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律2020/11/142你对吗?你对吗?你对了,你对了,你是唯一的吗?有普遍性吗?你是唯一的吗?有普遍性吗?提出一种假设并不难,难的是用实验证明提出一种假设并不难,难的是用实验证明它是正确的,而且是唯一正确的。它是正确的,而且是唯一正确的。严宣申严宣申2020/11/143原子结构发现史的原子结构发现史的学习思路学习思路:传统观念传统观念不能解释实验新发现不能解释实验新发现不仅解释实验现象而且为其他实验所证实不仅解释实验现象而且为其他实验所证实 产生新观念产生新观念 为世人接受为世人接受2020/11/144 Dalton原子学说 (1803年)Thoms
2、on“西瓜式”模型 (1897年)Rutherford核式模型 (1911年)Bohr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1913年)量子力学模型(1926年)原子结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2020/11/145从公元前从公元前5 5世纪到世纪到1919世纪,人们一直认为,世纪,人们一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最微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而原子是最微小、最坚硬、不可入、不可分的物质粒子。小、最坚硬、不可入、不可分的物质粒子。传统观念: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原子结构发现史原子结构发现史2020/11/146(a a)阴极射线实验阴极射线实验负电性物质的发现负电性物质的发现 1879 1
3、879年,英国人克鲁克斯年,英国人克鲁克斯(Crookes)Crookes)用阴极射用阴极射线管在进行低气压导电性能实验时,发现阳极上出线管在进行低气压导电性能实验时,发现阳极上出现了荧光现了荧光,这说明在电场作用下,阴极上产生了一这说明在电场作用下,阴极上产生了一种看不见的东西,称之为阴极射线种看不见的东西,称之为阴极射线 。汤姆生实验装置简图汤姆生实验装置简图A A、B.B.阳极阳极 C.C.阴极阴极 D D、E.E.电极电极 K.K.荧光屏荧光屏(1 1)突破口)突破口-电子的发现电子的发现2020/11/147(b b)测定荷质比测定荷质比(e/m)e/m)负电粒子带有普遍性负电粒子带
4、有普遍性 1897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J.J.Thomson)J.J.Thomson),测测定了这种带电粒子的电荷定了这种带电粒子的电荷(e)e)和质量和质量(m)m)之比,简称荷质之比,简称荷质比比(e/m)e/m)。他发现无论任何气体,也不论任何材料做成他发现无论任何气体,也不论任何材料做成的阴极,所产生粒子的的阴极,所产生粒子的e/me/m均相同。均相同。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一位最先打开通向基本粒子物理学大门的伟人大门的伟人2020/11/148(C C)确定质量和电荷确定质量和电荷-发现电子发现电子 19091909年年,美国物理学家美国物理
5、学家MillikanMillikan设计了油滴实验设计了油滴实验 测定了电子的电荷。测定了电子的电荷。根据根据e/me/m可以得到电子的质量。可以得到电子的质量。结论:“有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存在有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存在”,人们将这种粒子称为电子。人们将这种粒子称为电子。2020/11/149 新的思考:新的思考:原子是电中性的,原子中既然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原子是电中性的,原子中既然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就必然还有带正电荷的物质,即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就必然还有带正电荷的物质,即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物质组成的,这就为人们认识物质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物质组成的,这就为人们认识物质的更深层
6、次更深层次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打开了大门打开了大门。2020/11/1410 (1 1911911年年,卢瑟福卢瑟福(E.Rutherford)E.Rutherford)用用粒子射线粒子射线()轰击金箔时发现,多数轰击金箔时发现,多数粒子畅通无阻,粒子畅通无阻,只有少数只有少数粒子在前进中像遇到了不可穿透的壁垒粒子在前进中像遇到了不可穿透的壁垒一样,被折射和反弹回来。一样,被折射和反弹回来。2 2)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发现原子核的发现著名的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2020/11/1411粒子电子粒子散射实验2020/11/14121 1、绝大多数、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
