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宣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系统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规范宣贯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 实时 动态 RTK 测量 技术规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规范背景规范背景 编写原则编写原则 编写过程编写过程 规范说明规范说明 全球卫星定位测量已经成为大地测量与控制测量的主全球卫星定位测量已经成为大地测量与控制测量的主要手段,其中实时动态测量(要手段,其中实时动态测量(RTKRTK)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实)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于实践十余年。当前国家标准践十余年。当前国家标准GB/T18314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测量技术规范)测量技术规范规定了用静态测量方法建立国家一、二规定了用静态测量方法建立国家一、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的要求,没有实时动态测量(、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的要求,没有实时动态测量(RTKRTK)技术
2、的相关要求,根据测绘标准体系要求以及测绘行业单技术的相关要求,根据测绘标准体系要求以及测绘行业单位的生产实际需要,迫切需要一本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位的生产实际需要,迫切需要一本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规范来统一规范实时动态测量。规范来统一规范实时动态测量。根据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测国土函(根据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测国土函(20082008)6767号通知的号通知的要求,浙江省测绘局和国家测绘局重庆测绘院共同承担测绘要求,浙江省测绘局和国家测绘局重庆测绘院共同承担测绘标准项目标准项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RTK)测量技术规范)测量技术规范的的编写任务。编写任务。本规范为国
3、内首次编写。本规范为国内首次编写。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RTK)测量技术规范)测量技术规范编写编写的总体原则为:在一些地方和生产单位实际作业及精度检测的总体原则为:在一些地方和生产单位实际作业及精度检测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与试验,经理论演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与试验,经理论演算,确定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算,确定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RTK)测量适用范围、平)测量适用范围、平面和高程的等级划分、面和高程的等级划分、精度指标、先决条件、技术方法精度指标、先决条件、技术方法等,力求编制出基于当前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等,力求编制出基于当前
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RTK)测)测量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内普遍接受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强的量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内普遍接受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强的技术标准规范。技术标准规范。卫星定位模式n静态定位n快速静态定位n超快速静态定位nRTK定位nCORS定位nPPP定位GPS RTK控制点检测精度情况表控制点检测精度情况表n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GPS RTK控制点检测控制点检测精度情况表精度情况表p20082008年年4 4月初,规范编写组成立。成员由浙江省测绘局马建月初,规范编写组成立。成员由浙江省测绘局马建平、骆光飞、葛中华和国家测绘局重庆测绘院杨洪、廖振环、平、骆光飞、葛中华和
5、国家测绘局重庆测绘院杨洪、廖振环、闻洪峰等组成。闻洪峰等组成。p20082008年年4 4月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写,并报国家局标委会备案。月完成实施方案的编写,并报国家局标委会备案。p20082008年年5 5月月20082008年年8 8月,规范编写组先后在浙江、重庆、福月,规范编写组先后在浙江、重庆、福建、江苏、吉林、北京、陕西等省市进行了调研与测试。建、江苏、吉林、北京、陕西等省市进行了调研与测试。p20082008年年8 8月,编写组完成了规范讨论稿。月,编写组完成了规范讨论稿。p 20082008年年1010月,编写组完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月,编写组完成了规范征求意见稿。p 200820
6、08年年1111月月1717日发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系统日发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系统3535个单位征求意见。截至个单位征求意见。截至20082008年年1212月月2727日,共收到了日,共收到了 2020个测绘单位的反馈意见,反馈率为个测绘单位的反馈意见,反馈率为5757,共有反馈意见共有反馈意见112112条。条。经过认真分析和研讨,采用或部分采用的经过认真分析和研讨,采用或部分采用的6060条,条,占占53.6%53.6%;不采用;不采用5252条,占条,占46.4%46.4%。p 20092009年年1 1月,完成规范送审稿,同时编写了月,完成规范送审稿,同时编写了
7、“规范编制说规范编制说明明”和和“征求意见处理表征求意见处理表”。n2009年11月,由国家测绘局标准化委员会在北京组织评审。n评审组由9名专家组成,分别来自武汉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国家测绘产品质检中心、北京院、天津院等,组长由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李建成院长担任。n审 查 意 见 汇 总 修 改 表 本规范是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本规范是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RTK)测量的专业规范,适用于)测量的专业规范,适用于大地控制网的低等级加密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可用于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大地控制网的低等级加密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可用于外业数字测图和摄
