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所得税 纳税 筹划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六章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教学内容 纳税人的筹划纳税人的筹划 计税依据的筹划计税依据的筹划 税率的筹划税率的筹划 优惠政策的筹划优惠政策的筹划学习目标 1 1、掌握纳税人身份筹划的方法;、掌握纳税人身份筹划的方法;2 2、掌握各收入项目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掌握各收入项目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3 3、掌握税率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掌握税率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4 4、掌握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掌握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政策规定及筹划思路。重点及难点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的筹划依据和思路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计税依据、税率的筹划依据和思路第一
2、节 纳税人筹划 一、纳税人的税法规定一、纳税人的税法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间两个标准,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无住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住;无住所且居住不满无住所且居住不满1 1年年 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来源于中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国境内和
3、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个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人所得税。由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远轻于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由于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远轻于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因而个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可将居民纳税人身份变成务,因而个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可将居民纳税人身份变成非居民纳税人的身份,从而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非居民纳税人的身份,从而减轻自己的税收负担。减轻税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二是减轻税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改变自己的住所,二是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恰当安排自己离境时
4、根据各国具体规定的临时离境日期,恰当安排自己离境时间。间。对非居民来说,增加离境次数或离境天数是避免成为对非居民来说,增加离境次数或离境天数是避免成为居民纳税人、增加个人所得税负担的途径之一。居民纳税人、增加个人所得税负担的途径之一。进行这种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而且还要进行进行这种筹划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而且还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避免节省的税额不够由于筹划带来的成本成本收益分析,避免节省的税额不够由于筹划带来的成本支出。支出。第二节 计税依据的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
5、后的余额。纳税人取得的收入总额扣除税法规定的费用后的余额。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制,费用的扣除采用由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项征收制,费用的扣除采用分项确定,分别采取定额、定率的扣除方法,并且每项收分项确定,分别采取定额、定率的扣除方法,并且每项收入的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其应纳税额自然入的扣除范围和扣除标准不尽相同,因此其应纳税额自然也就存在差异。也就存在差异。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筹划 1 1、工资薪金福利化、工资薪金福利化 支付工资薪金的单位为员工确定适当的而不是较高的名义支付工资薪金的单位为员工确定适当的而不是较高的名义工资,然后以税法允许
6、的各种福利补贴的方式保证员工的工资,然后以税法允许的各种福利补贴的方式保证员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且不直接将各种补贴款发放实际工资水平和生活水平,而且不直接将各种补贴款发放给纳税人,而是由企业支付、纳税人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给纳税人,而是由企业支付、纳税人享受各种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福利的常见方式:提高员工福利的常见方式:(1 1)由企业单位提供低租金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由企业单位提供低租金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2 2)由企业向个人提供种种福利设施及服务,如提供免)由企业向个人提供种种福利设施及服务,如提供免费的医疗保障及文化、
7、教育和服务设施,这样可以在职工费的医疗保障及文化、教育和服务设施,这样可以在职工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生活和消费水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使生活和消费水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提高,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3 3)由企业向员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由企业向员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等。贴等。2 2、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 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由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越大,其适用的税率越高。因此,相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非越大,其适用的税率越高。因此,相对于工资薪金所
