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4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城镇体系规划-很系统的(参考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200266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543
  • 大小:10.1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城镇体系规划-很系统的(参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城镇 体系 规划 系统 参考 课件
    资源描述:

    1、课程介绍及主要参考书目课程介绍课程介绍:城镇体系规划课程主要讲授城镇体系的概念与内涵;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演变;城镇发展的历史基础、区域条件,经济基础分析及城镇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化战略;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地域空间结构)的确立;城镇体系规划的方法、工作程序等内容。课程总学时54学时。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城镇体系规划邹军、张京祥、胡丽娅编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城市地理学 周一星 著 商务印书馆 区域分析与规划 崔功毫 魏清泉 陈宗兴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城市地理 顾朝林 等著 商务印书馆 城镇群体空间组合 张京祥 著 东南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第

    2、一章概述概述1.1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城镇体系规划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特征和类型城镇体系(urbansystem)也译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对城镇体系概念的理解有以下几层含义:a、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b、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c、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的;d、城镇体系最基本的特点是相互联系,通过不同区位、等级、规模、职能的城镇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性:整体性:等级层次性:等级层次性:动态性:动态性:按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划

    3、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按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可相应划分为: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以中心城市数量多寡组合方式可以分为:单中心体系类型、多中心城镇体系类型;按区域的经济类型,可以分为矿区型、农业区类型城镇体系,以及流域型、铁路公路沿线类型城镇体系等;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可以分为全国、省域、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类型;此外,还有以特殊的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为对象的,如沿海、沿江、边境地区城镇体系类型等。二、城市、城镇的地域概念二、城市、城镇的地域概念1、城市、城镇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职业构成

    4、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城镇具有广场、街道、影剧院、商场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19861986年设市标准调整后的设市标准为:年设市标准调整后的设市标准为:非农业人口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市。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和边境口岸,虽不足以上标准,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市。总人口50万人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

    5、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中非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总人口50万以上的县,县政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也可以撤县设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署驻地所在镇,虽不足以上标准,如确有必要,也可以设市撤县。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节选第第11条条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第第19条条

    6、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市或者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国土规划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1.2城镇体系研究与规划实践历程回顾城镇体系研究与规划实践历程回顾 一、国外城镇体系研究及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一、国外城镇体系研究及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1、源起时期、源起时期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

    7、)“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恩温(R.Unwin,1922)“卫星城”理论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PGeddes)首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的方法,1915年发表了著名的进化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1918年规划师沙里宁(BSaarinen)提出了“有机疏散”理论模式,并以此拟定了著名的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镇系统化。(1977年CWSkinner曾运用它对中国四川盆地的城镇体系进行了研究)。1939年杰弗逊(MJefferson)及1942年哲夫(Zipf)等

    8、对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2、发展时期、发展时期19451955年,维宁(R.Vining)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镇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1960年邓肯(ODuncan)在其著作大都市和区域中首先明确提出“城镇体系(Urban System)”一词,并阐明了城镇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1964年贝里(BBerry)用系统化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体系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弗里德曼(JFriedmann)与米勒JMiller)的“城市场(Urban Field)”,福克斯(K.A.Fox)和库马(TKKumar)的“功能经济区域(Functional Economic A

    9、rea)”赫希曼等人的“极化增长学说”、罗斯托(1960)的“经济增长阶段学说”、弗里德曼及阿隆索的“核心一边缘模式”及其模拟的城镇体系形成运作过程、佩鲁(1955)的“增长极理论”20世纪50年代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提出了现代空间扩散理论3、研究的高潮与转折、研究的高潮与转折1977年哈格特从Internaction、Network、Nodes、Hierarchies、Surfaces、Diffusion等六个角度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运作的过程美国学者贝里(BBerry)和豪顿(FHorton)的城镇体系的地理学透视(1970),以及加拿大学者鲍恩和西蒙斯的城镇体系:结构发展与政策(1978)。4

    10、、最新进展、最新进展 过去有关城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或国家范围内,但在当代经济活动的全球扩散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要求人们必须从全球的视野认识城市化过程和城镇体系形成机制及组织结构。当今的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正在由网络取代传统的城镇体系的等级概念。城镇的等级、层次不仅取决于其规模和经济功能,而且也取决于其作为复合网络(信息网、金融网等)连结点的作用。信息网和航空网成为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新途径,城镇体系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形成新兴的“网络城市”。二、二、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及区域规划的发展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及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历程1、总体历程1945年10月,梁思成先生在重庆(大公报)上撰写市镇

