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4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教学课件:《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王俊豪.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96605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741
  • 大小:7.3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学课件:《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王俊豪.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产业经济学教材 教学 课件 产业 经济学 教材 第三 王俊豪
    资源描述:

    1、本章主要内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一)产业的定义一)产业的定义 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劳务(即同一类产品或劳务)的企业的集合。的集合。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产业内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一、产业的概念及其分类(二)产业的分类(二)产业的分类 1.1.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 目的目的:为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

    2、及其结构变动。为分析经济增长过程中各项社会经济指标及其结构变动。分类:分类:第一次产业(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primary industry)第二次产业(第二次产业(sccondary industrysccondary industry)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tertiary industry)2.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 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19711971年)年),将产业划,将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分为四个层次:(1 1)第一层次:十个大项)第一层次:十个

    3、大项 农业、狩猪业、林业和渔业;农业、狩猪业、林业和渔业;矿业和采石业;矿业和采石业;制造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供水业;电力、煤气、供水业;建筑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及商业性服务业;社会团体、社会性及个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团体、社会性及个人的服务活动;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2 2)再第二、第三、第四层次细分下去)再第二、第三、第四层次细分下去 每个大项分成若干中项;每个大项分成若干中项;每个中项分成若干小项;每个中项分

    4、成若干小项;各小项分解为若干细项。各细项的数量多达数千个。而且,各大、中、小、各小项分解为若干细项。各细项的数量多达数千个。而且,各大、中、小、细项都统一规定统计编码。可见,颁布这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的主要目的是试图细项都统一规定统计编码。可见,颁布这种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的主要目的是试图将全部经济活动内容进行全面划分,以增加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将全部经济活动内容进行全面划分,以增加经济统计的规范性和可比性。3.3.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 目的: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目的:为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间关系和比例。(1 1)消费资料产业,)消费资料产业,

    5、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等产业。(包括食品、纺织、皮革、家具等产业。(2 2)资本资料产业,这里的资本资料是指)资本资料产业,这里的资本资料是指形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资料,包括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化学等产业。(形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资料,包括冶金、金属材料、机械、化学等产业。(3 3)其它)其它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产业。产业,包括橡胶、木材、造纸、印刷等产业。标准:标准:75%75%以上产品用作消费则归入消费资料产业,以上产品用作消费则归入消费资料产业,75%75%以上用作资本资料则以上用作资本资料则归入资本资料产业。归入资本资料产业。4.4.生产要素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 目的:为反

    6、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目的:为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标准:根据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比重或者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标准:根据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比重或者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分类。度分类。(1 1)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 2)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 (3 3)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5 5、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产业生命周期分类法 目的: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产业政策等。目的:根据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产业政策等。标准: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标准:根据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1 1

    7、)幼小产业)幼小产业 (2 2)成长产业)成长产业 (3 3)成熟产业)成熟产业 (4 4)衰退产业)衰退产业 (5 5)淘汰产业)淘汰产业 除了以上5种产业分类法以外,还有根据在一个国家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产业战略分类法”,按照这一方法,以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基础产业、瓶颈产业等。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指示着该产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支柱产业:在某产业系统中占总产出份额较大的产业。瓶颈产业:就是短线产业。基础产业: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其它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还有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生产

    8、流程分类法”,按照这一方法,生产流程处于前面工序的产业为上游产业,处于后面工序的产业为下游产业,处于前面工序和后面工序之间的产业为中游产业。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类型,包括产地指向型产业,销地指向型产业。如资源指向性产业,一般就是产地型产业;从资源到产品失重很少的产品往往是销地指向型产业。注意还有一些由政府或新闻媒体自定义的产业类型,包括重点产业、先导产业、先行产业、主打产业等,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产业经济学的对象与性质一)产业经济学的对象与性质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为研究对象。2.性质性质 以产业为研究对象

    9、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中观层次的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微观经济中观经济中观经济宏观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产业国民经济总体国民经济总体企业企业消费者消费者(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产业经济学(二)产业经济学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三、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一)(一)有利于建立完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建立完善现代经济学学科体系 (二)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二)有利于政府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三)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

