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高频数据分析与市场微观结构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5章高频数据分析与市场微观结构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频 数据 分析 市场 微观 结构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金融高频数据统计特征的研究金融高频数据的“日历效应”研究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基于金融高频数据的“已实现”波动的研究金融高频数据和超高频数据的建模研究1997年,Andersen和Bollerslev发表文章Intraday periodicity and Volatility Persistence in Financial Market,文中采用高频数据对美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日内波动性和长记忆性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在这些市场中存在着波动的长记忆性。1998年,Andersen和Bollerslev在文章Answering the Critics:Yes,ARCH Models Do P
2、rovide Good Volatility Forecasts中指出:高频收益数据具有非正态性。随着数据频率的增加,其数据的峰度也是随之增加的,到分钟数据,峰度就已经达到了100以上了。2000年,Andersen,Bollerslev和cai发表文章Intraday and interday volatility in the Japanese stock market,文中利用高频数据对日本股票市场进行了研究,通过滤波的方法证明了波动长记忆性的存在1985年,McInish和Wood发表文章Intraday and overnight returns and day-of-the-wee
3、k effect文中利用分钟数据发现日内波动具有“U”型模式。1988年,Admati和Pfleiderer发表文章A theory of intraday patterns:volume and price variability,1992年Brock和Kleidon发表文章Periodic market closure and trading volume分别给出了日内“U”型模式的理论解释。1995年,Hedvall发表文章Trade concentration hypotheses:an Empirical test of information vs.demand models on
4、 the Helsinki Stock Exchange文章对日内“U”型模式的理论解释进行了比较。1997年,Andersen和Bollerslev发表文章Intraday periodicity and Volatility Persistence in Financial Market,在其研究“日历效应”与波动持续性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对日内周期性的“U”型模式进行滤波处理之后,波动持续性大大的下降。1998年,Andersen和Bollerslev发表文章DM-Dollar volatility:Intraday Activity Patterns,Macroeconomic ann
5、ouncements,and Longer run dependencies,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日历效应”,并解释了它产生的原因,使用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数据将“日历效应”、重大事件公布效应以及波动持续性三者放在一起来研究,发现“日历效应”对准确计量波动性至关重要2000年,Andersen,Bollerslev,Cai发表文章Intraday and interday volatility in the Japanese stock market,利用弹性傅立叶形式回归(Flexible Fourier Form Regression)对日本股票市场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日本市场有不同于美国市
6、场的午间休市的交易制度,日本股票市场波动呈现日内双“U”型模式。2002年,Rah-man和Lee等发表文章Intraday return volatility process:evidence from Nasdaq stocks,文中利用个股交易数据对日内“U”型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发现交易量、买卖价差、交易频率也存在“U”型模式。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ranger认为长记忆性很可能是由于外部事件所导致的结构变化而引起的2002年,孙培源、杨朝军发表文章流动性、交易活动与买卖价差,文中利用日内交易的高频数据研究了流动性和交易活动之间的相关性和各自时间序列的性质。2002年,杨朝军
7、、孙培源、施东晖发表文章微观结构、市场深度与非对称信息:对上海股市日内流动性模式的一个解释,文中利用日内交易的高频数据,根据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报价深度的日内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我国股市中除交易量、波动性和价格水平外,信息的非对称性是影响流动性水平的重要因素1998年,Andersen和BollerslevAnswering the Critics:Yes,ARCH Models Do Provide Good Volatility Forecasts,提出了一种叫“已实现”波动(realized volatility)的测量方法。2000年到2
8、003年间Andersen和Bollerslev等发表一系列文章,如Exchange Rate Returns Standardized by Realized Volatility are(Nearly)Gaussian、The Distribution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The Distribution of Stock Return Volatility、Modelling and Forecasting Realized Volatility等通过对西方国家发达金融市场的高频金融时间序列的研究,提出“已实现”波动通常具有的性质1993年,Drost
