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总复习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物理必修一第四章-总复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必修 第四 复习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高一物理阶段复习课第四章 牛顿三定律新郑一中高一物理组新郑一中高一物理组1 1理想实验理想实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静止状态 质量质量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成正比成正比 成反比成反比 作用力作用力网络构建2 2大小相等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方向相反 同一条直线上同一条直线上超重超重 失重失重完全失重完全失重3 3复习纲领复习纲领1个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探讨2类问题:力学与运动学的联系3个定律:牛顿三定律的描述与理解4个专题:牛顿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常见类型:连接体,临界,传送带,板块4 4第一部分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5 5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
2、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物体总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在加速度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在加速度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6 6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7 7 答案答案 B8 8
3、 答案答案 D9 91010考点二牛顿第二定律1111 答案答案 BC 1212 答案答案 B 1313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1.1.两种模型两种模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ma,F=ma,其核心是加速度与其核心是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变化,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具体可简化为以下两种模型:(1)(1)刚性绳刚性绳(或接触面或接触面)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体,剪断剪断(或脱离或脱离)后后,其弹力立即消失其弹力立即消
4、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2)(2)弹簧弹簧(或橡皮绳或橡皮绳)两端同时连接两端同时连接(或附着或附着)有物体的弹簧有物体的弹簧(或橡皮绳或橡皮绳),),特点是形变量大特点是形变量大,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其形变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在瞬在瞬时性问题中时性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其弹力的大小往往可以看成保持不变。1414 答案答案 AC 解析解析 以以a a、b b、c c整体为研究对象,细线拉力整体为研究对象,细线拉力F F3mg3mg,以,以b b、c c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簧S1S1的弹力为的弹力为F1F1kl1kl12mg2mg,以,
5、以c c为研究对象,弹簧为研究对象,弹簧S2S2的弹力为的弹力为F2F2kl2kl2mgmg,剪断细线瞬间,对剪断细线瞬间,对a a,有,有mgmgF1F1ma1ma1,可得,可得a1a13g3g,在剪断细线瞬间,弹簧的伸长,在剪断细线瞬间,弹簧的伸长来不及改变,则来不及改变,则F1F12F22F2,l1l12l22l2,选项,选项A A、C C正确正确1515 要点总结 1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将独立地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是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主要考查轻绳和轻弹簧中力的突变对比;3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物体不受外力
6、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在于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1616考点三牛顿第三定律1717 答案答案 AB 1818 答案答案 C19192020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121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利用砂及砂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的方利用砂及砂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的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上述两组关系如图所示,法,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上述两组关系如图所示,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
7、忽略,当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忽略,当M和和m做做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加速运动时,可以得到 mgaMmMFmgMm当当Mm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T等于等于mg.探究点一:探究点一:实验过程实验过程2222 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变m的大小,测出相应的的大小,测出相应的a,探究,探究a与与F的关系;的关系;第二部分保持第二部分保持m不变,改变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出小的大小,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车运动的加速度a,探究,探究a与与M的关系的关系2323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
8、端附有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桶,细绳,砂,低压交流电滑轮的长木板,小桶,细绳,砂,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2424匀速匀速小车小车沙及小桶沙及小桶25252.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重物系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重物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动(2)安装器材时,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拴小车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安装器材时,要