    10、资本使用效率(三)有利于企业正确选择投资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观点观点1 1: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Industrial Economics)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等同于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Organization)。)。观点观点2 2:还应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还应包括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等。一、一、两种主要观点的分野两种主要观点的分野 二、二、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产业结构

    11、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产业政策理论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图图1-2 1-2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反垄断与管制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绩效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关联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科学产业政策科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市场绩效反垄断反垄断政府管制政府管制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一)一)起源起源 最早可追溯到最早可追溯到:1.1776 1.1776年:亚当年:亚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Adam Smith),国富论,论

    12、述竞争和垄断。),国富论,论述竞争和垄断。2.1890 2.1890年:阿尔弗雷德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马歇尔(Alfred MarshallAlfred Marshall),经济学原理,提),经济学原理,提出了第四生产要素出了第四生产要素组织。组织。(二)形成二)形成 哈佛学派或哈佛学派或“结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1.1.19331933年:张伯仑年:张伯仑垄断竞争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罗宾逊夫人罗宾逊夫人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不完全竞争经济学;2.20 2.20世纪世纪3030年代:梅森(年代:梅森(MasonMason)在哈佛开设产业组织课程;在哈佛开设产业组织课程;3.1959 3.1959年

    13、:贝恩年:贝恩(J.BainJ.Bain)出版产业组织。出版产业组织。提出提出“结构(结构(StructureStructure)行为(行为(ConductConduct)绩效(绩效(PerformancePerformance)”分析范分析范式。式。(三)发展三)发展 芝加哥学派与芝加哥学派与“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1.60 1.60年代后期起年代后期起 斯蒂格勒(斯蒂格勒(StiglerStigler)、德姆塞茨()、德姆塞茨(DemsetzDemsetz)、布罗曾()、布罗曾(BrozenBrozen)、波斯纳)、波斯纳(PosnerPosner)等芝加哥大学学者开始批评哈佛学派

    14、,并极为注重效率标准;)等芝加哥大学学者开始批评哈佛学派,并极为注重效率标准;2.1968 2.1968年:施蒂格勒出版产业组织一书;年:施蒂格勒出版产业组织一书;3.3.7070年代后:泰勒尔(年代后:泰勒尔(TiroleTirole)、克瑞普斯()、克瑞普斯(KrepsKreps)等引入博弈论;)等引入博弈论;4.1975 4.1975年:威廉姆森(年:威廉姆森(WilliamsonWilliamson)提出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交易费用理论;5.1982 5.1982年:鲍莫尔(年:鲍莫尔(Baumol)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从

    15、重视市场结构转向重视市场行为:从重视市场结构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转向转向“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突破了传统单向静态研究框架,建立双向动态研究框架;突破了传统单向静态研究框架,建立双向动态研究框架;博弈论博弈论成为统一研究方法,成为统一研究方法,大大丰富了市场行为分析,定量分析占重要地位;大大丰富了市场行为分析,定量分析占重要地位;二、产业结构理论的演进过程二、产业结构理论的演进过程 (一)产业结构理论一)产业结构理论的渊源的渊源 1.1.16721672年:威廉年:威廉配第(配第(William PettyWilliam Petty)出版政治算术,发现出版政治算术,发现“配第定

    16、配第定理理”;2.2.17581758、17661766年:魁奈年:魁奈(Qnesnay)Qnesnay)发表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初发表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初步奠定了国民经济结构及产业经济结构研究的基础;步奠定了国民经济结构及产业经济结构研究的基础;3.1841 3.1841年:李斯特年:李斯特(F.List)F.List)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产业结构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提出产业结构演进五阶段论;演进五阶段论;4.1874 4.1874年年:瓦尔拉斯(瓦尔拉斯(WalrasWalras)出版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创立一般均出版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创立一般均衡理论,为研究经济结构提

