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育学基础导论:第二章-教育功能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02372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30
  • 大小:22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育学基础导论:第二章-教育功能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教育学 基础 导论 第二 教育 功能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功能教育功能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教育功能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教育功能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它它主要回答主要回答“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等问题等问题。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教育系统对个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影这种影响和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正向的、促进的,也可能响和作用的性质可能是正向的、促进的,也可能是负向的、阻碍的,或者是无效的。是负向的、阻碍的,或者是无效的。教育功能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功能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对个体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正向和负向的功能

    2、和社会的发展所起的正向和负向的功能。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教育对个体和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其中正向功能为重点内容: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其中正向功能为重点内容: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包括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以及个体谋生与享用功能;的功能,以及个体谋生与享用功能;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在对社会各,表现在对社会各个子系统,即人口、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的促进个子系统,即人口、文化、政治、经济、环境的促进作用。作用。3.还要分析由于教育活动偏离目标、教育系统内还要分析由于教育

    3、活动偏离目标、教育系统内部结构失调、与外界社会子系统不相协调等原因造成部结构失调、与外界社会子系统不相协调等原因造成的的教育正向功能发挥受阻所产生的负功能教育正向功能发挥受阻所产生的负功能。既包括对。既包括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个体发展的负功能,也包括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4.4.在对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在对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静态、横静态、横切式的分析切式的分析的同时,还对教育功能做了的同时,还对教育功能做了动态、纵剖式动态、纵剖式的考察的考察。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1 1)教育功能的形成过程教育功能的形成过程,包括,包括,教育功能

    4、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2 2)教育功能的释放过程教育功能的释放过程;(3 3)影响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因素和条件影响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因素和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

    5、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分别表现为:分别表现为:1.教育的内部功能教育的内部功能表现为对受教育者发展所表现为对受教育者发展所起的作用;起的作用;2.教育外部功能教育外部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对生产力、生是指教育通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作用,

    6、表现出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产关系的作用,表现出的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所表现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所表现出来的功能,出来的功能,不仅只有正向的促进,也有负向的不仅只有正向的促进,也有负向的阻碍。阻碍。所以,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所以,教育功能不是主观的期望,而是客观的结果。因此,教育功能不仅具有观的结果。因此,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客观性和必然性然性,而且还具有,而且还具有方向性和多方面性方向性和多方面性。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对教育功能类型的划分,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对教育功能类型的划分,可以从多个角度着手。(一)从作用的

    7、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一)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能和社会功能 1.1.促进个体的有效发展,是教育的个体功能。教促进个体的有效发展,是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内部发生的,所以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2.2.通过对社会个体的培养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对社会个体的培养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教育

    8、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称教育的工具功能。(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能和负向功能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20世纪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年代末提出的功能分析的一个维度。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积极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对任何社会、任何时期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

    9、在,只不过比重的教育来说,正向和负向的功能都存在,只不过比重不同。多数时期的教育以正向功能为主,但历史上也不同。多数时期的教育以正向功能为主,但历史上也有某些时期,如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军国有某些时期,如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也阻碍主义教育等,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也阻碍着社会的发展。着社会的发展。(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三)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和隐性也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显性和隐性也是默顿分析功能的一个维度。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

    10、显性教育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如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就是显性教育功能的表现。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期的功能,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如教育复制了现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会的不平等,学校照管儿童的功能等,都是隐性功能的表现。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的表现。显性与隐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

    11、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转变成了显性教育功能。功能。(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四)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1把性质把性质(方向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把默顿的上述两个维度引入日本学者柴野昌山把默顿的上述两个维度引入教育功能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教育功能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论分析框架框架(见图见图21)。分析主观意向显性隐性 客观 结果正向 A B负向 D C图2-1 柴野昌山关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分析框架图 在这一框架中,教育功能被分为四类,即A-正向显性功能,B-正向隐性功能,C-负向隐性功能,D-负向显性

    12、功能。2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向的,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向的,也有消极的、负向的。也有消极的、负向的。(见图见图22)。分析主观意向人社会 客观 结果正向 A B负向 D C图2-2 学校教育功能分析框架图 把教育功能分析的内容和性质结合起来:A-表示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B-表示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C-表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D-表示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这四类功能中既有显性功能的呈现,也有隐性功能的揭示。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是显性正向促进人的发展是