7、原来方向前进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2 2、少数、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3 3、极少数、极少数 粒子的偏转超过粒子的偏转超过90904 4、有的甚至几乎达到、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180 第一条现象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第一条现象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第二、三现象可看出,第二、三现象可看出,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粒子受到较大的库仑力作用第四条现象可看出,第四条现象可看出,粒子在原子中碰到了比他质量大的多粒子在原子中碰到了比他质量大的多的东西的东西2020/11/1413 通过测定和计算,他指出:通过测定和计算,他指出:原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原
8、子中存在一个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99.9%(99.9%以以上上)质量,而大小仅为原子质量,而大小仅为原子/的带正电荷的带正电荷的粒子。的粒子。他将其称为他将其称为原子的核原子的核。2020/11/1414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卢瑟福提卢瑟福提出的原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核式结构2020/11/1415意义:意义:电子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绕原子核运动,这电子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绕原子核运动,这
9、就是大家悉知的原子结构的就是大家悉知的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行星式模型”。这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里程碑,这个模这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里程碑,这个模型已成为型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2020/11/1416 卢瑟福在实验中还发现,被轰击的原子中还可能卢瑟福在实验中还发现,被轰击的原子中还可能跑出带正电荷的粒子,经过测定和计算,这种粒子所跑出带正电荷的粒子,经过测定和计算,这种粒子所带的电量和质量也都与原子种类无关,而电量正好等带的电量和质量也都与原子种类无关,而电量正好等于于1 1个电子电量的正值个电子电量的正值,卢瑟福将其命名为卢瑟福将其命名为质子质子。19121
10、912年英国人莫斯莱年英国人莫斯莱(Moseley)Moseley)用实验测定了各种用实验测定了各种原子的荷电荷数,证明:原子的荷电荷数,证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都恰好等于原子序数。电子数都恰好等于原子序数。(3 3)正电荷粒子)正电荷粒子-质子的发现质子的发现2020/11/1417思考:思考:既然原子的质量集中于原子核,那么核内质子的既然原子的质量集中于原子核,那么核内质子的总质量应当近似等于原子的质量。但是对于多数原总质量应当近似等于原子的质量。但是对于多数原子,子,其质子的总质量小于原子的质量?其质子的总质量小于原子的质量?(4 4)质量关系推理)质
11、量关系推理-中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2020/11/1418卢瑟福因此指出:卢瑟福因此指出:原子核内还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相似的原子核内还可能存在一种质量与质子相似的 电中性粒子电中性粒子,他将其称为,他将其称为中子中子。这种预见于这种预见于19321932年被实验所证实。年被实验所证实。2020/11/1419小结:原子的组成原原 子子 组组 成成 发发 现现 史史 原原 子子 核核质子质子 18961896年,卢瑟福年,卢瑟福粒粒子散射实验子散射实验中子中子 核外电子核外电子 18971897年家汤姆生阴极年家汤姆生阴极射线管实验射线管实验2020/11/1420 核电荷数核电荷数(Z)=核
12、内质子数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 原子量原子量(A)=质量数质量数 =质子数(质子数(Z)+中子数(中子数(N)原子原子(A)原子核原子核电子电子(Z)带负电,带负电,m0质子质子(Z)(Z)带正电带正电 中子中子(N)(N)不带电不带电 2020/11/1421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夸克”构成。构成。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2020/11/1422核型原子模型的局限性核型原子模型的局限性经典电磁理论证实经典电磁理论证实:运动着的电子要向外辐射运动着的电子要向外辐射
13、电磁波,随之能量逐渐降低,绕核运动的圆周电磁波,随之能量逐渐降低,绕核运动的圆周 半径逐渐变小,原子应该不断辐射波长连续变半径逐渐变小,原子应该不断辐射波长连续变 大的电磁波大的电磁波连续光谱连续光谱。电子能量电子能量不断降低的结果,是电子最终能量为零,不断降低的结果,是电子最终能量为零,原子将不复存在。原子将不复存在。但事实上但事实上,电子稳定存在,且基态原子不对外辐电子稳定存在,且基态原子不对外辐 射电磁波,激发态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也只是分射电磁波,激发态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也只是分 立的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立的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2020/11/1423卢瑟福(卢瑟福(1871-1
