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97774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X
  • 页数:61
  • 大小:532.0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古代 教育 理论 奠基 课件
    资源描述:

    1、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的目的与与“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二)教育的对象(二)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三)教育的内容(三)教育的内容伦理道德为中心伦理道德为中心(四)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四)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五)教师的人格与素养(五)教师的人格与素养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二)理想人格(二)理想人格培养培养“大丈夫大丈夫”(三)道德教育的方法(三)道德教育的方法三、荀况的教育思想三、荀况的教育思想(一)性恶论与外铄说(一)性恶论与外铄说(二)教育的内容(二)教育的内容(三)学习方法(三)

    2、学习方法(四)论教师(四)论教师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二)法家(二)法家“以法为教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一)美德由教育而来(一)美德由教育而来(二)(二)“产婆术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的目的(二)教育的体系(二)教育的体系七、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七、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一)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一)和谐发展的教育观点(二)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二)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三)(三)“百科全

    3、书式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的课程设置八、八、学记学记与与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一)(一)学记学记(二二)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形象:孔子的形象:在民间在民间 “圣化圣化”-由由一介布衣到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一介布衣到被初步塑造成圣人,中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间大概经历了四五百年。“神化神化”-在封建朝庭,是礼教的化身,无冕之王。素王。在封建朝庭,是礼教的化身,无冕之王。素王。汉代汉代册封为册封为“褒成宣尼公褒成宣尼公”唐代唐代加封为加封为“文宣王文宣王”宋代宋代加封为加封为“至圣文王宣王至圣文王宣王”元代元代增封为增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

    4、明清两代明清两代改改“王王”为为“师师”“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之封号始立之封号始立在知识分子中,在知识分子中,知识化知识化 先生化先生化 “矮化矮化”-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孔子可以说是自老子开始。“僵化僵化”-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宋代就渐渐被理学家所“僵化僵化”。“维新化维新化”-从明清启蒙主义思潮开始从明清启蒙主义思潮开始 “丑化丑化”-从太平天国开始从太平天国开始 在漫长的历史中,似乎还没有一个人能像孔子那在漫长的历史中,似乎还没有一个人能像孔子那样不停地受到崇拜、敬仰、追捧,也不停地受到菲薄、样不停地受到崇拜、敬仰、追捧,也不停地受到菲薄、扭曲、利用乃至抨击。扭曲、利用乃至抨击。孔子自

    5、述生平:孔子自述生平: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孔丘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治世贤才孔丘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治世贤才仕。仕。孔丘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有:孔丘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有:士、君子、士君子、君子儒、圣人。士、君子、士君子、君子儒、圣人。其中以其中以“君子君子”出现最多。出现最多。孔丘代表平民中士阶层的利益,是政治改良孔丘代表平

    6、民中士阶层的利益,是政治改良主义者。主义者。2、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上也;学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次也次也;困而学之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又其次也;困而不学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民斯为下矣。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修已修已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士士 君子君子 中介中介恕道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治人治

    7、人 见利思义,见危受命见利思义,见危受命 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既能治千乘之国也能长百乘之家他要培养人他要培养人 人才人才 政治人才政治人才 圣人圣人(二)教育的对象(二)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无类无类”的解释有三的解释有三 一是民族;二是阶级、阶层;三是制度。一是民族;二是阶级、阶层;三是制度。“有教有教”是是“无类无类”的前提。的前提。有有,本义是取得、占有,引申为存在、发生等义。,本义是取得、占有,引申为存在、发生等义。“有教有教”的解释有二的解释有二 一是孔子在训导弟子们,要取得、拥有教育的资格本一是孔子在训导弟子们,要取得、拥有教育的资格本领,开展、普及教育。孔门后辈

    8、弟子重为师传道,似领,开展、普及教育。孔门后辈弟子重为师传道,似可确证此意。可确证此意。二是孔子在一般性地论述,一个国家要高度重视并发二是孔子在一般性地论述,一个国家要高度重视并发展面对全社会的教育事业。展面对全社会的教育事业。(三)教育的内容(三)教育的内容四教四教培养方向培养方向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科: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基本内涵基本内涵四教:文、行、忠、信四种学问四教:文、行、忠、信四种学问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材名称教材名称六经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诗、书、礼、乐、易、春秋从政君子,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从政君子,有道

