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封建社会前期-三国晋南北朝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封建社会前期-三国晋南北朝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封建社会 前期 三国 南北朝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六版)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中国建筑史一、原始社会建筑二、奴隶社会建筑三、封建前期建筑四、封建中期建筑五、封建后期建筑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新授内容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时间朝代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前21世纪史前原始社会前2070前1600夏奴隶社会前1600前1046商前1046前771西周前770 前476春秋东周前期封建社会前475 前2
2、21战国前221 前206秦前206公元220汉220 589三国、晋、南北朝581 618隋中期618 907唐907 960五代960 1279宋907 1125辽1115 1234金1032 1227西夏1279 1368元晚期1368 1644明1636 1911清三、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公元前475公元前589)3.1 3.1 春秋春秋 战国战国 3.2 3.2 秦秦 汉汉3.3 3.3 三国、晋、南北朝三国、晋、南北朝形成中华文明思想基础创立中国官僚制的帝国分裂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3、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三国三国两晋两晋南北朝南北朝魏蜀吴(220265)(221263)(222280)西晋(265316)统一(280316)十六国东晋(304439)(317420)北魏建立:386统一:439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420齐梁陈589北朝南朝(前秦)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3)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4)士族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5)科技发展,佛教盛行。3.3 三国 晋 南北朝背景概述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4、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三国、晋、南北朝三国、晋、南北朝建筑发展(220589)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一、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一、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m 1 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统治机构(宫廷、官署);m 2 2、手工业和商业区;、手工业和商业区;m 3 3、居民区。、居民区。中国
5、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城市初期:第一阶段:城市初期: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群居的居民点。具备了城市的某些要素。约公元前第三千年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的原始雏型。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至公元前5世纪左右,形成了“城市”
6、。在古代,城市既是奴隶主、封建主对人民进行统治的据点,也是当时经济、文化、军事、科学技术等多方面成就的集中体现,又是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艰辛劳动的结果。我国历史上曾拥有卓越的城市建设成就与经验。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相当于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进中国历史上第一
7、个城市发展的高潮,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起,促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的高潮,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出现。而城市规模的扩大、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人口的增长,必然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全城的有序运作和统治集团的安全,于是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产生了: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里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而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廓)包小城(宫城),如春秋淹城、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故城;有的是东西二城并
