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4章-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儿童 青少年 心理障碍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四章 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障碍余萌 王建平 制新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1概述02内外化问题03自闭症04智力障碍目录 CONTENTS05学习障碍第一节 概述一、识别儿童青少年异常行为案例案例分析:分析:“林潇是一个四年级小男生,妈妈觉得他太懦弱,因此前来寻求咨询帮助。在学校,他经常被其他孩子欺负,连女生也敢欺负他,因此在学习及其他活动上都表现得没有信心。在家里,他也没有一点独立的能力,生活上的任何事情都由妈妈操办。更令妈妈着急的是:如果不陪在他身边督促他完成作业,他绝对不会动手,也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有时候,他竟然连作业都不知道是什么,妈妈只好打电话询问老师。在和林潇交
2、谈的时候,他怯怯地说:“反正妈妈会做好一切的!”一、识别儿童青少年异常行为问题:问题:1.如何判断什么样的表现属于异常行为?2.发展到什么时候程度,会成为一个问题?3.症状或行为变化的差异性?一、识别儿童青少年异常行为针对儿童青少年行为评价时,需考虑:针对儿童青少年行为评价时,需考虑:关 系能 力二、儿童青少年期心理障碍的易感性多因素共同作用:多因素共同作用: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外界环境外界环境三、儿童青少年期心理障碍的特点 1.1.心理发展过程及发展速度不同于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及发展速度不同于正常儿童 2.2.不同于成人期障碍的预示性不同于成人期障碍的预示性 3.3.可
3、能通过破坏性行为间接表达可能通过破坏性行为间接表达 4.4.情境的特异性情境的特异性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 1.1.重要的过渡时期重要的过渡时期 2.2.主观认识主观认识 3.3.资源紧缺资源紧缺 4.4.经费需求经费需求 5.5.社会的不断变化社会的不断变化第二节 内外化问题“内-外化”分类标准的提出AchenbachAchenbach,19661966 1.1.儿童青少年共病高;儿童青少年共病高;2.2.截止截止20162016年,年,75,000 75,000篇文献中使用了篇文献中使用了“内内-外化外化”这一关键词这一关键词(Achenbach,Ivanova,Rescorl
4、a,Turner,&Althoff,2016)。一、内化问题内化问题(障碍)(内化问题(障碍)(Internalizing disordersInternalizing disorders)“指的是个体自身所承受的一些情绪上的痛指的是个体自身所承受的一些情绪上的痛苦,包括苦,包括焦虑障碍和抑郁焦虑障碍和抑郁 (Cummings,Caporino,&Kendall,2014;Seligman&Ollendick,1998)。”(一)焦虑障碍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焦虑障碍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焦虑障碍障碍名称障碍名称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备注备注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广泛性焦广泛性焦虑障碍虑障碍长期或过度的担
5、忧和紧张;在没有任何灾难迹象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预期灾难的发生,并且是恐惧性预期;常伴有发抖、肌肉紧张、头痛、恶心等躯体症状。DSM-5诊断标准中的C,对于儿童来讲,只需满足1项就可以。美国普通社区中青少年12个月患病率为个月患病率为0.9%。特殊特殊恐恐惧惧症症对特定的事物或情况(比,飞行、高空、动物、接受注射、看见血液等)会产生显著的害怕或焦虑。儿童的害怕或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惊呆或依恋他人。儿童患病率约为5%,13-17岁约为16%。女孩患病率高于男孩。社交焦虑社交焦虑障碍障碍害怕在各种社交场合成为注意的焦点,害怕当众出丑,害怕自己的言行或焦虑症状会导致负面的评价;由于焦虑,会
6、主动回避社交情况,或带着强烈的害怕或焦虑去忍受。儿童的这种焦虑必须出现在与同伴交往时,而不仅仅是在与成人互动中。儿童和青少年12个月患病率约为7%,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惊恐障碍惊恐障碍以突发的、反复发作的、没有预兆的惊恐为特征。躯体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急促、眩晕或异常的紧张。对再次发作和其他可能的预兆以及结果持续担忧。14岁以前儿童的总患病率较低(0.4%),青少年患病率约为2-3%。患病率在青少年期缓慢上升。场所场所恐恐惧惧症症在一些情况下或场所中(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处于开放或封闭孔家、排队或处于人群当中、独自离家等)会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没有具体患病数据,但DSM-5显示
7、青少年和成人的总患病率约为1.7%。1.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症状DSM-5DSM-5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会产生与其发育阶段不相称发育阶段不相称的、过度的害怕或焦过度的害怕或焦虑虑,至少符合以下表现中的3种种:当预期或经历与家庭或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反复的、过度的痛苦。持续性和过度地担心会失去主要依恋对象,或担心他们可能受到诸如疾病、受伤、灾难或死亡的伤害。持续地、过度地担心会经历导致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的不幸事件(比如,走失、被绑架、事故、生病)。1.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因害怕分离,持续表现出不愿意或拒绝出门、离开家、去上学、去工作或去
8、其他地方。持续地和过度地害怕或不愿独处或不愿在家或其他场所与主要依恋对象不在一起。持续地不愿或拒绝在家以外的地方睡觉或不愿在家或其主要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时睡觉。反复做内容与分离有关的噩梦。当与主要依恋对象分离或预期分离时,反复地抱怨躯体症状(比如,头疼、胃疼、恶心、呕吐)。1.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症状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2.这种害怕、焦虑或回避是持续性的,儿童和青少年至少持续4周周,成人则至少持持续续6个月个月。3.这种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或导致社交、学业、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4.这种障碍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例如,想孤独症(自闭)谱系障碍中的因不愿过度改变而