    9、德有文化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文能武。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文能武。(四)教育的原则与方法(四)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1、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外察内省外察内省道德认识的主要途径道德认识的主要途径 乐道守仁乐道守仁道德情感的最高境界道德情感的最高境界 立志有恒立志有恒道德意志的集中表现道德意志的集中表现 慎言敏行慎言敏行道德行为的普遍标准道德行为的普遍标准2、智育方法、智育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由博返约。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由博返约。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学、思、习、行学、思、习、行 学(闻、见、问)学(闻、见、问)思(三思、慎思)思(三思、慎思)习(复习、温故而知新)习(复

    10、习、温故而知新)行(笃行、行必果)行(笃行、行必果)启发诱导启发诱导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五)教师的人格与素养(五)教师的人格与素养 、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师生平等、教学相长 2、以身作则、闻过则喜、以身作则、闻过则喜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爱护学生、爱护学生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一)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一

    11、)性善论与道德内发说 “性善论性善论”之义之义 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性善是人类种系得以发展的性善是人类种系得以发展的前提前提 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原因原因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教育的必须行和可能性在于:教育的必须行和可能性在于: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为尧舜重视自我修养重视自我修养 提倡日三省自身的提倡日三省自身的“求放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的道德修养

    12、方法持志养气持志养气 动心忍性动心忍性 存心养性存心养性 反求诸己反求诸己 由于善端是人心先天固有的,故不须外求,后天由于善端是人心先天固有的,故不须外求,后天的教育,只是要把被物欲诱拐的良知寻找回来。的教育,只是要把被物欲诱拐的良知寻找回来。(二)理想人格(二)理想人格 教育是扩充教育是扩充“善性善性”的过程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明人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大丈夫大丈夫”大丈夫的外表是:大丈夫的外表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明人伦明人伦”即守即守“五常五常”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13、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三)道德教育的方法(三)道德教育的方法 1、深造自得深造自得不轻信盲从,经自己的思考不轻信盲从,经自己的思考 而有所取舍。而有所取舍。2、盈科而进盈科而进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教亦多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4、专心致志专心致志 孟子认为人们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孟子认为人们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其天资的高低。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其天资的高低。三、荀况的教育思想三、荀况的教育思想(一)性恶论与外铄说(一)性恶论与外铄说 1、“性伪之分性伪之分”性性 生物(先天)之性生物(先天)之性 恶恶 伪伪

    14、社会(后天)之性社会(后天)之性 善善 2、“性伪之合性伪之合”性与伪的对立统一性与伪的对立统一 3、“化性起伪化性起伪”通过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通过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 使得使得“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二)培养目标(二)培养目标大儒大儒 知识广博,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闻见的新知识广博,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对从未闻见的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处理好国家事物。(将儒者分为事物、新问题,自如地处理好国家事物。(将儒者分为俗儒、雅儒和大儒三大类)俗儒、雅儒和大儒三大类)(三)教育的内容三)教育的内容 重视古代典籍,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重视古代典

    15、籍,尤其是儒家经典的学习。“善假于物善假于物”指人善于借助文化知识来丰富自身指人善于借助文化知识来丰富自身儒家学说集大成者儒家学说集大成者(四)学习方法(四)学习方法 1、闻见知行闻见知行 闻见闻见 人的感官触觉是学习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来源。人的感官触觉是学习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来源。知知 “知通统类知通统类”: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统统类类”和和“道贯道贯”,即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即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地应对前所未遇的事变,措施对于事变的合宜一如符节相吻合。前所未遇的事变,措施对于事变的合宜一如符节相吻合。知识教学的方法:

    16、知识教学的方法:“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兼陈万物而中悬衡”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不偏执于某一事物和事物的某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一方面,对事物作全面、广泛的比较、分析、综合,择其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把握事物及其关系。所是而弃其所非,以求如实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壹而静虚壹而静”“心心”是藏与虚、多与壹、动与静的统是藏与虚、多与壹、动与静的统一。一。行行 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2、戡天假物戡天假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

