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精心制作完整版阿房宫赋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04266
  • 上传时间:2023-02-17
  • 格式:PPTX
  • 页数:44
  • 大小:653.2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精心制作完整版阿房宫赋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精心制作 完整版 阿房宫 课件
    资源描述:

    1、阿房宫赋1.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目的。2.学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法;鉴赏想象、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3.明白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会导致国家覆亡的道理。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变得保守消极。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

    2、,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作者简介题目解说阿()房(png)宫,秦宫殿名,是秦始皇在渭南建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到秦亡时尚未完工,遗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赋,古代的一种文体。本文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文学常识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赋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体物言志”指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铺采摛文”指赋的形式特点,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赋的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追求骈偶。语音上声

    3、律和谐,读之朗朗上口。文辞上夸张渲染,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多写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喻。总之,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律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当时的唐王朝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再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袭扰,更加重了百姓的痛苦。杜牧针对唐王朝处于崩溃边缘的现实,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外御边患。他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但事与愿违。穆宗李恒因沉湎声色送命。敬宗李湛好游猎,沉湎声色,大兴土木,不

    4、理朝政。对此,杜牧既愤慨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课文探究1.第一段是如何描写阿房宫建筑风貌的?“六王毕,四海一”揭示阿房宫建造的背景:秦王统一天下。“蜀山兀,阿房出”写出用材之多,耗费民力之大。接着写阿房宫的全景。“三百余里”写占地之广,“隔离天日”写建筑之高。开篇至此,阿房宫整个建筑群宏伟壮观的气势便被勾勒了出来。接着转入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描绘。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檐牙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的构造,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甚至写到了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以此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最后作者展开丰富

    5、的想象,写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笔法简练,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和富丽。整段文字充分显示了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作者以比喻、排比和夸张手法写宫人理晨妆的活动,揭露统治者生活之奢靡,为写秦亡埋下了伏笔。以上分句,句式整齐,既便于铺排描写,又使作者对秦统治者的讥讽之情得以充分宣泄。2.第二段写宫人理晨妆的活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从两个方面极力渲染阿房宫中铺张奢侈的生活: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奢靡生活;另一方面写秦统治者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揭露了秦统治者奢侈荒淫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3.第二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6、先用“嗟乎”这个感叹词,长吁一口闷气,接着陈述自己的见解。从人的共同本性出发,指责秦王不懂得“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这个简单道理,就是说统治者不能只顾自己享受,也要顾及百姓。接着连用六个句子构成排比,极力描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及其生活作为比较对象,每一个分句都在夸张中构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秦始皇和阿房宫的奢侈铺张,另一方面是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讽刺之意不言而喻。六个分句铺张开来,气势流畅,对比双方的差距更加明显,作者的讽刺之意也更加突出。4.第三段是如何展开议论的?先点明作者的观点,阐明了兴亡自取的道理。接着用“嗟乎”感叹领起,用两个假设句进行论证。先论证六国灭亡,是由于不

    7、爱其民。若六国能爱其民,就足以拒秦。同理,秦王朝若能爱自己的臣民,“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怎会落得“族灭”的下场呢?揭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现象:历史教训不难总结,但人们往往停留在“哀”字上,而不是以之为鉴。所以历史故事不断重复,统治者永远不能走出历史的怪圈,只能成为后人哀怜的对象。5.第四段是如何论证作者观点的?揭示了怎样的历史现象?主题归纳本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统治者骄奢淫逸终致灭亡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表现出了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世的情怀。深入探究本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

    8、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写建筑,先展现广阔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丽;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大力渲染;写珍宝,概写六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多,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

    9、借鉴;写秦王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从哪里可看出六国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靡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使百姓锱铢不留。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十二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2.杜牧写这篇文赋,既

    10、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可怜”在这里应解释为“可惜”。作者用“可怜”二字,无穷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3.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在写阿房宫被焚时,却说“楚人一炬