    13、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是显性正向功能。这一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因此也被称为功能。这一功能是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的体现,因此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成为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在教育功能系统教育的本体功能,成为派生其他功能的源泉,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个体发展在内容上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个体发展

    14、在内容上包括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前者指有机体的,前者指有机体的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完善,后者指人的心理自然形态和组织器官及其机能的发展、完善,后者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各种高级社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各种高级社会性的发展。会性的发展。教育就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教育就是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和谐全面地发展。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个人生活在社会上,他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的人。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它追求个体的共同前者表现为人具有社会性,它追求

    15、个体的共同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性;后者表现为人具有个性,它追求个体的独特性。社会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而又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是相互对立而又矛盾统一的,人是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个体发展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一个包含着两个矛盾方向的变化,而又重新系统化的过程。方向之一是社会化,方向之二是个性化。过程。方向之一是社会化,方向之二是个性化。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化和个体的个性化,促使一个生物体的自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使一个生物体的自

    16、然人成为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的人。具体的人。因此,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孤立存在,社会化是其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孤立存在,社会化是

    17、其生存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生存和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途径。“狼孩狼孩”、“熊孩熊孩”和在被隔离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一样,因为脱和在被隔离情况下长大的孩子一样,因为脱离人的生活环境,尽管有健全的躯体,却不能有人的离人的生活环境,尽管有健全的躯体,却不能有人的思维、意识、行为方式,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化是人之思维、意识、行为方式,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化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对人类社会而言,社会化使社会能够在为人的根本。对人类社会而言,社会化使社会能够在社会学和生物学意义上进行繁殖,从而确保它世代延社会学和生物学意义上进行繁殖,从而确保它世代延续下去。续下去。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社会化的过

    18、程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从婴儿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它不断地调整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到老年期,它不断地调整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要求。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四社会生活变化的要求。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四个方面:个方面:(1)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2)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3)掌握个人获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4)学会认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包括

    19、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职业组织、社区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大众传媒、职业组织、社区等等。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化的主导因素不同。幼儿阶段以家庭为主,青少社会化的主导因素不同。幼儿阶段以家庭为主,青少年阶段以学校为主,成年阶段以职业组织为主。学校年阶段以学校为主,成年阶段以职业组织为主。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校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完成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完成的。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场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

    20、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途径,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人的行为是一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行为,思想意识成为支配人行为的内在力量。种有意识行为,思想意识成为支配人行为的内在力量。个体的思想意识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规范在个体头脑中个体的思想意识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规范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的反映。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人的行为要符合所人的行为要符合所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规范。属群体或社会的要求,这个要求就是社会规范。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职业是社会

    21、化职业是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的集中体现。人生活在社会中,要以一定的职业为生,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这就决定了为就业和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必须能够促进个体的职业化。进个体的职业化。(二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人与人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相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社会性反映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社会的适应,是社会化的结果;不同的一面表现为人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

    22、性,它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1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表现。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是人的主体性表现。主体意识

    23、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是人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的自觉意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它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主体能力是主体认识、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改造外部对象世界的能力。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主体意识是主体性的观念表现,主体能力是主体性的外在表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外在表征。无论是主体意识的形成,还是主体能力的获得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的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最无能的都要通过教育。因为人的生物体是自然界中最无能的1,人要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人要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

    24、体,必须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应的知识、能力,从而达到变革客观世界的目的。因此,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教育过程对个体而言,是一个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力的过程。11此话源自此话源自“人是所有生物中最无能的,但这种生物学意人是所有生物中最无能的,但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脆弱性,正是人之力量的基础,也是人所独有的特性发义上的脆弱性,正是人之力量的基础,也是人所独有的特性发展的基本原则。展的基本原则。”(弗洛姆著:弗洛姆著:为自己的人为自己的人,生活,生活读书读书新新知三联书店,知三联书店,19881988年版,第年

