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统课件1科学社.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经统课件1科学社.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经统 课件 科学
- 资源描述:
-
1、杨灿杨灿 主编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国民经济核算原理)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20082008年年1 1月第一版月第一版杨灿杨灿 著著:国民核算与分析国民核算与分析 通论通论 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2005年年6 6月第一版月第一版11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SNA,1993),中国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社,1995199522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2、2003,200333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国民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济核算体系(2002)(2002)培训教材培训教材,中国统计出版中国统计出版社,社,2004 2004 44统计研究统计研究等学术刊物上的相关论文等学术刊物上的相关论文1.1 1.1 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1.2 1.2 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体系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体系1.3 1.3 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原则小 结:本 章 要 点1.1 1.1 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国民经济循环及其分析框架一、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一、国民经济的基本概念“国民经济
3、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两种涵义: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包括两种涵义:横向:从事经济活动的各部门横向:从事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货物与服务部门、三大产业、居民等货物与服务部门、三大产业、居民等纵向:各部门参与的各种经济活动纵向:各部门参与的各种经济活动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社会再生产过程:生产流通、分配、使用纵横交错、有机结合:纵横交错、有机结合:国民经济经济活动各部门、各环节及其国民经济经济活动各部门、各环节及其 内在联系的总和内在联系的总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前提条件)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前提条件)各部门比例协调:各部门比例协调:l两大部类(马克思)两大部类(马
4、克思)l三大产业(库兹涅茨)三大产业(库兹涅茨)l部门联系平衡(列昂节夫)部门联系平衡(列昂节夫)各环节相互平衡:各环节相互平衡:生产分配使用相互平衡,总供需平衡生产分配使用相互平衡,总供需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l怎样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学怎样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学l调控多少(力度)国民经济统计调控多少(力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核算)二、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和分析框架二、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和分析框架1.1.国民经济的两种运动国民经济的两种运动实物运动:实物运动:产品生产产品生产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价值运动:价值运动:价值形成价值形成收入
5、分配收入分配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两者既分离、又统一:两者既分离、又统一:流 通 分 配 生 产 使 用 实物运动 供 给 价值运动 需 求 问题问题1:社会总供需是否平衡?:社会总供需是否平衡?2.2.国民经济的循环框架国民经济的循环框架扩展一:引入金融过程和储蓄扩展一:引入金融过程和储蓄-投资分析投资分析 使 用 流 通 分 配 生 产 金 融 产 品 供 给 价 值 消 费 储蓄 实物投资 问题问题2:资金余缺怎样调节?:资金余缺怎样调节?扩展二:开放经济系统扩展二:开放经济系统 对外分配流量 对外金融流量 国 内 生 产 本 国 使 用 流 通 国 外 分 配 金 融 国 外 进 口 国
6、内供给 出口 产 品 价 值 消 费 实物投资 储蓄 问题问题3:国际收支状况如何?:国际收支状况如何?问题问题4:财富存量与经济流量关系如何?:财富存量与经济流量关系如何?扩展三:引入经济存量扩展三:引入经济存量q据此,我们可以全面考察国民经济循环的条件、过程、据此,我们可以全面考察国民经济循环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影响,从数量上深入探究其规模、结构、内部结果和影响,从数量上深入探究其规模、结构、内部联系和对外关系,以及各种经济存量与流量的动态衔联系和对外关系,以及各种经济存量与流量的动态衔接关系,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接关系,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q不过,
7、相对于纷繁复杂的国民经济运动过程而言,这不过,相对于纷繁复杂的国民经济运动过程而言,这幅图像也仍然是粗线条的,它所展示的只是国民经济幅图像也仍然是粗线条的,它所展示的只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基本脉络。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分析中,往往还循环的基本脉络。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分析中,往往还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的细节。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环需要进一步补充相关的细节。国民经济循环的主要环节和基本方面已被上图囊括其中,可以说,它为国民节和基本方面已被上图囊括其中,可以说,它为国民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基础经济核算和宏观经济分析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基础框架。框架。三、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核算三、国民经济
8、管理与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1.1.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2.2.物价稳定物价稳定 3.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 4.4.收支平衡收支平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社会总供需的平衡。实施国民经济管理:确定发展目标,监测和调控实施国民经济管理:确定发展目标,监测和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这些都需要掌握大量、翔国民经济的运行,这些都需要掌握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实的数据资料。三、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核算(续)三、国民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核算(续)q只有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来搜集、整理并科学地组只有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来搜集、整理并科
