和特点;依照三大类教学系统设依照三大类教学系统设计模

    2、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计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编制适合自己专业的一节课编制适合自己专业的一节课的课堂教案的课堂教案;掌握教学流程图的绘制,能设计课堂教学结掌握教学流程图的绘制,能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构流程图;利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完成具体的教学整体利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完成具体的教学整体设计。设计。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五、教学

    3、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 六、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六、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一)教学系统的概念(一)教学系统的概念(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一)教学系统的概念(一)教学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体。教学系统(教学系统(Instruction System)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指为了达到特定教学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

    4、学功能的整体。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就构成了教学系统,这就构成了教学系统,这四者也成为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四者也成为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按照系统概念理解,教学系统可描述为:为了达到一定的按照系统概念理解,教学系统可描述为: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四个教育教学的目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四个要素在系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教学结要素在系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教学结构,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如图构,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功能(如图5-1所示)

    5、。所示)。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输 入环 境输 出(处理过程与顺序)图5-1 教学系统模型(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二)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简称ISD)也称作教学设计()也称作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简称ID)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1.对教学系统设计

    6、的几种不同观点对教学系统设计的几种不同观点一是一是“计划计划”说。说。二是二是“方法方法”说。说。三是三是“技术技术”说。说。四是四是“过程过程”说。说。五是五是“操作程序操作程序”说。说。目前主流教学系统设计定义以目前主流教学系统设计定义以“过程过程”说或说或“程序程序”说为主,即说为主,即如何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和如何对教学进行任务分析、如何编写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教学媒体,如何开展教学评价等。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为

    7、基础;研究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中的资源和过程;传播理论为基础;研究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中的资源和过程;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预先分析与决策,创设情景,以促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系统进行预先分析与决策,创设情景,以促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使学生更有效的学习。2.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内涵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内涵(1 1)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操作程序的设计。)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操作程序的设计。(2 2)教学系统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系统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3 3)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基础。)教学系统设计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

    8、论为基础。(4 4)教学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教学效果最优,目的是促进学生更)教学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教学效果最优,目的是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有效学习。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历史(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历史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历史(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历史 1.1.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教学系统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2020世纪初世纪初6060年代)年代)2.2.教学系统设计的大发展时期(教学系统设计的大发展时期(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年代)3.3.整合化的教学系统设计理

    9、论(整合化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至今)年代至今)(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1.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2.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3.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建构。4.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结构化原则结构

    10、化原则 2.定向化原则定向化原则 3.双向式原则双向式原则 4.系统化原则系统化原则 5.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6.最佳化原则最佳化原则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控制原理目标控制原理 2.要素分析原理要素分析原理 3.优选决策原理优选决策原理 4.反馈评价原理反馈评价原理1.目标控制原理目标控制原理媒体教 师学 生反馈教学活动学习反应教 学 目 标图53 以目标控制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学信息的传播者,学生是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教学信息的接受者,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但教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但教师的活动,媒

    11、体的选择、师的活动,媒体的选择、学生的反应都是要受到教学生的反应都是要受到教学目标控制的。它们之间学目标控制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的关系如图5-3所示。所示。2.要素分析原理要素分析原理 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开放教学过程可以看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环境对学习者作用(输系统,环境对学习者作用(输入),使学习者对环境做出反入),使学习者对环境做出反应(输出)。在教学系统设计应(输出)。在教学系统设计时必须对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时必须对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找出哪些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找出哪些是对系统性质、功能、发展、是对系统性质、功能、发展、变化有决定性影响的部分并作变化有决定性影响的部分

    12、并作为系统的要素加以研究,而把为系统的要素加以研究,而把次要的因素忽略。如图次要的因素忽略。如图5-4 输出 部分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认知程度输入 部分教师内容媒体方法学习者O年龄基础知识非智力因素教学目标XY图5-4 教学过程系统模型3.优选决策原理优选决策原理 教学系统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教学系统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就是教学策略,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就是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媒体选择与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在教学策略设主要包括媒体选择与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在教学策略设计过程中,必须使用系统方法中的模型化方

    13、法、优选方法计过程中,必须使用系统方法中的模型化方法、优选方法与决策技术等具体方法,对各种设计方案可待选的对象进与决策技术等具体方法,对各种设计方案可待选的对象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从而选取最佳的策略。行分析,比较、评价,从而选取最佳的策略。4.反馈评价原理反馈评价原理 反馈控制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这就是利用反馈信息,反馈控制是系统科学的重要方法,这就是利用反馈信息,使系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然后根据比较使系统的反应输出状态与预期目标相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一般结果,对输入值进行修正,以达到系统输出状态与的一般结果,对输入值进行修正,以达到系统输出状态与目标要求相一致的目的。目标要