    17、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五)论教师(五)论教师 教师通过施教参与治理国家。教师通过施教参与治理国家。教育把教师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教育把教师和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强调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其尊师思想对后世其尊师思想对后世“师道尊严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的影响。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 1、重视教育的作用、重视教育的作用 2、以礼为教、以礼为教 3、以德为治、以德为治 4、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重视历史知识的教学 5、以儒家经典为教材以儒家经典为教材 6、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浅层次的)浅层次的)孔

    18、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深层次的)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深层次的)1、伦理性特点。它把世间人物关系最终归结、伦理性特点。它把世间人物关系最终归结为伦理关系,把社会、人生问题的最终解决为伦理关系,把社会、人生问题的最终解决视为道德的解决。视为道德的解决。2、程序性特点。从思想的秩序到社会、政治、程序性特点。从思想的秩序到社会、政治的名实相符、井井有条是儒家追求大治的根的名实相符、井井有条是儒家追求大治的根本标志。本标志。3、和谐性特点。即追求一种天人合一、身心、和谐性特点。即追求一种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情理合一的从调节方式到人生境界的合一、情理合一的从调节方式到人生境界的根本途径。根

    19、本途径。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不同点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不同点类别类别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人性论人性论性相近性相近性本善性本善性与伪合一性与伪合一政治主张政治主张仁仁仁政仁政仁义礼法仁义礼法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人人士士君子君子大丈夫大丈夫大儒、成人、圣人大儒、成人、圣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平等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深造自得,不轻深造自得,不轻信、不盲从信、不盲从尊师、重师、教师为尊师、重师、教师为治国之本、师云亦云治国之本、师云亦云人性与教育的人性与教育的关系关系智者生而知之智者生而知之愚者学而不知愚者学而不知人皆可以为尧人皆可以为尧舜舜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可以为禹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唯上

    20、知下愚不移唯上知下愚不移内发说内发说外铄说外铄说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中者学而知之中者学而知之心本位心本位化性起伪化性起伪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思习行学思习行持志养气持志养气深造自得深造自得闻见知行闻见知行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四、墨家、法家的教育思想(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一)墨家功利主义的教育主张张 1、环境决定人性、环境决定人性 “素丝说素丝说”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兼士兼士”“兼士兼士”的标准:的标准:厚乎德行厚乎德行道德高尚道德高尚 辩乎言谈辩乎言谈思维论辩强思维论辩强 博乎道术博乎道术掌握知识技能掌握知识技能墨翟(约前468前376年)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突出科学技术、重科技知

    21、识突出科学技术、重科技知识 政治和道德教育政治和道德教育 通过通过“兼爱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睦。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睦。通过通过“非攻非攻”去除去除“强凌弱,众暴寡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征战。的非正义征战。通过通过“尚贤尚贤”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破除世袭特权,实现贤人政治。通过通过“尚同尚同”统人们的视听言行。统人们的视听言行。通过通过“节用节用”、“节葬节葬”、“非乐非乐”制止费民、耗财。制止费民、耗财。通过通过“非命非命”鼓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强不息。鼓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强不息。科学和技术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 注重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注重包

    22、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的实际本领。文史教育文史教育 “非乐非乐”,认为只须学好于实现,认为只须学好于实现“兼爱兼爱”有用的主张和本领,有用的主张和本领,并多实践即可。并多实践即可。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三表法三表法 一表:一表:“有本之者有本之者”-立论要以历史的经验立论要以历史的经验和知识为本。和知识为本。二表:二表:“有原之者有原之者”-立论要以民众的经历立论要以民众的经历为依据,以丰富自己的见闻。为依据,以丰富自己的见闻。三表:三表:“有用之者有用之

    23、者”-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检验思想与言论的正确与否。验思想与言论的正确与否。5、知识观、知识观 闻知闻知间接知识,文字记载,他人言传的知识。间接知识,文字记载,他人言传的知识。说知说知类推而来的知识。类推而来的知识。亲知亲知直接知识,从自身经理和体验中来的知识。直接知识,从自身经理和体验中来的知识。6、教育方法、教育方法 主动主动 创造创造 实践实践 量力量力7、道德修养方法、道德修养方法 “贵义兴利贵义兴利”“食力节用食力节用”“耻过诽非耻过诽非”“集体修炼集体修炼”(二)法家(二)法家“以法为教以法为教”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思想 1、商鞅的教育主张、商鞅的教育主张 禁百家之学禁百

