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总体介绍教材解读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总体介绍教材解读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数学 教材 总体 介绍 解读 课件 下载 _其它资料_数学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改变 是一种挑战改变 更是一种发展今天,我们一起见证一个美好的开始建设旨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个性发展的数学家园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第四版)1-3年级教材介绍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组一、教材的发展历程二、编写的体例特点三、教材内容的特点四、教材的支持体系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发展历程(89)1992年1995年1998年2001年1994年2011年19992000年课标(2011版)近20 年形成的特色与优势的确认和弘扬 十年实验的总结与分析:编者与教者的共建 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内外比较、三个读懂教材发展的依据过去的20年,教材经历了四个版本,具体的编写人员、素材、表述形
2、式都在发生变化,但是1.激活儿童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注重数学思想,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驾驭纷繁的知识内容3.强化学生学习,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中、交流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4.创新叙述模式,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情境+问题串“)的基本叙述模式教材的体例特色教材的体例特色情境+问题串能够激活儿童经验的“情境”+由情境引发的3-4个紧密相联 的“问题”:情境+问题串:对儿童的数学学习有什么帮助?u 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状态u 思维的条理性与深刻性有了保障u 学习的个性化与多样性得到体现u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有可能 情景 +问题串数学知识发生的过程学生学习
3、数学的过程教师引导教学的过程课程目标实现的过程统一起来实现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统一实现数学与数学教育的统一实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实现教学与学习过程的统一教材的体例特色:教材的体例特色:规范、同构规范、同构便于学,利于教l“试一试”不是练习,+1课时l 包含了与前页内容密切相关的新的学习内容l 需要课上探索和交流l 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体例特色:同构相近内容问题串形式一致减少教师备课压力乘加乘加减除减除情境引入画图理解列式总结算法巩固脉络?探索统一测量单位认识测量单位感受测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空间观念脉络?情境+问题串:对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帮助?为一线教师,为普通教师、乡村教师着想,为教师过上正常的甚
4、至是幸福的着想;更重要的是把教师的精力“腾”出来u 关注孩子如何思考问题u 倾听孩子们的想法u 带领孩子们研究数学、讨论数学u 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u 享受师生共同思考数学的乐趣教材内容特色弘扬与发展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2.注重体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3.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形成4.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内容特色更加重视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课程目标两基四基基本思想、基本经验两能四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发现、提出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1.注重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教师困惑:1.由“双基”变为“四基”与以往相比,教材与教学需要发生什么变化?2.日常学习中如何帮助学
5、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有活动有活动重过程重过程经验经验积累积累积累经验的学习有何特点?案例: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1.下表是某市一周之内最高气温,请将表中的信息绘制折线统计图。2.记录一周之内每一天的气温,再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在班上讨论经验积累:有活动,重过程题2要用到数学的知识技能更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在做的过程学生有了体验和经历:不同的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他们的经历也有所不同基本活动经验在教材上如何体现?需要知道什么1节课内也有积累经验的安排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积累经验的机会基本活动经验教材图形与几何量一量与长度单位量一量与角的测量面积与长正方形面积
6、周长与长正方形周长统计与概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整理与统计数与代数数一数与计算 比一比与减法数一数与乘法 分一分与除法 元角分与小数相等的量与方程变化的量与正反比例购物与总量单价数量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数学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学习数学以后具有的思维能力抽象抽象:把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引入数学内部;推理推理:促进数学内部的发展;模型模型:沟通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在此之下,还有很多:数形结合、分类、方程、函数、递归、转换、极限 抽象抽象数量与数量关系的抽象图形与图形关系的抽象阶段性与过程性:直观描述 符号表达数量的抽象实物图形数字直观描述数字符号符号表达直观描述:从实际物体或情境中抽象出点、线、面、角