    11、体系秩序20世纪60年代,严重敏,(1964)首次译介了w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的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恢复、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对规划思想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城镇体系的概念进一步推广普及 1982年中国引入国外的“国土规划理论”,开始了由点及面,普及到全国各级行政区域(省、市、专区、县),以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和环整治为中心的国土规划工作。1984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条例中,明确规定把布置城镇体系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一部分。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更明确地规定:“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12、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第11条);“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市或者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第14条)。2、主要的研究与实践的领域 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点 城镇体系的发展机制 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 城镇影响作用 城镇体系基础理论 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性研究 城镇群体及都市圈发展研究三、城镇体系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再兴三、城镇体系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再兴1、城镇体系规划与区域规划面临的新问题(1)经济全球化及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影响新增长动力、新经济组织、新区位因子、新空间现象(2)信息、高速交通等现代技术发展的影响交通联系的演化及影响、信息联系的变化及其影

    13、响(3)城镇群体密集发展的影响(4)政府职能变化的影响2、城镇体系规划再兴的宏观环境背景(1)世界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发展的总体历程(2)城镇体系规划、区域规划复兴的宏观背景、自由市场的失败、区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第二章第二章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重点、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重点、内容与方法内容与方法2.1 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城镇体系规划的定位 一、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一、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城乡结构,特别是城乡空间结构是经济结构的直接反映,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等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4、着很重要的联系。调整城乡结构理应成为结构调整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和实施主体能够对城乡空间结构调整发挥主导作用,如在规划中进行城镇空间组织、划分城乡空间等。二、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二、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 由于区域性基础设施面广量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各有其主管部门及相应的计划、规划及实施机制,但综合起来尚缺少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或实施机制(包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规划区外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主权。因此,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要从制定规定性的规划方案,转向提出以协调为重点的技术方案,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指导作用。如在规划中对各类、各层次区域

    15、性基础设施规划的位置、时序、标准进行协调。三、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三、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受“无形的手”制约,但其流动、集聚的规律是从投入产出低的位置流向、集中于投入产出高的位置。城镇体系结构实质上也是一种市场格局,所以,城镇体系规划应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发挥引导作用。如在规划中提出重点建设空间和中心城市划分,有利于各项要素向上述空间集聚等。城镇体系规划定位的层次以主导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为最高,以指导区域性基础设施配置为次,以引导生产要素流动、集聚为末。2.2 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理念 一、由自上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双向互动互一、由自上

    16、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双向互动互求、协商型规划求、协商型规划 1、自上而下强制型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及存在东方集权色彩的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新加坡),规划基本是计划的代名词,国家具有完善的区域规划编制体系及保障体系。区域规划的强烈指令性使其成为一种绝对的政府行为,成为国家干预、调控地方发展的有力工具。2、自下而上放任型 由于自由经济意识形态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渗透,“控制”的观念在这些国家并不受欢迎。市场的盲动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使规划缺乏稳定的地位,时而被政府当作防止市场失效的工具,时而被视为避免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发生的权宜之计.3、控制与引导双轨型新的区域规划要求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17、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动互求、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一条不完全是官方的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政府、部门、社团、企业等)参与规划的全过程,以寻求解决区域发展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方法和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可信度强、满足全社会愿望的区域规划(契约)。二、由经济单目标型规划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二、由经济单目标型规划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 由于社会发展极化、文化冲突、权利分割、社会需求多元化等引发的社会问题,许多问题必须在区域规划中找到解决或缓

    18、和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区域规划在内容、范围、理论研究与方法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规划从内容看,越来越由单目标的物质建设规划或经济布局规划为主开始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目标规划,规划中的社会因素与生态环境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最佳化成了未来区域规划的新方向(3E规划:ecology、environment、equality)。总之,一个基本的规划理念是,社会与生态环境尺度必须同时作为衡量最佳规划方案的重要标准。三、由城镇为重点转向区域、城乡整体规划三、由城镇为重点转向区域、城乡整体规划以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的知识型经济将从根本上

