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专题一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专题概述:一、专题概述:1.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2.主流思想主流思想: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思想即政治思想,即三纲五常、统治者倡导的主流思想即政治思想,即三纲五常、忠忠孝观念孝观念为核心价值观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形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封建伦理道德的形成。3.专题知识提纲专题知识提纲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和儒家思想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
2、和儒家思想的出现。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家学说改造之后成为正统思想。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家学说改造之后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形成新儒学(理学)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形成新儒学(理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得到新发展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得到新发展第第 1 讲讲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一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时期1.1.经济经济:井田制崩溃井田制崩溃,私田大量出现,土地私有制确立,私田大量出现,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2.2.政治政治:争霸兼并
3、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周王室衰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微,诸侯士大夫崛起。3.3.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兴起,新旧阶级斗争激烈;新兴地主阶级兴起,新旧阶级斗争激烈;“士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4.思想文化思想文化:从从“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发展为发展为“学在民间学在民间”5.5.科技科技: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二二.儒家学派:儒家学派:(一)(一).春秋:孔子春秋:孔子1.“1.“仁仁”的思想的思想(1 1)概念:)概念:“仁者爱人。仁者爱人。”(2)方法:方法: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子曰:子曰:“其恕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生说:先生说:“大大概就是概就是恕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忠”)“忠恕忠恕”(3 3)“仁仁”的表现:的表现:统治阶级治国:统治阶级治国:德治(强调道德教化)德治(强调道德教化)王道王道于普通人:于普通人:子曰: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2.“2.“礼礼”的思想:的思想:(1 1)含义:含义:西周的尊卑贵贱等级名分制度及相应的社会规范和行为西周的尊卑贵贱等级名分制度及相应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准则(2 2)礼的实践方法: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于社会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父父子子的尊卑贵贱的社会秩序尊卑贵贱的社会秩序于个人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动3.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反对犯上作乱,但否认绝对服从关系;没有神化君权反对犯上作乱,但否认绝对服从关系;
6、没有神化君权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论语.为政为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4.愚民理论愚民理论(二)(二).战国:战国:1.1.孟子:孟子:孟子孟子,战国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奠基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人,被尊为“亚圣亚圣”,有,有孟子孟子为经典著作。为经典著作。(2 2)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4)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君臣关系:君臣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的孟子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曰: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以礼入法,礼法并用以
7、礼入法,礼法并用礼治:以礼名分,使民知贵贱尊卑有序;礼治:以礼名分,使民知贵贱尊卑有序;尊君,君主势位至尊是治国关键尊君,君主势位至尊是治国关键 (2)重民论;君臣关系也不是绝对的)重民论;君臣关系也不是绝对的 1.1.春秋:老子春秋: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
8、,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逍逍遥遥”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欲而民自朴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统治者要约束自己的欲望,要少做有损百姓的事,多做统治者要约束自己的欲望,要少做有损百姓的事,多做改善民生的事。改善民生的事。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没有区别。
9、“逍遥逍遥”的人生哲学:的人生哲学: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2.人性观:性恶论人性观:性恶论法:法治以治民(严刑峻法、赏罚分明)法:法治以治民(严刑峻法、赏罚分明)引礼入法引礼入法术:心术,驾驭臣下之术术:心术,驾驭臣下之术势:君主的地位、权势势:君主的地位、权势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要(2014(2014山东文综山东文综)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瓦解
10、了宗法分封制度C.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2014(2014海南单科海南单科)有先秦思想家认为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强调()A.A.君主无为而治君主无为而治 B.B.强化血缘等级强化血缘等级C.C.推行礼乐仁政推行礼乐仁政 D.D.实行严刑峻法实行严刑峻法(20142014课标全国文综课标全国文综卷卷)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问题。基于对人性的
11、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他们认为人性()A.A.本质是善本质是善 B.B.本质为恶本质为恶 C.C.非善非恶非善非恶D.D.本善习远本善习远【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家的思想主张。【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家的思想主张。解答关键解答关键:正确理解思想家的人性论。正确理解思想家的人性论。【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解析】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荀子主张性本恶,佛教主张非善非恶佛教主张非善非恶,故故A A、B B、C C不是宋明理学家思想主张的新认识。本善习远就是人不是宋明理学家思想主张的新认识。本善习远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的本性是善良
12、的,习性却相差很远。语出三字经习性却相差很远。语出三字经:“:“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习相远。”三字经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三字经是理学思想的普及读物。性本善属于天理性本善属于天理,应当加以保存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习相远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应当灭人欲,故故D D是宋明理学家认为的人性。是宋明理学家认为的人性。(20142014广东文综广东文综)红楼梦中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一概不用虚应故事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只是先把四书四书一
13、气讲明背熟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是最要紧的。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四书”更受重视更受重视B.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诗经遭到轻视C.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反映宋代生活第第 2 讲讲 儒学的兴起儒学的兴起 一、秦朝:儒学遭到沉重打击一、秦朝:儒学遭到沉重打击焚书坑儒焚书坑儒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2.实质:实质:3.评价:评价: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是中国文化史
