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文地理学多媒体案资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精选人文地理学多媒体案资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人文地理学 多媒体 资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人 文 地 理 学电子教案郭恒亮郭恒亮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第三节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和特性对象和特性地理学学科分类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概念 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1.人地关系的传统。2.区域研究的传统。3.空间分析的
2、传统。三大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人文地理研究对象: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关系 地理学的学科分类:1、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2、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3、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技术 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n人文地理学的产生n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n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人文地理学的产生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德国的洪堡和李特尔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具有奠
3、基意义。洪堡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他创造了因果关系、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方法,使地理学由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李特尔李特尔: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因果关系,他和洪堡不同的是,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主张从自然条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区阐明地理学的人文方向。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古代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近代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德国流派德国流派:拉采尔(环境学派)、赫特纳(区域学派)、施吕特尔(景观学派),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
4、思想的研究。法国流派法国流派:白兰士(人地相关论)、白吕纳(人地相关论),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英国流派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和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美国流派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索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俄国流派俄国流派:地理学派,代表巴郎斯基、萨乌什金。主张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区域,强调经济地理与自然地理的密切联系。经济学派:代表费根、康斯坦丁诺夫,认为经济地理属于纯粹的经济科学,研究生产力布局的规律。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2.
5、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二、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引进与发展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学思想与知识极为丰富,但没有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的贡献有:1、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如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合一、因地制宜等。2、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比西方国家晚半个世纪。我国近代地理学的先驱是张相文、竺可桢等。前者编著了我国第一批地理教科书,创办了地理学会和地学杂志。后者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创
6、建了我国第一个地理学系。新中国成立后,早期主要受苏联模式的影响,人文地理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80年代后才恢复。第四节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一、人文地理学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学科建设任务二、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应用价值三、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今后人文地理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任务: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2、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3、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第二章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文化与人文地理学n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n文化的形成与特点n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n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第一节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文化概念与
7、文化结构n文化概念n文化结构 文化概念 (1)泰勒泰勒:就文化的广泛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克罗伯和克鲁克洪: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文化结构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三种文化是相互联系的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
8、其所表现的文化。具有物质性、基础性和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培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他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又包括基础意识形态和上层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根据不同层面将其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独立性强,非但不随物质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制度文化虽然没有物质文化变化快,但是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文化结构虽然有三种划分形式,
9、但实际上却是相互联系的有时很难分开。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n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n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n文化生态学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文化整合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n文化景观人文的空间现象人文的空间现象 文化区文化区n形式文化区n功能文化区n乡土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形式文化区形式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
10、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在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映外,有的还用一种符号作标志。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乡土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文化扩散n扩展扩散n迁移扩散 一、扩展扩散:一、扩展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
11、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有三种类型:1 1、接触扩散、接触扩散 又称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2 2、等级扩散、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3 3、刺激扩散、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一地存在,人们不得不将其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存在并传播。二、迁移扩散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
12、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的,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本身的特点。另外,由于是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区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其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与环境的关系n核心观点 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n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可能论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还有生态论、环境感知、文化决定论及和谐论等观点。文化整合文化整合文化各特
13、质之间的协调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系统实现了整合,就可发挥文化上的正向功能作用。社会或国家的改革,实际是在文化系统中消除其不协调的部分,扭转其负向功能,使之实现新的整合。文化景观文化景观n文化景观的概念n文化景观的分类n文化景观的差异性第四节第四节 其他学科对人地其他学科对人地 关系的探索关系的探索n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n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n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n文化
14、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形式文化区、扩展扩散、接触扩散、刺激扩散。二、简答题1、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有那些?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各学派的代表人物?3、文化结构有那三个层次组成?4、文化区主要分为那几类?第三章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人口分布与迁移n人口分布 n人口移动 第一节第一节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n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n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n中国人口分布n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一、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
15、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算术密度、人口土地密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比较密度等。二、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1、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1 1)世界上90%的人口居住在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2)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3)从海岸线向内200千米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4)世界人口在各大洲分布极不平衡。(5)另外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世界上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紧占陆地面积的14%,集中了2/3的世界人口。2020世纪世纪909
16、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图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世界人口分布年代世界人口分布三、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1.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中提出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自黑龙江瑷珲(黑河市)到云南腾冲。2.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 有研究表明,我国距海岸200 km、500 km、1 000 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35.9%、60.2%、90.6%。人口密度分别为100、48.8、35、5.2。3.我国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我国
17、人口具有明显低地指向性特点,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平衡分布不平衡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500米以下占79.7%,2000米以上只有2.1%。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人口发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影响。地形:通过气温气压和高度的影响。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历史因素和政治
18、因素:历史因素:居住历史和开发长短的影响。政治因素:短时间内可影响人口分布。、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的影响因素。、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科技发展等的影响因素。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移动人口移动n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n人口迁移的形式n人口迁移的机制1.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2.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1、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位置变动,包括为经济、娱乐等目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和以寻求新居住地为目的的非暂时性人口移动,前者称人口流动人口流动,后者称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可以用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来衡量。2、重要性:3、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1.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人口迁移的空间
19、形式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移居现象。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 2.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居住历史分析 随机方法1919世纪人口迁移状况世纪人口迁移状况思考题一、名词解释:人口算术密度、人口比较密度、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二、简答题:1、邦奇人类大陆图中,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什么?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有那些?3、对人口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那几个方面?4、近现代人口的主要迁移流向是什么?第四章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人口与发展n人口增长过程n人口转变模式n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n人口与发展第
20、一节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人口增长过程n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n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n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n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人口分布相对集中4.人口迁移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出生率和死亡率呈不断波动状态2.出现定居的村落3.出现劳动分工、手工制作业及社会阶层分化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特征之一,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改善等因素。一些传染病得到控制。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工业化早期出生率增加。19世纪后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今天。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
21、增长: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就开始加速,到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而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降到14,而出生率下降到22,发展中地区死亡率下降到30以下,而出生率则高大404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40亿,至1987年突破5
22、0个亿.到1999年,仅用了12年时间就突破了60亿。第二节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人口转变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和减退阶段。3.寇尔的人口转
23、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给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这种转变类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n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n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加速增长阶段 2.负增长阶段 3.高速增长阶段 4.减速增长阶段 5.
24、波动增长阶段 6.持续增长阶段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计划生育政策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的成因:两次社会大变革第三节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n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n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n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一、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土地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在农业产生之初及其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农业所导致的对土地的开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但土地资源也日益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耕地面积锐减,为人口良性发展设置了障碍。(2)淡水资源与
25、人口增长)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淡水充足之地,居住的人往往倍增,但人口的增长使淡水资源日益紧张。(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森林为经济建设提供原料和林副产品,同时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大气、降低噪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功能,使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开垦荒地,建筑屋舍,取得燃料及发展工农业,森林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4)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但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