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课本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建筑设计原理课本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设计 原理 课本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建筑设计原理刑双军 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机机 械械 工工 业业 出出 版版 社社 CHINA MACHINE PRESSISBN 978-7-111-24134-8目录前言第1章 建筑概述第2章 建筑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程序第3章 空间与结构造型 第4章 建筑构图法则 第5章 建筑设计方法论及设计手法 第6章 建筑外部环境及群体组合设计 目录第7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8章 建筑剖面设计 第9章 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第10章 建筑外部体型及立面设计第11章 建筑技术经济 第12章 建筑节能 第13章 建筑策划 参考文献 第1章 建筑概述1.1 建筑的含义1.2 建筑基本构成要素1.3
2、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1.4 建筑的分类1.5 建筑的发展复习思考题返回目录 辞汇对建筑的注释是:建造房屋、道路、桥梁、碑塔等一切工程。韦氏英文词典对建筑的解释为:设计房屋与建造房屋的科学及行业,创造的一种风格。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最早的建筑活动是人类为自己建起的提供躲避风雨和野兽侵袭的场所,是遮蔽所概念的物化产物。建筑物提供人们活动的场所;是一门工程;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行业。建筑就是一门必须面面俱备的学科与行业,而围绕它的中心议题是“人”。1.1 建筑的含义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论著建筑十书中认为“实用、坚固、美观”为构成建筑的三要素。1.2.11.2.1建筑
3、的功能建筑的功能 建筑不仅仅要满足各自的使用功能要求,而且应满足人体活动尺度、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要求,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卫生的环境。1.人体的各种活动尺度图 与建筑空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满足使用活动的需要,应该了解人体活动的一些基本尺度。如幼儿建筑的楼梯阶梯踏步、窗台高度、黑板的高度等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均应满足服务对象的使用要求;医院建筑病房的设计,应考虑通道必须能够保证移动病床顺利进出的要求等。家具尺寸也反映出人体的基本尺度,不符合人体尺度的家具对使用者来说带来不舒适感(见图1-1)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图1-1 建筑与人体基本尺度 2.人的生理要求 主要包括建筑物的朝向、
4、保温、防潮、隔热、隔声、通风、采光、照明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是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所必需的条件(见图1-2)。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图1-2 建筑符合人的生理要求 3.人的心理要求 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少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的需求,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会产生各种消极影响。如居住建筑私密性与邻里沟通的问题,老年居所与青年公寓,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对具体建筑设计也应有不同的考虑,如若千篇一律,将会导致使用者心理接受的不利。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1.2.21.2.2建筑技术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等内容。建筑
5、不可能脱离建筑技术而存在,结构和材料构成建筑的骨架,设备是保证建筑物达到某种要求的技术条件,施工是保证建筑物实施的重要手段。1.1.建筑结构建筑结构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结构为建筑提供合乎使用的空间;承受建筑物本身承受的全部荷载,并抵抗自然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界作用于建筑物的活荷载,如风雪、地震、地基沉陷、温度变化等可能对建筑引起的损坏。结构的坚固强度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与寿命。2.2.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是建筑事业的物质基础。材料是基础,材料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建筑材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以及外观、色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功能和质
6、量,影响建筑物的适用性、艺术性和耐久性。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3.3.建筑施工与设备建筑施工与设备 建筑物通过施工把设计变为现实。建筑施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施工技术,即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施工工具和机械,施工方法等。二是施工组织,即材料的运输,进度的安排,人力的调配等。建筑除了土建施工以外还需一些设备使之完善以创造适合人的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系统。保证建筑的热、光、声的物理环境控制系统。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 给水排水系统(冷水贮存、加压及分配、热水供应、消防给水、污水系统、雨水的集合与控制等)。暖通空调系统(供暖与空调、高层建筑的防火排烟等)。建筑电气及供电系统(室内外配线、电器照明、动
7、力系统、防雷等)。弱电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话及音响、有线电视等)。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1.2.31.2.3建筑形象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是建筑物内外观感的具体体现,它包括内外空间的组织、建筑体形与立面的处理,材料、装饰、色彩的应用等内容。什么是建筑形象的表现手段?(1)空间 建筑有可供使用的空间,这是建筑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最大特点 (2)形和线 和建筑空间相对存在的是它的实体所表现出的形和线。1.2建筑基本构成要素(3)色彩和质感 建筑通过各种实际的材料表现出它们不同的色彩和质感。(4)光线和阴影 天然光或人工光能够加强建筑的形体起伏凹凸的感觉,从而增添它们的艺术表现力(见图1-3)。1.2建
8、筑基本构成要素图1-3 建筑形象表现手段1.3.11.3.1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工程一般要经过设计和施工两个步骤(见图1-4)。目前在设计工作中,一般分工是结构和设备(包括水、暖、电等)分别有该专业的工程师负责(见图1-5)。在工业建筑设计中,又有负责工艺设计的工程师参与。1.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1.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设计施工施工许可设计交底竣工验收造价决算交付使用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设计招标方案设计现场勘察方案审批初步设计设计概算初步审批施工图设计设计预算报建审批施工许可施工招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场地准备进行施工施工监理图1-4 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示意图 1
