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课件—神经网络控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智能控制》课件—神经网络控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控制 智能 控制 课件 神经网络
- 资源描述:
-
1、第9章 9.1 概述概述 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连续时间动力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的连续时间动力系统,它有着很强的自学习功能和对非线性系统的强系统,它有着很强的自学习功能和对非线性系统的强大映射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对象的控制中。神经大映射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对象的控制中。神经网络所具有的大规模并行性、冗余性、容错性、本质网络所具有的大规模并行性、冗余性、容错性、本质的非线性及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给不断面的非线性及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给不断面临挑战的控制理论带来生机。临挑战的控制理论带来生机。从控制角度来看,神经网络用于控制的优越性主要从控制角度来看,神经网络用
2、于控制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表现为:(1 1)神经网络可是处理那些难以用模型或规则描述的)神经网络可是处理那些难以用模型或规则描述的对象;对象;(2)神经网络采用并行分布式信息处理方式,具有很)神经网络采用并行分布式信息处理方式,具有很强的容错性;强的容错性;(3 3)神经网络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系统,可以实现任意)神经网络在本质上是非线性系统,可以实现任意非线性映射。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大的非线性映射。神经网络在非线性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发展前途;(4 4)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信息综合能力,它能够同时)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信息综合能力,它能够同时处理大量不同类型的输入,能够很好地
3、解决输入信息处理大量不同类型的输入,能够很好地解决输入信息之间的互补性和冗余性问题;之间的互补性和冗余性问题;(5 5)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愈趋方便。大规模集成电路)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愈趋方便。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为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提供了技术手段,技术的发展为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提供了技术手段,为神经网络在控制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神经网络在控制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神经网络控制所取得的进展为:神经网络控制所取得的进展为:(1)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可在已知常规模型结构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可在已知常规模型结构的情况下,估计模型的参数;或利用神经网络的线性、的情况下,估计模型的
4、参数;或利用神经网络的线性、非线性特性,建立线性、非线性系统的静态、动态、非线性特性,建立线性、非线性系统的静态、动态、逆动态及预测模型;逆动态及预测模型;(2)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可实现对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作为控制器,可实现对不确定系统或未知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控制系统不确定系统或未知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控制系统达到所要求的动态、静态特性;达到所要求的动态、静态特性;(3)神经网络与其他算法相结合: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与其他算法相结合: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相结合可构成新型控制器;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相结合可构成新型控制器;(4)优化计算:
5、在常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常遇到求解优化计算:在常规控制系统的设计中,常遇到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神经网络为这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约束优化问题,神经网络为这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径;(5)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可对控制系统的各种故障进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控可对控制系统的各种故障进行模式识别,从而实现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制系统的故障诊断。神经网络控制在理论和实践上,以下问题是研究神经网络控制在理论和实践上,以下问题是研究的重点:的重点:(1)神经网络的稳定性与收敛性问题;神经网络的稳定性与收敛性问题;(2)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收