14、937)Ernest Rutherfordl 1895年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年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导师汤姆逊(导师汤姆逊(J.J.Thomson)卢瑟福一生从事放射性研究。卢瑟福一生从事放射性研究。发现了发现了和和射线,于射线,于1899年证明了年证明了射线是氦核粒子,射线是氦核粒子,射线是电子,为此,射线是电子,为此,获得获得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年诺贝尔化学奖;与他的学生;与他的学生 F.Soddy 一起发现一起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自发蜕变现象;了放射性元素的自发蜕变现象;1909年发现年发现粒子的粒子的散射现象,散射现象,1911年提出了他的核型原子模型。年提出了他的核型原子模型。核物理学之核物理
15、学之父父2020/11/1424 近代原子结构理论的确立从氢原子光谱实验开始.白光白光 光谱光谱氢原子氢原子 光谱光谱原子光谱:原子光谱:2020/11/1425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充分说明电子运动状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充分说明电子运动状态的不连续性,以及状态变化的不连续性。态的不连续性,以及状态变化的不连续性。2020/11/14261.玻尔玻尔(Bohr)模型模型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年,丹麦物理学家Bohr,在,在Planck量子量子论论Einstein光子学说和光子学说和Rutherford有核模型有核模型基础上,提出关于原子结构模型,从理论上成基础上,提出关于原子结构模型,从理论
16、上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物理量变化的不连续性物理量变化的不连续性 量子化、玻尔原子模型量子化、玻尔原子模型2020/11/14272.波尔理论的基本要点波尔理论的基本要点a)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此电子只能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此 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这些稳定的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这些稳定的 状态称为状态称为。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其余的则称为其余的则称为。b)原子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定态是不连续的。原子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定态是不连续的。2020/11/1428c)电子由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时,一定电子由一个定态跃迁到
17、另一个定态时,一定 会放出或吸收能量,其大小取决于两个定态会放出或吸收能量,其大小取决于两个定态 能量差,即能量差,即 hv=E2-E1=E2020/11/1429波尔理论成功之处:波尔理论成功之处:1)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2)计算出氢原子半径和电离能。)计算出氢原子半径和电离能。波尔理论的局限性:波尔理论的局限性:1)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2)不能解释氢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现象和)不能解释氢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现象和 微观结构的关系。微观结构的关系。可见:可见:从宏观到微观,物质已经实现了从量变到质从宏观到微观,物质已经实
18、现了从量变到质 变的飞跃,必须全面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才变的飞跃,必须全面了解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才 能建立起适合于微观粒子的全新的力学体系。能建立起适合于微观粒子的全新的力学体系。2020/11/1430v原因:没有考虑微观世界粒子的特性原因:没有考虑微观世界粒子的特性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2020/11/1431 玻尔和他的原子模型玻尔(玻尔(N.Bohr 1885-1962)丹麦人,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丹麦人,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是卢瑟福指导过的是卢瑟福指导过的11名获得名获得 诺贝尔奖的学生之一。诺贝尔奖的学生之一。1913年,玻尔大胆地抛开了