    11、,可怜焦土”,其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观点一:暴政亡国。我认为秦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秦的残暴统治。它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导致人民敢怒不敢言,积怨太深,久而久之就一定会爆发起义。观点二:农民起义亡国。我认为秦的灭亡是缘于陈涉、吴广起义,继而崛起的项羽、刘邦等起义队伍成为灭秦的主力军,农民起义军的正义壮举最终使秦灭亡。观点三:历史的必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必然,新的王朝取代没落的旧王朝亦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历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进步意义,但秦始皇后期一味享乐,秦二世也无心理政,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注定了要有一个新的王朝壮

    12、大崛起,取而代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准确地讲是综合因素的作用,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4.本文作者认为秦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骄奢淫逸。你怎么看待历史上秦的灭亡?结构上,环环相扣,严谨周密。先写阿房宫的排场建筑及如云美女,暗示秦统治者的荒淫和奢侈。再写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烘托出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最后写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唐朝统治者如不以秦为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表达方式上,描写与议论大量采用铺排手法。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但是,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

    13、,气势夺人。描写中铺排的句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句子,如第3 段。5.请从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句式这几个方面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上,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手法。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如“蜂房水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增加其形象性。又运用大量的夸张句,如“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等增加其感染力。有的句子兼用排比、夸张手法,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使用了大量单句散行,增强了表现力。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

    14、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阿房宫的建造背景及规模,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和依山傍水的走势。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文言知识梳理 1.重要字音。阿()房宫 骊()山缦()回囷()囷焉矗()立 不霁()何虹妃嫔()媵()嫱()辇()来于秦梳晓鬟()杳()尽态极妍()剽()掠 鼎铛()逦()迤()锱()铢()架梁之椽()在庾()之粟粒 呕()哑()piohunpnzzhqnyLchqingyngyochngchunuylyynninjmn2.古今异义。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气候不

    15、齐可怜焦土 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古义:天气的冷暖。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使秦复爱六国之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3.一词多义。动词,喜爱动词,爱护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动词,灭族名词,类名词,家族动词,吝惜六王毕,四海一()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黄鹤一去不复返()一动词,统一使负栋之柱()使秦复爱六国之人()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使骊山北构而西折()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6、而形容词,专一副词,一旦动词,让连词,假使动词,派遣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转折,却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且焉置土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用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一日之内,一宫之间()杳不知其所之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士大夫之族()之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疑问代词,哪里兼词,于此,从这里疑问代词,怎么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去代词,它,指代秦灭亡的事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指示代词,这4.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六王毕,四海一()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动词,完了,指为秦国所灭动词,

    17、建造动词,通达量词,座,所动词,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使负栋之柱()多于在庾之粟粒()不霁何虹()摽掠其人()戍卒叫,函谷举()秦人不暇自哀()动词,支撑名词,谷仓动词,雨后初晴动词,抢劫、掠夺动词,攻占名词,空闲5.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骊山北构而西折()未云何龙()不霁何虹()辇来于秦()廊腰缦回()朝歌夜弦 朝、夜:()歌、弦:()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北边、向西名词用作动词,出现虹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名词作状语,像人的腰一样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弹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铛:()石:()块:()砾:()可怜焦土()族秦者秦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

    18、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石头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土块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石子名词用作动词,成为焦土名词用作动词,灭族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2)动词的活用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5)数词的活用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用作名词,收藏、聚敛的金玉珍宝等物数词用作动词,统一6.文言句式。(1)判断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焚椒兰也()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被动句函谷举()(3)省略句长桥卧波/复道行空()几世几年,摽掠其人()“也”表判断语意表被动,“举”,被攻占“卧”“行”后省略介词“于”“也”表判断“者也”表判断“摽

    19、掠”后省略介词“于”谁得而族灭也()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4)宾语前置句秦人不暇自哀()(5)状语后置句多于南亩之农夫()(6)固定句式奈何取之尽锱铢()“灭”后省略宾语“之”,代秦朝正常语序应为“秦人不暇哀自”“见”后省略宾语“之”“可怜”后省略主语“阿房宫”正常语序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奈何”意为“为什么、怎么”8.文化知识。(1)四海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中国为“海内”,外国为“海外”,“四海”则指天下。(2)妃嫔媵嫱妃,专指皇帝的妾,太子、王侯的妻。嫔,宫廷女官,帝王侍妾。媵,陪嫁的人。嫱,宫廷女官名,实即帝王侍妾。(3)鼎青铜器最重要的器种之一,最初