    24、家之学 以法为教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以吏为师 耕战结合耕战结合 严刑峻法严刑峻法李悝(约前李悝(约前450-前前390)商鞅(约前商鞅(约前390-前前338)韩非子(约前韩非子(约前280-前前233)李斯(约前)李斯(约前280前前2082、韩非的教育主张、韩非的教育主张 教育观教育观绝对的绝对的“性恶论性恶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法制教育中心论法制教育中心论 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刑、教、养结合刑、教、养结合 人才观人才观培养培养“明法明法”“”“行法行法”的人才的人才类别类别儒儒墨墨道道法法创立及发展创立及发展孔子(前孔子(前551-前前479)孟子(前孟子(前372-前前289)荀子(前荀子(前

    25、313-前前238)墨子(约前墨子(约前468-前前376)老子(西周末年武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日卯时诞生)五日卯时诞生)庄子(约前庄子(约前369年年前前286年)年)李悝前李悝前455-前前395、商鞅前商鞅前390前前338、韩非前韩非前280-前前233、李斯前李斯前280-前前208人性人性善善善善齐善恶齐善恶恶恶政治主张政治主张仁、礼仁、礼(有区别的爱)(有区别的爱)兼爱(无区别的兼爱(无区别的爱)爱)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法治法治政治立场政治立场贵族贵族平民平民失意的贵族失意的贵族君王君王代表阶层代表阶层文士文士武士武士隐士隐士谋士谋士理想社会理想

    26、社会西周西周尧、舜尧、舜原始社会初期原始社会初期未来未来 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类别类别儒儒墨墨道道法法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扩充善行扩充善行素丝说素丝说反对学校教育反对学校教育三齐(齐是非、三齐(齐是非、齐善恶、齐善恶、齐美丑)齐美丑)四无(无己、四无(无己、无功、无功、无名、无名、无情无情)培养明法、培养明法、行法之人行法之人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叩则鸣,不叩则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启发式不鸣。启发式虽不叩必鸣虽不叩必鸣闭目塞听闭目塞听以社会教育取以社会教育取代学校教育代学校教育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六经、六艺六经、六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绝仁去义绝仁去义法、耕、战法、耕、战 承师关系承师关系孔子师老聃孔子

    27、师老聃(老子)(老子)墨子师儒学墨子师儒学李悝师子夏李悝师子夏韩非、李斯师韩非、李斯师荀子荀子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五、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P175(一)道德哲学(一)道德哲学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为自然哲学,古希腊早期的哲学为自然哲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重在说明世以自然为研究对象,重在说明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而苏格拉底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而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应当研究如何解释为认为,哲学应当研究如何解释为什么生成某种东西。什么生成某种东西。(二)美德由教育而来(二)美德由教育而来 一切人心灵和德行的善就是知一切人心灵和德行的善就是知识,知识又是从教育中得来的。识,知识又是从教育中得来的。苏格拉底(公

    28、元前469-前399)(三)(三)“产婆术产婆术”与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 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心灵里,寻求真理必须从探求个真理就存在于人的心灵里,寻求真理必须从探求个人内心世界开始,知识探索的过程就是自我认识的过人内心世界开始,知识探索的过程就是自我认识的过程。然而,知识和美德在人的心灵中又处于睡眠状态,程。然而,知识和美德在人的心灵中又处于睡眠状态,需经教育唤醒。需经教育唤醒。“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第一步讽刺,即通过问答从对方的观点中引出矛盾,第一步讽刺,即通过问答从对方的观点中引出矛盾,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使其否定所肯定的东西。第二步为助产术,即在否定已有观点以后,引导学第二步为助产术,

    29、即在否定已有观点以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自己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生自己进行思考,自己发现新问题,得出新结论。第三步为归纳,即通过讽刺否定个别、偶然、错误第三步为归纳,即通过讽刺否定个别、偶然、错误的东西,通过助产术找到正确的东西,也就是由个别的东西,通过助产术找到正确的东西,也就是由个别到一般。到一般。第四步为定义,即对发现的真理加以表述。第四步为定义,即对发现的真理加以表述。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六、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P177(一)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共性,是事物的理念是事物的共性,是事物的本源,具有永恒性。本源,具有永恒性。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理念才是现实世界是虚幻

