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人 教育 理念 实施 课件
- 资源描述:
-
1、a1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施王有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a2 什么是“全人教育”?为什么提“全人教育”?全人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区别 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 全人教育应如何实施?a3 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特尔斐神庙a4 16岁博士的启示a5 教育应如何面对个体生命成长的复杂性 走出知识教育的迷途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a6全人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 素质教育在中国出现的由来 从全面发展教育到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应试教育”a7 对素质教育最权威的论述当首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现国家总督学柳斌,他从1995年到1997年间连续撰文,五论“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其有关思想在1998年
2、刊登于光明日报的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一文中得以集中体现,可谓集素质教育思想之大成。他对“素质教育”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认为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其区别在于“是着眼于单纯的选拔,还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a8 他论述了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特点:全体性 全面性 多样性 主体性 基础性 a9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困境 理论困境 实践困境a10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影响 全人教育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激进的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教育思想流派。地球的资源和
3、空间的有限,无法应付工业企业的无限制扩张、经济发展和狂热的消费主义。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系统需要人们持有新的价值观,需要不一样的职业技能,因而教育也不能以满足生产和消费为轴心继续以往的形态。a11 全人教育家们相信,通过个人的沉思、想象、直觉和自尊,唤醒人的自觉意识,可以克服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a12 1990年6月,在米勒的倡导下,80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了著名的“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观点。a13 美国的隆隆米勒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即后来的交锋:寻求
4、生命意义与社会公正的教育)。加拿大的约翰米勒(John Miller)所领导的安大略教育研究院(OISE)在全人教育课程方面成就斐然,其代表著作包括全人教育课程等。英国与澳大利亚等国有关全人教育的研究发展也十分迅速。a14 自此,全人教育思潮传遍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在北美、澳洲、欧洲、亚洲,全人教育的思想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全人教育的目标面向21世纪进行全人教育,青少年学生要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做21世纪国家的主人。在日本,全人教育运动成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之后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一场新教育运动,对日本民族素质的整
5、体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台湾、香港,全人教育的思想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15全人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20世纪中期,曾主政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理想、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培养完美的人(perfect man)、完整的人(acompletehuman being)、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极力推行通才教育。a16 作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马斯洛认为,人的发展不仅包括知识和智力,而且包括情感、志向、态度、价值观、创造力、人际关系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整体发展;罗杰斯明确主张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the wholeman)“躯体、
6、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a17 日本学者小原国芳认为:“教育内容必须包含人类文化的全部,因此,教育必须是绝对的全人教育。所说的全人教育,是指完全人格亦即和谐人格而言。”具备人类文化的全部,“即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体、生活等。学问的理想是真,道德的理想是善,艺术的理想是美,宗教的理想是圣,身体的理想是健,生活的理想是富。教育的理想就是创造真、善、美、圣、健、富六种价值。”a18全人教育(日本:小原国芳)塑造健全的人格。全人教育(日本:小原国芳)塑造健全的人格。真、善、美、圣、健、富真、善、美、圣、健、富 知(哲学)知(哲学)-真真 心心 情(艺术)情(艺术)-美美 宗教宗
7、教-圣圣-绝对价值绝对价值 意(道德)意(道德)-善善人人 生存生存-健健 身身 -手段价值手段价值 活动力活动力-富富 a19 全人教育思想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柏拉图:人的内在禀赋的充分发展 亚里士多德:身心和谐 人的三种灵魂与智育、德育、体育a20 在中国古代,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今日之人文教育课程加以对比,也就是文学和历史并重,哲学和艺术兼具,待人接物的礼节和安身立命的素质兼顾。透过这样的课程学习,学生能认清自己进而关心他人,热爱家庭进而热爱社会和国家,实质就是一种全人教育。a21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 1990年6月,在米勒(Ron Mill
8、er)的倡导下,80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了著名的“全人教育宣言”2000年的教育:全人教育的观点,共提出十大教育改革原则。a22 原则一,为人类的发展而教:非为国家发展而教,也就是否认教育目标中将国家的发展(如经济“人力资源”的培育,放在个人的发展之上,要为人的和谐、平静、合作、合群、诚实、公义、平等、同情、了解,以及爱等方面而教。a23 原则二,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个体有其多元与差异性,故应因材施教,反对制式化、机械化的教育形式。a24 原则三,承认经验在学习中的关键角色:经验是机动的,而且是不断成长的。教育的目的必须让个体经由经验自然而健康的成长,而不是籍由有限的、割裂
9、的、预先调节好的“课程”来完成汲取知识和智慧的路径。a25 原则四,以整全观为切入点的教育:重视联结与转化。“整观思维”(holistic thinking)是全人教育共同的思维整全观(holism)基本上主张每一样东西都以关系网络互相联结,任何一样变动都会导致连锁反应,无论其变动多么微小,因此应该从“整体”上去追求个人“精神的感性与平和”,而不是片面的、零碎的。a26 原则五:教学者的新角色:教学者必须重新审视自我的角色,创造一个共同学习的环境。教师能籍由教师自身“自我内在的成长”和“内在批判性的觉醒”,而开启一种教学的新范式。a27 原则六,选择的自由:由于教育改革的主张不同,每一个人有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