14、上的一场浩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用粗暴的手段统一舆论,控制意识形态,巩固君主专制用粗暴的手段统一舆论,控制意识形态,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秦统一后经济、文化、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舆论的秦统一后经济、文化、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舆论的统一。统一。二二.汉初治国方略:汉初治国方略:兼道、法、儒的复合治国术兼道、法、儒的复合治国术:黄老无为学说黄老无为学说儒学复兴开端儒学复兴开端黄老无为思想兼容法家、道家、儒家的复合
15、思想,该黄老无为思想兼容法家、道家、儒家的复合思想,该学派主张道生法,守道就是遵法,法和礼并用,达到学派主张道生法,守道就是遵法,法和礼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即清静无为的境界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得到刘邦的赏识。,得到刘邦的赏识。在具体治国方略上,经济上提倡无为而治,反对横征在具体治国方略上,经济上提倡无为而治,反对横征暴敛,主张轻徭薄赋、重农抑商、慎刑,做到与民休暴敛,主张轻徭薄赋、重农抑商、慎刑,做到与民休息。息。政治上,叔孙通采纳儒家的礼制规范了君臣之道,使政治上,叔孙通采纳儒家的礼制规范了君臣之道,使刘邦体会到了做皇帝的尊贵和高高在上的威严,儒学刘邦体会到了做皇帝的尊贵和高高在上的
16、威严,儒学悄然复兴。悄然复兴。三、汉武帝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社会背景:社会背景:汉朝经过长期的修养生息,国家实力相当雄厚。汉朝经过长期的修养生息,国家实力相当雄厚。土地兼并、商贾膨胀、边境不宁、同姓诸侯势力壮大土地兼并、商贾膨胀、边境不宁、同姓诸侯势力壮大 汉武帝汉武帝重用重用儒士儒士现实问题需要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现实问题需要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痛谊也。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痛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
17、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六艺指儒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六艺指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公羊春秋公羊春秋援引春秋援引春秋“大一统大一统”理论,提倡以思想大一统来保持政理论,提倡以思想大一统来保持政治大一统;治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新儒学新儒学材料二:材料二:“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
18、,与天异者大乱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董仲舒董仲舒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理论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理论,神化皇权。神化皇权。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董仲舒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君为阳,臣为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阳尊阴卑,。阳尊阴卑,由此地要服从于天,阴要服从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由此地要服从于天,阴要服从于阳,卑就要服从尊,下就要服从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就要服从于上,臣就要服从君。这就是“礼礼”。礼的主。礼的主要原
19、则是要原则是“以人随君,以君随天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屈民而伸君,屈君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而伸天”.吸收阴阳学派等思想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吸收阴阳学派等思想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提倡忠孝提倡忠孝.发挥发挥“仁政仁政”:道德教化;重义轻利、道德教化;重义轻利、限田、薄限田、薄敛、省役敛、省役 3.3.独尊儒术成功的原因:独尊儒术成功的原因:提高了君主的地位,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提高了君主的地位,改变了先秦儒家君臣关系的基本理念,发展了礼制思想使之更适合皇帝专制基本理念,发展了礼制思想使之更适合皇帝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中央集权的需要。4.4.汉武帝治国特点:外儒内法、礼法并用汉武帝治国
20、特点:外儒内法、礼法并用 6.6.影响影响(1 1)积极方面:)积极方面:(2 2)消极方面:)消极方面:儒学地位上升,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儒学地位上升,同时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视,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发展。三、董仲舒新儒学的普及化三、董仲舒新儒学的普及化1.1.改造教育体制:改造教育体制:建立中央到地方教育体系,太学和郡国学校建立中央到地方教育体系,太学和郡国学校(1 1)性质:)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
21、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学校。(2 2)意义:)意义: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培养适合皇帝专制的人才培养适合皇帝专制的人才君为臣纲成为官民普遍认同的意识君为臣纲成为官民普遍认同的意识2.2.改造人才选拔制度:改造人才选拔制度:以新以新儒学理论对儒家经典作注作为人才选拔的考儒学理论对儒家经典作注作为人才选拔的考试内容试内容3.结果:君为臣纲成为官民普遍认同的意识结果:君为臣纲成为官民普遍认同的意识(2014(2014江苏单科江苏单科)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
22、为例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材料表明,董仲舒董仲舒A.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0142014海南单科海南单科)“礼之所去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刑之所取,失礼则失礼则入刑入刑,相为表里者也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出当时 A.A.礼制观念淡化礼制观念淡化B.B.儒法两
23、家结合加深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C.崇尚法家思想崇尚法家思想D.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儒学独尊地位动摇(20142014课标全国文综课标全国文综卷卷)秦朝法律规定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西晋时规定,私拿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西晋时()A.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法律的变迁与发展【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法
24、律的变迁与发展,涉及传统文化观念。解答涉及传统文化观念。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私拿亲子财物无罪私拿亲子财物无罪”。法律作为调节人际。法律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关系的一种手段,与伦理道德不同与伦理道德不同,它讲理不讲情它讲理不讲情,一旦讲情一旦讲情,就说明法律受到就说明法律受到了伦理观念的影响。了伦理观念的影响。【解析】选【解析】选D D。儒家伦理强调。儒家伦理强调“尊尊、亲亲尊尊、亲亲”,”,这些观念或原则对中国古代政这些观念或原则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重要影响治产生重要影响,秦律规定秦律规定“私拿亲子财物无罪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说明渗透着儒家
25、伦理的说明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亲亲亲亲”观念。而晋律又规定观念。而晋律又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说明说明“亲亲亲亲”观念观念得到强化得到强化,故选故选D D。私拿养子和亲子的财物属于其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私拿养子和亲子的财物属于其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而不是而不是权利相同权利相同,故故A A不正确。不正确。“血缘亲情逐渐淡化血缘亲情逐渐淡化”和和“宗族利益受到保护宗族利益受到保护”在材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料中并未体现,故故B B、C C不正确。不正确。(20142014课标全国文综课标全国文综卷卷)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