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概论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基因工程概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工程 概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基因工程华中师范大学陈明清参考书:基因工程原理,吴乃虎编著,科学出版社 基因工程,彭银祥,李勃,陈红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基因工程概论,张惠展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基因工程原理,徐晋麟,陈淳,徐沁主编,科学出版社。分子克隆实验指南,J.Sambtook,EF Frish,T Maniatis,金冬雁,黎孟枫等译,科学出版社。基因工程,楼士林等编著,科学出版社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第二章第二章 基因操作的工具酶基因操作的工具酶第三章第三章 基因克隆的载体基因克隆的载体第四章第四章 基因克隆的策略基因克隆的策略第五章第五章 克隆基因的表达克隆基因的表达第六章第六章 基因工程的基本技术基因工
2、程的基本技术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诞生第二节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成就和前景展望基因工程的成就和前景展望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发现1859年物种起源年物种起源进化论的提出进化论的提出Mendel G.J.(1822-1884).1856-1864豌豆杂交实验。豌豆杂交实验。Mendel Mendel 和遗传规律的研究和遗传规律的研究1900年年Mendel遗传规律被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重新发现遗传学的元年遗传学的元年1866年发表论文,提出分离年发表论文,提出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1909年年Yoh
3、annsen W.L.(1859-1927)发表了发表了“纯系学纯系学说说”首先提出了首先提出了“基因基因”的概念,的概念,代替了代替了Mendel“遗传因子遗传因子”的的 概念。概念。基因概念的提出基因概念的提出1910年以后,年以后,Morgan T.H.等提出了基因的连锁遗等提出了基因的连锁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理论发展为传规律,染色体遗传理论发展为细胞遗传学细胞遗传学连锁遗传规律的提出连锁遗传规律的提出1941年,年,Beadle G.W.等证明了基因通过酶起作用,等证明了基因通过酶起作用,提出了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的假说一个基因一个酶一个基因一个酶一般认为一般认
4、为1973年是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年是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上世纪上世纪40年代年代70年代初年代初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生物学领域理论上的三大发现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诞生1944年,年,Avery O.T.利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利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DNA是遗传物质被证实是遗传物质被证实40年代,证实年代,证实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 早在上世纪早在上世纪20年代,已经知道染色年代,已经知道染色体由体由DNA和组蛋白构成,但组成蛋白和组蛋白构成,但组成
5、蛋白的的氨基酸有氨基酸有20种种,而组成,而组成DNA的的核苷核苷酸只有酸只有4种种,什么是遗传物质?,什么是遗传物质?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年,英国微生物学家F.Griffith著名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白鼠著名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小白鼠实验。实验。(1)S型:注射小白鼠,死亡。型:注射小白鼠,死亡。(2)S型,型,65 加热:注射小白加热:注射小白鼠,活。鼠,活。(3)R型:注射小白鼠,活。型:注射小白鼠,活。(4)65 加热加热S型型+R型:注射小型:注射小白鼠,死亡。死鼠体内得到了白鼠,死亡。死鼠体内得到了S型菌。型菌。40年代,年代,DNA是遗传物质被证实是遗传物质被证实1944年,美国
6、洛克菲勒研究所的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所的Oswald Avery等公等公开发表了改进的肺炎双球菌实验结果。开发表了改进的肺炎双球菌实验结果。(1)S型菌无细胞提取物及其型菌无细胞提取物及其纯化的纯化的DNA都可都可使使R型菌转变成型菌转变成S型菌;型菌;(2)经)经DNase 处理的处理的S型菌无细胞提取物失去型菌无细胞提取物失去了转化作用。了转化作用。(3)经)经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的处理的S型菌无细胞提取物仍型菌无细胞提取物仍有转化作用。有转化作用。不仅证实了不仅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而且证明了是遗传物质,而且证明了DNA可以将一个细菌的性状转给另一个细菌,他的工作可以将一个细菌的性状转
7、给另一个细菌,他的工作被称为是被称为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革命性开端现代生物科学的革命性开端。Watson 和和Crick2、DNA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双螺旋模型的提出50年代,年代,DNA的双螺旋模型的提出的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和和DNA复制机理的阐明复制机理的阐明 DNA是遗传物质已被证实,但是是遗传物质已被证实,但是DNA是怎样携带并传递是怎样携带并传递遗传信息的?在细胞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在细胞增殖过程中,DNA是怎样复制的?因此,是怎样复制的?因此,对于对于DNA结构的研究成为了当时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结构的研究成为了当时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1953年,年,Francis Crick和和Jam
8、es Watson搜集了力所能及搜集了力所能及的资料,提出了的资料,提出了DNA的双螺旋模型。的双螺旋模型。随后,随后,DNA的的半保留复半保留复制制和和半不连续半不连续复制机理也被阐明,为基因工程的诞生奠定了复制机理也被阐明,为基因工程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坚实的理论基础。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分子遗传学的诞生Nireberg等为代表的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一批科学家3、“中心法则中心法则”的提出的提出6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既然,既然,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那么它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呢?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那么它是如何传递遗传信
