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0)城市化.doc

  •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 文档编号:519488
  • 上传时间:2020-05-11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60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0)城市化.doc》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新人 地理 一轮 复习 20 城市化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地理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练案练案2020第第 2 2 讲讲 城市化城市化 (2019山东省青岛市一模)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 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 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 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 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 2000 2005 年和 20102015 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 13 题。 1推测 M 省最可能是( B

    2、 ) A辽宁 B上海 C湖南 D安徽 220002005 年,吉林省的( D )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3图示时间段内,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D )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 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 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M 省在 20002005 年间,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镇区人 口增长为负值,慢于城区人口增长速度,为我国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随着大城市经济发展水 平高,周边镇区人口向城区迁入;图中 M 省镇化贡献率在 2010

    3、2015 年为正值,说明大城市 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使得周边地区的镇区人口增长速度增快。第 2 题,读图可知,20002005 年吉林省的镇化贡献率大于 1,说明镇区人口呈现正增长,而城区人口负增长,镇区人口总数 下降,城镇人口总数在增加。第 3 题,读图可知,重庆的镇区贡献率在 20002005 高于陕西, 20102015 低于陕西;重庆的镇区贡献率在 20002005 低于陕西,20102015 高于陕西。 (2019河南联考)美、日、德三个国家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分别是 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 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

    4、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市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 - 2 - 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居住在 10 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 2 500 万,占总 人口的 30%左右。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历程。读图,完成 45 题。 4甲、乙、丙依次表示( B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5图示三个国家中( D ) 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C美国城市化起步最早 D二战后日本城市化速度最快 解析 第 4 题,工业化对城市化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工业革命起源于 18 世纪 60 年代 的英国,随后向

    5、欧洲大陆传播,19 世纪传至北美;19 世纪初期,乙国城市化水平最高,为德 国,甲国城市化水平次之,为美国,则丙表示日本。第 5 题,据上题分析可知,甲表示美国, 乙表示德国,丙表示日本;三国中,德国城市化起步最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市化速 度最快,目前日本城市化水平最高,三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逆城市化现 象。 (2019云南省大理市统一检测)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合 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 46 之间。读“全国 40 个不同等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统计表”,完 成 68 题。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6、 年 2012 年 2013 年 一类城 市 10.91 12.85 11.66 12.70 14.44 13.63 12.69 13.26 二类城 市 10.24 10.55 9.25 9.45 9.88 9.56 8.93 9.08 三类城 市 10.26 10.66 10.23 11.03 11.91 10.95 10.23 10.79 6.一类城市房价收入比最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 ) - 3 - A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 B居民收入水平低 C交通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D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好 7我国不同等级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合理的是( B ) A一类城市 B二类城市 C三类城市 D都合理

    7、8为促进我国三类城市房价收入比合理化,其有效措施是( D ) A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生活环境 B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住房供应 C减少农民工进城数量,提高就业率 D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居民收入 解析 第 6 题,一类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人口密度大,用地紧张是房价收入比 高的原因。第 7 题,由材料“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 46 之间”可知,二类城市房价收入 比最接近,也最合理。第 8 题,我国第三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一、二类城市低,居民收入 低,促进房价收入比合理化的措施是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居民收入。 (2020河南省名校联盟调研)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衍

    8、生出一系列城市剥夺现象,比如,医疗教育设施等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生活服务设施空 间发展的不均衡;快速交通建设产生的局部噪音干扰等。鉴于此,将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 定义为城市化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和市场排斥的作用,某些区位(如居住小区)对城市绿地空 间、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和商业设施等具有较低的可获得性,以致感受到针对其群体的高度 歧视,并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失落感。据此完成 911 题。 9城市居住环境剥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B ) A生产力水平低 B人口城市化速度过快 C逆城市化明显 D城市劳动力不足 10郑州各项设施建设最完善的城区是( D ) A二七区 B管城区 C惠济区 D金水区 11对

    9、于管城回族区东部而言,应( B ) - 4 - A限制人员通行 B加强隔离墙建设 C禁止工程建设 D减少工业生产 解析 第 9 题,据材料可知,城市居住环境剥夺是由于城市服务功能不能满足城市居 民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能 满足居民需求。第 10 题,读图可知,郑州市金水区基本属于无剥夺型,即其各项设施和服务 基本满足居民需求,表明其设施建设最为完善。第 11 题,读图可知,管城回族区东部主要为 噪音环境剥夺型,噪音主要是交通、建筑、工业生产导致的,限制人员通行、禁止工程建设、 减少工业生产虽然会减少噪音,但是会影响该城区经济发展及居民正常生

    10、活,不可取;加强 修建隔离墙可以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圳在 1980 年正式设立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 1 万人,农村人口为 30 万人。城区面 积仅 3.8 平方公里, 最高建筑为 5 层楼房。 1999 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已达 140.59 平方公里。 2004 年深圳全面城市化正式启动,深圳市最后的宝安、龙岗两区 18 个镇现有 27 万农村人口 全部从“村里人”转成“城里人”。 年份 非农业用地 耕地面积变化 1973 年 1.15% 30.37% 1983 年 4.92% 27.55% 1995 年 34.54% 不足 2% (1)根据资料,简述深

    11、圳市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资料,推测深圳目前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及特点。 (3)说出深圳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 规模扩大等。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深圳城市人口比重高,属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后期阶 段。第(3)题,从城市化对生物、水文、土地、气候等方面的影响分析。 - 5 - 答案 (1)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村 人口向城市集聚。 (2)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减缓。 (3)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改变;产生城市“热岛”现象;影响下渗、径流等水

    12、循环过程;生 物多样性减少;产生环境污染等。 13(2019山东滨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由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化过程所决定。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 中,存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外来物种多样性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一般认为,城市中不同 功能区之间用地类型、性质、面积等存在差异,造成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而植物和动 物的生态活动范围也存在差异,从而出现了城市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特征。研究 发现,在城市土地利用转变较为剧烈的近郊区,其生物多样性不仅高于城市中心区域,而且 显著大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物种种类数量统计图。 (1)分析在城市化过

    13、程中城市内部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 (2)解释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3)推测城市近郊区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 解析 第(1)题,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建筑、生产生活等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 气候等自然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统一,造成本 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第(2)题,城市中植物多 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一方面与动植物本身特性有关,如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 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 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城

    14、市建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 种以植物为主。两大原因都导致了城市中植物多样性远大于动物多样性。第(3)题,城市近郊 区生物多样性较高源于近郊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且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该 位置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 答案 (1)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局地气候(光照、气温、湿度、空气质量等)、土壤等 环境改变,本地物种无法适应生存;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追求美学观赏性(统一标准绿化 - 6 - 等),造成本地物种减少;城市建设以及引进外来物种,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 (2)城市生态景观呈现破碎化;植物的生态活动范围较窄,在破碎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能力 强;动物的生态活动范围大,破碎化的生态景观阻隔其活动,其生存需求难以满足;城市建 设过程中,人为引进外来物种以植物为主。 (3)近郊区受城市和自然环境双重影响,近郊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更加多样,为生物提 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并存现象明显(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种类均较多)。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高考新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案(20)城市化.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9488.html
    小豆芽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