    17、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方法。衡理论,为研究经济结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方法。(二)产业结构理论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的形成 20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1.1931 1.1931年:霍夫曼(年:霍夫曼(HoffmanHoffman)出版工业化阶段和类型,提出出版工业化阶段和类型,提出“霍夫曼定霍夫曼定理理”;2.1935 2.1935年:费希尔(年:费希尔(A AG GB BFisherFisher)出版安全与进步的冲突,提出三出版安全与进步的冲突,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次产业分类法;3.1940 3.1940年:克拉克(年:克拉克

    18、(ClarkClark)出版经济进步的条件,发现出版经济进步的条件,发现“配第配第克拉克克拉克定理定理”;4.1936 4.1936年:年:列昂惕夫列昂惕夫(W.W.Leontif)(W.W.Leontif)发表发表论文论文 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美国经济制度中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出数量关系,投入产出理论诞生,投入产出理论诞生;5.5.19411941年年:库兹湦茨(:库兹湦茨(S.S.Kuznets)S.S.Kuznets)出版国民收入及其构成,阐述国民出版国民收入及其构成,阐述国民收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推动产业结构研究从实证转向理论。收与产业结构间的重要联系,推动产业结构研究从实证转向理

    19、论。(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产业结构理论在20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大发展。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大发展。1.1954 1.1954年:刘易斯(年:刘易斯(W.A.LewisW.A.Lewis)发表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发表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深刻分析了(二元)产业结构;展,深刻分析了(二元)产业结构;2.1958 2.1958年:赫尔希曼(年:赫尔希曼(HirschmanHirschman)出版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不平衡增出版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不平衡增长和产业关联理论;长和产业关联理论;3.1960 3.1960年年:罗斯托(

    20、罗斯托(RostowRostow)出版经济成长的阶段,提出经济发展阶段出版经济成长的阶段,提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主导产业理论;理论和主导产业理论;4.1957 4.1957年:筱原三代平发表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提出年:筱原三代平发表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提出“动态比较费用动态比较费用论论”;5.1960 5.1960年:赤松要发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提出产业发展的年:赤松要发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提出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雁行形态理论”;6.1966 6.1966年:列昂惕夫出版论文集投入产出经济学,建立投入产出分析体年:列昂惕夫出版论文集投入产出经济学,建立投入产出分析体系;

    21、系;7.1966 7.1966年、年、19711971年:库兹涅茨分别出版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年:库兹涅茨分别出版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详细分析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出结构的变化规律;长,详细分析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出结构的变化规律;8.1986 8.1986年:钱纳里(年:钱纳里(Hollis B.CheneryHollis B.Chenery)出版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出版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综合运用投入一产出法、多变量一般均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模型,从更研究,综合运用投入一产出法、多变量一般均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模型,从更深层面上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规律。深层面上揭示了产业

    22、结构变动规律。一、一、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可采取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而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可采取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而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一)实证分析(一)实证分析 回答经济现象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是什么”,以及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以及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的”。(二)规范分析(二)规范分析 作出关于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怎样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判断。即在有关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得出的一的判断。即在有关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得出的一种价值判断。种价值判断。第四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静态研究(一)静态研究

    23、在某一时间或较短时期内,对研究对象的在某一时间或较短时期内,对研究对象的“横截面横截面”所作的研究。所作的研究。产业经济学的静态研究:对特定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关系现状作研究,谋求解决产业经济学的静态研究:对特定产业内部和产业间关系现状作研究,谋求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途径。现实经济问题的途径。二、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二)动态研究(二)动态研究 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和发展规律的研究。对研究对象的历史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产业经济学的动态研究:对特定产业和产业间关系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产业经济学的动态研究:对特定产业和产业间关系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研究,找

    24、出产业变化的运动规律。势作研究,找出产业变化的运动规律。(一)定性研究(一)定性研究 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定性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定性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定性研究又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定性研究又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二)定量研究(二)定量研究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找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产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找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产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三、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一)宏观研究(一)宏观研究 宏观经济是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背景。宏观经济