    19、改变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乡村不再是作为为城市单纯提供生产要素的依附地,而实现了多种要素的相互组合流动;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价值被重新发现和理解,城市的持续发展是以乡村的健康成长为基础的;经济成长的创新机制,有可能使传统城市地域以外的空间得到优先发展,从而改变由城市至乡村的单一扩散方向。城镇以外的区域基质空间不再是单向被动地承受城镇的资源耗费和经济、社会的主宰,而对城镇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依赖与制约并存、支持与竞争并存的格局。“城乡一体化”(Urban-rural Integration)”虽然仍有词意表达上的争议,但作为一个区域城乡整体规划、整合发展的目标理念正日益被广泛接受。四、由面面俱到型规

    20、划转向问题型规划四、由面面俱到型规划转向问题型规划区域是一个处于时代变化中的复杂综合体,区域规划只能是有限目标的规划。区域规划必须抓住其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针对每个规划的特定区域、特定时段、特定背景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重点问题”规划提高区域规划的编制效率与效果,力戒面面俱到、泛而无物。五、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五、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保证弹性和调控程度的平衡是衡量区域规划有效性的标准。必须将原来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计划型规划转变为以价值手段为主的计划与市场兼容型规划,将原来过于具体的刚性规划转变为应变能力较强的弹性规划。当然区域规划更应体现出多目标、多方案的弹

    21、性特征,在全球化过程中使区域发展具备更大的应变性,防范各种风险与被动的境况。六、六、由虚调控型规划转向以空间管制为手段的实由虚调控型规划转向以空间管制为手段的实调控规划调控规划在当今环境中,区域规划作为一种空间地域规划,它不再是仅仅被动地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进行地域上的落实,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准入”规则(空间供给的多少、分区发展的限制等)来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修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即区域规划既要把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改造意图综合反映在空间环境建设上,也要通过规划对有关社会经济政策及意图提出建议和补充。七、由单规划模式转向多规划模式七、由单规划模式转向多规划模式“区域”

    22、表达的是按某种目的划分出的空间地域概念,因而区域具有类型、层次之分。编制不同的区域规划应当采取不同的模式,尤其是不同层次区域规划解决的是不同层次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以资源开发为重点的区域开发型规划,以城镇体系布局为核心的市、县域规划,以及城镇群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相关类似规划,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域尺度的区域规划相互促进,区域规划也由过去单纯的物质实体的形态规划扩大到非物质实体规划在内的综合性规划。八、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八、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相对于其它类型的规划,区域规划更具有宏观性、长远性、战略性的特征。因此,如何将区域规划的种种“终极合理目标”转

    23、化为具体可行的“行动过程”,是关系到区域规划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对实施步骤、实施措施等的研究,而这却正是我们以前较为忽略的内容。“空间管制”是一种实现由目标至过程的措施,而区域建设资金的分配或政策的倾斜、基础设施的建设引导,也是实施区域规划的重要手段,这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尤其具有现实意义。2.3 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 一、规划的重点一、规划的重点确定城市化方针(或基本思路)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确定城镇空间组织结构、功能组织结构和规模组织结构。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

    24、间布局和开发时序,实现共建共享;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从引导和控制区域开发建设活动的目的出发,依据区域城镇发展战略,综合考虑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规划中应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井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和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投融资政策、土地开发政策、行政区划政策等政策手段,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和建设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提出区域协调的机制与机构,制定相应的协调政策和措施。依据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参照相关专业规划,对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

    25、势提出控制目标;结合开发建设管治区划,根据各地区的土地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二、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二、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3、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工作内容及内部联系综合评价城镇发展条件;制订区域城镇发展战略;预测区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水平;拟定各相关城镇的发展方向与规模;协调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时空关系;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引导和控制区域城镇的合理发展布局

    26、;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与开发建设条件;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分析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分析城镇体系基础条件分析城镇体系基础条件分析历史基础历史基础区域基础区域基础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城镇化和城镇

    27、体系分析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规模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重点城镇或分区专论重点城镇或分区专论实施对策实施对策三、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要点三、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要点在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市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区域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因此,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还要通过调控城市化与城镇发展、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主导城乡空间结构的调整。四、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基本方法四、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基本方法1、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程序(1

