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89张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07121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PPT
  • 页数:89
  • 大小:606.4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89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经济发展 模式 比较 89 课件
    资源描述:

    1、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 华华 民民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一、中国与印度崛一、中国与印度崛 起的世界意义起的世界意义1、历史上的亚洲、历史上的亚洲o中国与印度所在的亚洲曾经是非常富庶的地方,直到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者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在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西欧及其衍生国家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o在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扩张以前,印度是后来成为西方殖民地国家中唯一的工业品出口国,即使到了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地统治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印度的工业规模仍然要比其他任何一个欧洲殖民地的工业规模都

    2、要大。o但是,随着西方对印度的殖民、以及对中国的殖民渗透,本来就已处在停滞状态的中印两国经济更是出现了历史性的大逆转,在此后的 100 多年时间里,中国与印度、以及这两个大国所在的亚洲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为贫困的地区,而且大部分贫困人口恰好集中在中国与印度这两个人口规模极其巨大的国家里。2、亚洲的复兴、亚洲的复兴o亚洲的复兴是从1950 年代开始的,但是走出亚洲经济复兴第一步的并不是中国和印度,而是日本,这是因为中国与印度在争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之后,出于对西方国家的“敌意”而选择了被事实证明是缺乏效率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未能实现有效的经济增长,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解决多个世纪积累起来的贫困。o但

    3、是,当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功实现对美国与欧洲的赶超,以及随之而来的东亚“四小龙”与 “四小虎”的经济起飞,给中国以巨大的冲击。o中国在经过审慎的思考以后,在1979年以后毅然决然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从而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中国经济奇迹。面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印度最终也在1992年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结果,在进行转型后的10多年时间里,也发生了在印度历史从来没有过的经济增长。3、中国与印度崛、中国与印度崛 起的世界意义起的世界意义(1)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中国与印度的崛起为解决世 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界性的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o众所周知,只有经济增长才能有效地减少和

    4、消灭贫困,或者换句话说,财富的创造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性因素,而分配至多只能解决公平问题,但是绝对不能解决贫困问题。o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与崛起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只花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使得大致为 4亿左右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o印度在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其贫困人口要占到全国总人口的36%,但是在市场化改革仅 8 年之后,其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就显著地下降了八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o毫无疑问,中国与印度在解决贫困问题上的巨大突破既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出贫困树立了信心,也为世界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可能。o如果我们沿着这样的逻辑作更进一步的推理,那

    5、么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还将为改善世界人权状况做出巨大的贡献。无数的事实证明,人权状况的改善极大地依赖于经济上的脱贫。(2)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与)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与15世纪西世纪西 方国家的崛起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方国家的崛起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o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有助于减少和消除世界性的贫困,但是在西方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则制造了世界性的贫困。在西方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发生了在他们各自国内的阶级分化与收入分配对于资本的过度倾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贫困,而且还看到了由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与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世界性贫困增长,从而使得整个世界日益被分化为发达的工业化富国与不发达的发展中穷国。o或许有人会以美

    6、洲为例来为西方的殖民地活动进行辩解,但是,在我们看来,在美洲发生的现象与其说是殖民还不如说是移民,因此,即使在西方学者的很多著作中,也是从来不把美洲作为西方的殖民地来看待的,相反,他们更加愿意称美洲为西方的衍生国家。o但是,除了美洲、或许还要算上大洋洲之外,我们在世界其它各洲再也没有看到过由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事实是在前西方殖民地国家普遍发生的现象是经济崩溃与贫困的增长。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本质上区别,所以,与西方国家的崛起相比,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从一开始就具有和平性、而非掠夺性。(3)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对控制世 界人口的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界人口的增长

    7、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 o如果说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有效地解决世界存量人口的贫困问题,那么从流量的观点来看问题,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还将对控制世界人口增长做出更为积极的贡献。o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比较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以及由经济增长所造成的收入增加会改变人们生儿育女的“成本-收益”函数,人们生儿育女的成本会因为收入增加、生活费用上涨而增加,但人们生儿育女的收益(比如养老送终的收益、增加人口数量以增加家庭总收入的收益等)则会因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因此,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的结果将是增量(流量)人口的下降。o当然,要发生这样的变化,一个充分条件是工业化与城市

