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学理论.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教育学课件第六章教学理论.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课件 第六 教学 理论
- 资源描述:
-
1、第六章第六章 教学理论教学理论o内容提要:内容提要:o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o2教学过程o3教学原则o4教学方法o5教学组织形式重点:重点:教学论中的基本问题、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难点难点:教学论中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教学的意义与任务o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产生n在原始社会传授和学习一定的生活经验、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风俗习惯活动就已存在。这时教学活动同生活本身是同一回事。其特点是自发的、偶然的、非定型的。n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复杂,文字出现,体脑分工及阶级的形成,过去那种同生活混杂在一起的教学活动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此时,学校产生了
2、。学校的产生促使教学活动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学从生活本身分化出来,其特点是自觉的、经常连贯的、也日益定型。(二)教学的定义o(1)最广义的理解。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至生活本身都是教学。o(2)广义的理解。是指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有目的、有领导,经常而全面的影响。o(3)狭义的教学。是指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它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以此对学生的身心施行多方面的影响。这是教学的主要特征。o(4)更狭义的教学。是指教学被理解为使学生学会各种活动方法和技能的过程。o(5)具体的教学。是指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关联的教学。o从教学的本质特点出发,我们认为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
3、的学的统一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和思想品德获得一定的发展。(三)对教学定义的理解(1)教学永远是教与学的统一的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有自己的独立的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不能互相取代的。(2)任何教学,都是为实现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而专门组织起来的培养人的活动。(3)教学和教育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表现为:n从教育途径看,学校教育绝大部分为教学所占据,这是教学所具有的中心地位的客观体现。n从工作类型看,各项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这就从活动范围上保证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
4、心。n从活动目的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教育目的直接同一。n从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看,凡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就不断发展,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相反,学校教育就会遭受挫折,教学质量就会严重下滑。教学的作用:o首先表现在它对学生知识、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起着特殊的作用。o其次教学还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三、教学的任务三、教学的任务o(一)学习基本知识。o(二)获得基本技能技巧。o(三)发展智力和创造力。o(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
5、惯。教学中的基本问题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o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o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o三、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一、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学校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各派教学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当前教学理论与实践应该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一)教学中的知识掌握 1知识的定义o从广义上理解知识应包括两大类:一是“知什么”的知识,二是“知如何”的知识。从狭义上理解知识仅指“知什么”的知识。我们这里所讲的知识,通常指广义上的知识。2两类知识的范围及掌握两类知识的意义o“知什么”的知识范围包括:词语、名词、术语或标记;单一的命题
6、或事实、事件;作为有联系的论述而组织起来的命题或事实的集合等。o“知如何”的知识主要包括智慧技能、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份、认知策略三部分。(二)教学中的智力发展 1智力的定义 2发展学生智力的意义o(1)与知识相比,智力对人的认识具有较为广泛的作用。o(2)智力一旦发展起来,就可使人终身受益。o(3)智力是影响整个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o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发展能力的两个方面o2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互相对立,而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一方面智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知识的掌握。二、传授知
7、识与思想品德教育二、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o(一)确保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是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保证。o(二)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o(三)充分利用良好的班集体的教育力量o(四)教师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 两种错误的观点两种错误的观点 o一种观点认为教学中的教育无非就是利用课堂教学的空隙,去探讨同该课的教学对象与学习活动无关的一些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是阐述某种人生的教训。o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中的传授知识必然伴随着思想品德的发展一种副次性作用。只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真正有
8、科学性的学科内容,教育作用必然伴随而生。三、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三、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一)主客体关系的含义主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有目的的承担者;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客体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为:n1两者互相规定着。n2主体是活动中的主导,决定着活动的目的;而客体是为主体服务的,是作为主体实现目的的条件和手段而存在的。n3客体对主体具有制约性。(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确定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者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在具体活动中,谁是主体,谁是
9、客体,关键看谁是活动目的的确定者,活动过程的支配者。而且这种判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o1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教的主体性。o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三)教学过程中,师生主体性的发挥由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此既不能夸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动性,也不能夸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第二节 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2.3.4.教学的程序教学过程及其本质 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的中心与基础应该是师生的互
10、动和交往。师生的互动和交往基本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所在。1.教学本质研究的国外考察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教学的概念及其本质的研究主要有:1较早研究教学本质的蒲心文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以认识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以智育为关键的德、智、体的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个性的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参阅:蒲心文著教学过程本质新探,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2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参阅: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11、,1985年,第8889页)3瞿葆奎认为:“教学过程既不是单一的认识过程,也不是单一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多序列和多矛盾的复杂过程”。(参阅:严成志著教学本质的对比研究,见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4月)5陈友松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即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师生共同活动”。4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6南京师大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
12、活动”。7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统一的活动”。(参阅:李秉德著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2页)返 回教学本质研究的国外考察:教学本质研究的国外考察:1认为教学过程是安排情境、控制反应,使学生形成适当的感应性,并通过练习强化,最终形成习惯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桑代克。他认为,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控制,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养成某种正确的反应。这种关于教学的本质就在于控制的观点,也被称为“强化学说”。但是,“强化学说”是在实验室的观察和对低级动物“学习”行为的分析中产生的,把这种结论用于阐述教学本质显然有其
13、片面性。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他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参阅: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词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7页)2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探究和发现。教学就其实质教学就其实质来说,是使学生充分发挥其探究、发现的能力,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中,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要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得的人。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本质,强调儿童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强调教学中激励学生“积极发现探索”。但是,它将学生的学