8、得非常均衡的纳税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极不均匀的纳税人的常均衡的纳税人而言,工资薪金所得极不均匀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就较重。此时,纳税人采取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税收负担就较重。此时,纳税人采取工资薪金所得均匀分摊法,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的工资进行平均,可以降低摊法,将较高月份与较低月份的工资进行平均,可以降低税率,减轻税负。税率,减轻税负。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节性较强的企业或企业中的特殊岗位。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季节性较强的企业或企业中的特殊岗位。例:嘉庆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例:嘉庆公司实行效益工资制,20082008年该公司职员李峰年该公司职员李峰1 1月月1212月份的工资情况如下:月份的工资情况如下
9、:4 000 4 000、1 9001 900、4 6004 600、1 1 400400、7 4007 400、1 6001 600、1 5001 500、3 4003 400、2 2002 200、1 6001 600、2 2 900900、8 0008 000。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标准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费用扣除标准为20002000元元/月,该怎样筹划才能使李峰的税负减轻月,该怎样筹划才能使李峰的税负减轻?纳税分析:李峰的工资收入各月极不均衡,造成他在收入纳税分析:李峰的工资收入各月极不均衡,造成他在收入低时不用纳税,收入高时税负高达低时不用纳税,收入高时税负高达800800多
10、元。这是由于收多元。这是由于收入高时适用税率过高导致的。如果李峰与公司达成协议,入高时适用税率过高导致的。如果李峰与公司达成协议,由公司对其工资收入进行税收筹划,那么公司根据他在以由公司对其工资收入进行税收筹划,那么公司根据他在以往年度的业绩,估算其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每月工资支往年度的业绩,估算其月平均工资水平,确定每月工资支付标准,到年底再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则可使其节付标准,到年底再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则可使其节省税款。省税款。3 3、年终奖最佳筹划、年终奖最佳筹划 自自20052005年年1 1月月1 1日起,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性日起,对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一次
11、性取得的全年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取得的全年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计算时以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纳税,计算时以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12个月的商数来确定个月的商数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奖金的当月,雇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年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年奖金减除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雇员取
12、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雇员取得的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得税。例例1 1:斯达公司业务员张冬和王坤:斯达公司业务员张冬和王坤20112011年年1212月份的工资均月份的工资均已缴纳个人所得税。已缴纳个人所得税。1212月底,张冬取得年终奖金月底,张冬取得年终奖金1 18 8万元,万元,王坤取得年终奖金王坤取得年终奖金1 19 9万元。试分析张冬和王坤的年终奖万元。试分析张冬和王坤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金税后净收入情况。(1)(1)张冬的年终奖金税
13、后净收入情况。张冬月均奖金张冬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张冬月均奖金15001500元元(18 000(18 00012)12),故适用,故适用3 3的税率,则的税率,则 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8 00018 0003 3540(540(元元)张冬税后净收入张冬税后净收入18 00018 00054054017460(17460(元元)(2)(2)王坤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王坤月均奖金王坤的年终奖金税后净收入情况。王坤月均奖金1583.331583.33元元(19 000(19 00012)12),故适用,故适用1010的税率,速算扣除的税率,速算扣除数为数为1
14、05105。则。则 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9 00019 0001010一一1051051795(1795(元元)王坤税后净收入王坤税后净收入19 00019 0001795179517205(17205(元元)(3)(3)张冬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张冬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255255元元(17460(1746017205)17205)。纳税分析:张冬的年终奖金比王坤少纳税分析:张冬的年终奖金比王坤少1 0001 000元,可是,他元,可是,他的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的税后净收入比王坤多250250元,其原因在于我国个人所得元,其原因在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年终奖的税率和速算扣除
15、数的确定是以月平均数为标税对年终奖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确定是以月平均数为标准,而用于计算的数据是全年奖金。如果企业发的年终奖准,而用于计算的数据是全年奖金。如果企业发的年终奖刚刚处在两档之间的分隔点附近,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刚刚处在两档之间的分隔点附近,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因此,企业在发放年终奖金时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年终奖企业在发放年终奖金时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年终奖金的额度以及合理制定年终奖金的支付时点和数额。金的额度以及合理制定年终奖金的支付时点和数额。例例2 2:20122012年,中国公民王先生预计每月工资为年,中国公民王先生预计每月工资为45004500元,元,根据业绩情况,王先
16、生本年度业务奖金预计根据业绩情况,王先生本年度业务奖金预计3600036000元。其元。其奖金发放有以下五种方式:奖金发放有以下五种方式: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每月发放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每月发放30003000元。元。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3600036000元;元;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月份发放半年奖1000010000元,元,年末发放全年奖年末发放全年奖2600026000元;元;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月份发放半年奖120001200