    8、化必须同时并进,因为城市可以创造更多的消费活动、城市生活需要更多的社交、城市的生活费用通常也要比乡村更加昂贵、而且城市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也要比乡村快得多。所有这些将会大大地降低人们的生育欲望,从而产生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负相关效应。(4)改革与开放是)改革与开放是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o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还表明,尽管各国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以及文化遗产可以不尽相同,但是,实现经济增长、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和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则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o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1844年撰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就以十分赞叹的语句肯定了市场经济在解放社会生产力中所发挥出来的惊人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

    9、用了“法术般地呼唤出来”的词汇来描述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的景象,并且还为我们描绘了当这种被解放出来的生产力随着市场边界的扩张而走向全世界时又是怎样引起整个世界的制度变革的。o在今天的世界经济中,那些既未向市场经济转型、又没有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至今没有发生经济增长也就不足为怪了。(5)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可以为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o首先,中国、特别是印度都是属于世界“人口年轻”的国家,它们可以为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口红利”;o其次,它们拥有强大的低成本制造能力,这可以让整个世界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而不至于发生通货膨胀;o最后,从长期来看,中国

    10、和印度的崛起还可以为世界创造一个规模空前巨大的新兴市场而使世界各国都有可能分享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成果。结结 语语o根据以上几点分析,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所产生的影响绝不是国别性或者区域性的,而是世界性的。o不仅如此,在现有的国际规制下,中国和印度崛起所产生的这种世界性影响不会是破坏性的或侵略性的,只能是和平性与建设性的。o因此,与以往发生在西方世界的大国崛起相比,中国和印度的崛起将更加有利于人类解放与世界和平。二、中国和印度为何会二、中国和印度为何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1、中国和印度走、中国和印度走向市场化道路不同向市场化道路不同(1)历史遗产)历史

    11、遗产o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o而印度在其改革开放以前所实行的则是以私有制为基本制度的计划经济o这种根本制度上的差异导致了这两个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必须要选择不同的改革道路(2)中国的产权改革)中国的产权改革o中国要想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首要的任务便是进行所有制的改革,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正式引入产权和私人企业制度。这项改革最初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就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迅速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得以推行,从而成功地奠定了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制度基础。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仅仅是在1978至1984年间,由于中国政府在农村进行了明确

    12、土地产权和其他一些产权的改革,就使中国农业产出提高了四十二个百分点。o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产权改革与私人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综观今日之中国,什么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提高的越快;什么地方产权改革越是滞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就越慢,贫困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严重。o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再分配可以缓解不同地区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矛盾,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可能还是在于产权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3)印度的自由化改革)印度的自由化改革o与中国不同,由于印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已广泛地存在着数量众多的私人企业

    13、,因此,对于印度来说,其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就是放松政府管制、大力推进经济自由化与贸易自由化就可以了。o印度大致上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贸易限制的改革,但是真正的自由化改革则是从1992年才开始的。在1991年时,印度的平均关税为83%,但是到了2019年,印度的平均关税已经降低了30%以上。贸易自由化导致激励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来之于国内,而且还来之于国际社会,其结果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印度企业的生产率,并且还显著地减少了印度企业关门倒闭的现象。o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从1992年改革开放至今,印度的 GDP已经翻了一番多,其人均GDP提高了近 4 倍,并且和中国一样,印度也非常显著地减少

    14、了贫困。(4)结语)结语 不管中国和印度在走向市场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有多大的不同,但是,中国和印度的改革在有一点上却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两国都谨慎地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从而成功地避免了那种频频地发生在前苏联和中东欧计划经济国家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动乱,以及因为社会动乱而造成的经济衰退。2、中国和印度对、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的模式不同外开放的模式不同(1)中国和印度对外)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模式的差别开放模式的差别o从中国和印度对外开放的模式来看,这两个国家也存在着相当显著的差别。o就中国而言,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出口导向和引进外资,而印度的对外开放则采取了对外投资与自由贸易的方式。o导致中国和印