    14、求相一致的目的。根据这一原理,教学系统设计必须重视反馈信息的收集,根据这一原理,教学系统设计必须重视反馈信息的收集,即必须进行学习评价,设计各种输出反应的测量工具,确即必须进行学习评价,设计各种输出反应的测量工具,确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获得反馈信息,控制和调整教学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获得反馈信息,控制和调整教学过程。过程。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应用范围和层次围和层次(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三)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应用(三)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应用(一)教学系

    15、统设计的学科性质(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学科性质 首先,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连接学科。首先,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连接学科。其次,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其次,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设计实践。设计实践。再次,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再次,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连接学科。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应用学科、连接学科。注:框1表示教学系统设计是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连接;框2表示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连接。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框1框2图55 教学系统设计的连接性质教学

    16、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设计实践。教学系统设计也是一门设计学科,它植根于教学的设计实践。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解和创造。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质就是教学问题求解,并侧重质就是教学问题求解,并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过程。策过程。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正是以达到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正是以达到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在一定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去选择和确定最的教学条件下去选择和确定最好的教学策略,所以它是一种好的教学策略,所以它是一种规定性理论。但这种策略的制规定性理论。但这种策略的制定是以学习理

    17、论、教学理论等定是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描述性理论作为科学依据的描述性理论作为科学依据的(如图(如图56)。)。条件方法结果DP图5-6 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逻辑结构D:描述性 P:指令性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教学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交叉的学科。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多地涉及了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系教学系统设计越来越多地涉及了社会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发展的学统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形成了一个多学科发展的学科共同体。正是这个学科共同体中的个学科知识的渗透,科共同体。正是这个学科共同体中的个学科知识的渗透,才使得教学系统设计明显趋于综合和交叉(如图

    18、才使得教学系统设计明显趋于综合和交叉(如图57所所示)。示)。教学理论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工程学 教学技术教学管理信息科学图57(三)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应用(三)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应用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教学中问题范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层次,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层次,即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用于设计不同层次的即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可用于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系统,到目前为止,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教学系统,到目前为止,教学系统设计一般可归纳为三个层次

    19、:层次:1.以以“产品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为中心的层次。2.以以“课堂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为中心的层次。3.以以“系统系统”为中心的层次。为中心的层次。以上三个层次是教学系统设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然,以上三个层次是教学系统设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然,也可以把教学系统设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如图也可以把教学系统设计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如图58所所示示基于“产品”的教学系统设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基于“过程”的教学系统设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微观的教学系统设计基于“系统”的教学系统设计 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图5-8 教学系统设计不同层次的应用六、教学系统设计

    20、的意义六、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一)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一)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二)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科学化(二)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科学化(三)学习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解(三)学习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态度。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态度。(四)学习教学系统设计可促进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理论的(四)学习教学系统设计可促进教育技术的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一、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概述一、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概述 二、以二、以“

    21、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三、以三、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四、以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一、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概述一、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概述 1.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概念和理解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概念和理解 2.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作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作用 3.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分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分类1.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概念和理解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概念和理解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就是在教学

    22、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过程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它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它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序化的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梓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梓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它包含三个要点: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模式是对

    23、教学系它包含三个要点: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模式是对教学系统设计实践的再现;它是理论性的,代表着教学系统设统设计实践的再现;它是理论性的,代表着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内容;它是简约的形式,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计的理论内容;它是简约的形式,是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简约体现。的简约体现。2.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作用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作用 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模式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工作中,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模式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工作中,主要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主要的作用有以下三方面:(1 1)作为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作为相互交流的有效手段。(2 2)作为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南。)作为管理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指

    24、南。(3 3)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作为设计过程决策的依据。3.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分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分类从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不外乎分为三大类:从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不外乎分为三大类:(1)以)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2)以)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3)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式(双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二、以二、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一)以(一)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界定为主的教

    25、学系统设计的界定(二)以(二)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特征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特征(三)以(三)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 (一)以(一)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界定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界定 以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这里的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这里的“教教”即是即是以教的内容、教的活动的教师为设计工作的中心问题。它的以教的内容、教的活动的教师为设计工作的中心问题。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优点是有利于

    26、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因而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求来组织教学,因而这种理论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领域中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大的影响。(二)以(二)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特征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特征 1.以以“教教”为中心。为中心。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容易实现。容易实现。3.教学策略教学策略难点。难点。4.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系统化。系统化。5.教学效率教学效率较高。较高。(三)以(三)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形成性评价学习内容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设计成果的运用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

    27、分析总结性评价修 改图5-9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 1.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 2.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 3.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的制定 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 6.以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具体案例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具体案例1.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 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的任务是深入教学工作的实际,通教学系统设计前期分析的任务是深入教学工作的实际,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学习需要、学习

    28、内容和学生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征,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前期分析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其中学习需要分析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其中学习需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1)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2)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3)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1)学习需要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状况之间的差距,也就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

