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犯罪现象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犯罪现象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犯罪 现象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通过本专题学习,掌握犯罪现象的概念、特征,构成要素,了解我国犯罪现象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中外不同国家的犯罪状况等。一、概念一、概念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期内犯罪现象,是指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应受到制裁或处置的严重危害社发生的、应受到制裁或处置的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总和。会行为的总和。可见:(一)犯罪现象属于外在物,可以为人的感观所直接感知。(二)犯罪现象是有关犯罪与犯罪人的直观、具体、零散和游离的经验事实,具有丰富、生动、多姿多态、千差万别的外在形式。(三)同一犯罪现象可能表征的是不同的犯罪原因,同一犯罪原因也可能借不同的犯罪现象来显现。(一)阶级性(二)法律性(三)社会性(四
2、)历史性(五)时间性(六)空间性(七)因果性(一)犯罪状况:指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危害、犯罪时空分布、犯罪人的构成状况以及罪犯的性别、年龄、职业、出身、民族、文化程度、气质和价值观等。(二)犯罪特点:指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和罪犯的特殊性或共性。(三)犯罪规律:指一定时空条件下,犯罪的升降、涨落与犯罪变化发展的一般趁势或必然趋向。即犯罪的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规律。一、概念犯罪类型,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组成犯罪现象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后所作的类别划分。(一)依据犯罪现象的存在形式,可分为:1、实际的犯罪现象2、获悉的犯罪现象3、查明的犯罪现象犯罪黑数二、根据犯罪现象
3、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进行区分,可为:(一)自然犯罪如强奸、杀人、放火等(二)法定犯罪现代型犯罪正因为如此,自然犯的危害性容易被一般人认识(不借助法律便可认识),法定犯的危害性则难以被一般人认识(通常需要借助法律来认识);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大。此外,法定犯主要是违反行政、经济管理法规的犯罪行为。三、依据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性质,可分为侵犯公法益的犯罪和侵犯私法益的犯罪。四、依据实施犯罪行为的方式,可分为智能犯罪和体能犯罪。五、依据实施犯罪的人数,可分为单人犯罪和多人犯罪;后者又可分为团伙犯罪、集团犯罪与有组织犯罪。六、依据行为人的身份或自然属性,可分为自
4、然人犯罪与法人犯罪、青少年犯罪与老年人犯罪等。有组织犯罪一、概念一、概念广义:指是指广义:指是指3人以上以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为目的而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人以上以实施一种或多种犯罪为目的而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组织形式的共同犯罪。狭义:指黑社会犯罪。狭义:指黑社会犯罪。有组织犯罪不同于2人以上的一般共同犯罪,如结伙犯罪。根据我国的犯罪状况和法律规定,有组织犯罪应包括: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犯罪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犯罪。从组织规模、程度和社会危害性上说,这三者实际上是犯罪组织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发展形态。特征:1、犯罪成员在三人以上。2、具有一定的组织
5、形态,即犯罪成员以骨干分子或核心成员为依托,围绕犯罪目的的共同开展活动。世界著名刑法学者、犯罪学家,国际刑法协会会长M.巴西奥尼先生则将有组织犯罪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1、犯罪成员被认为或多或少是以从事犯罪活动作为支撑点而结伙的;2、其首要目的是通过非法手段牟取利益;3、都是以威胁和暴力为手段实现其目的,不论是集团内的目的,还是集团外的目的;4、贿赂官方人士和其他人是其伎俩的组成部分;5、通过骗税、垄断、掠夺性商业活动,并使用腐败影响来渗透和破坏合法的商业活动以牟取利益;6、通过洗钱来盈利增值;7、可能有跨国分支机构或跨国活动,但主要还是在一国范围内活动频繁;8、凡是通过威胁公共安全、公共秩序
6、和其他社会利益的方式行动时,该集团的出现和活动就会消极地对社会造成冲击;9、其成员经常地但不是一成不变地在高层单个头目为首的等级结构中被纠集和组织起来的;10、下级成员对组织要忠诚,而且要通过严格的纪律包括因失败、背叛、不忠而死的 方式来加以约束;11、成员是以测试忠诚、残暴、犯罪技巧为基础挑选的,在兄弟会中秘密行动相伴左 右;12、保密是其印记之一。二、现状二、现状有组织犯罪是国际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因其超常规的犯罪能量和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秩序的严重危害,使其成为各国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重点。2007年英国卫报发表报道:“有组织犯罪年吞2万亿美元,已经成为全球未来最大威胁”。一、