    25、版,第5555页页)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特性 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个体的独特性表现在人的个性心理上,诸如兴趣、诸如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遗传素质蕴涵着个体的差异性,如气质类型的差人的遗传素质蕴涵着个体的差异性,如气质类型的差异、智能优势的差异等。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异、智能优势的差异等。个体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教育影响的不同,即便是相同的遗传素质,也会形成不同的发展结果。不同的发展结果。教育

    26、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特征,选择适合他的发展道路、设计适合他的教育。设计适合他的教育。因此,因此,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教育能够尊重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帮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助不同的学生充分开发其内在潜力,形成自己的优势区域和特长。区域和特长。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创造性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是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个体在创

    27、造活动中所表现出它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的自主、独特、与众不同的心理倾向。创造活动是人生产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创造活动是人生产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活动。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不品的活动。人们在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不仅是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符合社会价仅是个体独特的自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符合社会价值的要求,具有社会性。值的要求,具有社会性。因此,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因此,创造性是自我性和社会性的连接,它虽是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个人才能的最高体现,但这种才能的发挥要受到社会

    28、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的制约,要以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是通过知识经验的传授而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是通过知识经验的传授而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人获得了谋生的本领。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使人获得了谋生的本领。古代的生产相对简单,劳动者需要的复杂技能不多,古代的生产相对简单,劳动者需要的复杂技能不多,它可以靠师徒式的模仿获得。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它可以靠师徒式的模仿获得。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马克思讲

    29、到,马克思讲到,“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因此,教育成为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因此,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生产劳动力的必要条件。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一方面可以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

    30、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入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教育要传授另一方面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何以为生”的本领。的本领。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HSpencerSpencer,18201903)18201903)曾经将曾经将“个人完个人完满生活的准备满生活的准备”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为我们的生活做准备为我们的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这在人本位教育家看来,虽然具有功利,这在人本位教育家看来,虽然具有功利主义的色彩,但它确是现阶段社会的需要。因为现代社会还没主义的色彩,但它确是现阶段社会的需要。因为现代社会还没有达到生

    31、产力高度发达和对产品的各取所需,劳动既是人的需有达到生产力高度发达和对产品的各取所需,劳动既是人的需要,更是人谋生的手段。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要,更是人谋生的手段。教育,尤其是普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就是要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就是要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个体谋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须教人个体谋生的需要,要求教育必须教人“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在当代,在当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还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

    32、,还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指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可以获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从广义的教育来讲,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因为人有双重从广义的教育来讲,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因为人有双重生命,从父母那里遗传的种生命只是做人的物质基础,人要成为生命,从父母那里遗传的种生命只是做人的物质基础,人要成为人,还要经历人,还要经历

    33、“第二次生成第二次生成”,并且必须讲求,并且必须讲求“为人之道为人之道”,在,在自觉做人中才能生成为人。教育教人自觉做人中才能生成为人。教育教人“成为人成为人”,是满足人的生,是满足人的生命需要的最基本形式。因此,受教育对人来说,是生命中的最基命需要的最基本形式。因此,受教育对人来说,是生命中的最基本需要。本需要。教育固然教人知识,但获得的知识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价值。教育固然教人知识,但获得的知识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价值。知识的外在价值在于转化为一种力量知识的外在价值在于转化为一种力量(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或一种生产或一种生产力,成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力,成为

    34、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完满的自由人格,使人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所以,展,造就完满的自由人格,使人成为自由之人,幸福之人。所以,教育的享受功能是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必然延伸。教育的享受功能是教育个体发展功能的必然延伸。对学校教育而言,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对学校教育而言,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现实中个体的活动要受到种种客观因。现实中个体的活动要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自由的活动不是否定或消除这些因素,而是在遵素的制约,自由的活动不是否定或消除这些因素,而是在遵循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反映人的主观意志。所

    35、以,循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反映人的主观意志。所以,自由自由的活动是的活动是“外在的必然性外在的必然性”和和“自我提出的目的自我提出的目的”的统一的统一。一个人受教育越多,对外界必然性的认识就越深刻,就一个人受教育越多,对外界必然性的认识就越深刻,就越能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体现自己的意志自由。越能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体现自己的意志自由。教育通过教育通过知识的传授,教人知识的传授,教人“求真求真”、“向善向善”、“粹美粹美”,促进人,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种自由人格,造就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一种自由人格,造就活动中的自由人。受过教育的人,是自由之人,也是幸福之活