9、导致拒绝离家,像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因妄想或幻觉而忧虑分别,像场所恐惧症中的因没有一个新人的同伴陪伴而拒绝出门,像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担心疾病或伤害会降临到其他重要的人身上,或像疾病焦虑障碍中担心会患病。1.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症状症状特点:症状特点:1.不存在性别差异;2.儿童青少年期,患病率呈下降趋势;3.焦虑障碍中,分离性焦虑障碍患病年龄最小;4.可能伴随着拒绝上学等外在表现。2.焦虑障碍的成因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可能的发展过程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可能的发展过程3.焦虑障碍的治疗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二氮类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2.行
10、为疗法:暴露疗法(想象/现实/内感性暴露)。3.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调整和暴露疗法。4.家庭治疗和游戏治疗:家庭人际、游戏和想象等。(二)抑郁障碍1.1.概述:概述:1.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更多易激惹、抑郁表情、分离性焦虑、恐惧、躯体不适和行为问题。2.持续性心境障碍(心境恶劣)病程标准:儿童青少年为1年。3.患病率:1)青少年12个月患病率12.8%(12-17岁,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ntal Health,NIMH;2016);2)DDP终生患病率11.2%(13-18岁,Merikangas et al.,2010);3)国内抑郁障碍流行率2.8%(6-14
11、岁,Zhong et al.,2013);4)无性别差异。(二)抑郁障碍2.2.病因:病因: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过程图(二)抑郁障碍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使用频率最高的抗抑郁药包括有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状,使用频率最高的抗抑郁药包括有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状,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可以耐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可以耐受。行为治疗行为治疗增加导致正强化的行为,减少导致惩罚的行为。治疗包括讲授社交技巧和应对技巧,使用焦虑管理训练和放松训练。增加导致正强化的行为
12、,减少导致惩罚的行为。治疗包括讲授社交技巧和应对技巧,使用焦虑管理训练和放松训练。认知治疗认知治疗重点帮助儿童能更好地意识到悲观和负性的思维、抑郁信念和偏见、对失败自责的归因、缺乏对成功的自我认识。重点帮助儿童能更好地意识到悲观和负性的思维、抑郁信念和偏见、对失败自责的归因、缺乏对成功的自我认识。一旦儿童认识到这些抑郁性思维模式,在治疗中就可以教育儿童将消极悲观的信念改变为积极乐观的信念。一旦儿童认识到这些抑郁性思维模式,在治疗中就可以教育儿童将消极悲观的信念改变为积极乐观的信念。自我控制治疗自我控制治疗教导抑郁孩子如何组织与长期目标有关的行为。强调对思维和情绪的自我监控,用长期目标代替短期目
13、标;强调更教导抑郁孩子如何组织与长期目标有关的行为。强调对思维和情绪的自我监控,用长期目标代替短期目标;强调更加适用的归因方式,更加可行的自我评价标准;增加自我强化,减少自我惩罚。加适用的归因方式,更加可行的自我评价标准;增加自我强化,减少自我惩罚。认知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最常用的社会心理干预方式:将行为、认知和自我控制治疗整合,可通过归因重塑挑战儿童的悲观信念。最常用的社会心理干预方式:将行为、认知和自我控制治疗整合,可通过归因重塑挑战儿童的悲观信念。人际治疗人际治疗探索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家庭治疗结合个人治疗,在个人治疗中鼓励抑郁儿童理解自己的负性认知方式和自己探索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
14、。家庭治疗结合个人治疗,在个人治疗中鼓励抑郁儿童理解自己的负性认知方式和自己的抑郁对他人的影响,增加抑郁儿童与家庭成员和同伴的愉悦活动的抑郁对他人的影响,增加抑郁儿童与家庭成员和同伴的愉悦活动支持性治疗支持性治疗提供治疗性的支持,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使儿童和青少年在这个环境下感觉到与他人的联系,受到他人提供治疗性的支持,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环境,使儿童和青少年在这个环境下感觉到与他人的联系,受到他人的支持。设法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减少抑郁症状。的支持。设法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减少抑郁症状。3.3.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方法: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方法:二、外化问题外化问题(外化问题(Extern
15、alizing disordersExternalizing disorders):“用以描述那些外在的和功能不调的行为或问题行为用以描述那些外在的和功能不调的行为或问题行为(Kovacs&Devlin,1998),主要包括有注意缺陷,主要包括有注意缺陷/多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品行障碍和对立违动障碍、抽动障碍、品行障碍和对立违抗障碍。抗障碍。”(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一个持续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的模式,干扰了功能或发育,以下列(1)或(2)为特征。(1)注意障碍注意障碍:6项(或更多)的下列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