    28、)规划工作准备阶段(2)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和访问座谈阶段(3)调查内容的分析研究阶段(4)规划方案的构思阶段(5)与当地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规划方案、编写规划报告和编制规划图件阶段(6)组织专家评审和上报审批阶段 明确区域范围明确区域范围收集基础资料收集基础资料城镇发展的条件分析城镇发展的条件分析分析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制订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制订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选择合理的模型选择合理的模型模型是否合理模型是否合理制订规划方案制订规划方案方案是否合理方案是否合理提出实施措施提出实施措施编制报告、图件编制报告、图件否否是是否否是是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成果(1)城镇体系

    29、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附件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包括综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2)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1)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2)城镇体系规划图;3)区域社会及工程基础设施配置图;4)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图纸比例:全国用1:250万,省城用1:100万-1:50万,市域、县域用1:501:10万。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用1:5万1:1万。”3、组织方法规划是政府行为。城镇体系规划必然是政府协调和引导区域开发的重要手段和决策依据。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在广泛联系社会公众的基础上,强

    30、化技术业务同行政管理相结合,具体应体现三个方面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技术与政策的结合;科学研究与政府行为的结合。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还应注重城市规划各环节的协调。城镇体系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4、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1)正确的指导思想:规划要与国家、地方发展要求、方针相协调;立足长远、明确目标、保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把经济生态等问题结合考虑;体现地方特色、符合当地实际。

    31、(2)处理好几个关系:本地与高一层次的关系:高一层次的发展策略未必对本地区适合,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进行反馈、协调,并不是单纯的决定关系;城市规划与其它部门规划的关系:如土地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旅游部门的关系,要相互协调;处理好与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的关系:不完全局限在本地区内部,与周边地区有密切联系,可能促进也可能制约;处理好与各行业的关系:如与水利、交通、电业、电信等行业的规范协调,这些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起重要作用,各部门要遵守城市规划法。第三章第三章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城镇发展区域条件分析评价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一、区位条件与区际联系1、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城镇体系所在的区域是不能从大

    32、区域任意肢解或以若干个小区域任意拼接的,它应当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是与其中心城市的直接吸引区域范围大体吻合的。在以各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规划时,必须分析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以确定所规划区域城镇体系是否完整。如果中心城市吸引范围明显小于或大于所辖区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因而也不能规划完整的城镇体系,在规划工作中必须说明其不完整性,规划中还可以提出调整行政区域的建议,提出跨行政区域或若干行政区协调规划城镇体系的建议。2、区位与地理位置作为城镇发展区域条件之一的区位条件,包括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和各城镇的区位。既有与周围山川、水域等的空间关系,更重要的是与周边区域、中心城市、工业基地

    33、、农业基地、道路交通、商品市场等的空间关系。地理位置上还可以分为宏观位置、微观位置、中心位置以及边缘位置等。这些区域位置对城市发展都有重要影响。3、影响区位条件的要素自然要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城镇影响大的主要是用地、用水条件以及港口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等;运输要素。包括公路、铁路、航运等水陆交通条件,区位条件有时也称为区位交通条件;吸引辐射影响因素。主要指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开发区、大型工矿基地、重要市场等的影响,以及区域外的影响作用;边缘区位效应。位于城市边缘的城镇容易得到城市的人才、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辐射,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得天独厚,有条件得到更快的发展。在一些

    34、国界、省界、地市界和县界的城镇,由于各区域资源分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商贸互补交流,可以使一些城镇繁荣。4、区位分析与区位图编绘以区域地形图和行政区图为工具,同时掌握区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资源、城镇、交通线路和港站、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状况等基础资料;通过客流、货流、金融流、信息流以及经济技术协作关系等的调查,摸清区域内城镇之间以及与相邻区域和中心城市之间的现状经济联系,分析这些联系对城镇体系发展带来的影响;调查掌握区域内和周边地区规划期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和主要城市发展规划情况,分析其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区位图编绘:一般地级市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表示这个市域在全

    35、省及周边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市域在全国的位置示意图;县(县级市)域城镇体系的区位图主要表示这个县域在所在地区及相邻地区的位置及联系,并附上县域在全省及至更大范围的位置示意图(福清市市域区位分析图)。区位图的绘制要素包括县、市、省界,中心城市的吸引范围,主要河流,交通干线,重要港站,县城以上的所有城市和一些重要乡镇(县域规划应列出所有集镇),经济技术开发区,重要的风景旅游区等。联系流调查比较详实的可绘制相应的流量流向分析图。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城镇密度和城镇体系的发育。由土地生态条件、土地生产率、土地区位条件、区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构成的