9、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拴小车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连接小车和砝码盘应在平衡摩擦力之后且连接小车和砝码盘应在平衡摩擦力之后(3)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拉力的大小时,改变量应尽可能大一些,但应改变小车的质量或拉力的大小时,改变量应尽可能大一些,但应满足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一般来满足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一般来说,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不超过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说,砝码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不超过小车和车上砝码总质量的10%.(4)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
10、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262627272828 探究点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探究点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2929第三部分两类基本动力学问题两类基本动力学问题 30301.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_;_;(2)(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_。2.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以以_为为“桥梁桥梁”,由由_和和_列方程求解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具体逻辑关系如图如图:运动情况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受力情况加速
11、度加速度运动学公式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313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的解题步骤:(1)(1)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问题的需要和解题的方便,选出被研究的物体选出被研究的物体,可以是一个物可以是一个物体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2)(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注意画好受力分析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注意画好受力分析图,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和运动性质。和运动性质。(3)(3)选取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选取
12、正方向或建立坐标系。通常以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或以加速度方向为某一坐标轴的正方向。坐标轴的正方向。(4)(4)求合外力求合外力F F。(5)(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必要时还要对结果进行讨论。3232 【典例】【典例】(2013(2013山东高考山东高考)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一质量一质量m=0.4kgm=0.4kg的小物块的小物块,以以v v0 0=2m/s=2m/s的初速度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 F作作用下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经t=2st=
13、2s的时间物块由的时间物块由A A点运动点运动到到B B点点,A,A、B B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L=10mL=10m。已知斜面倾角。已知斜面倾角=30=30,物块与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g取取10m/s10m/s2 2。333333【典【典例例解析】解析】(1)(1)由运动学方程得由运动学方程得:L=v:L=v0 0t+att+at2 2(2(2分分)v vB B=v=v0 0+at+at(2(2分分)代入数值解得代入数值解得:a=3m/s:a=3m/s2 2,v,vB B=8m/s=8m/s(2(2分分)(2)(2)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4、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23434设拉力设拉力F F与斜面成与斜面成角角,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垂直斜面方向垂直斜面方向:Fsin+F:Fsin+FN N-mgcos30-mgcos30=0=0沿斜面方向沿斜面方向:Fcos-mgsin30:Fcos-mgsin30-f=ma-f=ma又又f=Ff=FN N 联立联立三式三式,代入数值解得代入数值解得:Fcos+Fsin=5.2:Fcos+Fsin=5.2则则当当=30=30时时,拉力拉力F F有最小值有最小值,且且F Fminmin=N =N 335.21 5.67.8F3313 s i n(6 0)c o ss i
15、 n23(c o ss i n)3223535【典例】【典例】1.1.质量质量m=10kgm=10kg的物体的物体,在在F=40NF=40N的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下的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下,沿水沿水平桌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平桌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30Nf=30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在开始运动后的第5s5s末撤去水平力末撤去水平力F,F,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后停止总共发生的位移。停止总共发生的位移。(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636【解析】【解析】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F-f=
16、ma1 1,解得解得:a:a1 1=1m/s=1m/s2 25s5s末的速度末的速度:v:vt t=a=a1 1t=5m/st=5m/s5s5s内的位移内的位移:s:s1 1=a=a1 1t t2 2=12.5m=12.5m减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减速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f=ma2 2解得解得:a:a2 2=3m/s=3m/s2 2减速位移减速位移:s:s2 2=4.2m,=4.2m,总位移总位移:s=s:s=s1 1+s+s2 2=16.7m=16.7m答案答案:16.7m16.7m2t2v2a123737【典例】【典例】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木块的质量木块的质量m=2kg,m=2k