9、学地组织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织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归纳和发掘,才能合理制定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析、归纳和发掘,才能合理制定国民经济管理的目标,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发现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发现问题,提出对策,真正做到目标可行,判断有据,调问题,提出对策,真正做到目标可行,判断有据,调控有度。控有度。q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因此,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统计)作为宏观经济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分析的重要基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理和分析的重要基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构成了当代经
10、济统计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构成了当代经济统计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 1.2 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体系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体系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q企业经济企业经济(经营经营)统计:从微观角度考察与企统计:从微观角度考察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业经营管理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分析工具。q国民经济统计从宏观角度考察与国民经济运国民经济统计从宏观角度考察与国民经济运行有关的统计理论和方法,旨在为宏观经济行有关的统计理
11、论和方法,旨在为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框架。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框架。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经济统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起国民经济核算是经济统计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起源于早期的国民收入统计。源于早期的国民收入统计。q16651665年,威廉年,威廉 配第配第(W.Petty(W.Petty)运用运用“政治算政治算术术”方法进行国民收入的估算。方法进行国民收入的估算。q20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西蒙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西蒙 库兹涅茨库兹涅茨(S.Kuznets(S.Kuznets)关于国民收入和产出的理论和关于国民收入和产出的理
12、论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1971(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q瓦西里瓦西里 列昂节夫列昂节夫(W.Leontief(W.Leontief)的的“投入产投入产出表出表”分析技术分析技术(1973(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q莫里斯莫里斯 科普兰科普兰(M.Copeland(M.Copeland)的的“资金流量资金流量表表”分析技术;分析技术;q雷蒙德雷蒙德 戈德史密斯戈德史密斯(R.Goldsmith(R.Goldsmith)的的“国民国民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分析技术;分析技术;q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英国
13、经济学家詹姆斯 米德米德(J.Meade(J.Meade)等人的等人的国际收支分析方法国际收支分析方法(1977(1977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奖)。q理查德理查德 斯通斯通(R.Stone(R.Stone)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系的研究(1984(198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q可见,在国外,可见,在国外,“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就是现代就是现代的国民经济统计的国民经济统计(包括国民经济的生产、收入包括国民经济的生产、收入和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统计核算)和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等方面的
14、统计核算)q在国内,情况有所不同:(在国内,情况有所不同:(8080年代以前)种年代以前)种类繁多的部门统计类繁多的部门统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q广义地理解,国民经济统计包括:国民经济广义地理解,国民经济统计包括:国民经济核算核算(SNA)(SNA)、国际收支统计、国际收支统计(BOP)(BOP)、政府财政、政府财政统计统计(GFS)(GFS)和货币金融统计和货币金融统计(MFS)(MFS),等等。,等等。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续续)q概括而言,国民经济核算概括而言,国民经济核算(或国民
15、经济统计或国民经济统计)就是以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内在联系,并为正确研究这些问题提供基本的核算内在联系,并为正确研究这些问题提供基本的核算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q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统计国民经济统计)构成了经济统计的主构成了经济统计的主要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企业经济统计要部分。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企业经济统计(企业经营企业经营统计统计)。它们两者之间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前者以。它们两者之间是宏
16、观与微观的关系,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后者又以前者为指导,彼此相辅相成。后者为基础,后者又以前者为指导,彼此相辅相成。二、两大国民核算体系及其主要差异二、两大国民核算体系及其主要差异19901990年代前,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过两种极为不同的国年代前,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过两种极为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别采用过这民经济核算模式。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分别采用过这两种核算模式。它们既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某些两种核算模式。它们既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某些共通之处,同时又各自具有极为不同的结构特征。共通之处,同时又各自具有极为不同的结构特征。q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17、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简称简称MPS,因其发源于前苏联和东欧经互,因其发源于前苏联和东欧经互会等计划经济国家,故又称会等计划经济国家,故又称“东方体系东方体系”。二、两大国民核算体系及其主要差异二、两大国民核算体系及其主要差异(续续)q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简称称SNA,它是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核算理论和实践,它是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核算理论和实践制定出来的方法体系,故又称制定出来的方法体系,故又称“西方体系西方体系”;但实;但实际上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际上除了欧美发达国家
