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比较文学-绪论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94310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34
  • 大小:849.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比较文学-绪论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比较文学 绪论 课件
    资源描述:

    1、1.4意大利语“文学比较”,意思与法国基本相同。1.5汉语“比较文学”,1904黄人对波斯奈特比较文学做过介绍。1931傅东华翻译法国洛里哀比较文学史1937戴望舒翻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意思仅仅是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文学研究或者是对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的文学研究模式。2性质2.1早期1)英1886波斯奈特理解的比较文学的含义比较全面。2)匈1877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世界比较文学报认为是包含世界文学、翻译艺术、民俗学、比较民歌学、比较人类学等3)德1887科赫比较文学杂志包括翻译艺术、文学主题研究、文学影响研究、思想史、政治与文学关系、民俗学4)影响更大的法国学派却不主张比较基亚:“比较文

    2、学不是比较,给它下严格的定义可能是徒劳的。”比较文学是国际关系史,“凡不存在关系的地方,比较文学就停止了。”梵第根:比较文学是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关系。巴登斯伯格原因:1)克罗齐: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而且比较是普遍方便的方法,不能作为比较文学的基石。2)法国的实证主义哲学基础。3)对学科的实证性科学性的追求,对随意性的规避。2.2中期美国学派恢复了比较的本义:平行比较与跨学科比较,雷马克、韦斯坦因2.3 20世纪50-80年代含义基本稳定:比较与关系并重。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成为基本领域。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科危机与中国学派1)危机-泛文化化,无所不包2)中国学派的跨文明研究-

    3、双向阐发法、东西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中西对话法3比较文学学科体系(旧)教材第20页东西方比较文学简史v一早期一早期v西方:17世纪“古今之争”、伏尔泰论史诗、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先驱:斯达尔夫人和歌德。v中国:史记“安息传说”。两次文化交流:印度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文类、作家、理论;西学东渐带来文学翻译、文学研究:王国维、梁启超、鲁 迅。v v二、学科形成(形成期)二、学科形成(形成期)v 标志:(1)名称提出;(2)讲座、课程开设;(3)创办杂志;(4)出版专著v 时间:19世纪后半期v 主要发源地:法国:代表人物(三位奠基人:维尔曼“比较文学之父”、安培“创建比较文学史”、圣伯夫“理论

    4、上的肯定”);三个第一(第一位比文化成因较文学教授(戴克斯特)、第一本比较文学刊物(梅茨尔)、第一本理论专著(波斯奈特);文化成因:1)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2)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3)自然科学:进化论(达尔文)、比较解剖学(居维叶);4)比较宗教学的影响。v三、发展期三、发展期v(一)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一)西方比较文学的发展v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成立。v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v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v(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5、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v(二)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二)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v1、早期: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政治小说”、林纾翻译小说;王国维的红楼梦研究;鲁迅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胡适、冰心、许地山中西戏剧研究;茅盾中外神话比较研究;严复、苏曼殊译介学研究。v2、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1924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

    6、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v3、20世纪80年代的兴盛:(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被国际比较文学学界认为是最富有历史意义的事件。v以季羡林、钱钟书、李赋宁、杨周翰、贾植芳、施蛰存、朱维之、戈宝权、赵瑞蕻、林清秀等一批前辈学者领航开路,著书立说,开复兴中国比较文学风气之先,乐黛云、廖鸿钧、陈惇、卢康华,孙景尧、倪蕊琴、饶芄子、谢天振、曹顺庆、孟华、严绍、周发祥、钱林森、崔宝衡、张铁夫等一大批中青年学者紧步

    7、其后,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贡献,使之走向了显学的坦途。v四、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四、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趋势:v其一,表现在对文化理论的探讨。v其二,东西方文化的平等对话。v其三,几个重要领域的深层开拓。v在主题学(thematics)、形象学(imagologie)、媒介(Mesologie)学【文化翻译(cul-translation)】、v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共同文学规律(common poetics)】、共同的美学据点(common aesthetic grounds)的可能性以及中外文论相互阐发这几个领域都表现出向深层开拓的趋势。第二节 比较文