    30、的,理念才是真实的。真实的。认识理念,达到理想国的最高认识理念,达到理想国的最高境界主要依赖教育的实施。境界主要依赖教育的实施。认识和把握理念的过程又是一认识和把握理念的过程又是一个回忆的过程,回忆过程就是启发个回忆的过程,回忆过程就是启发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又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又是改造人性的手段,因为通过教育是改造人性的手段,因为通过教育才能使人成为有理性的人。才能使人成为有理性的人。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二)教育的体系(二)教育的体系 1、7-17岁岁情感教育情感教育 属于初级教育,带有强迫性,无贫富、男女区别。属于初级教育,带有强迫性,无贫富

    31、、男女区别。学校: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校: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内容:读、写、算、唱歌、音乐、体操、骑学习内容:读、写、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和射箭。马和射箭。2、17-20岁岁意志教育意志教育 属于中等教育,只有奴隶主子弟才能享受。属于中等教育,只有奴隶主子弟才能享受。学校:学校:“埃弗比埃弗比”学习内容:军事体育以及做为一个军人所必备的学习内容:军事体育以及做为一个军人所必备的文化知识,文化知识,“四艺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20-30岁岁发展智慧发展智慧 属于高等教育,少数具备发展潜力的学生继续学习。属于高等教育,少数具

    32、备发展潜力的学生继续学习。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哲学哲学使灵魂更接近于理念的最高层次使灵魂更接近于理念的最高层次神;神;算术算术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维的能为了观察、思考数的性质,唤起思维的能 力,从而把握神旨;力,从而把握神旨;几何几何为了引导心灵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为了引导心灵接近真理和激发哲学情绪;天文学天文学为了使人思索宇宙的无穷,承认宇宙的无为了使人思索宇宙的无穷,承认宇宙的无 限;限;音乐音乐为了探求美和善的根源,从而接近神。为了探求美和善的根源,从而接近神。七、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七、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P181(一)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一)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人是由身体

    33、和灵魂组成的。灵魂有三人是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的。灵魂有三种形式:一是植物灵魂,表现为营养与种形式:一是植物灵魂,表现为营养与繁殖;二是动物灵魂,表现为感觉和欲繁殖;二是动物灵魂,表现为感觉和欲望;三是理性灵魂,表现为理智与沉思。望;三是理性灵魂,表现为理智与沉思。前两者为非理性灵魂,具有道德的美德,前两者为非理性灵魂,具有道德的美德,后者为理性灵魂,具有理智的美德,其后者为理性灵魂,具有理智的美德,其产生与发展都有赖于教育。产生与发展都有赖于教育。理性灵魂生活于沉思之中,即纯理论理性灵魂生活于沉思之中,即纯理论的思辨活动,这是一切美德中最好的。的思辨活动,这是一切美德中最好的。理性活动就是行善,

    34、是人生最高的目理性活动就是行善,是人生最高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教育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适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家之一。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家之一。他认为: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就是一种潜能与他认为:形式与质料的关系就是一种潜能与现实的关系。潜能是尚未实现的现实;现实是实现实的关系。潜能是尚未实现的现实;现实是实现了的潜能。每一种物质都有发展的可能性。自现了的潜能。每一种物质都有发展的可能性。自然所赋予人的发展可能性依赖

    35、于教育来实现。然所赋予人的发展可能性依赖于教育来实现。不同的灵魂所含的质料与形式是不同的,越不同的灵魂所含的质料与形式是不同的,越高级的灵魂质料越少,形式越多;越低级的灵魂高级的灵魂质料越少,形式越多;越低级的灵魂质料越多,形式越少。它们各自表现的时间与方质料越多,形式越少。它们各自表现的时间与方式也不尽相同。植物灵魂最先发展,表现为儿童式也不尽相同。植物灵魂最先发展,表现为儿童身体的发育;然后是动物灵魂的发展,表现为本身体的发育;然后是动物灵魂的发展,表现为本能和情感的出现;最后是理性灵魂,表现为儿童能和情感的出现;最后是理性灵魂,表现为儿童思维、理解力、判断力的出现。思维、理解力、判断力的