7、概念一、概念 暴力犯罪有广义的概念与狭义的概念之分。广义:广义:是指犯罪手段上包含有暴力因素的一切犯罪行为,不仅包括已经实施了暴力的犯罪,还包括未使用暴力但以暴力相威胁的犯罪。狭义:狭义:是指犯罪人实施了暴力侵害行为,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攻击性犯罪。杀人、伤害、强奸和抢劫等通常被认为是暴力犯罪的典型。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暴力犯罪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形在我国刑法分则中,暴力犯罪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形:1、法律条文的罪状中明确将暴力方法、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一的暴力犯罪。如第121条劫持航空器罪,257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2、法律条文明确将暴力方法、手段规定为加重量刑情节之一
8、的。主要有以下罪名: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第318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第321条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3、法律条文的罪状中虽未明确将暴力方法、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一,但罪状中的法律用语事实上指暴力犯罪的。第104条武装叛乱暴乱罪,第247虐待被监管人罪,第260条虐待罪,第292条聚众斗殴罪等。4、法律条文的罪状中既未明确将暴力方法、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之一,又没有法律用语事实上指出暴力是该种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之一,但实践中通常认为这类犯罪多以暴力方法实施的。具体罪名如下:第114条放火罪、爆炸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第
9、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第239条绑架罪,第358条强迫卖淫罪等。1 1、美国社会暴力犯罪泛滥美国社会暴力犯罪泛滥2 2、研究报告:巴西每天有近研究报告:巴西每天有近5050名青年死于暴力犯罪名青年死于暴力犯罪3、我国2007暴力犯罪现状犯罪学研究表明:犯罪学研究表明:尽管经济犯罪的危害远大于所有的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所造成的危害总和,但在社会公众看来,暴力犯罪是最令人感到恐惧的犯罪。人们对犯罪的恐惧,主要来自暴力犯罪。研究表明,由暴力犯罪造成的心理创伤或恐惧,在肉体创伤痊愈以后还要持续数月,数年乃至终身。我国暴力犯罪情况三、我国暴力犯罪的主要类型三、我国暴力犯罪的主要类型以侵
10、害对象划分,暴力犯罪可分为两类:1、以人身体为主要侵害对象的犯罪、如杀人罪、抢劫罪、强奸罪;2、以物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如抢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以社会危害程度划分,严重暴力犯罪和一般暴力犯罪以犯罪客体为标准,暴力犯罪可分为六个类型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犯罪 分裂国家罪、背叛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颠覆国家政权罪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爆炸罪、放火罪、决水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侵犯财产的暴力犯罪:抢劫罪、抢夺罪妨害社会管理的暴力犯罪:妨害公务罪、扰乱社秩序罪妨害婚姻家庭的暴力犯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一)暴力犯罪数量呈现持续增长(一)暴力犯罪数量
11、呈现持续增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暴力犯罪不断增多,从80年至90年,统计的发案率增加了两倍。为此,上世纪80年代起曾频繁采用的“严打”模式,96年我国又实施第二次严打。至今,暴力犯罪仍未得到有效地控制。(二)暴力手段愈发残忍(二)暴力手段愈发残忍由于利益冲突的激化、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传播,促使暴力犯罪手段越来越野蛮、越来越残忍,一些犯罪分子心狠,作案手段毒辣,抢劫并发杀人、凶杀又行强奸,伤害必致死亡,在杀人犯罪中,肢解尸体、碎尸焚尸时有发生。(三)涉枪犯罪日益突出(三)涉枪犯罪日益突出涉枪犯罪日益突出,表明犯罪暴力化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是暴力化恶性升级的表现形式。涉枪犯罪高发区在沿海、
12、边境地区,如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以及东北地区。涉枪案件的犯罪类型主要是抢劫银行及运钞车、抢劫出租车,绑架、武装贩毒、走私等。商店老板娘被杀害肢解(四)团伙暴力犯罪猖獗,黑社会性质有组织暴力犯罪增多(四)团伙暴力犯罪猖獗,黑社会性质有组织暴力犯罪增多犯罪分子拉帮结派、结成团伙,有组织、有预谋地实施暴力犯罪增多,黑社会性质犯罪就是以暴力犯罪作为重要犯罪手段。(五)青少年犯罪占相当比重(五)青少年犯罪占相当比重一部分青少年缺乏正常的社会化,没有受到学校、家庭及社会其他方面的健康而系统的正面教育,因而思想空虚、缺乏理性、粗野放纵,无视道德与法律。青少年处于盲目与狂热的急风怒涛时期,不受理智约束而被情