8、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测量和碎部点数据采集。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测量和碎部点数据采集。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规范执行。其他相应精度的定位测量可参照本规范执行。p GB/T 18314 GB/T 18314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测量规范)测量规范p CJJ 73 CJJ 73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p CH/T 2008 CH/T 200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p CH 8016 CH 8016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测量型接收机检定规程p
9、 GB 50026 GB 50026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p GB/T 14912 1GB/T 14912 1500 1500 11000 11000 12000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术规程 对规范相关的术语作简要的解释,帮助理解对规范相关的术语作简要的解释,帮助理解规范的内容规范的内容:实时动态测量(实时动态测量(RTKRTK)、)、连续运行基准站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网络系统、网络RTKRTK、空间位置精度因子(、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PDOP)、观)、观测次数、基准历元、固定解测次数、基准历元、固定解n3.1 n实时动态测量 Real Time Kinemati
10、c(RTK)n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n3.2 n天线高 Antenna Heightn观测时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至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n3.3 n基准站 Reference Stationn在一定的观测时间内,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分别固定在一个或几个固定测站上,一直保持跟踪观测卫星,其余接收机在这些测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设站作业,这些固定测站就称为基准站基准站。n3.4 n流动站 Roving Stationn在基准基准站的一定范围内流动作业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n3.5 n卫星定位
11、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CORS系统)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n由卫星定位系统接收机(含天线)、计算机、气象设备、通讯设备及电源设备、观测墩等构成的观测系统。它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定时、实时或按数据中心的要求将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它可独立或组网提供实时、快速或事后的数据服务。n3.6 n单基准站RTK测量 Single Reference Station for RTK Surveyingn只利用一个基准站,并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收基准站基准站发布的载波相位差分改正参数进行RTK测量。n3.7n网络RTK Networ
12、k RTKn指在一定区域内建立多个基准站基准站,对该地区构成网状覆盖,并进行连续跟踪观测,通过这些站点组成卫星定位观测值的网络解算,获取覆盖该地区和某时间段的RTK改正参数,用于该区域内RTK测量用户进行实时RTK改正的定位方式。n3.8 n截止高度角 Elevation Mask AngleCut Offn为了屏蔽遮挡物(如建筑物、树木等)及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所设定的蔽遮高度角,低于此角视空域的卫星不予跟踪。n3.9 n空间位置精度因子(PDOP)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n反映定位精度衰减的因子,与所测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有关,空间分布范围越大,PDOP值越小
13、,定位精度越高;反之,PDOP值越大,定位精度越低。n3.10 n固定解 Fixed solutionn卫星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整周未知数的整数解叫固定解。n3.11 n观测次数 Observation timesn同一流动站初始化观测的次数。n3.12 n参考历元 Epochn 地球坐标或轨道参数所对应的某一时刻。指一个时期和一个事件的起始时刻或者表示某个测量系统的基准日期。坐标系统坐标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RTKRTK)测量采用)测量采用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国家大地坐标系系,当,当RTKRTK测量成果要求提供其它参心坐标系(如测量成果要求提供其它参心坐标系(
14、如19541954年北京年北京坐标系、坐标系、1980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时,应进行坐标转换。转换。高程系统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基准为高程系统采用正常高系统,基准为19851985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时间系统 RTKRTK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UTC。当采用北京标准时间。当采用北京标准时间BSTBST时,时,应考虑时区差与应考虑时区差与UTCUTC进行换算。进行换算。p RTK控制测量前,应根据任务需要,收集测区高等级控制控制测量前,应根据任务需要,收集测区高等级控制点的地心坐标、参
15、心坐标、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和高程成果点的地心坐标、参心坐标、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和高程成果等,进行技术设计。等,进行技术设计。p 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制点、三级控制点。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外高程控制点。p 各等级各等级RTK控制测量适用于建立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控制测量适用于建立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基础。与遥感的控制基础。p 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每个控制点