    29、平之间的差距。见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见图5-10所示。所示。例如:某教育机构希望自己的学生中例如:某教育机构希望自己的学生中95以以80分以上的分以上的成绩通过功能性识字标准测验,而目前的记录表明只有成绩通过功能性识字标准测验,而目前的记录表明只有81的学生通过了考试,这样就找到了的学生通过了考试,这样就找到了14的学生还没有达的学生还没有达标的差距,指出了对学生集体而言的学习需要,也正是教标的差距,指出了对学生集体而言的学习需要,也正是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期望达到的学习状况目前的学习状况差距(学习需要)图5-10 学习需要的概念(2)学生特征分析)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

    30、析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和学习风格。学生特征分析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和学习风格。用下面的图用下面的图5-11来说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来说明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图5-11 学习者特征分析内容(3)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是根据总的数学目标,去规定学习内容的学习内容分析是根据总的数学目标,去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并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范围和深度,并揭示出学习内容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即解决即解决“学什么学什么”和和“怎样学怎样学”的问题。学习内容分析的问题。学习内容分析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

    31、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起点,并以学习起点为终点,是一个逆向分析过程。向分析过程。即学习内容分析从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即学习内容分析从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总的教学目标开始,通过反复提出开始,通过反复提出“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学生要掌握这一水平的技能,需要预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先获得哪些更简单的技能”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回答,一直这样的问题,并一一回答,一直分析到学生已具有的初始能力为止。分析到学生已具有的初始能力为止。第一步,确定学习类型。第一步,确定学习类型。第二步,进行信息加工分析。第二步,进行信息加工分析。第三步,先决技能分析。第三步,

    32、先决技能分析。第四步,安排学习内容。第四步,安排学习内容。第五步,进行初步评价。第五步,进行初步评价。图512“计算机编程”学习内容的信息加工分析分析问题确定处理方案确定操作步骤编写程序上机运行程序整理结果2.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的分析 从整体上看,教学目从整体上看,教学目标是一个有着层次区分和标是一个有着层次区分和领域划分的体系。领域划分的体系。从层次上看,它包括从层次上看,它包括教学总目标、学校教育目教学总目标、学校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它们既有层次和课时目标它们既有层次区分又有密切联系区分又有密切联系(见图(见图5-13)。从领域上看,它们可从领域

    33、上看,它们可划为认知领域的目标划为认知领域的目标1情感情感领域的目标、动作技能领领域的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等。域的目标等。课时目标教学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教育目的)(学校或专业教学目标)(学科教学目标)(章、节、课题教学目标)图513 教学目标的分类(1)教学目标陈述的要求)教学目标陈述的要求 第一,教学目标要陈述的是预期的教学结果。第一,教学目标要陈述的是预期的教学结果。第二,目标要反映学习者的能力水平。第二,目标要反映学习者的能力水平。第三,陈述目标必须具体、准确。第三,陈述目标必须具体、准确。第四,目标陈述应达到可测量的程度。第四,目标陈述应达到可测量的程度。(2)教

    34、学目标的陈述方法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在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在1962年出版的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这本经典著作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行为行为”、“条件条件”和和“标准标准”。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

    35、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模式:A表示对象(表示对象(audience),),即应阐明教学对象。即应阐明教学对象。B表示行为(表示行为(behavior),即应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即应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行为的变化)。C表示条件(表示条件(condition),),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即应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表示标准(表示标准(degree),),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即应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要求行为的程度)。也就是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以

    36、下四个基本要素:对象、行为、条件、也就是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对象、行为、条件、标准。标准。实例实例 提供提供10道除法短除法的算式(道除法短除法的算式(C),小),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二年级学生(A)能算出()能算出(B)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准确率达准确率达80(D)。)。3.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总体考虑。教学策略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如何

    37、教”和学生和学生“如何学如何学”的问题。的问题。(1)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2)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策略的运用(3)常见的几种教学策略)常见的几种教学策略(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依据教学策略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学策略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2)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策略的运用

    38、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要树立完整的观点。要树立完整的观点。要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要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要寻求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要寻求教学策略的多样化配合和变通运用。(3)常见的几种教学策略)常见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学设计创造性的环节。教学策略的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学设计创造性的环节。目前较流行的以教学为主教学策略有:目前较流行的以教学为主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策略、策略、“五段教学五段教学”策略、策略、“九段教学九段教学”策略、策略、“假设一推理假设一推理”策略、策略、“示范一模仿示范一模仿”策略等

    39、。策略等。(4)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和教学方法而进行的师生交互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与教学方法而进行的师生交互活动。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前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学方法的类型:按期望获得的学习结果的类型可以将教教学方法的类型:按期望获得的学习结果的类型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一是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