17、0元,元,年末发放全年奖年末发放全年奖2400024000元;元;方案五:分次发放奖金,每月发放奖金方案五:分次发放奖金,每月发放奖金10001000元,年末发放元,年末发放全年奖全年奖2400024000元。元。要求:要求:1 1、计算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计算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 2、根据上述业务,为企业提供奖金最优发放建议。、根据上述业务,为企业提供奖金最优发放建议。解:(解:(1 1)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五种方案下每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方案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3000
18、=4500+30003500=40003500=4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400010%10%105=295105=2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295=29512=354012=3540元元 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方案二: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3500=10003500=1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10003%=303%=30元元 360003600012=300012=3000 年终奖年终奖3600036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
19、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36000=3600010%10%105=3495105=34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3012+3495=385512+3495=3855元元 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三: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除除7 7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3500=10003500=1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10003%=303%=30元元 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4500+10000=4500+1000
20、03500=110003500=11000元元 7 7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11000=1100025%25%1005=17451005=1745元元 260002600012=216712=2167 年终奖年终奖2600026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6000=2600010%10%105=2495105=24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3011+1745+2495=457011+1745+2495=4570元元 方案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方案
21、四:年中与年终分次发放:除除7 7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外,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45003500=10003500=1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1000=10003%=303%=30元元 7 7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月份发放半年奖时应纳税所得额=4500+12000=4500+120003500=130003500=13000元元 7 7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13000=1300025%25%1005=22451005=2245元元 240002400012=200012=2000 年终奖年终奖2400024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
22、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2400010%10%105=2295105=22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30=3011+2245+2295=487011+2245+2295=4870元元 方案五:奖金分方案五:奖金分1313次发放:次发放:月应纳税所得额月应纳税所得额=4500+1000=4500+10003500=20003500=2000元元 月应纳个人所得税月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200010%10%105=95105=95元元 240002400012=200012=2000 年终奖年
23、终奖2400024000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元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和和105105 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4000=2400010%10%105=2295105=2295元元 年应纳个人所得税年应纳个人所得税=95=9512+2295=343512+2295=3435元元(2 2)年终奖最优发放建议:应选择方案五发放奖金。)年终奖最优发放建议:应选择方案五发放奖金。二、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二、劳务报酬所得的筹划 1 1、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转移、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转移 筹划思路:提供劳务的个人,可以考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筹划思路:提供劳务的个人,可以考
24、虑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费用改由对方承担,相应地减少自己的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改由对方承担,相应地减少自己的劳务报酬所得,使改变后的劳务报酬实际水平与以前保持一致。使改变后的劳务报酬实际水平与以前保持一致。例:高级工程师赵某从长春到深圳为某公司进行一项工程例:高级工程师赵某从长春到深圳为某公司进行一项工程设计,双方签订合同并规定:公司给赵某支付工程设计费设计,双方签订合同并规定:公司给赵某支付工程设计费5 5万元人民币,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概由赵万元人民币,往返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等一概由赵某自负,假设往返的飞机票、住宿费、伙食费等必要开支某自负,假设往返的飞机票、住宿费、伙食费等必要
25、开支共计共计1000010000元。请问,在该笔收入中,赵某是否存在个元。请问,在该笔收入中,赵某是否存在个人所得税的筹划空间?人所得税的筹划空间?案例解析:案例解析:未筹划时,赵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未筹划时,赵某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050000(1 120%20%)30%30%200020001000010000元元 赵某实际得到的税后所得为:赵某实际得到的税后所得为:500005000010000100004000040000(元)(元)则赵某最后的净收入为则赵某最后的净收入为3000030000元。元。在签订合同时,赵某与对方商议,让对方承担交通费、住在签订合同时,赵某与对方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