    8、学的定义与可比性1定义一直在论争中1)放弃的,如法国的基亚、美国的勃洛克2)英国的进化论比较文学观:氏族-城市-国家-世界3)法国的实证主义比较文学观4)美国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多学科的比较文学观5)中国的跨文明的比较文学观:教材第30页2可比性2.1同源性起点发送者(1)媒介者传递者(2)到达点接受者(3),由(1)向(3),是流传学,由(3)到(1),是渊源学2.2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文学形象、文学文本、文化等层面产生文化过滤、误读和创造性叛逆,产生形象的变异和接受的变异2.3类同性与综合性:彼此没有直接影响和亲缘关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在风格、结

    9、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文学规律等方面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2.4异质性与互补性v2.5影响研究可比性的基本内容v 1.正影响v 2.负影响v 3.反影响 v 4.超越影响v 影响类型v 5.回返影响v 6.虚假影响v 7.精神气质影响v 8.框范影响v 1.文学译本v 文字媒介 2.译介文章v 3.新闻报道v 4.报刊杂志v v 影响途径 1.接受国媒介者v 个人 2.放送国媒介者v 媒介 3.身兼二职v 非文字媒介 4.第三国媒介v 团体媒介v 环境媒介v 1.翻译v 2.改编v接受方式 3.模仿v 4.借用v 5.出源v2.6平行研究可比性v 相

    10、同的文学历史进程v 相同的文学题材v 相同的文学主题v 相同的文学形象文学学科的同类性 相同的文学风格v 相同的文学表现手法v 相同的文学体裁 v 相同成就的作家v 相同的文学思想等 相同的经济基础v 相同的哲学思想v非文学学科的同类性 相同的宗教氛围v 相同的社会心理等这些是不是比较文学?v1李白与杜甫,从中唐元稹到现代的郭沫若,将唐代的两位诗人加以比较研究,分析各自的经历和诗作特点。但属于同一文化体系,是同国文学研究中运用了比较的方法,而不是比较文学研究。v但李白与拜伦、杜甫与歌德,这样的研究却是比较文学。v2川端康成与日本古典文学川端康成与西方现代主义。前者不是,后者是v3“文学与生活的

    11、关系”、“作家创作过程中的形象思维”,“文学阅读中的读者参与”等论题,尽管在论述中引证不同民族文学的例子,但它是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一般规律,不是比较文学。若换成中西作家对生活的选择、中西作家创作形象思维的异同、中西文学阅读中读者参与的异同比较等课题又属于比较文学。讨论:下述论题是否是比较文学v1、卢梭瑞士日内瓦人法国作家v2、安纳德印度人用英语创作v3、晁衡日本人中国唐代诗人v4、巴尔扎克作品中的金钱描写,是否是跨学科研究?v5、汉文学与藏文学关系,汉文学作家与少数民族作家的关系(如沈从文)v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认定作家所属文学圈。对于有着多重身份的作家、诗人的认定,首先看他创作运用的语言

    12、,语言对文学创作有重大意义,但在“语言大于国界”和“国界大于语言”的特殊情况下,看作家诗人主要活动范围及产生影响的范围(如卢梭、晁衡、安纳德);而最重要的判定依据是作家诗人的文化身份,即他的文化态度和归宿感(如纪伯伦、高行建、米兰昆德拉。v第二、认定学科交叉关系。雷马克认为:“只有是系统性的时候,有在把文学以外的领域作为确实独立连贯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的时候,才能算是比较文学。”也就是说,作为学科交叉关系的研究,必须是把文学和其他某一学科作为两大独立连贯的体系作汇通性的比较研究才能是比较文学。这样来看,“巴尔扎克创作中的金钱”只是一般的文学研究课题。不是比较文学。只有把文学和经济作为研究的两极,对