16、接对其社会或学业/职业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注: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对立行为、违拗、敌意的表现,或不能理解任务或指令。年龄较大(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至少需要下列症状中的5项项。(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a.经常不能密切关注细节或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犯粗心大意的错误(比如,忽视或遗漏细节,工作不精确);b.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中经常难以维持注意力(比如,在听课、对话或长时间的阅读中难以维持注意力);c.当别人对其直接讲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比如,即时在没有任何明显干扰的情况下,显得心不在焉);d.经常不遵循指示以致无法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中
17、的职责(比如,可以开始任务但很快就失去注意力,容易分神);(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e.经常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比如,难以管理有条理的任务;难以把材料和物品放的整整齐齐;凌乱、工作没头绪;不良的时间管理;不能遵守截止日期);f.经常回避、厌恶或不情愿从事那些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比如,学校作业或家庭作业;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则为准备报告、完成表格或阅读冗长的文章);g.经常丢失任务或活动中所需要的物品(比如,学校的资料、铅笔、书、工具、钱包、钥匙、文件、眼睛、手机);h.经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分神(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可能包括不
18、相关的想法);i.经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比如,做家务、外出办事、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和成人,则为回电话说、付账单、约会)。(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2)多动和冲动多动和冲动:6项(或更多)的下列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且达到了与发育水平不相符的程度,并直接对其社会或学业/职业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注: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对立行为、违拗、敌意的表现,或不能理解任务或指令。年龄较大(17岁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至少需要下列症状中的5项。a.经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b.当被期待坐在座位上时却经常离座(比如,离开他/她在教室、办公室或其他工作的场所
19、,或是在其他情况下需要保持原地的位置);(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c.经常在不适合的场合跑来跑去或爬上爬下(注:对于青少年或成人,可以仅限于感到坐立不安);d.经常无法安静地玩耍或从事休闲活动;e.经常“忙个不停”,好像“被发动机驱使着”(比如,在餐厅、会议中无法长时间保持不动或觉得不舒服;可能被他人感受为坐立不安或难以跟上);f.经常讲话过多;(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g.经常在提问还没有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比如,接别人的话,不能等待交谈的顺序);h.经常难以等待轮到他/她(比如,当排队等待
20、时);i.经常打断或侵扰他人(比如,插入别人的对话、游戏或活动、没有询问或未经允许就开始使用他人的东西;对于青少年和成人,可能是侵扰或接管他人正在做的事情)。(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续)诊断标准(续):2.若干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在12岁之前岁之前就已经存在。3.若干注意障碍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存在于2个或更多的场合个或更多的场合(比如,在家里、学校或工作中;与朋友或亲属互动中;在其他活动中)。4.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这些症状干扰或降低了干扰或降低了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的质量。5.这些症状不能仅仅出现在不能仅仅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也不能用其
21、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他精神障碍来更好地解释(比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人格障碍、物质中度或戒断)。(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1.临床描述临床描述:核心特征: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患病率:终身患病率为9%(美国;Merikangas et al.2010);5%-13%(中国;卢林等,2005;周克英等,2012)。(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2.病因:病因:遗传因素:家系研究、领养研究、双生子研究;神经生理因素:脑功能指标、神经影像研究;环境因素:饮食、过敏、心理社会因素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能的发展路径图(一)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3.治疗:治疗:药物治疗:兴奋剂兴奋
22、剂哌醋甲酯类(俗称“利他林”)、安非他明类、右旋安非他命类药物。心理行为干预:系统的渐进性训练。目前,仍倾向采用综合干预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涉及儿童、父母及支持群体,涵盖多领域训练。(二)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运动抽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动作或其他行为症状。(二)抽动障碍1.1.图图雷特雷特氏障碍:氏障碍:DSM-5DSM-5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在疾病的某段时间内存在多种运动和一个或更多的发声抽动,尽管不一定同时出。2.抽动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