17、g,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0.2,木块在拉力木块在拉力F=10NF=10N作用下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右运动,运动运动5.2m5.2m后撤去外力后撤去外力F F。已知力。已知力F 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7=37(sin37(sin37=0.6,cos37=0.6,cos37=0.8,g=0.8,g取取10m/s10m/s2 2)。求。求:(1)(1)撤去外力前撤去外力前,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2)刚撤去外力时刚撤去外力时,木块运动的速度木块运动的速度;(3)(3)撤去外力后撤去外力
18、后,木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多少木块还能滑行的距离为多少?3838【解析】【解析】(1)(1)木块受力如图所示木块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方向竖直方向:F:FN N+Fsin37+Fsin37-mg=0-mg=0f=Ff=FN N,解得解得:f=2.8N:f=2.8N(2)(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水平方向:Fcos37:Fcos37-f=ma-f=ma1 1解得解得:a:a1 1=2.6m/s=2.6m/s2 23939由运动学公式得由运动学公式得:v:v2 2=2a=2a1 1s s1 1,解得解得:v=5.2m/s:v=5.2m/s(3)(3
19、)撤去外力后撤去外力后,木块受力如图所示木块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mg=ma2 2,解得解得:a:a2 2=2m/s=2m/s2 2由运动学公式得由运动学公式得:v:v2 2=2a=2a2 2s s2 2,解得解得:s:s2 2=6.76m=6.76m答案答案:(1)2.8N(1)2.8N(2)5.2m/s(2)5.2m/s(3)6.76m(3)6.76m4040第四部分专题部分:专题部分:连接体,临界,传送带,板块连接体,临界,传送带,板块 4141整体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整体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1.1.连接体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如叠
20、在一起、并排放在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如叠在一起、并排放在一起或用绳一起或用绳(或杆或杆)连在一起的几个物体。连在一起的几个物体。2.2.隔离法与整体法隔离法与整体法(1)(1)隔离法隔离法:在分析连接体问题时在分析连接体问题时,从研究问题的方便性出发从研究问题的方便性出发,将将物体系统中的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物体系统中的某一部分物体隔离出来,单独分析研究的方法。单独分析研究的方法。(2)(2)整体法整体法:在分析连接体问题时在分析连接体问题时,将整个物体系统作为整体分将整个物体系统作为整体分析研究的方法。析研究的方法。4242(3)(3)当需要计算物体之间当需要计算物体之间(或一
21、个物体各部分之间或一个物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力时力时,就必须把各个物体就必须把各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隔离出来隔离出来,根根据各个物体据各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的受力情况,画出隔离体画出隔离体的受力图的受力图,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4)(4)许多具体问题中许多具体问题中,常需要交叉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常需要交叉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有分有有分有合合,从而迅速求解相关问题。从而迅速求解相关问题。注意注意: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运用整体法分析问题时,要求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的大要求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
22、的大小和方向均应相同小和方向均应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如果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如果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仅大小相同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仅大小相同,如通过滑轮连接的物体如通过滑轮连接的物体,应采应采用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列方程。用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列方程。4343【典例】【典例】(2013(2013烟台高一检测烟台高一检测)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两个用轻线相连的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质量分别为质量分别为m m1 1和和m m2 2。拉力。拉力F F1 1和和F F2 2方向方向相反相反,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线与轻线沿同一水平直
23、线,且且F F1 1FF2 2。试求在两个物块运动过。试求在两个物块运动过程中轻线的拉力程中轻线的拉力F FT T。4444【标准解答】【标准解答】以两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两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F1 1-F-F2 2=(m=(m1 1+m+m2 2)a)a隔离物块隔离物块m m1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1 1-F-FT T=m=m1 1a a由由两式解得两式解得F FT T=答案:答案:1 22 112m Fm Fmm1 22 112m Fm Fmm4545【变式】【变式】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置于固
24、定的、倾角为的斜面的斜面上上,如图所示如图所示,滑块滑块A A、B B的质量分别为的质量分别为M M、m,A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因数为1 1,B,B与与A 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滑块滑块B B受到的摩擦力受到的摩擦力 ()A.A.等于零等于零B.B.方向沿斜面向上方向沿斜面向上C.C.大小等于大小等于1 1mgcosmgcosD.D.大小等于大小等于2 2mgcosmgcos4646【解析】【解析】选选B B、C C。把。把A A、B B两滑块作为一个整
25、体,设其下滑加速两滑块作为一个整体,设其下滑加速度为度为a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m)gsin-(M+m)gsin-1 1(M+m)gcos(M+m)gcos=(M+m)a=(M+m)a解得解得 a=g(sin-a=g(sin-1 1cos)cos)由于由于a agsingsin,可见,可见B B随随A A一起下滑过一起下滑过程中,必然受到程中,必然受到A A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擦力,B B正确。设摩擦力为正确。设摩擦力为F FfBfB,由牛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第二定律,有mgsin-Fmgsin-FfBfB=ma=ma得得 F FfBfB=mg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