    36、土地人口承载力制约了区域城镇和城镇体系的发展水平。土地的地质条件对城镇发展建设有重大影响。2、水资源水资源条件是城镇生产和生活一刻也不能缺少的条件。江河、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资源数量、水质及其保证利用程度对区域和城镇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城镇新建和扩大规模都必须在准确估算区域水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考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人均用水量的增长需要,并兼顾城乡用水。如本区域水资源不够则要有切实可行的外区域调水方案。总之,应当把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作为规划城镇规模的主要依据之一,把各城镇的用水条件作为其发展建设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3、矿产和森林资源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地方在适宜的水土资源条件配合下

    37、,往往能够形成大大小小的工矿城镇,我国这类城市和小城镇很多,今后也仍将是一些地区的若干城镇形成发展的主导因素。但采掘业只是这类城镇的先导产业或段时间的支柱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矿产品、林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以及相关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服务业都会逐步发展起来,形成多样化的城镇职能结构。还有一些工矿城镇会由于资源枯竭而衰退,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应考虑其复苏或善后的措施。4、旅游资源大自然造化的景观优美的自然风景区、风景点(历史遗迹等人文景点)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休假时间增加,出游旅行将越来越多。我国的旅游业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正处于迅速成长期,伴随着旅游业开发将会形成一

    38、大批旅游城镇。摸清旅游资源的数量、分布、价值、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制定与旅游城镇发展相关的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也是城镇体系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5、自然资源条件分析评价图的编绘利用土地部门编制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底图,编制城镇发展用地评价图,对各城镇发展用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开发条件等定出评价标准后打分定级;利用水利部门编制的水系与水利工程图作为底图,编制城镇水资源利用评价图,反映各城镇发展在用水条件方面是否有限制因素以及限制的程度,也采用一定的评价标准打分定级。各城镇的现状水厂及取水源要在图上标出;矿产、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评价图,在图上标出对城镇发展有影响的大中小型矿区、水电站坝址、旅游景区景

    39、点等,并评价会影响哪些城镇的发展以及影响到什么程度。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三、城镇体系演变的历史基础与现状特点1、城镇体系的历史演变 划分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主要城镇职能演变及其原因分析。在历史演变的分析中,要重视历史遗存,保留和挖掘城镇特色。2、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 城镇体系的现状 包括:概述城镇的数量和分布;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心城市在区域内外的地位作用,城镇之间的相互联系等。城镇体系结构的特色主要分析城镇现状的职能、等级规模、空间三大结构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情况。城镇体系存

    40、在的问题主要从城镇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情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城镇的生态环境、城镇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找出问题及其原因。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四、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和劳动力分析区域和主要城镇人口数量近10年来的变动,人口年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人口密度、人口的城乡分布,人口的素质(学历年限);劳动力数量及占总人口的比重,近10年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情况,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等。2、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近10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变化情况(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工业产

    41、值、工业结构,农业产值、农业结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城乡人口年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总量及人均量等),以及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及人均量在上一层次区域中的地位。农业方面要分析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商品率,主要农产晶的基地数量、分布、类型等,指出农业的发展方向;工业方面要分析主要工业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乡镇工业小区的基本情况,指出主要部门的发展方向,要特别了解到每个城镇的工业发展情况,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情况;第三产业主要了解商贸、金融的经营状况以及市场建设情况,这些职能也可能成为一些城镇的主导职能。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主要是区域的铁路、公路干线及水运航线和快速交通的基本

    42、情况;电和电信设施情况;区域与各城镇的自来水普及率、气化率等。4、教育和科技情况主要是在区域内分布的大专以上高等学校的数量、学生数,还要调查了解中小学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等;了解专业科研单位的数量、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万人拥有的大专以上人员数,高级职称比重等。五、生态环境条件五、生态环境条件1、区域生态环境 需要调查分析的指标有:森林覆盖率及森林分布,气象灾害的类型、频度及危害程度,水资掉丰度及水旱灾害情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肥力退化等情况,以此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是否恶化以及恶化的程度,进一步可评价土地的人口承载力,为人口、产业和城镇发展提供生态环境方面的依据。对一些乡镇企业数量多