6、敛性问题;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收敛性问题;(3)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实时性;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实时性;(4)神经网络控制器和辨识器的模型和结构。神经网络控制器和辨识器的模型和结构。根据神经网络在控制器中的作用不同,神经网络控制根据神经网络在控制器中的作用不同,神经网络控制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神经控制,它是以神经网络为基器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神经控制,它是以神经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独立智能控制系统;另一类为混合神经网络础而形成的独立智能控制系统;另一类为混合神经网络控制,它是指利用神经网络学习和优化能力来改善传统控制,它是指利用神经网络学习和优化能力来改善传统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如自适应神经网络
7、控制等。控制的智能控制方法,如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等。综合目前的各种分类方法,可将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综合目前的各种分类方法,可将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归结为以下七类。归结为以下七类。9.2 神经网络控制结构神经网络控制结构 9.2.1 9.2.1 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神经网络监督控制 通过对传统控制器进行学习,然后用神经网络控制器逐渐通过对传统控制器进行学习,然后用神经网络控制器逐渐取代传统控制器的方法,称为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神经网络监取代传统控制器的方法,称为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的结构如图督控制的结构如图9-19-1所示。所示。神经网络控制器实际上是一个前馈控制器,它建立的是被神经网络控
8、制器实际上是一个前馈控制器,它建立的是被控对象的逆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对传统控制器的输出进控对象的逆模型。神经网络控制器通过对传统控制器的输出进行学习,在线调整网络的权值,使反馈控制输入趋近于零,从行学习,在线调整网络的权值,使反馈控制输入趋近于零,从而使神经网络控制器逐渐在控制作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取而使神经网络控制器逐渐在控制作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取消反馈控制器的作用。一旦系统出现干扰,反馈控制器重新起消反馈控制器的作用。一旦系统出现干扰,反馈控制器重新起作用。这种前馈加反馈的监督控制方法,不仅可以确保控制系作用。这种前馈加反馈的监督控制方法,不仅可以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9、而且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精度和自适应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而且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精度和自适应能力。能力。NNC控制器对象+-+tyd te ty tun tup tu图9-1 神经网络监督控制 图图9-2为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的两种结构方案。为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的两种结构方案。在图在图9-2(a)中,中,NN1和和NN2为具有完全相同的网络结为具有完全相同的网络结构,并采用相同的学习算法,分别实现对象的逆。构,并采用相同的学习算法,分别实现对象的逆。在图在图9-2(b)中,神经网络中,神经网络NN通过评价函数进行学习,通过评价函数进行学习,实现对象的逆控制。实现对象的逆控制。对象 tyd te ty
10、 tun tuNN1NN2+-对象 tyd tE ty tuNN评价函数(b)9.2.3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与传统自适应控制相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也与传统自适应控制相同,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也分为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和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分为神经网络自校正控制和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两种。自校正控制根据对系统正向或逆模型的结控制两种。自校正控制根据对系统正向或逆模型的结果调节控制器内部参数,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指标,而果调节控制器内部参数,使系统满足给定的指标,而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闭环控制系统的期望性能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中,闭环控制系统的期望性能由一个稳定的参考模型来描述。由一个稳定
11、的参考模型来描述。(2 2)神经网络间接自校正控制)神经网络间接自校正控制 其结构如图其结构如图9-39-3所示。假设被控对象为如所示。假设被控对象为如下单变量仿射非线性系统:下单变量仿射非线性系统:若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函数若利用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函数 和和 进进行逼近,得到行逼近,得到 和和 ,则控制器为:,则控制器为:其中其中 为为t t时刻的期望输出值。时刻的期望输出值。()()tty tfyg y u ttfytg ytfytg y(t)/ttu trfyg y r t神经网络估计器常规控制器对象 tyd te tu ty+-g,f图图9-3 9-3 神经网络间接自校正控制神经网络间接