19、年,玻尔大胆地抛开了 经典电动力学理论,硬性假设经典电动力学理论,硬性假设 电子绕核运动不辐射出能量,电子绕核运动不辐射出能量,将普朗克量子论应用于卢瑟将普朗克量子论应用于卢瑟 福的核型原子模型,提出福的核型原子模型,提出稳稳 定轨道、定态和电子跃迁的概念定轨道、定态和电子跃迁的概念。2020/11/1432 1924年年,法国的法国的德布罗依德布罗依(L.De Broglie)在)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提出一个天才而大胆的假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提出一个天才而大胆的假设:电子等实物微粒子的运动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他设:电子等实物微粒子的运动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他认为,对于认为,对于 质量为
20、质量为 m,速度为速度为的微粒,具有的波长为:的微粒,具有的波长为:=h/m 这个波称为这个波称为。三年后,美国的戴维逊等在纽约贝尔实验室所三年后,美国的戴维逊等在纽约贝尔实验室所 做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德布罗依的假设。做的电子衍射实验,证实了德布罗依的假设。一、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一、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020/11/1433动画动画2020/11/1434 电子衍射实验电子衍射实验 不仅证实了微观粒不仅证实了微观粒 子的波粒二象性,子的波粒二象性,同时由实验得到的同时由实验得到的 电子波的波长也与电子波的波长也与 按按德布罗依公式德布罗依公式计计 算
21、出来的一样。算出来的一样。铝箔对波长铝箔对波长71pm的电子衍射花纹的电子衍射花纹2020/11/1435 我们知道,对于火车、飞机、行星等宏观物体我们知道,对于火车、飞机、行星等宏观物体 的运行,根据经典力学,可以指出它们在某的运行,根据经典力学,可以指出它们在某 一瞬间的速度和位置。但对于具有一瞬间的速度和位置。但对于具有波粒二象波粒二象 性性的微粒如电子来说,其运动状况就不能用的微粒如电子来说,其运动状况就不能用 经典力学来描述。经典力学来描述。1927年,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提出了著名的测著名的测 不准原理不准原理:对于波粒二象性的微粒而言,不:对于波粒二象性
22、的微粒而言,不 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它们在某瞬间的位置和速可能同时准确测定它们在某瞬间的位置和速 度(或动量)。度(或动量)。二、不确定原理二、不确定原理(测不准原理测不准原理)2020/11/14364/hpx1926年,海森堡年,海森堡(Heisenberg)关系式:关系式:速度的不准量速度的不准量动量的不准量动量的不准量位置的不准量位置的不准量常量常量:vpxPlanckh vmhx42020/11/1437三、量子力学和原子轨道波函数 在经典物理中,波的运动状态一般是通过在经典物理中,波的运动状态一般是通过波函数来描述的。波函数来描述的。例如:例如:电磁波可用函数电磁波可用函数(x,y,z
23、,t)来描述来描述,代表代表t 时刻在时刻在(x,y,z)点电场或磁场的强度点电场或磁场的强度,它是空间坐标,它是空间坐标 x,y,z和时间和时间 t 的函数,因此称的函数,因此称为波函数为波函数。一、波函数、量子数一、波函数、量子数2020/11/1438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薛定谔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出定谔从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出发,把电子的运动与光的波发,把电子的运动与光的波动理论联系起来动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描,提出了描述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述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表达式,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实物建立了实物微粒的波动方程微粒的波动方程,这就是著,这就是著名的名
24、的薛定谔薛定谔 1887-1961(E.Stirdinger)08z22222222VEhmyx2020/11/1439 方程中方程中,叫做波函数;叫做波函数;m 为电子质量;为电子质量;h为普朗克常数;为普朗克常数;E 为系统的总能量;为系统的总能量;V 为系统的势能。为系统的势能。由于薛定谔方程包含有由于薛定谔方程包含有 x,y,z 三个变量,三个变量,则方程的解则方程的解也是包含有也是包含有 x,y,z 三个变量的函三个变量的函数式,可以表示为数式,可以表示为(x,y,z),也可以用球坐标也可以用球坐标 表示为表示为(r,)。0)(822222222VEhmzyx2020/11/1440
25、球坐标球坐标(r,)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 222zyxrcosrz qsinsinry qcossinrxq(r,)=R(r)Y(,)02 0 q:坐标变换坐标变换2020/11/1441氢原子的一些波函数和能量氢原子的一些波函数和能量空间状态n,l,m(r,)能量/J1s-2.17910-182s-5.44710-192px-5.44710-190-30e1ara02-030e)2(2141araraqcos sine)(214102-030arara2020/11/1442关于波函数的说明关于波函数的说明 将空间某点的坐标值,带入到某空间状将空间某点的坐标值,带入到某空间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