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和热能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气的组成和热能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组成 热能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大气的组成和热能第二节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大气水分和降水第三节第三节 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大气运动和天气系统第四节第四节 气候的形成气候的形成第五节第五节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认识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规律,掌握气候的认识大气的的组成、特性及其运动规律,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形成和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大气的组成及气候变化规律。实习与实验:在野外或者实验室认识大气的组成及气候变化规律。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检索分析:在图书馆
2、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大气大气”、“气候气候”,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分题名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站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与之有关,并了解该领域的新进展。主要参考书主要参考书1.1.周淑贞主编周淑贞主编.气象与气候学(第三版)气象与气候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997.2.2.潘守义等潘守义等.现代气候学原理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气象出版社,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994.3.3.王绍武王绍武.气候系统引论气候系统引论.北京:气象出版社,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1994.4.4
3、.张家诚著张家诚著.气候与人类气候与人类.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988.5.5.谭冠日谭冠日.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北京:气象出版社,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1992.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距地表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在距地表85km以下以下的各种气体成分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的各种气体成分中,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为订常成分;另一类称可变成分。订常成分;另一类称可变成分。(一)(一)干洁空气干洁空气 通常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通常
4、把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简称干空气。它是地球大气得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地球大气得主体,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化碳等,此外还有少量氢、氖、氪、氙、臭氧等稀有气体。稀有气体。一一 大气的成分大气的成分第一节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大气的组成和热能干洁空气成分及其性质干洁空气成分及其性质 1 氮和氧氮和氧 N 2约占大气容积的约占大气容积的78。常温下,。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通过植物的根瘤不活泼,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只能通过植物的根
5、瘤菌,部分固定于土壤中。菌,部分固定于土壤中。N2对太阳辐射远紫外区对太阳辐射远紫外区0.030.13 具有选择性吸收。具有选择性吸收。02占地球大气质量占地球大气质量的的23,按体积比占,按体积比占21。除了游离态外,氧还以。除了游离态外,氧还以硅酸盐、氧化物、水等化合物形式存在。硅酸盐、氧化物、水等化合物形式存在。2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o2)只占大气容积的只占大气容积的0.03,多集,多集中在中在20km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高度以下,主要由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吸收很少,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
6、,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但能强烈吸收地表长波辐射,致使从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失到太空。量不易散失到太空。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对地球有保温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的增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改变了大气热平衡,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衡,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平均温度升高,引起严重的气候问题。候问题。3 臭氧臭氧 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1040km的高度处,极大值在的高度处,极大值在2025km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附近,称为臭氧层。臭氧虽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强烈吸收
7、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有强烈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大量使用氮肥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氟利昂)肥以及作冷冻剂和除臭剂使用的碳氟化合物(氟利昂)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污染是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臭氧层的破坏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能引起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的气候生物效应,因而受到广泛关注。泛关注。(二)水汽二)水汽 大气中的水蒸气大气中的水蒸气降水降水陆面或洋面水汽的蒸发陆面或洋面水汽的蒸发水汽的来源和去向水汽的来源和去向(三)三)固、液体杂质固、液体杂质 大气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大气
8、悬浮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也可称为气溶胶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粒子。除由水汽变成的水滴和冰晶外,主要是大气尘埃和其他杂质和其他杂质 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最易使水气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它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增大散射辐射、大气长波逆辐射,都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辐射平衡。二二 大气的结构大气的结构 (一)(一)大气质量大气
9、质量 1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 大气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铅直方向大气按其物理性质来说是不均匀的,特别是在铅直方向变化急剧。在很高的高度上空气十分稀薄,气体分子之变化急剧。在很高的高度上空气十分稀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间的距离很大。在理论上,当压力为零或接近于零的高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因为在很高的度为大气顶层,但这种高度不可能出现。因为在很高的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气分子的地高度渐渐到达星际空间,不存在完全没有空气分子的地方。方。气象学家认为,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气象学家认为,只要发生在最大高度上的某种现象
10、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现象与地面气候有关,便可定义这个高度为大气上界。因此,过去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上界。因此,过去曾把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1200km)定为)定为大气上界大气上界。物理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则从大气物理、化学特征出发,认为大气上界至则从大气物理、化学特征出发,认为大气上界至少高于少高于1200km,但不超过,但不超过3200km,因为在这个,因为在这个高度上离心力以超过重力,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高度上离心力以超过重力,大气密度接近星际气体密度。所以在高层大气物理学中,常把大气上体密度。所以在高层大气物理学中,常把大气上界定在界定在3000km。2 大气
11、质量大气质量 大气高度虽然不易确定,大气质量却可以从理论上大气高度虽然不易确定,大气质量却可以从理论上求得。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约为求得。假定大气是均质的,则大气高度约为8000m,整,整个大气柱的质量为个大气柱的质量为 m0p0 H 1.1251038105 1013.3g/cm2 p0为标准情况下(为标准情况下(T00,气压为,气压为1013.25hPa)大)大气密度。气密度。(二)(二)大气压力大气压力 1 气压气压 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上单位面积上(横截面积(横截面积1cm2)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铅直空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