    15、度在对外开放上所采取的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做法的原因就在于两国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完全不同的。(2)中国向市场经)中国向市场经 济转型的初始条件济转型的初始条件o第一,劳动几乎无限可供给;o第二,内需因为过剩劳动和农村居民数量过大而严重不足;o第三,中国城乡居民虽有很高的储蓄倾向,但是由于企业和企业家的高度稀缺而不能把国内的储蓄有效地转化成为生产性的资本来增加国民财富和居民收入。(3)中国对外开放的策略)中国对外开放的策略o这样的初始条件和经济特征就决定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只能采取出口导向和大规模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模式。o通过采取积极的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其方法是人民币汇率贬值(1994年)和出口退税,

    16、中国有效地解决了由内需不足而造成的生产过剩问题。o通过引进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有效地增加了中国的投资总额,而且还激活了市场竞争、激发了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促进了中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所有以上这些由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使得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劲增长。(4)印度向市场经)印度向市场经 济转型的初始条件济转型的初始条件 o有比中国更好的企业制度和金融体系。o但劳动力素质不高,文盲率要达到40%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社会的“种性制度”有关。o基础设施非常糟糕。o因为过早地推行西方式的民主而导致政府效率非常低下。(5)印度对外开)印度对外开 放的策略选择放的策略选择o面对这样的初始条件,

    17、印度在开始对外开放时所能做出的选择只能是对外投资和自由贸易。o由于印度政府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不作为,故尔看不到国家对制造业的这种支持,结果,印度的自由主义的贸易政策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印度制造业难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o把素质较差的劳动力和糟糕的基础设施这两个初始条件结合在一起,就会发现,印度是没有能力吸引世界跨国公司到它国内投资生产的。o并且,只要印度本国的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就将面临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基础设施供不应求的发展瓶颈,而这正是导致印度的制造业发展在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情况下,就不得不到海外投资。o当我们再把印度民主的、但同时又是分散的和缺乏效率的政治体制与其基于种性制度之上的精英教育体

    18、制结合起来,再加上由于英国殖民而留下的语言遗产(英语被英国殖民者确定为印度的官方语言),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印度为何无法采取鼓励出口的发展战略,并且在政府无法作为的自由化贸易战略中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参与全球计算机软件业外包式国际分工的道路。(6)两个必要的评论)两个必要的评论第一个评论第一个评论o有许多人认为,从事国际软件业外包生产的印度要比从事大规模制造的中国更有发展潜力,因为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印度似乎要比中国处在科技含量更高的国际分工层次上。但是,在我们看来,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o首先,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其实都处在国际分工的底端,这是由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所决定,区别只是

    19、在于中国处在国际制造业分工的底端,而印度则处在国际软件业分工的底端,并且这种区别归根到底是由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o其次,当我们把这样的区别作更进一步的分析时,却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制造由于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和更大的产业溢出效应,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为公平的经济增长;相反,印度软件生产的产业链相当短,并且其产业溢出效应也比较小,因此,印度的软件生产只创造了有限的就业机会,并且还发生了“软件新贵”与普通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巨大鸿沟。第二个评论第二个评论o还有人认为,印度在基础设施上的供给不足是可以得到弥补的,但是中国在制度与技术等软实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是难以得

    20、到克服的,因此,从长期来看,印度的发展潜力要大于中国。对于这样的看法,我们也是不能赞同的。o不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往往都同时面临着双重的制约:即有软性的制约,如制度和技术;又有硬性的制约,如基础设施等。但是,问题就在于,在以上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制约因素中,究竟是何种制约因素对经济增长构成了更大的障碍呢?o世界银行2019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通过调查和研究表明,在构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各种制约因素中,名列首位的并不是制度、技术和金融体制等软性因素,恰好是人们通常都认为并不重要的基础设施。3、中国与印度的经、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道路不同济增长道路不同(1)经济增长的一般规)经济增长的一般规 律与

    21、中印的不同选择律与中印的不同选择o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遵循人们所熟悉的增长道路,即第一步摈弃农业,转向制造业,再后来则转向服务业,并以此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o但是也会有一部分国家会直接从农业生产国转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o如果将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加以比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中国是沿着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发展道路循序渐进的,而印度则部分地采取后一种经济增长的道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服务业的发展上。(2)中国的增长结构)中国的增长结构o1990年时,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为27%、工业(包括制造业和采掘业等)占GDP的比重为42%,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33%、服务业占GD