9、息的呢?遗传信息又是如何控制生物的表型性状的呢?遗传信息又是如何控制生物的表型性状的呢?以以Nireberg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确定了遗传信息以密经过艰苦的努力,确定了遗传信息以密码方式传递,每三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代表一个氨基酸,到码方式传递,每三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代表一个氨基酸,到1966年,年,全部破译了全部破译了64个密码子,个密码子,并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并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操纵子模型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操纵子模型1961年,年,Jacques Monod和和 Fancois Jacob提出了原核基
10、因调控的提出了原核基因调控的操纵子模型操纵子模型(operon model)。)。一般认为一般认为1973年是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年是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上世纪上世纪40年代年代70年代初年代初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生物学领域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诞生Smith等分离并纯化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等分离并纯化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II,1972年,年,Boyer等相继发现了等相继发现了coR I 一类重要的限制性内切酶。一类重要的限制性内切酶。
11、1、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1967年,世界上又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年,世界上又五个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DNA连接酶,特别是连接酶,特别是1970年年Khorana等发现的等发现的T4 DNA连接酶具有更高的连接活性。连接酶具有更高的连接活性。1、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工具酶的发现和应用1970年,年,Baltimore等和等和Temin等各自发现了反转录酶,完等各自发现了反转录酶,完善了中心法则,使真核基因的制备成为了可能。善了中心法则,使真核基因的制备成为了可能。2、反转录酶的发现和应用、反转录酶的发现和应用1972年,美国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大学的P.Berg 等首
12、次成功地实现了等首次成功地实现了DNA的体外重组;的体外重组;3、载体的发现及其应用、载体的发现及其应用1973年,年,Stanford大学的大学的Cohen等成功地利用体外重组实等成功地利用体外重组实现了细菌间性状的转移。现了细菌间性状的转移。这一年被定为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这一年被定为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3、载体的发现及其应用、载体的发现及其应用CohenCohen等的重组实验示意图等的重组实验示意图TcrNerEco RIEco RI连接酶连接酶TcrNer双抗重组菌落双抗重组菌落基因工程发展史上首次实现了重组基因工程发展史上首次实现了重组DNA的细菌转化的细菌转化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工程
13、的诞生基因工程的诞生一般认为,一般认为,1973年是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年是基因工程诞生的元年。上世纪上世纪40年代年代70年代初年代初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生物学领域理论上的三大发现理论上的三大发现和和技术上的三大发明技术上的三大发明 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基因工程的诞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诞生第二节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成就和前景展望基因工程的成就和前景展望生物工程生物工程 biological engineering遗传工程遗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
14、ng基因工程基因工程 gene engineering分子克隆分子克隆 molecular cloning基因克隆基因克隆 gene cloning基因操作基因操作 gene manipulation重组重组DNA技术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 克隆(克隆(cloneclone)有性杂交有性杂交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体细胞融合体细胞融合酶工程酶工程农业工程农业工程发酵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相关的几个概念与基因工程相关的几个概念什么是克隆(什么是克隆(Clone)作为名词使用时,是指某一个体(或细胞、分子等)通过无性繁殖作为名词使用时,是指某一个体(或细胞、
15、分子等)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产生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后代(或子细胞、分子等)组成的集的方式产生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后代(或子细胞、分子等)组成的集体(或群体);作为动词使用时,指产生上述集体或群体的工程。体(或群体);作为动词使用时,指产生上述集体或群体的工程。所以,植物的无性繁殖(如马铃薯的生产)、细菌的无性繁殖以及所以,植物的无性繁殖(如马铃薯的生产)、细菌的无性繁殖以及重组重组DNA分子通过工程菌的繁殖等过程都是一个克隆的过程。分子通过工程菌的繁殖等过程都是一个克隆的过程。那么,克隆动物是怎么回事呢?那么,克隆动物是怎么回事呢?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的概念 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在体外将目的
16、一般来说,基因工程是在体外将目的DNA(来源可以是动植物和微(来源可以是动植物和微生物)和某一载体(生物)和某一载体(DNA)系统进行重组,再将重组的)系统进行重组,再将重组的DNA导入宿主细导入宿主细胞内,最后实现目的基因稳定复制和表达的过程。胞内,最后实现目的基因稳定复制和表达的过程。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步骤1 1、从生物体中分离得到目的基因(或、从生物体中分离得到目的基因(或DNADNA片段)片段)2 2、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插入能自我复制的载体中得到、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插入能自我复制的载体中得到 重组重组DNADNA分子。分子。3 3、将重组、将重组DNADNA分子导