14、习活动等同于科学家的科研活动,这样就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质的其他特点。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问题,并将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这一学说,对传统教学本质观是一个冲击。3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交往。4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控制论信息论意义上的教学本质观是60年代在德国产生的。它的提出者是弗兰克和库贝。他们认为,教学是一个对学生进行行为控制与行为管理的过程。控制论与信息论是分不开的,教学控制系统对学生行为的控制过程也就是信息处理过程。实用主义教学本质观以杜威为代表。该观点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过程
15、。杜威认为,学校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布鲁纳关于教学本质的探索发现说,即是对杜威这一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5.活动说实用主义教学本质观。“亚研究说”以“合作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他认为学生的认识活动与科学家有所不同,但对他本人却具有“发现”新事物和认识新事物的特点。因此,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亚研究”过程。6.教学本质的“亚研究说”返 回2.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2.1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元的。但是,就其主要方面看,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环境。教 师 教 材学 生2.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2.1
16、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这些因素之间分别组成了三对基本的矛盾:学生认识的间接性教学过程的教育性教学过程的发展性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过程的特点2.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2.2 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辨证统一规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认识教学认识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学生的认识过程不同于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性。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教学认识客体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的认识过程,一般表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这样一个序列过程。四个阶段相互独立,
17、而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只有经过这个四阶段的转化,学生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达到真正掌握教材内容。教学矛盾运动的发展正是这一教学认识过程周而复始的深化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递进到更高的阶段。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这一特殊规律,既制约着学生学的活动,又制约着教师教的活动。返 回 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是紧密相连、辩证统一的,不是割裂和对立的。教是为学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两者互为前提和条件。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三个转化上:(1)认知过程的转化,使学生从不知到知;(2)感情过程的转化,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不爱学到爱学、乐学;(3)能力过程的转化,引导学生把知
18、识运用于实际,形成技能技巧。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指的是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从教学认识来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来进行和落实。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要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变化的结果上。返 回 所谓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又影响着他对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首先,掌握知识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并非是自然的统一。所以
19、,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提倡自觉论,反对自发论,要求教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和处理两者的关系。返 回 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规律掌握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规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施教者的主观意识如何,是否自觉,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都客观地受到一定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受到一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观念的熏陶,接受着一定的思想教育。返 回教学的程序4.教师教的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钻研教学内容。这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掌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深刻体会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2)了解学生情况
20、。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以及个别差异等。(3)考虑教学策略。这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方法和步骤的确定,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学科特点,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备课教师备课主要应抓好三方面的工作:返 回教学效果显著上课的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具体教学内容正确无误教学策略选择恰当课的结构安排合理返 回 参与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预习作业练习和系统小结教学的程序4.41教师教的程序 预习预习的一般要求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掌握课文的概括大意,划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听课。听课听课的基本要求是: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想,积极思
21、考;边听边记,摘记讲授重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踊跃发言,与老师和同学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特别要注意自己预习不懂的地方。返 回 课后复习课后复习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复习,复习范围要明确,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进行有意记忆和作业训练。练习练习的基本要求是:目的明确,态度认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书写整洁,按时交批。系统小结系统小结是学习活动一个周期的最后环节,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整理归纳、概括集中,使其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返 回教学原则的概念及其作用 第三节 教学的原则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2.1 1.教学原则的概念和作用1.1 教学原则的
22、概念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观察、处理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是人们对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从本质上说,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制定教学原则,除了要反映教学规律的要求外,还要体现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和认识水平,吸取古今中外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1 1.教学原则的概念和作用1.2 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 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按照马克思主义的 唯物辩证 法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教学问题;自觉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正确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保证教学过程的有序进行,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23、和 任务;教学原则又是检查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尺。1 1.教学原则的概念和作用1.3 教学原则的作用2.我国中小学应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 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真正反映客观事物真理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同时,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条原则所反映和要求的,是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案例:案例:地理课堂上教师叙述地理名词术语,描述地理现象,讲解地理规律,讲
24、述地理事物,语言表达要正确。一是注意汉字的发音要准确,不能误读汉字,比如不能把“海参崴”中的“崴”字读错。二是要用普通话教学,不能把地方方言或土语带进课堂。三是语言要精炼,不能拖泥带水。返 回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懂会用,学用结合。这一原则所反映和要求的,是要正确处理教学中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返 回 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在是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原则所反
25、映和要求的,是要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系。案例案例:地理课上讲到世界粮食问题时可以这样开场:在农业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仍存在粮食问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解决粮食问题有什么途径?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做什么?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处于沸腾状态。返 回 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教材,丰富感性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把生活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掌握知识的本质,形成科学要领。直观性原则所要求的,是正确处理教学中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案例案例:地理课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