12、自校正控制2.2.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分为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间接模型分为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和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两种。参考自适应控制两种。(1 1)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如图如图9-4所示。神经网络控制器的作用是使所示。神经网络控制器的作用是使被控对象与参考模型输出之差为最小。但该方被控对象与参考模型输出之差为最小。但该方法需要知道对象的法需要知道对象的 信息信息 。Jacobianuy参考模型NNC对象 tr te tu ty+-tym tec+-图图9-4 9-4 神经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直接模型参考自适
13、应控制(2 2)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如图如图9-59-5所示。神经网络辨识器所示。神经网络辨识器NNINNI向神经向神经网络控制器网络控制器NNCNNC提供对象的信息,用于控制器提供对象的信息,用于控制器NNCNNC的学习。的学习。参考模型NNC对象 tr te tu ty+-tym tec+-NNC+-tei tyn图图9-5 神经网络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间接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9.2.4 9.2.4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神经网络内模控制 经典的内模控制将被控系统的正向模型和逆模型直经典的内模控制将被控系统的正向模型和逆模型直接加入反馈回路,系统的正向模型作
14、为被控对象的近接加入反馈回路,系统的正向模型作为被控对象的近似模型与实际对象并联,两者输出之差被用作反馈信似模型与实际对象并联,两者输出之差被用作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又经过前向通道的滤波器及控制器进号,该反馈信号又经过前向通道的滤波器及控制器进行处理。控制器直接与系统的逆有关,通过引入滤波行处理。控制器直接与系统的逆有关,通过引入滤波器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器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图图9-69-6为神经网络内模控制,被控对象的正向模型及为神经网络内模控制,被控对象的正向模型及控制器均由神经网络来实现。控制器均由神经网络来实现。滤波器对象+-tyd te ty tu神经网络控制器神经网络正向模型NN
15、1NN2 tym+-d图图9-6 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神经网络内模控制 9.2.5 9.2.5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神经网络预测控制 预测控制又称为基于模型的控制,是预测控制又称为基于模型的控制,是7070年代后期发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机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预测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机控制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结构如图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结构如图9-79-7所示,神经网络预所示,神经网络预测器建立了非线性被控对象的预测模型,并可在线进测器建立了非线性被控对象的预测模型,并可在线进行学习修正。行学习修正。利用此预测模型,通过设计优
16、化性能指标,利用非利用此预测模型,通过设计优化性能指标,利用非线性优化器可求出优化的控制作用线性优化器可求出优化的控制作用 。tu非线性优化器对象+-tyd te ty tu+d神经网络预测器滤波器 ty+-kty 图9-7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9.2.6 9.2.6 神经网络自适应评判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评判控制 神经网络自适应评判控制通常由两个网络组成,如图神经网络自适应评判控制通常由两个网络组成,如图9-89-8所示。自适应评判网络通过不断的奖励、惩罚等再所示。自适应评判网络通过不断的奖励、惩罚等再励学习,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励学习,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学习完,学习完成后
17、,根据系统目前的状态和外部激励反馈信号成后,根据系统目前的状态和外部激励反馈信号r(t)r(t)产生一个内部再励信号产生一个内部再励信号 ,以对目前的控制效果作出,以对目前的控制效果作出评价。控制选择网络相当于一个在内部再励信号评价。控制选择网络相当于一个在内部再励信号 指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控制器,该网络在进导下进行学习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控制器,该网络在进行学习后,根据编码后的系统状态,在允许控制集中选行学习后,根据编码后的系统状态,在允许控制集中选择下一步的控制作用。择下一步的控制作用。()r t()r t自适应评价网络控制选择网络对象 tu ty编码器 tr tr 内部再励外