    36、出现。(二)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二)教育的年龄阶段划分 1、0-7岁岁 儿童在家中接受以身体为主的教育。儿童在家中接受以身体为主的教育。2、7-14岁岁 以学校教育为主,重在发展非理性灵魂,以以学校教育为主,重在发展非理性灵魂,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情感道德教育为主。3、14-21岁岁 主要在于发展人的理智灵魂,以智育为主。主要在于发展人的理智灵魂,以智育为主。(三)(三)“百科全书式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设置的课程设置 1、体育体育为理性发展创造条件为理性发展创造条件 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育训练的强度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体育训练的强度应适度。应适度。2、德育德育实施情感教育的

    37、途径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 德行必须通过善良行为的练习、道德习惯的养成。德行必须通过善良行为的练习、道德习惯的养成。目的是通过实际锻炼和练习,养成目的是通过实际锻炼和练习,养成“中庸中庸”、“公公正正”、“节制节制”、“勇敢勇敢”的美德。的美德。3、智育智育发展理性灵魂发展理性灵魂 内容包括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和辩证法。内容包括几何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和辩证法。4、美育美育陶冶心智陶冶心智 实际为音乐教育实际为音乐教育八、八、学记学记与与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一)(一)学记学记乐正克(孟子学生)乐正克(孟子学生)P42 1、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作用与目的 认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认

    38、为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化民成俗成俗”,兴办学校,推行教育,作育人才,兴办学校,推行教育,作育人才,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以教化人民群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俗。教育是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手段。教育是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手段。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学制与学年学制与学年 学制: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学制: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的设想

    39、。学年:大学教育分两段学年:大学教育分两段 一段分别为第一、三、五、七学年完成,其一段分别为第一、三、五、七学年完成,其中七年完成,谓之中七年完成,谓之“小成小成”。二段为九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二段为九年完成,考试合格,谓之“大成大成”。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完成,为五级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完成,为五级视学与考试视学与考试 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十分重视大学开学和入学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重要环节来抓。视学视学开学时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祭祀开学时天子率百官亲临学宫,祭祀“先圣先先圣先师师”。定期视察学宫。定期视察学宫。考试考试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不

    40、同年级有不同要求。每隔一年考查一次,不同年级有不同要求。第一年第一年“视离经辨志视离经辨志”(考查阅读能力方面能否分析(考查阅读能力方面能否分析章句,思想品德方面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章句,思想品德方面是否确立高尚的志向。)第三年第三年“视敬业乐群视敬业乐群”(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考查对学业的态度是否专心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团结友爱。致志和与同学相处能否团结友爱。第五年第五年“视博习亲师视博习亲师”(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对老(考查学识的广博程度和对老师是否亲密无间。)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第七年“视论学取友视论学取友”(考查学术见解和交游择友。合(考查学术见解和交游择友。合格者为格者为

    41、“小成小成”。)。)第九年要求第九年要求“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考查学术上的(考查学术上的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合格者为融会贯通和志向上的坚定不移。合格者为“大成大成”。)。)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a、教育教学原则、教育教学原则 预防性原则预防性原则 及时施教原则及时施教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学习观摩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启发诱导原则 b、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 3、教师、教师 尊师尊师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 将为师、为长、为君视为一个

    42、逻辑过程将为师、为长、为君视为一个逻辑过程 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二二)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昆体良(古罗马)P189 1、论儿童教育、论儿童教育 绝大多数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有培养前绝大多数儿童都有发展的可能性,有培养前途。如果后天儿

    43、童的发展失败,缺少的不是天赋,途。如果后天儿童的发展失败,缺少的不是天赋,而是教育。而是教育。儿童在能说话前后就应开始教育。儿童在能说话前后就应开始教育。“早熟的才能鲜有结好果者早熟的才能鲜有结好果者”,应遵循自然,应遵循自然的规律。的规律。强调环境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因此应对保姆强调环境对儿童教育的作用。因此应对保姆的挑选十分审慎,要选择那些品质优良、身体健的挑选十分审慎,要选择那些品质优良、身体健康、语言清晰的人,最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康、语言清晰的人,最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2、论学校教育、论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学校体系(目的在于培养雄辩家和演说家)学校