    25、是产业发展的环境和背景。(二)微观研究(二)微观研究 微观经济对特定产业会产生重大影响。微观经济对特定产业会产生重大影响。不仅要从中观层次上研究产业本身的运动规律,还要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不仅要从中观层次上研究产业本身的运动规律,还要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规律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变化情况,实行宏观、中观和微观一体化研究。规律和企业与消费者的变化情况,实行宏观、中观和微观一体化研究。四、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四、宏观、中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 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1 1)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2 2)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3 3

    26、)博弈论研究法;)博弈论研究法;(4 4)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5 5)计量经济分析法等。)计量经济分析法等。本章主要内容基本概念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一、规模内部经济与规模外部经济 (一)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二)规模内部经济 工厂和企业生产规模(指

    27、生产能力或产量)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通常,规模经济主要指内部规模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三)规模外部经济 指实现规模内部经济性所需的外部条件,如市场规模扩大、资源供给充足、运输和融资方便等。(如:产业规模扩大而引起的情况)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二、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一)两者的区分 以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和平均成本(average cost)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二)图示 可用图2-1说明。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C 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 MC AC 规模报酬不变 M

    28、C AC O Q1 Q2 Q 图2-1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判定系数(判定系数(FCFC)与规模经济性与规模经济性:1.,1.,存在规模经济存在规模经济;1MCACFC1MCACFC2.,2.,存在规模存在规模不不经济经济;3.,3.,规模规模报酬不变。报酬不变。1MCACFC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三、规模经济的层次 (一)产品规模经济 产品生产专业化的经济性,即产品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提高生产者操作效率,减少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它是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形态。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二)工厂规模经济 由生产技术,特别是由关键设备和关键

    29、生产线的规模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三)企业规模经济 指若干个生产同类产品的工厂或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不同层次的若干工厂通过水平或垂直联合成一个企业,产生比分散经营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四)三者从属关系 1.产品规模经济是“细胞”;2.工厂规模是企业规模的最低限,一定规模的企业是实现工厂规模经济的组织保证;3.企业规模经济更具综合性,更贴近现实经济。本书中的规模经济即指企业规模经济。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四、范围经济 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公式表示:),0()0,(QQYXYXQT

    30、CQTCTC),(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 一、规模经济的主要成因(一)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1.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2.分工减少了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3.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亚当斯密(1723197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亚当亚当斯密(斯密(Adam SmithAdam Smith)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

    31、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二)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企业规模大,便于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从而降低平均成本。例如:石油、化工、钢铁、水泥等产业。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三)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大规模企业便于:1.实行标准化和简单化操作,从而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2.采用大型、专用机械设备和高效率的流水作业方式,提高经济效率。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四)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 1.可节省交易费用,并享受批量折扣;2.提高促销活动的经济效益,降低平均促

    32、销费用;3.可能设立销售网络,提高销售效率,更好满足 顾客需要。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五)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 1.市场范围扩大,可降低单位运输成本;2.大批量运输可享有整车运输的经济性。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六)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1.规模扩大有利于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业化分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2.规模扩大有利于使用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二、范围经济的成因 规模经济成因的后三条(大批量采

    33、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也是范围经济的成因。此外,范围经济的主要原因还包括:(一)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通用性的生产技术设备,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二)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 可组装成不同的产品,因而可增加零部件或中间产品的生产批量,取得因规模经济而引起的范围经济。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三)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 研发成果可用于多种产品生产,从而有利于扩散研发成果,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研发成本。第二节第二节 规

    34、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四)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技术、声誉等无形资产在生产经营多种产品时同样可以使用,不会增加多少额外费用。第二节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基本成因本成因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一、企业规模与效率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施蒂格勒、格兰丘纳斯: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管理难度增加、内部交易成本增加,会由规模“经济”变为“不经济”。有一个企业适度规模的问题。SAC1SAC2SAC3SAC4LAC CQABCDQAQBQCQDO图图2-2 2-2 平均成本曲线(不考虑