18、以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参照中国家也都参照SNASNA制定本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定本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两大国民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两大国民核算体系的主要差异:生产范围生产范围 核算内容核算内容 核算方法核算方法SNA:综合性生产综合性生产 比较系统全面比较系统全面 帐户帐户(复式复式)MPS:限制性生产限制性生产 比较简单片面比较简单片面 平衡表平衡表(单式单式)注意区分:国民经济帐户与国民经济核算注意区分:国民经济帐户与国民经济核算 National Accounts 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帐户帐户,国民会计,国民会计National Accounting 国民(经济)国
19、民(经济)核算核算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即联合国的)即联合国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ing 一般的国民经济核一般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涵盖算体系(涵盖SNA、MPS和形态各异的国民经和形态各异的国民经济核算体制)济核算体制)三、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三、联合国的国民账户体系(SNA)1.1.SNA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生和发展q1920192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q1932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新政
20、”,力,力图通过宏观管理振兴美国经济。图通过宏观管理振兴美国经济。q19361936年,凯恩斯的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他断然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问世,他断然否定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主张政府积极干预国家经济生活,理论基础,主张政府积极干预国家经济生活,通过财政与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求,通过财政与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从而减轻失业,恢复经济。从而减轻失业,恢复经济。1.1.SNA的产生和发展(续)的产生和发展(续)q19471947年,旧国联发布由理查德年,旧国联发布由理查德斯通主持撰写的研斯通主持撰写的研究报告究报告国民收入估算与社
21、会账户编制国民收入估算与社会账户编制。q19501950年和年和19521952年,年,OECD先后发布了先后发布了一个简化的一个简化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和标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标准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两份报告,提出了以账户形式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两份报告,提出了以账户形式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构想。系的基本构想。q19531953年,联合国正式颁布了由斯通主持完成的年,联合国正式颁布了由斯通主持完成的国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辅助表民经济账户体系和辅助表(旧旧SNA),该报告提出,该报告提出一套包括一套包括6 6个账户和个账户和1212个辅助表的体系,用来描述国个辅助表的体系,用来描述
22、国民经济的生产、消费、积累和对外经济等流量,这民经济的生产、消费、积累和对外经济等流量,这标志着标志着SNASNA基本核算框架的初步形成。基本核算框架的初步形成。1.1.SNA的产生和发展(续)的产生和发展(续)q19681968年年SNA完善了基本概念的定义、国民经济完善了基本概念的定义、国民经济的部门分类以及账户体系的逻辑结构与表达方式,的部门分类以及账户体系的逻辑结构与表达方式,引入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引入了投入产出、资金流量、资产负债以及不变价格核算的有关内容,基本形成了一套内容比较完备、格核算的有关内容,基本形成了一套内容比较完备、方法比较科学的核算体系。方法比较
23、科学的核算体系。q19931993年年SNA篇幅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篇幅庞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方法规范,同时,还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以及环方法规范,同时,还扩展到了人力资源统计以及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显示出高度的成熟性。境经济综合核算等新领域,显示出高度的成熟性。该标准体系推行十余年来,对各国的国民核算方法该标准体系推行十余年来,对各国的国民核算方法和实践以及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实践以及宏观经济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SNA的核算内容的核算内容SNA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帐户体系,结合具体分析领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帐户体系,结合具体分析领域,可以归纳简化为可以归纳简
24、化为“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国民经济五大核算”: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考察关键总量(如产出、消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考察关键总量(如产出、消耗、消费、投资等)消费、投资等)B.投入产出核算:考察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相互提供、投入产出核算:考察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相互提供、消耗产品)消耗产品)C.资金流量核算:考察部门间经济收支关系(分配、转资金流量核算:考察部门间经济收支关系(分配、转移、金融)移、金融)D.资产负债核算:考察资产负债存量(总量和结构)资产负债核算:考察资产负债存量(总量和结构)E.国际收支核算:考察对外经济往来和对外资产负债国际收支核算:考察对外经济往来和对外资产负债五大核算的内在
25、联系:五大核算的内在联系:l流量(流量(ABCE)存量()存量(D)l国内(国内(ABCD)对外()对外(E)l总量总量(ADE)部门结构和关系部门结构和关系(BCD)五大核算与账户体系的关系:五大核算与账户体系的关系:图图1-5 SNA的账户设置与分析框架的账户设置与分析框架(后详)(后详)四、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四、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发展概况:发展概况:8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采用采用MPS1984年起,改革旧核算体系年起,改革旧核算体系1992年形成新核算体系年形成新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试行方案(参照参照SNA)1995年核算体制全面转轨年核算体制全面转轨2002年修订年修订中国国民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