9、.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设计工作建筑结构给排水供暖通风供电工艺图1-5 专业分工示意 1.建筑设计应考虑解决以下的要求。1)考虑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文化等各种活动的需求。2)考虑建筑与城镇和周围自然条件的关系,使建筑物的总体布局满足城镇建设和环境规划的要求。3)考虑建筑的内外形式,创造良好的建筑形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4)考虑材料、结构与设备布置的可能性与合理性,妥善地解决建筑功能和艺术要求与材料、结构和设备之间的矛盾。1.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 5)考虑经济条件,使建筑设计符合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降低造价,节省投资。6)应考虑施工技术问题
10、,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并促进建筑工业化等等。2.建筑设计内容 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空间环境的组合设计和构造设计两部分内容。建筑空间环境的组合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限定、塑造和组合,来解决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和美观等问题。1.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它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通过下列设计来完成的:(1)建筑总平面设计 (2)建筑平面设计 (3)建筑剖面设计 (4)建筑立面设计 (5)建筑构造设计1.3.21.3.2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适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提出来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1.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 适用是指合乎我国经济水
11、平和生活习惯,包括满足生产、生活或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需要的全部功能使用要求;经济是指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节约投资;美观是指在适用、经济条件下,使建筑形象美观悦目,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1.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基本原则1.4.11.4.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1.居住建筑居住建筑 主要是指提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如住宅、宿舍、公寓等。2.2.公共建筑公共建筑 主要是指提供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其中包括。(1)行政办公建筑(2)文教建筑(3)托教建筑(4)科研建筑(5)医疗建筑 (6)商业建筑(7)观览建筑(8)体育建筑(9)旅
12、馆建筑(10)交通建筑(11)通讯广播建筑(12)园林建筑(13)纪念性建筑1.4建筑的分类 3.3.工业建筑工业建筑 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4.4.农业建筑农业建筑 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如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与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1.4.21.4.2按建筑的规模分类按建筑的规模分类 1 1)大量性建筑)大量性建筑 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宅、学校、商店、医院、中小型办公楼等。2 2)大型性建筑)大型性建筑 指建筑规模大、耗资多、影响较大的建筑。如大型火车站、航空站、大型体育馆、博物馆、大会堂等。1.4建筑
13、的分类1.4.31.4.3按建筑的层数分按建筑的层数分 1 1)低层建筑)低层建筑 指12层建筑。2 2)多层建筑)多层建筑 指36层建筑。3 3)高层建筑)高层建筑 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世界上对高层建筑的界定,各国规定有差异。中国1995年颁布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中规定,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表1-1列出几个国家对高层建筑高度的有关规定。1.4建筑的分类国名国名起始高度德国22m(至底层室内地板面)法国住宅:50m,其他建筑:28m日本31m(11层)比利时25m(至室外地面)英国24.3m
14、俄罗斯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美国2225m或7层以上表1-1 高层建筑起始高度划分界线表1.4建筑的分类1.4.41.4.4按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划分按民用建筑耐火等级划分 在建筑设计中,应对建筑的防火与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选择结构材料和构造做法上,应根据其性质分别对待。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性质重要的或规模较大的建筑,通常按一、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或临时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各级建筑物所用构件的耐火极限见表1-2。1.4建筑的分类 (1)构件的耐火极限 对任
15、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用小时(h)表示。构件名称耐 火 等 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梁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难燃烧体0.50表1-2 建筑物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1.4建筑的分类楼板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屋顶承重构件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0.50燃烧体燃烧体疏散楼梯非燃烧体1.5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燃烧体吊顶(包括吊顶搁栅)非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15燃烧体1.4建筑的分类墙防火墙
16、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非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非承重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1.00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房间隔墙非燃烧体0.75非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1.4建筑的分类柱支承多层的柱非燃烧体3.00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支承单层的柱非燃烧体2.50非燃烧体2.00非燃烧体2.00燃烧体1.4建筑的分类 (2)构件的燃烧性能 按建筑构件在空气中遇火时的不同反应将燃烧性能分为三类。1)非燃烧体:用非燃烧材料制