    43、、分布散的地区也要分析评价区域的三废污染情况。2、城镇环境的污染情况 主要调查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失情况,污染源、污染物类型、污染范围、污染的程度、污染历史、污染造成的危害、经济损失和后果等是主要调查指标,还可调查城镇的绿化率、公共绿地情况、噪声污染、酸雨、垃圾处理等。六、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六、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1、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影响城镇发展的因素很多,在综合评价前,首先对各种因素作全面调查、分析,对各因素进行分解和综合,理清脉络,明确主要的影响因素,剔除次要的重复的因素,然后再将各因素分为若干层次,建立起评价的指标体系。这里可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指标体系

    44、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尽可能是已有的统计数据,以便于定量分析计算。2、选择综合评价模型 (i=1,2,n)mjijXWjUi1其中:Ui是第个城镇的综合评价值,数值越大,发展条件越优越;Wj是第j 个因子的权重,mjWj1,1Wj数值 越大越重要;Xij为第i个城镇第j个因子的标准值;m为因子数;n为城镇数。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采用请权威专家对指标因子进行排序或直接打分,打分采用百分制、十分制或五分制;也可以由规划人员参考有关资料,并根据经验集体讨论排序或打分,汇总后作为平均化处理,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4、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一种方法是完全按照(122)式把原始指标进行标

    45、准化处理,计算量较大,一般要在计算机上计算。为简化运算,也可以根据经验对评价指标直接给出计算标准值的统一尺度,即选取满分的Qj,使原始值的标准化处理简化为Xij=Xij/QJ,Qj值一般在县城以下小城镇该指标的前5名内选取。评价指标大多为定量指标,可以用原始统计数和预测数据直接计算出标准值。一部分定性指标,可依据一定的标准由好到差依次划分若干等级分别取相应的量化值直接作为标准值。上表第二层次的15个因子都可以根据调查统计直接计算得到标准值,第一层次的5项定性指标在评价中如果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分解出第二层次的因子进行赋分计算。5、按照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后分级编绘评价图标准值经过上述公式的加权、非负和

    46、放大等计算处理,就得到了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值。把评价值从大到小分级列表,然后分级进行分析评价,为规划提供可比的依据。由于评价指标多数是现状情况,反映的往往是趋势型的,而一些促进部分城镇发展的突变因素可能会遗漏,个别城镇会有一些影响其发展的特殊因素没有考虑,所以在评价阶段要对部分城镇的综合评价分值和等级进行调整。根据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分级表,以区域城镇体系现状图为底图,就可以编制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4.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概一、概 述述1、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经济地区及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城

    47、镇体系中所研究的区域经济是指与之对应的区域内各产业之间、城镇之间、经济区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作用的共生互动关系。(1)系统整体性(2)空间差异性(3)活动关联性(4)相对独立性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地区的具有全局性的谋划。它通过对本地区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规律的分析与判断,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任务、方向、形式,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协调全区域各方面、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通常把发展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

    48、、人口控制目标、个产业的比例和发展方向作为谋划的重点。部门、行业的发展战略 主要是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政策。如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就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把握我国加入WTO的机遇,围绕强省富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主要依靠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镇现代化;推进城市化和城镇规划要注重集约经营和规模发展,要同建设长江产业带、徐连经济带和开发海上苏东互为支撑,并制定了“至2010年,城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49、5,恩格尔系数小于40,社会保障覆盖率接近100”的战略目标。要切实考虑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状况,呼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充分利用西部广阔的发展空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促进扛苏省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一)总述区域经济的增长规律理论 2、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胡佛、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与费雪尔在其1949年发表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中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他们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分成以下几

    50、个阶段:第一,自给自足阶段。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区际经济交流较少,具有较大的封闭性,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散布状态。第二,乡村工业崛起阶段。随着农业和贸易的发展,区域内的乡村工业开始兴起,在经济增长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乡村工业发展是以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为基础的,因此,乡村工业主要集中于农业发展较好的地方。第三,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在这个阶段,农业生产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区际贸易逐步扩大。第四,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首先发展起来的一般是以农副产品和矿产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镇体系规划-很系统的(参考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2002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