    40、学方法分为三大类:一是与获得认知类学习结果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二是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二是与获得动作技能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方法,包括示范模仿法、练习模仿法、练习反馈法等;三是与情感、反馈法等;三是与情感、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直接强化法和间接强化法等。态度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直接强化法和间接强化法等。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呢?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呢?认为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认为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科特点、教师特

    41、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其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因素选择教学方法。其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之间的优选关系见表方法之间的优选关系见表5-1所示。所示。表表5-1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记忆事实记忆概念记忆程序记忆原理运用概念运用程序运用原理发现概念发现程序发现原理讲授演示谈话讨论练习实验:最好:较好 :一般 :不定 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除了需要依据一定的选择标准,还要考虑适当要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除了需要依据一定的选择标准,还要考虑适当的选择程序。巴班斯基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的的选

    42、择程序。巴班斯基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归纳出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的一般决策步骤,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巴班斯基提出的教一般决策步骤,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方法的选择程序有七个步骤。学方法的选择程序有七个步骤。第一步:决定是选择由学生独立地学习该课题的方法,还是选择在教师指导第一步:决定是选择由学生独立地学习该课题的方法,还是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的方法。下学习教材的方法。第二步:决定是选择再现法,还是选择探索法。第二步:决定是选择再现法,还是选择探索法。第三步:决定是选择归纳的教学法,还是选择演绎的教学法。第三步:决定是选择归纳的教学法,还是选择演绎

    43、的教学法。第四步:决定关于选择口述法、直观法和实际操作法如何结合的问题。第四步:决定关于选择口述法、直观法和实际操作法如何结合的问题。第五步:决定关于选择激发学习活动的方法问题。第五步:决定关于选择激发学习活动的方法问题。第六步:决定关于选择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问题。第六步:决定关于选择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问题。第七步:认真考虑所选择的各种方法相结合的不同方案。第七步:认真考虑所选择的各种方法相结合的不同方案。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1)影响选择教学媒体的因素。)影响选择教学媒体的因素。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

    44、要求。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识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水平,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识能力和思维特点。能力和思维特点。再次要考虑教学媒体的功能,每种媒体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它们再次要考虑教学媒体的功能,每种媒体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它们应用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应用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2)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除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外,还可以参照一些具体的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除了考虑上述影响因素外,还可以参照一些具体的方法、程序或模型。如:方法、程序或模型。如:问卷式程序。问卷式程序

    45、。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程序。矩阵图程序。矩阵图程序。效益效益/成本计算法。成本计算法。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1)教学设计评价形式)教学设计评价形式 教学设计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教学设计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2)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步骤)教学设计成果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步骤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侧重于形成性评价,根据先后程序,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侧重于形成性评价,根据先后程序,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五项工作。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五项工作。制定评价计划。制定评价计划。设计编写评价工具。设计编写评

    46、价工具。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评价资料。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评价资料。整理和分析评价资料。整理和分析评价资料。报告试用结果。报告试用结果。6.以以“教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具体案例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具体案例关于关于信息技术基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课程中: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的授课实例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的授课实例三、以三、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一)以(一)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认识与理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认识与理解解 (二)以(二)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三)以(三)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案例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案例(一)以

    47、(一)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认识与理解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这种基于这种基于“学学”的教学设计也可称为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的教学设计也可称为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重视统设计,重视“情境情境”、“协作协作”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和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强调弥补了传统教学设计过分分离和简化教学内容的局限,强调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以学为中心的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研究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来帮助教学设计主要是研究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来帮助学学,即树立,即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学生

    4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认知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去进行探究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去进行探究学习。(二)以(二)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 以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如图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如图5-14所示)以所示)以“问题或项目问题或项目”、“案例案例”、“分歧分歧”为核心,建立学习为核心,建立学习“定向点定向点”,然后围绕这个,然后围绕这个“定向点定向点”,通过设计,通过设计“学习情学习情境境”、“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认知工具认知工具”、“管管理和帮助理和帮助”而展开。而展开。“问题

    49、或项目问题或项目”、“案例案例”、“分歧分歧”的提出基于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结的提出基于对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结束部分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束部分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学习主题及学习目标要求)分析学习者特征(确定学习者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学习内容特征分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问题、案例项目、分歧学习资源设计学习情境设计认知工具设计任务表征工具知识建模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协同工作工具绩效支持工具管理与评价工具主动性策略社会性策略情境性策略协作性策略自主学习策略设

    50、计管理与帮助设计总结与强化练习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修订图5-14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以“学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1.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2.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3.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4.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5.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设计6.学习资源设计学习资源设计7.提供认知工具提供认知工具8.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设计9.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10.管理与帮助设计管理与帮助设计11.总结与强化练习总结与强化练习12.教学评价教学评价1.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学系统的设计-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1451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