18、部再励反馈图图9-8 神经网络自适应评判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评判控制 9.2.7 9.2.7 神经网络混合控制神经网络混合控制 该控制方法是集成人工智能各分支的优点,由神该控制方法是集成人工智能各分支的优点,由神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网络技术与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等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智能控制系统。一种具有很强学习能力的智能控制系统。由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神经网络,由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相结合构成模糊神经网络,由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构成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由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构成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混合控制可使控制系统同时具有学习、
19、推理神经网络混合控制可使控制系统同时具有学习、推理和决策能力。和决策能力。9.3 单单9.3.1 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算法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算法 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的结构如图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的结构如图9-9所示。所示。图图9-9 单神经元自适应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结构控制结构 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是通过对加权系数的调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是通过对加权系数的调整来实现自适应、自组织功能,控制算法为整来实现自适应、自组织功能,控制算法为 如果权系数的调整按有监督的如果权系数的调整按有监督的Hebb学习规则实学习规则实现,即在学习算法中加入监督项现,即在学习算法中加入监督项 ,则神经网络权,则神经
20、网络权值学习算法为:值学习算法为:31)()()1()(iiikxkwKkuku kz)()()()1()()()()()1()()()()()1()(333222111kxkukzkwkwkxkukzkwkwkxkukzkwkw式中,式中,为 学 习 速 率,为 学 习 速 率,为 神 经 元 的 比 例 系为 神 经 元 的 比 例 系数,数,。kekz)()(1kekx)1()()(2kekekx)2()1(2)()()(23kekekekekxK0K 值的选择非常重要。值的选择非常重要。越大,则快速性越好,越大,则快速性越好,但超调量大,甚至可能使系统不稳定。当被控对象但超调量大,甚至
21、可能使系统不稳定。当被控对象时延增大时,时延增大时,值必须减少,以保证系统稳定。值必须减少,以保证系统稳定。值选择过小,会使系统的快速性变差。值选择过小,会使系统的快速性变差。KKKK()0.5sgn(sin(4)r kt9.3.2 9.3.2 仿真实例仿真实例 2)-(0.6321)-(0.102)-(0.261)-(0.368)(kukukykyky9.4 RBF9.4 RBF网络监督控制网络监督控制9.4.1 RBF9.4.1 RBF网络监督控制算法网络监督控制算法 基于RBF网络的监督控制系统结构如图9-14所示。RBFPD控制对象+-+kr ke ky kun kup ku图图9-1
22、4 9-14 神经网络监督控制神经网络监督控制 在在RBFRBF网络结构中,取网络的输入为网络结构中,取网络的输入为 ,网络,网络的径向基向量为的径向基向量为 ,为高斯基函数:为高斯基函数:krTmhh,1Hjh)2-exp(-22jjjbkrhC网络的权向量为:网络的权向量为:RBFRBF网络的输出为:网络的输出为:其中其中 为为RBFRBF网络隐层神经元的个数。网络隐层神经元的个数。T1,mwwW mmjjnwhwhwhku11m控制律为:控制律为:kukukunp设神经网络调整的性能指标为:设神经网络调整的性能指标为:221kukukEn kwkukwkujnjp近似地取近似地取由此所产
23、生的不精确通过权值调节来补偿。由此所产生的不精确通过权值调节来补偿。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过程为: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过程为:其中其中 为学习速率,为学习速率,为动量因子。为动量因子。211kkkkkWWWWW khkukukwkukukukwkEkwjnjpnjj采用梯度下降法调整网络的权值:采用梯度下降法调整网络的权值:9.4.2 9.4.2 仿真实例仿真实例 被控对象为:被控对象为:21000()s502000G ssRBF网络监督控制程序为网络监督控制程序为chap9_2.m 神经间接自校正控制结构如图神经间接自校正控制结构如图9-17所示,所示,它由两个回路组成:它由两个回路组成:(1)自
24、校正控制器与被控对象构成的反馈回)自校正控制器与被控对象构成的反馈回路。路。(2)神经网络辩识器与控制器设计,以得到)神经网络辩识器与控制器设计,以得到控制器的参数。控制器的参数。辩识器与自校正控制器的在线设计是自校辩识器与自校正控制器的在线设计是自校正控制实现的关键。正控制实现的关键。图图9-17 9-17 神经网络间接自校正控制框图神经网络间接自校正控制框图9.5.2 9.5.2 自校正控制算法自校正控制算法 考虑被控对象:考虑被控对象:其中其中 ,分别为对象的输入、输出,分别为对象的输入、输出,为非为非零函数。零函数。kukykygky1uy 1)(krgku g NkrNNgku1)(
25、g g Ng N9.5.3 RBF9.5.3 RBF网络自校正控制算法网络自校正控制算法 采用两个采用两个RBF网络分别实现未知项网络分别实现未知项 、的的辨识。辨识。RBF网络辨识器的结构如图网络辨识器的结构如图9-18所示,所示,和和 分别为两个神经网络的权值向量。分别为两个神经网络的权值向量。g WV图图9-18 9-18 神经网络辨识器神经网络辨识器 在在RBF网络结构中,取网络的输入为网络结构中,取网络的输入为 ,网络的径向基向量为网络的径向基向量为 ,为高斯为高斯基函数:基函数:其中其中 。为节点为节点 的基宽度参数,的基宽度参数,为网络第为网络第 个结点的中心矢量,个结点的中心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