9、和Nijman发表文章Temporal Aggregation of GarchProcesse,文章第一次提出弱GARCH模型。1997年,Mller和Dacorogna发表文章Volatilities Of Different Time Resolutions:Analyzing the Dynamics Of Market Component,提出HARCH模型的,该模型主要是针对高频数据的两个基本特征:波动的长记忆性和波动的非对称性1998年,Engle和Rusell发表文章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Duration:A new model for irre
10、gularly-spaced transaction data,在原有的ARCH模型的框架下,用一个标值点过程(marked point process)去刻画随机的交易间隔,不同的标值点过程得到不同的ACD模型。Engle和Rusell利用ACD模型很好的完成了对交易频率的预测。1998年,Ghysels和Jasiak发表文章Long-term dependence in trading,文章为了刻画交易间隔的长记忆性,沿袭FIGARCH的建模思想,提出了FIACD模型(Fractionally Integrated ACD模型)。1998年,Ghysels和Jasiak发表文章GARCH
11、for irregularly spaced financial data The ACD-GARCH models,为了刻画超高频金融数据的波动性,运用了GARCH过程的时间聚合思想,在ACD模型的框架下,引入了GARCH效应,提出了ACD-GARCH模型。2000年,Bauwens和Goit发表文章The logarithmic ACD model An application to the bid-ask quote process of three NYSE stocks,文章针对基本的ACD模型需要对参数的取值范围加以限制,对参数估计带来不便这一缺陷,提出了LACD模型(logari
12、thmic ACD模型)。2000年,Engle发表文章The Econometrics of Ultra-High Frequency Data,指出只需用交易间隔(duration)去调整超高频收益率,就可以在传统的GARCH模型的框架下对超高频数据建模,并且提出了UHF-GARCH模型(ultra-high-frequency GARCH model)2001年,Zhang,Russell和Tsay发表文章A 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duration model with application to financial transact
13、ion data,把门限的思想引入到ACD模型框架,提出一种非线性的ACD模型,即TACD模型(Threshold ACD模型),使得交易间隔过程具有更富弹性的形式。2004年,Bauwens和Veredas发表文章The stochastic conditional duration model A latent factor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financial durations,提出的SCD模型高频数据和ACD模型高频数据分析1持续期模型(ACD)2扩展的持续期模型3内容简介一、高频数据分析高频数据(Highfrequency Data)是指在细小的时
14、间间隔上抽取的观测值。金融中常指以日或更小的时间间隔抽取的观测值。其中最极端的高频数据是证券市场中记录每一笔交易或贸易的数据,这里的时间通常是以秒为单位测量的。在大量交易期间,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长度可能还是太长。我们称这样的数据为超高频数据(ultrahighfrequency data)。由于超高频数据记录了金融市场的实时交易信息,为理解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因而超高频数据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计量经济学领域的热点。高频金融数据在研究与交易过程和市场微观结构相关的大量问题中都是很重要的。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交易系统在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方面的有效性,还可以用来研究某只特
15、定股票买卖报价的动态性。在一个指令驱动的股票市场中,还可以用来研究指令动态,更有趣的是可以用来研究“是谁提供了市场的流动性”这样的问题。然而,高频数据还有一些低频数据中不会出现的独特特征。下面从三个部分来分析高频数据:非同步交易、买卖报价差、交易数据的经验特征。1、非同步交易股票交易并不是同步发生的,不同的股票有着不同的交易频率;即使是同一种股票,其交易强度也是一小时一小时地、一天一天地变化的。然而我们经常对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如一天、一周或者一个月来分析收益率序列。对于日序列,股价指的是其收盘价格,即该股票在一个交易日内最后一次交易的价格,而股票最后一次交易的实际时间也是一天天变化的。这样,如
16、果我们假定日收益率序列在24小时里是等间隔的往往是不正确的。实践证明,即使是在真实的收益率序列是前后独立的时候,这种假定可以导致股票收益率可预测性的错误的结论。对于股票日收益率,非同步交易可以导致a)股票收益率之间的1步延迟交叉相关 例如考虑股票A和B,假定这两只股票是独立的,并且股票A比股票B的交易频繁。在某一天接近收盘的时刻出现了一个特定的影响市场的消息,由于股票A的交易更频繁,因此股票A比股票B在同一天显示出这个消息的效应的可能性更高。虽然股票B的效应最终也会出现,但是可能会被延迟到下一个交易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则好像是股票A的收益率引导着股票B的收益率。因此,尽管这两只股票是独立的,
17、但是它们的收益率序列可能会显示出显著的1步延迟交叉相关。b)组合收益率的1步延迟序列相关 对于一个持有股票A和B的组合,前面的交叉相关将会变成一个显著的 1步延迟序列相关。c)某些情形下,单只股票收益率序列的负序列相关 这里我们采用Campbell,Lo和MacKinlay(1990)提出的模型的一个简化形式来研究这种现象。令rt表示证券在t时刻的连续复合收益率假定rt是一个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 E(rt)=Var(rt)=2 对每个时间段,证券不交易的概率为,它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并且与rt独立。令rt0 表示观测到的收益率如果t时刻没有交易,则rt0=0,此时没有可利用的信息。如果t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