17、入受体细胞中,并进行繁殖。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中,并进行繁殖。4 4、选择得到含有重组、选择得到含有重组DNADNA分子的细胞克隆,并进行大量分子的细胞克隆,并进行大量 繁殖,从而使得目的基因得到扩增。繁殖,从而使得目的基因得到扩增。5 5、进一步对获得的目的基因进行研究和利用。比如,、进一步对获得的目的基因进行研究和利用。比如,序列分析、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以及转基因研究序列分析、表达载体构建、原核表达以及转基因研究 和利用等。和利用等。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基因工程的基本流程基因分基因分离酶切离酶切载体酶切载体酶切基因和载基因和载体连接体连接导入细菌导入细菌重组质粒繁殖重组质粒繁殖重组克隆的选择
18、重组克隆的选择序列分析和基序列分析和基因表达等研究因表达等研究导入导入植物植物细胞细胞 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基因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克隆载体研究:cloning vector受体系统的研究:host cell system 目的基因的研究:target gene 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genomic research 应用研究:application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工程的诞生基因工程的诞生第二节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第三节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成就和前景展望基因工程的成就和前景展望基因工程的兴起基因工程的兴起19
19、77年,激素抑制素的发酵生产成功年,激素抑制素的发酵生产成功。Itakara等,化学合成的激素抑制素等,化学合成的激素抑制素基因和大肠杆菌基因和大肠杆菌-半乳糖(苷)激酶基因插入到半乳糖(苷)激酶基因插入到PBR322中得到重组质粒,并通中得到重组质粒,并通过大肠杆菌生产出含有激素抑制素的嵌合型蛋白,经溴化氰处理后释放出了有过大肠杆菌生产出含有激素抑制素的嵌合型蛋白,经溴化氰处理后释放出了有生物活性的激素抑制素。生物活性的激素抑制素。首次实现了真核基因的原核表达。用价值几美元的首次实现了真核基因的原核表达。用价值几美元的9升升培养液生产出培养液生产出50毫克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相当于毫克的生物活
20、性物质,这相当于50万头羊脑的提取量。万头羊脑的提取量。1978年,年,Goeddel等,等,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的发酵生产成功。的发酵生产成功。1979年,年,Goeddel等,又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等,又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人生长激素人生长激素基因。基因。1980年,年,Nagata等,等,遗传工程菌生产遗传工程菌生产干扰素干扰素获得成功。获得成功。1981年,年,用遗传工程菌生产的生物制剂包括动物用遗传工程菌生产的生物制剂包括动物口蹄疫口蹄疫疫苗、疫苗、乙型肝乙型肝炎炎 病毒表面抗原及核心抗原、病毒表面抗原及核心抗原、牛生长激素牛生长激素等。等。1982年,年,重组重组DNA技术生产的药
21、物技术生产的药物-人胰岛素进入商品化生产人胰岛素进入商品化生产。1983年,年,基因工程生产基因工程生产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取得突破型进展。取得突破型进展。利用转基因猪器官进行猪利用转基因猪器官进行猪灵长类异种移植灵长类异种移植1997年,动物基因工程产品销售额约年,动物基因工程产品销售额约1.8亿亿$转基因小鼠转基因小鼠人类秃顶人类秃顶Nature Biotechnology,1999,17(1):9转基因家蚕转基因家蚕防弹衣防弹衣Nature Biotechnology,1999,17(5):):412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22、 98 99 00 01 02FirsttransgenicplantDelay-ripening tomatoCommercialized in the USFirst field testsHerbicide resistant,insect resistant plants commercializedGM maize approved by EU First Bt corn plants Rotting resistant tomato approved by FDA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迅速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迅速制造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或有产生病毒能力制造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或有产生病毒能力
23、的基因的新型微生物有可能在人类或其它生的基因的新型微生物有可能在人类或其它生物体内传播。物体内传播。1.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2.新型病毒的出现新型病毒的出现重新组合一种在自然见尚未发现的的生物性重新组合一种在自然见尚未发现的的生物性状有可能给现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状有可能给现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将肿瘤病毒或其它动物病毒的将肿瘤病毒或其它动物病毒的DNA引入引入细菌有可能扩大癌症的发生范围。细菌有可能扩大癌症的发生范围。4.人造生物扩散人造生物扩散新组成的重组新组成的重组DNA生物体的意外扩散可能生物体的意外扩散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潜在危险。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潜在危险。1.公众的担
24、忧公众的担忧1973年美国的公众第一次公开表示担年美国的公众第一次公开表示担心应用重组心应用重组DNA技术可能会培养出具技术可能会培养出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新型微生物,从而给有潜在危险性的新型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197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考虑)考虑到重组到重组DNA的潜在危险,提请的潜在危险,提请Paul Berg博博士组成一个重组士组成一个重组DNA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这个由这个由1111名分子生物学和重组名分子生物学和重组DNADNA权威学者组成的委权威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在同年员会在同年7 7月发表公开信(月发表公开
25、信(science,158,303)science,158,303),要,要求在没有弄清楚重组求在没有弄清楚重组DNADNA所涉及的危险性范围和程度,所涉及的危险性范围和程度,以及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之前,暂停两类试验(以及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之前,暂停两类试验(带带抗生素抗性和肿瘤病毒及动物病毒抗生素抗性和肿瘤病毒及动物病毒)。)。1976年年6月月23日,日,NIH正式公布了正式公布了“重组重组DNA研究的安全准则研究的安全准则”。规定了规定了安全防护(物理防护和生物防护)安全防护(物理防护和生物防护)标准标准以及以及禁止禁止若干类型的实验。若干类型的实验。1979年、年、1981年、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