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招数学试卷分析精编版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中招数学试卷分析精编版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中招 数学试卷 分析 精编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2016年河南省中招数学年河南省中招数学试卷分析试卷分析义马市教学研究室 李旭霞 一、试卷整体分析一、试卷整体分析 今年的试卷和往年试卷相比,沿袭了一贯的风格,试卷整体稳定,略有创新。今年的数学总题量仍是23题,在考试形式、考试难度、考试题型等方面稳定中有创新。在内容分布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部分所占分值的比约为46 42 12,“综合与实践”融入这三部分之中,与实际课时数基本相当。本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突出教材的考查功能,注重学生恰当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方程思想、特殊和一般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等。
2、特别是最后的“压轴题”,更是运用了数学的多种方法与思想。二、试题结构二、试题结构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题型结构仍是8+7+8的设计,8道选择题、7道填空题和8道解答题。这种安排让试题的难易度呈螺旋上升,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既面对全体,又兼顾了选拔区分功能。全卷三大题23道小题,其中18题为选择题(共24分);915题为填空题(共21分);1623题为解答题(共75分)。三、知识点考查三、知识点考查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 难度1相反数 3 2科学计数法 3 3三视图 3 4方差的实际意义 3 5二次根式、幂运算、整式的加减 3 6反比例函数k的几何意义 3 7勾股定理与中位线
3、 3 8四边形与坐标系中的旋转与对称 3 题号考查知识点 分值难度9指数幂与立方根计算 3 10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3 11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3 12列举法求概率 3 13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顶点 3 14圆中的计算(不规则阴影)3 15翻折中的分类讨论 3 题号考查知识点分值难度16分式的化简求值与一次不等式 8 17统计综合 9 18圆中三大定理 9 19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9 20二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应用题 9 21二次函数的翻折探索(奇偶性)10 22几何最值问题综合 10 23二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旋转综合 11 四、试题特点四、试题特点 2016年中考数学试题初步看来整体难度适中,试卷
4、的风格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的基本模式,稳定中有变化有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面向全体、注重基础,知识点覆盖全面、面向全体、注重基础,知识点覆盖全面 试题整体体现出对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基本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在试卷结构、知识内容、题型等方面总体保持稳定,难度略有提升。填选题部分变化不大,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基础知识点考察全面,难度不高,学生得分比较容易。而统计与概率部分占15分左右,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整体较为简单。2、核心知识、重点知识考察比例略有调整,对图形、核心知识、重点知识考察比例略有调整,对图形重在考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重在考察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与代数部分,
5、占55分,主要涉及科学计数法、代数式的运算、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以及函数与坐标轴交点的求法,比较简单.解答题20、21题侧重对数学计算能力和建模思想的考查。图形与几何部分占50分左右,四边形仍是考查的重点,填空题第14、15题是特殊四边形、图形的旋转、折叠的综合运用.19题是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对计算能力和数学建模思想要求较高。解答题18题是圆和四边形的综合运用。有关圆的问题,难度比起过去几年,有所提升。对于圆中三大定理的考察,具有指导意义。3、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突出试题的选拔性功能突出试题的选拔性功能。比如21题,试题很新,不过也不会