16、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p RTK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RTK测量和网络测量和网络RTKRTK测量两种方法测量两种方法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式进行测量。p 有条件采用网络有条件采用网络RTK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RTK技术技术测量。测量。RTKRTK测量定位结果必须采用固定解,因为只有得到固定测量定位结果必须采用固定解,因为只有得到固定解,点位精度的提高和成果可靠性才有保障解,点位精度的提高和成果
17、可靠性才有保障。观测窗口状态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截止高度角1515以上的以上的卫星个数卫星个数PDOPPDOP值值良好良好6 644可用可用5 56 6不可用不可用566RTKRTK测量卫星状态的基本要求测量卫星状态的基本要求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RTKRTK测点的误差来源:测点的误差来源:1.RTK1.RTK测量时仪器本身存在的观测误差。测量时仪器本身存在的观测误差。常用常用GPS 接收机标称精度情况表接收机标称精度情况表2.2.由地心坐标系向参心坐标系转换时产生的转换误差,由地心坐标系向参心坐标系转换时产生的转换误差,由椭球大地高向正常高转换的转换误差。由椭球大地高向正常高
18、转换的转换误差。这部分误差与已这部分误差与已知点的精度、分布、转换点的观测精度都有关系。知点的精度、分布、转换点的观测精度都有关系。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大量生产实践统计和相关研究文献,在流动站与基根据大量生产实践统计和相关研究文献,在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作业距离超过准站之间的作业距离超过5km5km后,单基准站的后,单基准站的RTKRTK测量精度和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将明显降低。可靠性将明显降低。为保证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本规范为保证控制点的精度和可靠性,本规范将单基准站的将单基准站的RTKRTK控制测量的有效距离限制在控制测量的有效距离限制在5km5km以内。以内。RTK
19、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单基准站单基准站RTKRTK单次观测时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基线长单次观测时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基线长度中误差可根据仪器标称精度估算为:度中误差可根据仪器标称精度估算为:dba 本规范所有本规范所有RTKRTK平面测量的精度指标和要求都是取平面测量的精度指标和要求都是取a=10mma=10mm,b=2mm b=2mm。)(21dba 单基准站单基准站RTKRTK单次观测时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相对点单次观测时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相对点位中误差可估算为:位中误差可估算为:(1 1)(2 2)n点位精度点位精度n相对精度相对精度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22
20、12)(n23223流动站相对于起算点的相对点位误差和流动站相邻点相流动站相对于起算点的相对点位误差和流动站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对点位中误差:流动站相对于起算点的相对点位误差流动站相对于起算点的相对点位误差(mm)(mm);流动站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流动站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mm)(mm);为平面坐标转换模型中误差为平面坐标转换模型中误差(mm)(mm);n 为同精度观测的次数。为同精度观测的次数。(3 3)(4 4)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参照参照CJJ73CJJ73与与GB50026GB50026,本规范规定一级平面控制点相,本规范规定一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边长相对中
21、误差不大于邻点之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200001/20000,二级平面控制,二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点相邻点之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100001/10000,三级平面,三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60001/6000。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为保证平面控制点之间的相对精度,本规范规定一级平为保证平面控制点之间的相对精度,本规范规定一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0m500m,其他的等级的平面,其他的等级的平面控制测量的相邻点最短距离按约控制测量的相
22、邻点最短距离按约2/32/3的比例确定。故得到二的比例确定。故得到二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300m,三级平面控制三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0m200m。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的根据平面控制点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和边长相对中误差的关系,可得一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关系,可得一级平面控制点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5mm25mm,二级平面控制测量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二级平面控制测量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30mm30mm
23、,三级平面控制测量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三级平面控制测量相邻点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33mm33mm。RTKRTK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为保证平面控制点相邻点点位中误差精度要求,根据式为保证平面控制点相邻点点位中误差精度要求,根据式(3 3),按照单基准站),按照单基准站RTKRTK控制测量的有效作业距离控制测量的有效作业距离5km5km推算,推算,可得一、二、三级单基准站可得一、二、三级单基准站RTKRTK平面控制测量的观测次数分别平面控制测量的观测次数分别为为4 4、3 3、2 2次。按照网络次。按照网络RTKRTK平面观测精度为平面观测精度为30mm30mm推算可得一、推算可得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