    20、是一种炊具,后来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从夏商周到秦汉,鼎一直是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为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现存于世比较著名的有后母戊鼎、子龙鼎等。(4)锱铢古代较小的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5)九土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分别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成为中国的别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蜀山兀,阿房出兀:_(2)直走咸阳 走:_(3)廊腰缦回回:_(4)盘盘焉,囷囷焉囷囷:_(5)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妍:_ 课后作业光秃。句中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

    21、通达曲折曲折回旋的样子美丽(6)弃掷逦迤逦迤:_(7)多于在庾之粟粒庾:_(8)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固:_(9)戍卒叫,函谷举举:_(10)族秦者秦也 族:_ 连续不断。这里有“到处都是”的意思谷仓顽固攻占灭族2.下列句子中加色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杳不知其所之也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B.辍耕之垄上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答案:B 解析:B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动词,往,到去。A项,结构助词,不译。用在“前”“后”“内”“外”“间”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的限制。C 项,代词,代前面所指内容。D 项,代词,指六国和秦的灭亡

    22、。3.指出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1)骊山北构而西折(2)辇来于秦(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4)朝歌夜弦 (5)族秦者秦也 名词作状语从北边;向西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名词活用作动词出现了云;出现了龙名词活用作动词吟唱;弹奏名词活用作动词灭族(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7)后人哀之而不鉴(8)燕赵之收藏(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10)六王毕,四海一 意动用法以为鉴为动用法为哀叹动词活用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名词活用作动词变成焦土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4.下列各句中加色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而气候不齐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C.弃掷逦迤 D.韩魏之经营答案:C 解析:C 项

    23、:掷,古今义都是“扔,投”。A 项:气候,古义,气象,天气;今义,一个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B 项:可怜,古义,可惜;今义,怜悯。D 项,经营,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5.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人不暇自哀(宾语前置句)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状语后置句)C.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省略句)D.戍卒叫,函谷举(判断句)答案:D 解析:D 项,“举”即“被攻占”,应为被动句。6.下列对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本义与“室”同,上古时代,就是一般住宅,无贵贱之分。但“宫”与“室”所指范围有广狭之

    24、分,“宫”指整所房子,包括院墙,“室”指房屋内部。B.赋,古代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在于铺陈事物,铺叙夸张,讲究文采,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骈散结合,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作者的思想。C.四海,古人曾认为九州大地的周围全是海,因此“四海”指天下,指世界各地。D.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答案:C 解析:C 项“四海”“指世界各地”错,应是“指全国各地”。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山兀,阿房出”极写修阿房宫工程浩大。一“兀”一“出”,一因一果,亦是一苦一乐。B.“五步

    25、”“十步”极写楼阁众多,“廊腰”“檐牙”极写姿态生动,“各抱”“钩心”极写布局精巧。C.“几世几年”写时间之久,“剽掠”写搜刮之厉,“收藏”“经营”“精英”写物品之美,“倚叠如山”写搜刮之多。D.“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四个短语,每个短语中一贵一贱,用这样巨大的反差再加上“弃掷逦迤”,揭露了六国之人荒淫奢侈、挥金如土的罪恶生活。答案:D 解析:D 项,“六国之人”错,应是“秦人”。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走廊萦绕曲折,檐牙高耸,如鸟仰首啄物;这些楼阁各随地形而建,它

    26、们与中心区相连,它们的屋角相对,好像兵戈相斗。秦人来不及为自己悲哀,而后人为他们悲哀;(如果)后人为他们悲哀而不以他们为鉴,也会使更后来的人再为后人悲哀。9.根据意思,填写句子。(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广阔、庞大高耸的句子是:_,_。(2)阿房宫赋中指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秦人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_,_。(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_,_,_,_。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0.本文与答司马谏议书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本文运用想象、比喻、夸张以增强语言效果,描写、铺排与议论相结合,直接批评秦国暴政,语言表达犀利有力。答司马谏议书采用了寓刚于柔的表达方法,措辞委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精心制作完整版阿房宫赋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042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