6、让学生感到害怕,因为考查的内容是核心内容,试题的素材来源于教材,试题的背景是学生熟悉的。从学生反馈看,22、23题前两问比较常规,考查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三问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其中第23题是压轴题,延续了多年来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的综合题考查方式。4、命题难易比例的调整,突出探究能力的命题难易比例的调整,突出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综合性、开放性增强综合性、开放性增强 填空题中唯一有较大难度的是最后一道15题的翻折问题,这一类问题近几年连续考察,由于变化多端,易于设计,因此这类问题的活力仍在,还可以再挖掘出许多的新意。在二次函数的代数压轴题部分和22题的几何压轴题部分,难度和题
7、型都有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能较好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其综合性、开放性均有所增强。五、五、23个题目中学生答题情况估个题目中学生答题情况估计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计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第8小题小题考查了中点坐标的求法及旋转的知识,每秒旋 转450,8秒旋转一周,60秒8=7周余4秒,正好又转1800,由第一象限转到第三象限,前后是中心对称,点D坐标是(1,1),所求坐标是(-1,-1),故选B。学生对于几何旋转的问题一直找不到方法,对于旋转的性质应用不熟练,导致失分。第第15小题小题分两种情况:(1)若BN=2MB,因为AB=3,B 为线段MN的三等份点,则MB=1,可证AM
8、BB NE,列比例式,设BE=EB=x,AB=3,解得x=;(2)若MB=2BN,因为AB=3,B 为线段MN的三等份点,则MB=2,可证AMB B NE,设 BE=EB=x,AB=3,解得x=。学生出错的原因:没有分类论,分情况讨论是相似知识中最为常见的题型。第第16大题大题3方面分析:方面分析:(1)得分情况估计:最高分8分,最低分0分,大多数学生在5-8分之间,一半以上的学生能得满分。(2)考察知识点:、分解因式、通分、约分、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整数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3)存在问题分析:、格式不规范,不写解,不写等式、对分解因式掌握不好、分式简化时出现符号错误,导致约分后出错
9、、结果没有化到最简、解不等式出错,例如由-x1得x-1或由-x1得x1。、解不等式组不写不等式组得解集-1x而是写成x-1且x、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不清楚,整数解-1,0,1,2,只有x=2能使原分式有意义,而学生带入0,1,2的都有。失分原因:、不按分式化简的基本步骤进行计算、计算能力较差、基本功不过关、平时习惯不好。第第17大题大题3方面分析:方面分析:(1)得分情况估计:大部分学生第二问能答对,能得满分。第一问错的较多,基本在5分左右。(2)考查知识点:圆的三大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问学生随意写结论,如:想当然地认为,某些角是相等的,某些线段是相等的,没有理论依据
10、。第一问方法多样,思路不清,证明过程复杂,混乱,证明过程中全等的应用较多,但证明过程不规范不完整。方法不简便,说明:一,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知识点掌握的不好。二,对圆的知识,掌握的不熟练,例如:圆内接四边形,外角等于内对角,圆中的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等。答题不规范,书写不规范,写的乱,看不清。第第18大题大题3方面分析:方面分析:(1)得分情况估计:90%的学生能的满分,一部分学生得6分左右,极个别学生得0分。(2)察知识点:、频数的计算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中位数 、用样本估算整体。(3)存在问题分析:、画图不规范,用钢笔画图、概念不清、计算能力差。第第19大题大
11、题3方面分析:方面分析:(1)得分情况估计、满分率约为85%。、得零分约占5%,其他占10%。(2)考查知识点: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存在问题 、作辅助线书写不规范,语言叙述不准确。、个别学生不作辅助线,直接解答。、答题不规范,写的乱,书写不规范,无解字。、叙述了作辅助线,但没有作图。、作辅助线后,没有推出BD等于9,就直接用了。、计算失误较多,求近似值求错,应为6.75,15.75,而个别学生,求出来为6.74,15.74.、过程中只有数字算式,没有字母表示的规范过程。、不理解“2.25米”的实际含义。、部分学生三角函数不会应用。、最后不写结论。第第20大题大题3方面分析:方面分
12、析:(1)得分情况估计:本题总分9分,平均得分67分,约有60%左右的学生得满分,其中第一问95%以上学生拿到满分。(2)考查知识点:(1)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以及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设计最省钱的购买方案。(3)问题分析:第(1)问极个别学生不会列方程组,主要原因是无列方程组所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另有个别学生基本功太差,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问整体来说分为两种解题方法:()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求出最省钱方案,此方法得分率较高。(二)利用列举验证,找出增减关系解决问题。此方法大部分学生解题过程不完整或无过程导致失分,但大多数学生能用函数增减性解决问题;另外还有个别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