    36、动中的自由人。受过教育的人,是自由之人,也是幸福之人。幸福是完美人性的展示和表现,这种人性融智慧、情感、人。幸福是完美人性的展示和表现,这种人性融智慧、情感、道德于一体,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完善,使他道德于一体,教育通过使受教育者人格的提升和完善,使他们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们体验到精神上的幸福。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曾指出曾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11。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标

    37、准化的教学、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过于追求客观学。标准化的教学、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凶手。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可以很好地回精神的最大凶手。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学生可以很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自己却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自己却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发展他们的想像和思维,这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发展他们的想像和思维,反而使他们更加僵化了。反而使他们更加僵化了。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联合国教科文组

    38、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学会生存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96年年版,第版,第188188页。页。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存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实现。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第一,过重的学业负担、惟“智智”是举的做法,是举的做法,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二,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挥和创造性的培养。在现

    39、存的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大部分学校对在现存的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大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刚性的规范管理,重视校长和教师的权威,学生进行刚性的规范管理,重视校长和教师的权威,运用各种规则、规范,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运用各种规则、规范,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而不管学生是否口服心服。更有甚者,采用体样做,而不管学生是否口服心服。更有甚者,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样做罚和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样做只能使学生规规矩矩,学生富有活力的生命在规范的只能使学生规规矩矩,学生富有活力的生命在规范的框架中遭到压抑,限制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框架中遭到压抑,限制

    40、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针对已经出现的教育负向功能,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已经出现的教育负向功能,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去克服和矫正。采取积极措施去克服和矫正。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要把育人看做是目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要把育人看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看做教育的惟一的,而不是手段;把学生的个性发展看做教育的惟一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看做具体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教育,把人看做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以积极的目光期能动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生命,以积极

    41、的目光期待他们、赏识他们。一位家长这样说:待他们、赏识他们。一位家长这样说:“哪怕天下所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应眼含热泪地欣赏、拥抱、赞美他,为他而自豪欣赏、拥抱、赞美他,为他而自豪”。做老师的对学。做老师的对学生何尝不应该也是这样呢生何尝不应该也是这样呢?第三节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包括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括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

    42、民族素质的功能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区的个体综合,其状况通常包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区的个体综合,其状况通常包括人口的数量、人口的质量和人口的结构。括人口的数量、人口的质量和人口的结构。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都有重要作用,但与这些功能相比,教育对改善人口质量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表现得更为直接,在当代社会尤为突出。2000年,我国总人口为13亿以内(其中大陆人口为12.66亿人),预计到2010年和3020年,人口总量将分别控制在14亿和16亿,总人口仍占世界的1/5,劳动人口约占1/4。可以说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存在明显的差

    43、距。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人类文化一旦产生,就成为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教育对于文化保存与发展的作用,构成了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而言,表现在:(一)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一)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教育是保存文化的有效手段。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无论哪一种文化的保存,都离不开教育对人的培养。教育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主要表现在纵向时间上的传承与延续;横向空间上的文化传播与流动。(二)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二)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文化安造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

    44、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这一过程就是文化活化的过程。只有教育才能把文化从物质载体转移到人的身上。(三)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三)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说明并非所有的“教”都是教育,如教唆就不是教育。教育是一种”使人为善“的”教“。(四)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四)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是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的起始环节,它表现为对某种文化的自动选择或排斥。教育虽是文化传递的手段,但教育又不等于文

    45、化传递,因为教育不是对所有文化的传播,教育穿博得文化是有选择的。教育文化选择有两个标准:一是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二是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有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教育的文化选择形式总体上有吸收和排斥两种。(四)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四)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教育从两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教师出国访问、学术交流等,促进不同文化的吸收、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对旧的文化进行变革、整合,形成新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形成与发展。应该明确,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教育不是唯一的方式,但它确实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六)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六)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没有文化的更新与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教育激活文化的功能,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文化的创新。一方面教育对文化选择、批判和融合;另一方面,教育要创造一种新文化。教育创造文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直接的途径就是教育直接生产新的文化;间接途径就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育学基础导论:第二章-教育功能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0237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