8、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代表城市有: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划分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
9、范。此时的“里”和“市”虽然仍由高墙包围,但管理已有所放松。唐长安城三品以上的官员府邸及佛寺均可向大街开门,夜市屡禁不止。而江南一些商业发达城市如扬州、苏州,夜市已十分热闹。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纷乱的时代,建筑发展与东周列国有着相似的特色,即多个统治者各踞一方,各自营建各自的城市与建筑,因而显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
10、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曹操统治中原魏国,建立许昌、曹操统治中原魏国,建立许昌、邺城邺城、洛阳洛阳三都三都刘备统治的西蜀为蜀国,建立了都城成都刘备统治的西蜀为蜀国,建立了都城成都孙权统治的江南为吴国,建立了都城建业孙权统治的江南为吴国,建立了都城建业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魏在都城宫室上的创新,对后世颇有影响。吴和汉(蜀汉)是小国,在都城、宫室方面无重大建设。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
11、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魏建国前以邺为政治中心。邺城位于今河北的临漳县附近,如今这里大部分已在漳河底下了。因此曹魏时期的邺城,只能在文献资料中见到了。此城规模不小,据记载,它平面为横长矩形,城南北长折合今公制为2205米,东两宽3087米。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城有七门,南面三门,北面二门,东西面各一门。东西门相对的大道(中轴线)分全城为南北两半。城的北部城的北部是宫城。其东为一组官署,官署后部为后宫,是曹操的宫室。在后宫和官署的东面,为皇家贵族的住所,称“戚里”。城的南部城的南部为居住商业区,约占垒城面积的五分之三。被南墙城门内
12、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宫殿建筑群的布置很严整。占全城四分之一以上,其中布置一组举行封其中布置一组举行封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及广场。建典礼的宫殿建筑及广场。正中宫城部分,入宫门为一封闭形广场,经过端门至大殿前宽广的庭院,大殿在正中,举行大典时用,殿前左右有钟楼及鼓楼。东部的宫殿官署区布局也很严整,进入司马门,干道两边为各种官府衙门,形成重重院落,后半部的后宫为曹操居住之用,是按
13、照“前朝后寝”的制度规划的。宫城西为铜雀苑,为王室专用园林,又跨城修建三座高大台榭,统称铜雀三台,南为金虎台,北为冰井台,中间为铜雀台。名为游赏,实际台下贮藏武器军资,供战乱时据守。邺城的最大特点在于形制的创新。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1、宫前东西横街直通东西城门,划全城为二,宫城在北且与北城垣合,坊里、衙署、市在南;2、礼仪性的大朝与日常政务的常朝在宫内并列;形成两组宫殿群,各有出入口:大朝区为文昌殿阊阖门;常朝区为听政
14、殿司马门;3、大朝门前形成御街,直抵南城门。在邺城,为南城垣中央的中阳门。这样把中轴线对称布局手法从一般的建筑群,扩大应用于整个城市。对以后的都城布局有很大影响。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邺城的规划布局在古代城市的规划中有重要的影响:城市有明确的分区,统治阶级与一般居民严格分开,一方面是继承了古代城与廓的区分,也直接继承了汉代宫城与外城的区分。不同点是,区分更明确,不像汉长安与洛阳宫城与坊里相参,或为坊里所包围。这也反映了阶
15、级的对立及当时等级的森严,统治阶级对人民的防范,三台就是明显的防御性质。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经曹操改建,。1.1.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2.2.择中立宫;择中立宫;1,司马门 2,显阳门 3,宣阳门 4,升贤门 5,听政殿门 6,听政殿 7,温室 8,鸣鹤堂 9,木兰坊 10,楸梓坊 11,南止车门 12,延秋门 13,长春门 14,端门 15,文昌殿 16,大理寺 17,宫内大社 18,郎中令府 19,相国府 20,奉常寺 21,大农寺 22,御史大夫府 23,少府倾寺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
16、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三国建立后,经济有所恢复。魏的国力最强,先后兴建邺、许昌、洛阳三个都城及宫殿。邺城是一座东汉旧城,经过曹操建设已接近帝都形制帝都形制,但原有格局难以打破,不具有真正帝都的气势与规模,所以在许昌,邺城之后营建了洛阳。曹丕定都洛阳前,曹操已进行了一定经营,但仍未建完整,直至曹睿的大肆修建,才最终成为符合当时体制的帝都。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而立,建了晋朝,为晋武帝,都城即为曹魏的洛阳。其后灭蜀、灭吴,直到公元280年统一全国。晋统一之后大封诸王,以致诸