13、绪所支配,一旦遇到矛盾冲突,往往以棍棒、利刃相见。(六)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六)流动人口犯罪突出市场经济使人财物流动性增大,同时也带来犯罪的流动。流动人口实施暴力犯罪,一是由于生计所迫而谋生手段有限,法制观念差;二是由于流窜的暴力犯罪分子作案。公共场所犯罪增高一、产生的背景一、产生的背景1、1957年英国的沃尔芬登报告。2、1962年美国模范刑法草案将同性恋、卖淫及通奸非犯罪化。3、1965年,美国学者埃德温舒尔首次提出了“无被害人犯罪”(Victim less crime)这一概念。他指出:“不论人们是否有强烈的需要,主要成年人之间据其自由意志积极交换的行为,是为了不为社会承认并被法律所禁止买
14、卖的物品或服务,即可构成无被害人犯罪”。这些犯罪由于没有无被害人,舒尔主张非犯罪化。4、英国1967年通过性犯罪法,确认21岁以上的男子之间私下自愿发生的同性恋行为是合法的。无被害人犯罪无被害人犯罪5、丹麦1967年刑法中废除了处罚猥亵文书罪。6、德国1957年颁布新刑法典,取消了决斗、堕胎、通奸、男子间单纯的猥亵等罪名。7、欧洲委员会1980年推出一个指导各国刑事立法政策和司法政策的著名的非犯罪化报告。在此影响下,欧洲很多国家相继废除了同性恋、赌博、药物滥用等的刑法规定。荷兰在2001年废除了安乐死。无被害人犯罪无被害人犯罪二、概念二、概念是指基于行为人的自愿和彼此双方同意进行的犯罪行为。显
15、著的特征是:行为各方都是自愿同意甚至积极参加的,没有人强迫他们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物。行为的“被害人”并不认为自己是被害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利益交换者,是在利益平等的前提下所做的交易,交易双方两厢情愿,甚至都是交易的受益者,并不存在谁是被害人的问题。无被害人犯罪无被害人犯罪三、种类三、种类一般认为无被害人犯罪可分为以下几种:1、性犯罪:包括通奸、同性恋、卖淫、婚前性行为、色情文学等。2、赌博3、吸食毒品4、安乐死5、自杀6、堕胎或避孕7、流浪8、高利贷9、公开酗酒等。无被害人犯罪无被害人犯罪特点:特点:1、这些行为本身没有对其他法益产生侵害。2、行为基本上是在秘密的情形下进行的。3、对于当事者
16、双方而言,无人愿意诉之于法律。4、因没有任何一位参与者愿向执法者投诉,导致执法困难,刑事司法执行困难,证据难搜集。四、无被害人犯罪的犯罪学特点1、犯罪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如吸毒现象:2、犯罪难以发现,犯罪黑数高。3、执法成本高4、犯罪往往具有持续性和诱发性。无被害人犯罪无被害人犯罪中学生吸毒带毒的娱乐圈第一节第一节建国初期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犯罪现象的状况、建国初期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与规律特点与规律一、1949-1954年犯罪现象的状况和特点1、当时最突出的犯罪是残余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进行的极为猖獗的政治破坏活动。1950年春到秋的半年,有近4万名干部和群众被反革命分子杀
17、害。2、旧社会遗留的流氓、盗匪、兵痞、妓女等残渣余孽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突出。3、制毒贩毒、赌博、卖淫、嫖娼、拐卖人口、溺婴等旧社会遗留犯罪也很突出。第三章第三章 新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与新中国犯罪现象的状况、特点与规律规律其中,凶杀案、诈骗案、抢劫案等三类案件是建国以来历次刑事犯罪高峰中比例最高的,而盗窃、投毒的比例是最低的。这一时期犯罪现象的特点:1、从犯罪类型上看,主要是以政治性的杀人主要是以政治性的杀人、爆炸、投毒、纵火、宣传煽动、刺探情报、仿制货币以及制贩毒品、赌博、卖淫嫖娼、拐卖人口等案件。此外,贪污、贿赂、投机倒把、侵吞国家资财、破坏抗美援朝物资供应等犯罪也有一定比例。2、从犯
18、罪主体上看,基本上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残余反动势力和一些社会渣滓,人民内部犯罪的比例很少。3、犯罪年龄上,以中老年人占绝大部分。应对措施:于1949至1954年进行了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以及土地改革等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旧社会遗留下的犯罪分子受到有力的打击和震慑。二、二、1955年年-1958年犯罪现象的状况与特点年犯罪现象的状况与特点这一时期,从1955年开始,刑事案件发案数和发案率都明显下降,并稳定在很低的水平,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的盛世景象,一直持续到60年代。1956年刑事立案数降至18万,是建国以后发案数和发案率最低的年份。这一时期犯罪现象的特点:1、刑事犯罪现
19、象得到有效预防,发案数和发案率比前几年大幅度下降。2、这一时期的犯罪现象虽然有起伏波动,但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三、三、1959年年-1961年犯罪现象的状况与特点年犯罪现象的状况与特点社会背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继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和前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合同使我国在1959-1961年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因饥饿和疾病死亡的人口增加,产生了很大程度的社会震荡。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刑事犯罪高峰。1961年刑事犯罪出现了一次高峰,全国刑事犯罪案件立案数为42、2万起,比1960年增加约1倍。犯罪特点:犯罪特点:1、犯罪案件的数量与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