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与教育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与教育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教育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欢迎光临!欢迎光临!教育学 (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黄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主讲:谢志斌主讲:谢志斌课程介绍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41220002 41220002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教育学:教育学 课程类别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谢志斌:谢志斌 总总 学学 时时:4848学时学时 总总 学学 分分:3 3 学分学分 课程性质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和开展教师教育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备从事教育之一,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素养
2、,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素养,特别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所必须具备的教育观念、知识与技能。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生所必须具备的教育观念、知识与技能。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 1)伍德勤,杨国龙)伍德勤,杨国龙新编教育学新编教育学华东师大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20092 2)王道俊、王汉澜)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教育学(新编本)(新编本)人教社,人教社,199919993 3)张乐天)张乐天教育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074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教科社,教科社,20022002推荐阅
3、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1.1.学记评注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高时良编撰,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983年版年版2.2.爱弥儿爱弥儿,(,(法法)卢梭著卢梭著,李平沤译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3.3.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捷克捷克)夸美纽斯著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社,19991999年版年版4.4.教育漫话教育漫话,(,(英英)约翰约翰洛克著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河北人民出版社,民出版社,19981998年版年版5.5.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苏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苏霍姆林斯基
4、著,杜殿坤译杜殿坤译,教育科教育科学出版社,学出版社,19991999年版年版6.6.教育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财富蕴藏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展委员会,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96年版年版7.7.学会生存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教育科学出版社,版社,19961996年版年版8.8.学会关心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美)内尔内尔诺丁斯著诺丁斯著,于天龙译于天龙译,教
5、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003年版年版9.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学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10.10.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钟启泉等钟启泉等编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2001年版年版11.11.当代教育学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00年版年版12.12.教育学概论教育学概论朱德全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朱德全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
6、4年版年版推荐阅读的报刊和杂志推荐阅读的报刊和杂志(一一)报刊报刊1.1.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2.2.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报3.3.教育文摘周报教育文摘周报(二二)杂志杂志1.1.教育研究教育研究2.2.课程课程 教材教材 教法教法3.3.人民教育人民教育4.4.教育艺术教育艺术5.5.教育探索教育探索 推荐观看的电影推荐观看的电影 1 1、美丽的大脚美丽的大脚(中国中国 )2 2、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法国法国 )3 3、乡村女教师乡村女教师(苏联苏联)4 4、死亡诗社死亡诗社(美国美国)5 5、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美国美国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第一节
7、 教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教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 第四节第四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1、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本质、理解教育的概念和本质 2 2、把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把握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 3、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4 4、认识教育学研究的对象、认识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5 5、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了解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6 6、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7 7、了解学习
8、教育学的方法、了解学习教育学的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教育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一般概念一、教育的一般概念英语及法语和德语的英语及法语和德语的“教育教育”都起源于都起源于拉丁文拉丁文“educare”educare”。就是就是“引出引出”,就是采用,就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中国中国汉语的汉语的“教教”的甲骨文的写法是的甲骨文的写法是 ,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词源词源 (一)(一)从词源上看从词源上看
9、 汉语中汉语中“教育教育”一词暗含一词暗含“外铄外铄”之意,强调教育是一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对人的积极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人本种对人的积极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人本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西文中西文中“教育教育”一词含有一词含有“内发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消极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种顺其自然的消极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由内而外地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质由内而外地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教育观念的分野、价值取向的差异,从教育的词源上就教育观念的分野、价值取向的差异,从教育
10、的词源上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已经显现出来了。(二)中国教育家的各种观点(二)中国教育家的各种观点1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孟子2 2)“修道之谓教。修道之谓教。”中庸中庸3 3)“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荀子4 4)“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教也者,长其善救其失者也。”学记学记5 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 (三)西方教育家的各种观点(三)西方教育家的各种观点 1 1)捷克教育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认为:认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只有
11、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2 2)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卢梭认为:认为:“人的形成由于教育。人的形成由于教育。”3 3)英国教育家)英国教育家洛克洛克说: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之故”。4 4)瑞士教育家)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说: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5 5)德国思想家)德国思想家康德康德认为:认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6 6)美
12、国教育家)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认为: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教育即“人的人的经验的改造经验的改造”。(四)教育的定义(四)教育的定义 广义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育。狭义:狭义:特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特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