    22、P的比重为31%。o到了2019年,以上这些数据相应地变化为15%、52%、39%和33%。通过计算,我们很容易得到这些产业的年均增长率,它们分别为3.5%、12.3%、11.7%和8.8%。o从中国各大产业年均增长率的比较中,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工业的年均增长率是最高的,除了农业之外,增长率最慢的就是服务业了。(3)印度的增长结构)印度的增长结构o印度的情况与中国刚好相反,在1990年时,其农业占GDP的比重为31%、工业占GDP的比重为28%、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17%、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1%。o到了2019年时,印度的产出结构相应地变化为22%、27%、16%和51%,其各大产

    23、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则分别为2.7%、6.0%、6.5%和7.9%。o由此可见,在1990到2019年间,印度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服务业,而且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相比,工业和制造业甚至有相对萎缩的趋势。(4)导致中印两国增)导致中印两国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一,中国的投资环境决定了中国要比印度更加适合发展制造业o中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因而要比印度更适合发展制造业。o至于中国为何会比印度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其原因在于中国和印度的财政结构完全不同。o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之于商品和服务税,其支出主要用于基本建设,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o与中国很不相同的是,印度

    24、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则主要来之于所得税、利得税、资本收益税和国际贸易税,而其支出则主要用于国内外债务利息的支付,大致要占到其支出总额的30%左右(2019年的数据)o 最后两国地方政府的行为也大不相同。第二,中国的商业环境在总体上也要比印度好的多o在创办企业所需时间上,中国需要41天,印度要花89天o财产登记注册中国只要32天,而印度则需要67天o在反映企业雇用职工的僵化指数中(其取值范围为0-100)中国为30,而印度则高达48o最后,中国处理破产企业所需时间平均为2.4年,印度则需要10年的时间o2019年政府腐败构成企业发展限制的数值中国为27.3%,而印度则高达37.4%。导致这种差异的

    25、关键因素就是因为中国事实上存在着地方政府之间为经济增长而展开的争夺企业的竞争。这样的竞争使得政府的租金率大幅下降,腐败行为也会因为竞争而趋于减少。第三,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在总体上也要比印度好的多o2019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中国小学教育的总入学率116%、中学为67%、高等教育位13%,但在印度则分别为99%,中学为50%、高等教育为11%o再从教育成果来看,中国2019年成人的识字率男性为 95%、女性为 87%,青年识字率男性和女性均为 99%,但印度的数据则为 68%、45%,以及80%和65%o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中国更加适合发展制造业,而印度则无何奈何地选择了服务业。(5)一个必要的评论)一

    26、个必要的评论o在这里我们特别不能接受的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中国通过对外开放而成为世界加工厂会导致中国资源枯竭和环境遭到破坏的说法。o事实告诉我们,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总是要好于低收入国家,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可以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用来保护和改善环境,因此今天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和为世界生产来加快经济增长,实际上是有利于未来环境改善的。o而且,只要我们能够按照禀赋特征来参加国际产业分工,我们所投入的就主要是劳动,那么就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o中国发展加工贸易来发展中国制造,可以缓解中国国的资源危机。o如果说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有破坏中国环境的产业进入中国,那么这也不是加工贸易或者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错,而是由

    27、于中国各级政府没有能够加强对破坏环境的产业进入中国的管制所造成的。三、中国和印度所三、中国和印度所必需面对的挑战必需面对的挑战1、中印两国的共同课题:、中印两国的共同课题:根除贫困和公平收入根除贫困和公平收入(1)保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保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o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不仅取决于它的由各种各样的技术性因素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还取决于其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o因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可以增加国内居民消费,从而使得本国宏观经济中的供求关系保持平衡。o假如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过于悬殊,那么就会出现储蓄率过高和内需不足的问题,这时宏观经济增长就会因为投资增长过快、国内居民消费不足

    28、而过多地依赖于出口贸易。o这种情况假如被不断地持续下去,那么该国最终将会因为遭遇来之于外国的贸易制裁而陷入因为缺乏需求而引起的经济衰退。o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经济增长的目的原本就在于提高本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假如一国的经济增长不能带来这样的结果,那么经济增长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2)中国和印度的收入分配状况)中国和印度的收入分配状况o从吉尼系数来看,中国为44.7%,印度为32.5%;o再从收入最高的20%居民占全社收入或消费的百分比来看,中国为50%,印度为43.3%。o中国和印度的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虽然要高于发达工业化国家,但是却比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大部分非洲国家要