17、王各据实力,遂在晋武帝死后起了八王之乱,并引发北方多个少数民族的进犯,最终导致晋灭亡,前后统治不过50年,所以建筑基本没有发展。晋灭亡后,残余势力以司马睿(晋元帝)为首又在江南建国,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前者称为西晋。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曹魏曹魏代汉,定都洛阳。在东汉旧址上重建,将东汉时南北两宫改为只有一个北宫北宫,加强了宫前主街的纵深长度,这些为以后的都城建设所遵循。曹魏立国之初先修北宫和官署,其余仍保持东汉十二城门
18、、二十四街的基本格局。公元227年,魏大举修建洛阳宫殿及庙、社、官署,以邺城为蓝本,正式放弃南宫,拓建北宫,把原城市轴线西移,使其北对北宫正把原城市轴线西移,使其北对北宫正门。在这条大道两侧建官署。门。在这条大道两侧建官署。按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之说,在大道南段东西分建太庙和太社,北端路旁陈设铜驼。曹魏时还在洛阳城西北角增建突出城外的三个南北相连的小城,称金墉城或洛金墉城或洛阳小城阳小城,南北长1080米,东西宽250米,内建宫室,城上楼观密布,严密设防,是受邺城西北所建三台的影响而建的防守据点,是当时战争环境下的产物。洛阳城内的居住和商业区仍是封闭的里和市。随着魏晋实力的增强,洛阳的城外也
19、出现了市和居住区。三国曹魏洛阳城平面示意图西晋西晋统一全国后,洛阳遂成全国的首都。其特点是宫殿在北面正中,宫门前有南北街直抵城南面正门,夹街建官署、太庙、太社,形成全城主轴线,其余地段布置坊市。由于它是东汉以后统一王朝的首都,故无论是它的后继者东晋还是北方相继出现的十六国政权,都以它为模式,所建都城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和比附洛阳。魏晋洛阳的宫殿中,主殿太极殿与东堂、西堂并列的布局,也沿用了三百年之久。魏晋洛阳对隋以前中国都城有重要影魏晋洛阳对隋以前中国都城有重要影响。响。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20、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北宫布局分前后两部分,前为办公的前为办公的朝区朝区,后为魏帝的家宅后为魏帝的家宅,即寝区寝区。朝区主殿为太极殿太极殿,为举行大典之处。南对宫城正门阊阖门和洛阳南墙正门,形成全宫、全城南北轴线。太极殿东西并列建有东堂、西堂,是皇帝日常听政和起居之处。太极殿一组,东南建有朝堂和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南对宫城南墙偏东的司马门,形成朝区东
21、侧的次要轴线。这并列两条轴线也明显是受邺城宫殿影响形成的。寝区主殿昭阳殿昭阳殿在太极殿北,也在全宫中轴线上,号称皇后正殿。昭阳殿左右还各有几条次要轴线,建有若干大小宫院,供后妃居住,以西侧的九龙殿最著名。魏宫主要殿宇都是高大的台榭,用架魏宫主要殿宇都是高大的台榭,用架空阁道登上,并互相连通。出于防卫需空阁道登上,并互相连通。出于防卫需要,宫城上密布高大的楼观,另在宫西要,宫城上密布高大的楼观,另在宫西部建凌云台,贮有可武装三千人的武器,部建凌云台,贮有可武装三千人的武器,是宫中的武库。是宫中的武库。寝区后的华林园凿池堆山,建有大量亭馆,是宫后的苑囿。1 太极殿 2 式乾殿 3 昭阳殿 4 建始
22、殿 5 九龙殿 6 嘉福殿 7 凌云台魏晋洛阳宫城平面示意图 东晋偏安于南方,没有统一北方之心,平安统治了100多年,南方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对建康的营建基本沿袭东吴旧式,南朝各王定都建康后,在东晋基础上加以改造、添建,一时比洛阳更为繁华、壮丽。有了南京“六朝古都”之名。建康南迁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土族,遂不得不在城东沿青溪外侧开辟新的居住区。建康有长江和诸水网航运之便,舟船经秦淮河可以东西两方面抵达建康诸市,沿河及水网遂出现一些聚落。为保卫建康,在其四周又建了若干小城镇军垒;为安置南迁士民,又建了一些侨寄郡县。史载在梁朝全盛期,建康已发展为人兴物阜的大城市,它西起石头城,东至倪塘,北过紫金山,
23、南至雨花台,东西南北各四十里的巨大区域,人口约二百万。建康未建外郭,只以篱为外界,设有五十六个篱门,可见其地域之广,是当时中国最巨大、最繁荣的城市。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社会建筑 东晋定都建业,改称建康。按魏晋洛阳模式改造建康。把宫城
24、东移,南对吴时的御街,又把御街南延,跨过秦淮河上的朱雀航浮桥,直抵南面祭天的南郊,形成正对宫城正门、正殿的全城南北轴线。御街左右建官署,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庙、太社。经此改建,建康城内形成宫室在北,宫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侧建居里的格局,城门也增为十二个,并沿用洛阳旧名,基本上符合洛阳模式。东晋于公元330年按洛阳魏晋宫殿模式重修建康宫城。以后历经南朝的宋、齐增缮,到梁代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壮丽的宫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3 封建
25、社会建筑 东晋、南朝建康宫城的平面布局和洛阳宫城相似,但更整齐,宫墙有内宫墙有内外三重。外三重。外重宫墙外重宫墙之内布置宫中一般机构和驻军。此时,把中央机构的宿舍也建在这里,则是东晋与南朝所特有的。第二重宫墙第二重宫墙内布置中央官署。朝堂和尚书省仍在东侧,向南有门通出宫外,与洛阳宫殿相同。在西侧有中书省、门下省、秘阁(皇家图书馆)和皇子所住的永福省等。第三重墙第三重墙内才是真正的宫内,前为朝区,建主殿太极殿和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后为寝区,前为帝寝式乾殿,又称中斋,后为后寝显阳殿,各为一组宫院,二组前后相重,都在两侧建翼殿,形成和太极殿相似的三殿并列布局。6.太极殿 7.太极西堂 8.太极东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