    35、技术进步因素)平均成本曲线(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二、企业适度规模的衡量器二、企业适度规模的衡量器:平均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 (一)不考虑技术进步时的适度规模一)不考虑技术进步时的适度规模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在图2-2中:1.BC区间:“最佳规模区间”;2.B点:“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efficient scale);3.C点:“最大最佳规模”(maximumefficient scale)。企业规模处于BC“区间”内的任一点都是适度的。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SAC1SAC2SAC3LAC CQABCO图图2-3 2-3 平均成

    36、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平均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因素)(二)考虑技术进步时的适度规模二)考虑技术进步时的适度规模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在图2-3中:1.LAC呈持续下降态势,但到了C点后下降幅度越来越小;2.确定最小经济规模的方法:设定一个平均成本下降率判定系数(如0.5%),若规模超过C点后,平均成本下降率小于判定系数,则C点即为“最小经济规模”minimum economic scale,简记为MES)。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3.适度规模区间 最低限:最小经济规模(C点);最高限:取决于一定时期内的技术、经济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企

    37、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三)适度规模理论中的平均成本 应是平均生产成本和平均交易成本叠加而成的总平均成本。见图2-4: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图图2-4 2-4 企业规模与平均成本企业规模与平均成本E*企业规模企业规模O平平均均成成本本总平均成本曲线总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交易成本曲线平均交易成本曲线 平均生产成本曲线平均生产成本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三、企业适度规模的两个决定因素:技术与市场(一)适度规模的内部决定因素:技术 1.钱德勒(Chandler)“不同的生产技术有不同的规模或范围经济。”2.戴维斯(Davis)和诺斯

    38、(North)“企业的最有效规模和在行业中的企业数当然是技术和相应的市场规模的函数。”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钱德勒的代表性著作: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战略与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艾尔弗雷德艾尔弗雷德.D.D.钱德勒钱德勒(AlfredD.Chandler,Jr.AlfredD.Chandler,Jr.)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二)适度规模的外部决定因素:市场 1.钱德勒(Chandler)“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

    39、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2.戴维斯(Davis)和诺斯(North)“企业的最有效规模和在行业中的企业数当然是技术和相应的市场规模的函数。”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四、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一)量本利比较法 比较分析不同规模企业的产量、成本和利润状况,以单位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的多少为基准,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二)工程分析法(技术定额法)先假设一系列不同的产量水平,然后根据基本的设备参数、工艺参数以及标准的技术费用定额等工程技术指标,确定平均成本曲线,据此确定适度规模。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

    40、定(三)适者生存法(the survival technique)1.首创者 施蒂格勒(George J.Stigler)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乔治斯蒂格勒:第十四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信息经济学”和“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1)确立了他在市场及产业结构应用研究中的领导地位。(2)发现了斯密定理:“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乔治乔治J J施蒂格勒施蒂格勒(George J.StiglerGeorge J.Stigler)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2.方法 先将厂商按规模分类,然后计算各时期各规模等级厂商在产业产出中所占比重;如果某一等

    41、级的厂商所占生产份额下降了,说明该规模效率较低。反之,则说明该规模效率较高,可作为企业的适度规模。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表表2-1 2-1 钢锭生产能力分布:企业相对规模钢锭生产能力分布:企业相对规模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占产业(占产业生产生产能力能力的的比重比重)企业数目企业数目占产业生产能力的占产业生产能力的比重(比重(%)19301930年年19381938年年19511951年年19301930年年19381938年年19511951年年0.5%0.5%以下以下0.5%-1%0.5%-1%1%-2.5%1%-2.5%2.5%-5%2.5%-5%5%-10%5%-

    42、10%10%-25%10%-25%25%25%及以上及以上39399 99 93 32 21 11 129297 76 64 42 21 11 122227 76 65 51 11 11 17.167.165.945.9413.1713.1710.6410.6411.1811.1813.2413.2438.6738.676.116.115.085.088.308.3016.5916.5914.0314.0313.0913.0935.9135.914.654.655.375.379.079.0722.2122.218.128.1216.1016.1034.5034.503.3.运用运用资料来源:

    43、乔治资料来源: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41-42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 由表由表2-12-1可见:可见:(1 1)生产能力比重小于)生产能力比重小于0.5%0.5%的企业加总所占的产业生产能力比重持续大幅度的企业加总所占的产业生产能力比重持续大幅度下降,由此可以推知,这一规模很不经济;下降,由此可以推知,这一规模很不经济;(2 2)生产能力比重在)生产能力比重在0.5%-2.5%0.5%-2.5%的企业的产业份额略有下降,说明这一规模不的企业的产业份额略有下降,说明这

    44、一规模不太经济;太经济;(3 3)生产能力比重在)生产能力比重在25%25%以上的企业只有一家,其产业份额有所下降,说明这以上的企业只有一家,其产业份额有所下降,说明这一规模也不经济;一规模也不经济;(4 4)中等规模,即生产能力比重在)中等规模,即生产能力比重在2.5%-25%2.5%-25%的规模企业,比重上升或不变,的规模企业,比重上升或不变,所以可认为是最佳规模范围。所以可认为是最佳规模范围。第三节第三节 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确定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一、一体化与多元化战略 扩大企业规模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一体化这三

    45、种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一)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二)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1.含义 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2.实质 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集中于单个企业,把原本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三)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1.含义 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

    46、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2.目的 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混合一体化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diversification)。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四)构建大型企业的战略步骤图图2-5 2-5 构建大型企业的战略步骤构建大型企业的战略步骤 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混合一体化混合一体化大型企业大型企业 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 二、企业实行多元化战略的动机 (一)分散风险 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分散风险”(risk spreading),提高经营安全率。(二)避免反

    47、垄断法规的制裁 实行多元化一对特定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无影响,能避免受反垄断法规制裁。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三)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潜能有利于发挥技术、市场营销、产品开发及经营管理等现有资源优势,拓宽业务空间及领域,带来新的成长机遇和利润增长点。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三、范围经济对多元化战略的制约 (一)三大方面制约 1.进入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制约 2.协调不同产业的业务的能力制约 3.实行多元化战略带来的各种成本制约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二)“海尔”的成功与“巨

    48、人”的失败 1.“海尔”的成功:坚持冰箱专业化生产,在管理、品牌、销售等方面形成核心能力。首先进入高度相关行业,如核心技术(制冷技术)同一、市场销售渠道同一、用户同一的冰箱和空调行业,然后再进入中度相关甚至相关度较小的行业,逐步向家电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进军。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2.“巨人”的失败:盲目多元化经营 巨人集团涉足计算机、房地产、保健品等行业,跨度太大,在新进入行业中不具优势。主业还没有足够强大时,就急于铺摊子,导致资金周转失灵,引发财务危机,最终拖垮了整个公司。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范围经济围经济本章主要内容

    49、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市场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影响市场集中的主要因素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在经济领域,集中是指国民经济和部分产业中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在经济领域,集中是指国民经济和部分产业中少数大企业占有了较大部分资源的现象,通常可以分为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资源的现象,通常可以分为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一般集中度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的企业所占比重的指标。占比重的指标。表表3-1 中国企业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占同年强营业收入占同年GDP比重(比重(%)一、一般集中一、一般集中第一节 一般集中和市场集中年份

    50、年份2001200120052005201020102011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比重比重63.763.776.176.188.888.892.792.793.693.696.296.293.593.5 一般集中意味着少数大企业的部分高级管理者对整个社会经济事务拥有较高的影响力。如果一般集中度过高,可能引起两个问题:一是经济上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引发社会对市场有效性的忧虑。二是这种状况可能与民主政治的理念相冲突。这主要是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的领域。对于普选制来说,尽管一人一票,但个人可以通过自助竞选、游说立法、管制俘获等方式争取更大的影响力。每个人的政治影响力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教学课件:《产业经济学教材》(第三版)王俊豪.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9660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