    13、两者做出系统的比较分析,作出适合于文学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结论,才算是比较文学。“文学与金钱”这样的课题才是比较文学课题。v第三、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学间比较的认定原则:只要文化体系不一致的民族间的文学比较,就属于比较文学。有些少数民族在其民族演变过程中,基本上被主体民族同化,其文化已与主体民族没有本质区别。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学与主体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不能算是比较文学。藏、蒙、回等中国的少数族一直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与汉族文化差异极大,他们间的文学比较应属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下属的二级学会就有一个“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会”。而南方、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很早就汉化了。沈从文虽是苗族作家,他与中国现代作

    14、家的比较研究不能算是比较文学。有些例子没有可比性,有些则需要发现v例1:西方、日本的一些学者以西方文学史的分期比较中国史的分期,得出相应结论:v西方: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文学的繁荣v中国:先秦秦汉魏南北朝唐代古文运动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繁荣v这样的比较没有找到两者的可比性,其结论没有反映文学发展的客观实际,缺乏科学的意义。v例2:鲁迅、高尔基、普列姆昌德(印度现代文学奠基人,小说家)三名20世纪著名作家都在1936年逝世。由此作为可比性,将三位作家做出比较,这样的比较非常表面,难以比出本质的东西,无助于对文学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的认识。v若换一个角度,三位作家都是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作家,生活在相同

    15、的时代,以此作为可比性。联系各自所处的民族文化语境,生活经历,比较他们创作中社会责任感的同和异,探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各自的人格个性,可以写成一篇很好的比较文学文论文。v例3: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和莎剧中的福斯塔夫都很胖,外形滑稽笑,作品中也作为喜剧角色,产生许多笑料。这两个形象能否比较?v方平先生曾将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与福斯塔夫进行比较。他们比猪八戒福斯塔夫差别更大:一个是俊俏漂亮的中国少奶奶,一个是肥得流油的英国破落贵族。但方平先生从人类审美创造的特殊形态:将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这一特定角度,把中、西文学中两个著名艺术形象联在一起加以比较,探寻中、西审美文化的共相;同时也从两个具体形象的艺术表现,分

    16、析共相中的特殊性,显示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方平王熙凤与福斯塔夫:谈“美”的个性和道德化思考,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领域1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2四大研究领域2.1文学影响研究1)与纵向的国别文学史不同,它是横向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史关系研究,渊源学通过溯本求源探讨一个文学现象的横向来源。流传学研究一个文学现象在另外的文学体系中获得的影响和传播状态。2)实证性2.2文学变异研究1)语言层面变异研究-翻译学、译介学2)国家民族形象变异-形象学3)文学文本变异研究4)文化变异研究2.3文学平行研究1)方法是类比与对比,重点是求同。具体对象包括主题、文体、类型

    17、、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等。关注点在文学性上,力图把握文学发展、艺术创作、文本结构方面的规律以及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等。2)跨学科与综合性2.4总体文学研究1)即对在许多国家文学中共同存在的某一文学现象进行面的研究2)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的关系首先,比较文学侧重两点之间的文学比较,而总体文学侧重于对一个文学平面的研究。其次比较文学的学科理想和最终目的是总体文学,总体文学是比较文学的自然延伸和扩展。3)研究内容研究多种文明间的异质性、变异性与互补性跨文明阐发研究跨文明对话研究从比较诗学到一般诗学的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2.5比较文学诸领域之间是交叉贯通的2.6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新)教材第57页参考书和思考题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史川人1991年版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师大2000版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高教2019版陈挺比较文学简编华东师大1986年版方汉文比较文学基本原理苏州大学2019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华中师大2019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黑龙江人1984乐黛云陈跃红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大2019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北大2019思考题1为什么每次比较文学的学科“危机”都成为它发展的一次转机?2结合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三个阶段和其他比较文学著作,谈谈我们的比较文学的定义的特点。选作:比较鲁迅、高尔基、普列姆昌德,写一篇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比较文学-绪论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9431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