7、、体、相交、平行、垂直、全等符号定义:如直线L。图形的抽象推理能力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数学有两个侧面,用欧几里得方式提出来的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创造过程中的数学却是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波利亚数学与猜想 用合情推理获得猜想,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验证猜想,证明结论。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重演绎,轻归纳、类比,只满足于证明现成
8、结论,学生很少经历探索结论、提出猜想的活动过程。在数学中发现结论往往比证明结论更重要。l 借助操作活动,感受余数l 认识余数。l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数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l(理解)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各表示什么,余数“1”在搭正方形时是哪根小棒,为什么它要剩下?l 单位的填写是个难点,建议教师在此做教学停留,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操作活动,确定单位名称并相互交流。l 在探索过程中,可以自然地发现,小棒有时正好用完,有时会有剩余。而且随小棒总数的增加,剩余的小棒数量也相应增加,但是增加到一定的程度,这个过程突然被“中断”(小棒刚好用完),再继续下去,似乎又出现了一个“循环”。l 只要认
9、真操作下去会发现这个过程很奇特,好像有一个内在的东西在控制着整个过程这就是“规律”在起作用。l 难能可贵的是,既能让学生获得知识结论,又能积累探索与发现的经验,还能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模型思想模型思想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现实性:用数学语言讲述现实世界中的故事故事1:操场上,有3名女生,2名男生故事2:操场上,原有3名女生,又来2名男生故事3:淘气有3本科幻书,2本手工书故事4:买酸奶花了3元钱,买面包花了2元钱3+2=5模型思想:两个重要模型总量模型(加法模型)总量=部分量+部分量路程模型(乘法模型)距离=速度时间(总价=单价数量,总数=行数列数等)2.注重体
10、现“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发现、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从两能到四能 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法。课标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面临情境或将要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面临情境或将要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自主地发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现和提出问题在学习完所学内容后,利用在学习完所学内容后,利用“WHAT-IF-NOTWHAT-IF-NOT”,鼓励学生提出鼓励学生提出进一步想要研究进
11、一步想要研究的的新新问题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专门的活动,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亮亮家、芳芳家和学校的位置如图。星期天要到亮亮家、芳芳家和学校的位置如图。星期天要到校参加实践活动,他们校参加实践活动,他们7时从家里出发,时从家里出发,7时时5分分同时到达学校。亮亮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同时到达学校。亮亮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米,芳芳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芳芳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40米。亮亮家到芳芳家米。亮亮家到芳芳家的距离是多少米?的距离是多少米?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你能把其中的一个信息进行改变,你能把其中的一个信息进行改变,从而再提出一个问题吗从而再提出一个问题吗
12、”。于是学生们改变信息,思考于是学生们改变信息,思考“如果不是在一条直如果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行驶,会怎么样呢线上行驶,会怎么样呢”“”“如果不是相对而行会如果不是相对而行会怎么样呢怎么样呢”“”“如果不是同时出发和到达会怎么样如果不是同时出发和到达会怎么样呢呢”“”“如果不是行驶的问题呢如果不是行驶的问题呢”,产生了一个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一个的新问题。l发现和提出问题是需要氛围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需要氛围的。需要发问的“气场”,这就希望教师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活跃起来,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讨论,敢于坚持。要激发激发提问的情境是多样的:l质疑、拓展l从
13、生活中、数学学习中、在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问能力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一二年级鼓励学生尝试提出简单的描述性问题操场上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男生比女生多几人?三四年级在教师指导下提出一般性的数学问题今天操场上男同学比女同学多,是不是每天都是这样?五六年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一般性的数学问题一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能够站稳的都是立体图形?我们能想办法让平面图形站稳吗?(李瑞彤)七巧板中为什么没有长方形?(邹忱烨)为什么一般的书都设计成长方形的?(张梓凯)为什么数学书第45页的图形涂色后看起来像是立体图形,而没有涂色前看起来是平面的?(周彦成)为什么正方形对折后能成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14、,而长方形不能?(李明远)案例:有没有除法分配律呢?王怡然(二里沟中心小学 四年级5班学生)我今天做作业时,忽然想到:既然乘法有乘法分配律,那有没有除法分配律呢?于是我给自己出了一道题,试验了一下:60(24)60610如果按照做乘法分配律的方法的话:60(24)=602604=30+15=45显然这种方法不行,那么应该怎么算呢?我又给自己出了一道题:(100+50)25按常规方法算,应该等于:150256如果按乘法分配律的方法算:(10050)25100255025426哈!看来这种方法可以,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呢?仔细想了一下:第一道题如果按乘法分配律的方法算,实际上是改变了除数的总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