17、成的构件。此类材料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炭化、不微燃。2)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材料作保护层的构件。此类材料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燃烧、难炭化,离开火源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 3)燃烧体: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此类材料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燃烧,离开火源继续燃烧或微燃。1.4建筑的分类1.4.51.4.5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 建筑物的耐久年限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大小来划分,作为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设计和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见表1-3。级别耐久年限适用于建筑物性质一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
18、建筑和高层建筑二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三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表1-3 按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级1.4建筑的分类1.4.61.4.6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1)砖木结构建筑 2)砖混结构建筑 3)钢筋混凝土建筑 4)钢结构 5)其他结构建筑1.4建筑的分类1.5.11.5.1国外建筑发展的状况国外建筑发展的状况 1.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人最初栖居形式有巢居或天然洞穴,随着人类的定居和工具的发展,开始出现了竖穴居、蜂巢形石屋、圆形树枝棚等形式(见图1-6)。1.5建筑的发展图1-6 原始建筑 2.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1
19、1)古埃及的辉煌)古埃及的辉煌 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最著名的建筑,它是古埃及统治者“法老”的陵墓,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散布在尼罗河下游两岸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最大的一座为胡夫金字塔(见图1-7)。图1-7 古埃及金字塔1.5建筑的发展 方尖碑方尖碑是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见图1-8)。神庙神庙在古埃及是仅次于陵墓的重要建筑类型之一。卡拉克的太阳神庙是规模最大的神庙之一(见图1-9)图1-8 方尖碑图1-9 卡拉克神庙1.5建筑的发展(2 2)废墟中的西亚)废墟中的西亚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崇拜天体和山岳,他们建造了规模巨大的山岳台和天体台。如今残留的乌尔观象台(见图1-10),是夯土
20、的外面帖一层砖,第一层的基底面积有6545m,高约9.75m;第二层基底面积3723m,高2.5m,以上残毁,据估算总高大约21m。图1-10 乌尔观象台1.5建筑的发展 琉璃是美索不达米亚人防止土坯群建筑遭暴雨冲刷和侵袭的伟大发明,这应当说是两河流域的人在建筑上最突出的贡献。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建起来的新巴比仑城,重要的建筑物已大量使用琉璃砖贴面。如保存至今的新巴比仑的伊什达城门(见图1-11),用蓝绿色的琉璃砖与白色或金色的浮雕作装饰,精美异常。图1-11 巴比仑伊什达城门1.5建筑的发展 而后兴起的亚述帝国,在统一西亚、征服埃及后,在两河流域留下了规模巨大的建筑遗址。如建于公元前772前7
21、05年的萨垠王宫(见图1-12)图1-12 萨垠王宫1.5建筑的发展(3 3)光荣属于希腊)光荣属于希腊 古希腊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6世纪大致形成,到公元前5世纪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型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曾被称为雅典第一公民的伯里克里斯自豪地宣布“和当代人敬佩我们一样,千秋万代定将敬佩我们”,在他当政的三十年期间,建成了雅典卫城(见图1-13)图1-13 雅典卫城1.5建筑的发展 古希腊留给世界最具体而直接的建筑遗产是柱式。有代表性的古典柱式是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柱式(见图1-14)。图1-14 古典希腊柱式1.5建筑的发展(4 4)伟大归功于罗马)伟大归功于罗马 罗马人是伟大的
22、建设者,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主要集中在“永恒之都”罗马城,它最盛期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简单地说,古罗马的建筑成就可以用万神庙(见图1-15)罗马城里的大角斗场(见图1-16)和大型公共浴场来代表。图1-15 古罗马万神庙1.5建筑的发展图1-16 古罗马大角斗场 3.3.宗教建筑的纪念碑宗教建筑的纪念碑 12至13世纪,西欧建筑又挺立起一个新的高峰,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成就伟大而具有非常强烈的独特性,这就是哥特建筑。在这一时期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为哥特式教堂的典型实例(见图1-17)。图1-17 哥特建筑1.5建筑的发展4.4.巨人的时代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有的建筑师把古典建筑形式绝对化,发展成为古典主
23、义学院派(见图1-18)。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圣彼德大教堂。这座建筑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纪念碑(见图1-19)。图1-19 罗马圣彼德教堂图1-18 文艺复兴时期几种建筑构图1.5建筑的发展5.5.辉煌的近现代辉煌的近现代 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见图1-120),体现了现代建筑的典型特征,形式随从功能;勒柯布西埃的萨夫伊别墅(见图1-21)体现了柯布对现代建筑的深刻理解;密斯凡德罗的巴塞罗那德国馆(见图1-22)渗透着对流动空间概念的阐释;赖特的流水别墅(见图1-23)是对赖特的“有机建筑”论解释的范例。1.5建筑的发展图1-20 包豪斯校舍图1-21 萨伏伊别墅1.5
24、建筑的发展图1-22 巴塞罗那德国展馆图1-23 流水别墅 建筑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罗马小体育馆是由意大利著名结构工程师耐尔维设计的。他把使用要求、结构受力和艺术效果有机地进行了结合,可谓体育建筑的精品(见图1-24)。巴黎国家工业和技术中心陈列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壳体结构,兴建于1959年(见图1-25)。1.5建筑的发展图1-24 罗马小体育馆图1-25 巴黎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陈列馆 纽约机场候机厅充分地利用了钢筋混凝土的可塑性,将机场候机厅设计成一只凌空欲飞的鸟,象征机场的功能特征。(见图1-26)。现代几乎所有的摩天大厦都是商业金融中心如在“911”中失去铅华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25、见图1-27)1.5建筑的发展图1-26 纽约机场候机厅图1-27 世贸中心大厦1.5.21.5.2中国建筑的发展概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况 1 1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 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木制卯榫构件(见图1-28)1.5建筑的发展图1-28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木构件 从我国的西安半坡遗址可以看出距今5000多年的院落布局及较完整的房屋雏形(见图1-29)。从考古发现夏代有了夯土筑成的城墙和房屋的台基,商代已形成了木构夯土建筑和庭院,西周时期在建筑布局上已形成了完整的四合院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