    29、低得多(它们的吉尼系数一般都在50%至60%之间)o这里有一个令人奇怪的现象是,印度的基尼系数竟然会低于中国。o这是由中国和印度两国间财政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印度的税收是以所得为主的,而中国的税收则是以交易为主的,因此税后收入分配印度肯定要比中国更为公平些。(3)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o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我们在此还须强调的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基尼系数的变化都不是单调的,它既不会单调递增,也不会单调递减。o假如我们忽略了中国、以及印度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阶段上的差异,而盲目地根据基尼系数的差别来制定收入分配政策,那么其出错的概率就会很大。

    30、o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印度来讲,解决贫困问题仍然是第一位的,而解决贫困首先需要鼓励人们进行财富的创造,而不是财富的再分配。2、中国未来的课题:、中国未来的课题: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1)政府究竟做什么?)政府究竟做什么?o计划经济中的政府:全能政府o转型经济中的政府:制度创新、转变职能o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弥补市场无能、纠正市场失灵o应当加以防范的政府:盈利政府公共品公共品社保与医保等社保与医保等私人私人消费品消费品政府进入私人消费品生产部门政府进入私人消费品生产部门挤出挤出民间民间企业企业挤出私人消费挤出私人消费为养老而储蓄为养老而储蓄居民不得不为公共品短缺而买单居民不得不为公共品短缺而买单(

    31、2)政府功能错位导致低效率与不公平)政府功能错位导致低效率与不公平(3)为让更多的人分享经)为让更多的人分享经 济增长的成果而改革政府济增长的成果而改革政府o完善社会保障体系o改革过于市场化的医疗体系o增加教育投入o增加研发投入、创建国家创新体系o发展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和其他具有公共性的基础设施3、印度未来的课题:、印度未来的课题:改革落后的种姓制度改革落后的种姓制度(1)印度的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o印度社会有别于其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种姓制度。o这种制度将全部人口划分成相互排斥的、具有界定明确的、并且是可以继承的社会职能的不同群体。在这种制度中,最高种姓是婆罗门,他们原来是由社会最上层的

    32、祭司们组成,他们仪式性的纯洁不容被体力劳动所玷污;其次是刹帝利或武士种姓;再下面是吠舍或商人种姓;处在最低层的则是首陀罗或农民种姓。o除此之外,在印度还有一大批不能进入种姓系列的阶级,他们就是那些从事卑贱和肮脏工作的贱民。o问题的关键在于印度的这种种姓制度是刚性的,即不同种姓的成员相互之间不能通婚、不可在一起吃饭,也不可以有任何的社会交往。o由此产生的后果便是阶层或者阶级划分的凝固化,以及社会地位和职业的自然继承。(2)印度种姓制度的消极后果)印度种姓制度的消极后果o第一,它会削弱人们开展经济活动的动力。因为在种姓制度下,当人们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甚至是没有机会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及其对于财富

    33、的占有,那么人们就会失去工作动力而走向宿命论;o第二,它会削弱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印度人口中的识字率很低,文盲率比起中国来要高得多,这就决定了印度底层劳动者的行为能力必定要比中国低得多,以致印度虽然能够参与国际软件分工,但是却不能大规模地进行制造。o把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加以分析时,就可看到印度的种姓制度必将成为印度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因为种姓制度既会导致普通劳动者缺乏财富创造的动力,又会使得大部分底层劳动者缺乏财富创造的能力。(3)印度需要宗教改革)印度需要宗教改革o种姓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以“转世说”为核心的印度教。o因此,为了改革无效率的种

    34、姓制度,就必须对印度教进行必要的改革。o最近,我们时代的印度教一书的作者阿尔温德沙尔马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那就是把深深地烙上了种姓制度烙印的印度教改造成为一种新型的、能够与现代化发展兼容的“无种姓制度的印度教”。结结 论论o不管是中国还是印度,这两个拥有古老文明的国家要在21世纪中真正地崛起,首先就必须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o但是,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对传统的文明加以变革,对于中国来讲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变。o对于印度来讲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则是不合理的种姓制度。o因为没有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市场力量就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o所以,尽管中国和印度所要走的道路是非常不同的,但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89张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071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