13、定社会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特义:特义:指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指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二、教育的本质二、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把教育认定为一种把教育认定为一种社会活动社会活动,肯定它的社会性和,肯定它的社会性和意识性,以区别于动物界的意识性,以区别于动物界的“本能本能”;把教育认定为;把教育认定为培养人培养人的活动,以区别于人类社会其他的活动。的活动,以区别于人类社会其他的活动。三、教育的基本要素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14、(一)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一)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和教育影响。1 1、教育者、教育者: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指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指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2 2、学习者:、学习者:即在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在学即在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在学校教育中,主要是指学生。校教育中,主要是指学生。3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它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中介要素。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它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中介要素。上述教育的三
15、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上述教育的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系统。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水,再好的教育意图也不能实现。因此,教育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各个要素因此,教育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
16、合。各个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本身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系统状况的改变。不同教育要素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的变化及其组合,最终形成了多样的教育形态。(二)不同的教育观关注不同的要素(二)不同的教育观关注不同的要素 1 1、教育即引导(古代)、教育即引导(古代)教教 育育 者者 2 2、教育即传递(近代)、教育即传递(近代)教育内容教育内容 3 3、教育即生长(现代)、教育即生长(现代)学学 习习 者者 4 4、教育即交往(当代)、教育即交往(当代)教育手段教育手段 教育者教育者 传统教育观传统教育观 教育手段教育手段 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 学
17、习者学习者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 (三)关于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三)关于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 1 1、传统教育派、传统教育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只承认教育者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只承认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只是接受教育,被认识和塑造的对象,教育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只是接受教育,被认识和塑造的对象,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学校教育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要绝对地服从教师。即所谓的权威,学生要绝对地服从教师。即所谓的“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论”。2 2、进步教育派、进步教育派(以杜威为代表):猛烈批评传统教育对(以杜威为
18、代表):猛烈批评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忽视,认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本身,儿童是教育的中儿童的忽视,认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儿童本身,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心,“教师要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和教师要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只充任一名看守者和助理者。教师不要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助理者。教师不要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应该站到学生背后去。去。”(杜威语)即所谓的(杜威语)即所谓的“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论”。3 3、我国教育界主流观点、我国教育界主流观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这种观点其实并没有说明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这种观点其实并没有说明教育者和学
19、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地位。“主体主体”与与“主导主导”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前者讲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问题,前者讲地是地位,后者讲的是作用;前者回答谁是活动的承担者、行地是地位,后者讲的是作用;前者回答谁是活动的承担者、行动者;后者是回答在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动者;后者是回答在活动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相对学生的学来说起主导作用,这是对的,但是否认教师的教相对学生的学来说起主导作用,这是对的,但是否认教师的地位又是错误的。教师的地位又是错误的。4 4、复合主体论的观点、复合主体论的观点(叶澜提出):(叶澜提出):“教育者教育者与学习者互为主客体,互为存
20、在的条件与学习者互为主客体,互为存在的条件”。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看,各自同时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在教看,各自同时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又是另一活动的客体。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学习者是他认识、塑造的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学习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开展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学的活对象,是客体,也是开展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学的活动中,学习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的对象和条件,动中,学习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的对象和条件,是客体之一(另一客
21、体是教育措施)。复合主体在不同的教育是客体之一(另一客体是教育措施)。复合主体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有不同的主次关系,教师在教的时候是主,对教的过程活动中有不同的主次关系,教师在教的时候是主,对教的过程进行计划、领导、控制;学生在学的时候是主,有自己的独立进行计划、领导、控制;学生在学的时候是主,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性和自主性。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产生一、教育的起源与学校教育的产生 (一)(一)有关教育起源的不同学说有关教育起源的不同学说1 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 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利托尔诺(1831-19
22、021831-1902)首倡,)首倡,他在他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一书中认为,教育现象教育现象不仅存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于人类社会中,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前,已在动物界存在。大动物。大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对小动物的爱护和照顾便是教育行为。昆虫界也有教师和学生。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生。生物竞争的存在是产生教育的基础。动物为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知识”和和“技巧技巧”传授给小的动传授给小的动物。按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物。按
23、照他的看法,人类只是在继承早已形成的教育形式的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基础上,作了某些改进,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人类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与动物没有不同。没有不同。2 2、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美国学者美国学者孟禄孟禄 (1869-19471869-1947)从)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源论。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他根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据原始社会尚无传授各项知识的教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断定教育起源于教育起源于儿童对
24、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在他所著。在他所著的的教育史教育史(19251925)中写道,原始)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3 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教育的劳动起源论是在2020世纪世纪40-5040-50年代,年代,苏联教育理论界苏联教育理论界展开了展开了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对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批判,根据根据恩格斯恩格斯关于关于“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人”的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认为本思想而形成
25、的理论,认为教育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这种教育起这种教育起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源论,曾经被当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理论解释教育起源问题的正确结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在社会主义国家广为流传。劳动起源说的质疑劳动起源说的质疑 第一,教育与劳动同属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实践活动,第一,教育与劳动同属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实践活动,二者不存在主从关系,因此不能把教育看作是起源于劳动;二者不存在主从关系,因此不能把教育看作是起源于劳动;第二,在远古时期,教育除传授劳动经验外,还有战争、第二,在远古时期,教育除传授劳动经验外,还有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