    44、体系(目的在于培养雄辩家和演说家)初等学校初等学校属于启蒙教育,主要传授读、写、算属于启蒙教育,主要传授读、写、算 文法学校文法学校为将来的演说家打基础,学习文法、为将来的演说家打基础,学习文法、阅读、音乐、几何等阅读、音乐、几何等 修辞学校修辞学校培养演说家最关键的阶段,开设辩证培养演说家最关键的阶段,开设辩证法、伦理学、物理学(自然哲学)、语言学、音乐、法、伦理学、物理学(自然哲学)、语言学、音乐、数学等。数学等。其中辩证法是争辩艺术的理论,伦理学则要求演讲其中辩证法是争辩艺术的理论,伦理学则要求演讲者在道德上言行一致,物理学为辩论提供论据和材料,者在道德上言行一致,物理学为辩论提供论据和

    45、材料,语言可使演讲流利,音乐可培养声音的柔和性和节奏语言可使演讲流利,音乐可培养声音的柔和性和节奏感,数学则可以养成思想的严密性和一贯性。感,数学则可以养成思想的严密性和一贯性。3、论教学、论教学教育和教学要考虑儿童的个性特点。教育和教学要考虑儿童的个性特点。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和课程交替进行的思想。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和课程交替进行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包括三个递进步骤的教育方法提出了一个包括三个递进步骤的教育方法 即摹仿即摹仿理论理论练习。练习。摹仿摹仿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实际操作;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进行实际操作;理论理论就是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就是

    46、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练习练习就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就是按照正确的方法 反对教学中的体罚。反对教学中的体罚。4、论教师、论教师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教师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教师要有良好的行为。教师要有良好的行为。教师还应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应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热爱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1、中国教育思想诞生于掌握大权的官吏手中(周公),中国教育思想诞生于掌握大权的官吏手中(周公),西方则诞生于教育思想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西方则诞生于教育思想家中(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德)。2、早期的教育家大多从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提出教早期的教育家大多从

    47、维护统治者利益的角度提出教育理论,西方教育家则从其理论需要出发提出教育思想。育理论,西方教育家则从其理论需要出发提出教育思想。由此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由此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1、中国教育得到当权者的推崇,历代受到重视,但被、中国教育得到当权者的推崇,历代受到重视,但被统治者牢牢把持,烙上较深的政治烙印,发展刻板缓慢,但统治者牢牢把持,烙上较深的政治烙印,发展刻板缓慢,但延续不断。延续不断。2、西方教育存在自生自灭的缺憾,但由于自由发展,、西方教育存在自生自灭的缺憾,但由于自由发展,使教育发展较快也较先进。使教育发展较快也较先进。3、政治目的相同使得中国的教育理论很容易走向融合,、政治目的相同使

    48、得中国的教育理论很容易走向融合,形成既互相联系、互相吸收又互相区别的派别。最后官方支形成既互相联系、互相吸收又互相区别的派别。最后官方支持的教育理论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而非官方支持的教育理持的教育理论能够不断丰富和发展,而非官方支持的教育理论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西方教育家个人的教育思想个性突论没有多少发展的空间。西方教育家个人的教育思想个性突出,每种教育思想的发展后备力量明显不如中国官方支持的出,每种教育思想的发展后备力量明显不如中国官方支持的教育思想,但可以形成多种教育思想并存的局面。教育思想,但可以形成多种教育思想并存的局面。本章结束本章结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

    49、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年间的诗歌305篇。篇。诗经诗经是孔子将前人采集的诗歌汇编而成,孔子还为是孔子将前人采集的诗歌汇编而成,孔子还为诗诗正过乐。只可惜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正过乐。只可惜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集。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雅雅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

    50、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颂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的。学学诗经诗经的作用:的作用:a.“可以兴可以兴”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意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意志。b.“可以观可以观”可以考察社会风俗盛衰。可以考察社会风俗盛衰。c.“可以群可以群”可以增进相互情谊。可以增进相互情谊。d.“可以怨可以怨”可以讽刺、批判不合理的政治。可以讽刺、批判不合理的政治。原称原称书书,到汉代改称,到汉代改称尚书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意为上代之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是我国第一部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古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9777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