12、简称气压气压。地面的气压值在地面的气压值在9801040hPa之间变动,之间变动,平均为平均为1013hPa。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还有。气压有日变化和年变化,还有非周期变化。气压非周期变化常与大气环流和和非周期变化。气压非周期变化常与大气环流和和天气系统有关,且变化幅度大。天气系统有关,且变化幅度大。气压日变化,一昼夜有两个最高值(气压日变化,一昼夜有两个最高值(910时,时,2122时)时)和两个最低值(和两个最低值(34时,时,1516时)。热带的日变化比时)。热带的日变化比温带明显。赤道地区气压年变化不大,高纬地区较大;温带明显。赤道地区气压年变化不大,高纬地区较大;大陆和海洋也有显著
13、差别,大陆冬季气压高,夏季最低,大陆和海洋也有显著差别,大陆冬季气压高,夏季最低,而海洋相反。而海洋相反。2 气压的垂直分布气压的垂直分布 气压大小取决于所在水平面的大气质量,气压大小取决于所在水平面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上升,大气柱质量减少,所以气随高度的上升,大气柱质量减少,所以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其一般情况如图所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其一般情况如图所示:示:气压随高度的实际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气压随高度的实际变化与气温和气压条件有关。如表所示如表所示 再气压相同条件下,气柱温度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再气压相同条件下,气柱温度愈高,单位气压高度差 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在相同气温下,气
14、压愈高单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小;在相同气温下,气压愈高单 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大。位气压高度差愈大,气压垂直梯度愈大。(三)(三)大气分层大气分层 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大层次,即均质按照分子组成,大气可分为两个大大层次,即均质层和非均质层。均质层为从地表至层和非均质层。均质层为从地表至85km高度的大气层,高度的大气层,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其组成较均一。除水汽有较大变动外,其组成较均一。85km高度高度 以上为非均质层,其中又可分为氮层(以上为非均质层,其中又可分为氮层(85200km)、)、原子氧层(原子氧层(2001100km)、氦层()、氦层(11003200km)
15、和氢层(和氢层(32009600km)按大气化学核物理性质,非)按大气化学核物理性质,非均质层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光化层具有分子、原子均质层可分为光化层和离子层。光化层具有分子、原子和自由基组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约在和自由基组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约在20km高度处高度处03浓度最大处的臭氧层。离子层包含大量离子。又反射浓度最大处的臭氧层。离子层包含大量离子。又反射无线电波能力。从下而上,又分为无线电波能力。从下而上,又分为D、E、F1、F2和和G层。层。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在气象学中按照温度和运动情况,将大气圈分为五层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变化对
16、流层气温变化(四)(四)标准大气标准大气 人们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人们根据高空探测数据和理论,规定了一种特性随高度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度平均分布的大气模式,称为“标准大气标准大气”或或“参考大气参考大气”。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标准大气模式假定空气是干燥的,在86km以下是均匀混以下是均匀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为合物,平均摩尔质量为28.964kg/mol,且处于静力学平,且处于静力学平衡和水平成层分布。在给定温度,高度廓线及边界条件衡和水平成层分布。在给定温度,高度廓线及边界条件后,通过对静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求积分,就得到压力后,通过对静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求
17、积分,就得到压力和密度值。和密度值。3大气的热能大气的热能 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地球气候系统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它从根本决定地球、球、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大气的热状况,从而支配其他的能量传输过程。地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球气候系统内部也进行着辐射能量交换。因此,需要研究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太阳、地球及大气的辐射能量交换和其他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一)(一)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恒星,其表面温度约为约为6000K,内部温度更
18、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内部温度更高,所以太阳不停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巨大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是波长在0.40.76 m的的可见光,约为总能量的可见光,约为总能量的50;其次是波长大于;其次是波长大于0.76 m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的红外辐射,约占总辐射能的43;波长小于;波长小于0.4 m的的紫外辐射约占紫外辐射约占7。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相对于地球来说,太阳辐射的波长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较短,故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表示太阳辐射能强弱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
19、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在日地平均距离(在日地平均距离(1.496108)上,大气顶)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称为太阳常数。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曲线及到达地表的典型能量曲线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量曲线及到达地表的典型能量曲线 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经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直接辐射;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二者之和就二是经大气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二者之和就是太阳辐射总量,
20、称为总辐射,总辐射的纬度分布,一般是纬度是太阳辐射总量,称为总辐射,总辐射的纬度分布,一般是纬度愈高,总辐射愈小;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因为赤道附近多云,愈高,总辐射愈小;纬度愈低,总辐射愈大。因为赤道附近多云,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总辐射最大值并不出现在赤道,而是出现在200N附近。附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到达地面的总辐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转变成热能,一部分被反射。反射部分占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反射率随地面反射。反射部分占辐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反射率随地面性质和状态不同二有很大差别。性质和状态不同二有很大差别。不同性质地面对太阳的
21、反射率不同性质地面对太阳的反射率(二)(二)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大气能量及其保温效应 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面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大气获垫面却能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感热转化供给大气。大气获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得能量的具体结构为:1 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 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是臭氧、水汽和液态水。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 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对地面辐射的吸收 地表吸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地表吸
22、收了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能的辐射能的50,变成热能,温度升高,而后以大于,变成热能,温度升高,而后以大于3 m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量的的长波(红外)向外辐射。这种辐射能量的7595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为被大气吸收,只有少部分波长为8.512 m的辐射能的辐射能通过通过“大气窗大气窗”逸回宇宙空间。逸回宇宙空间。3 潜热输送潜热输送 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海面和陆面的水分蒸发使地面热量得以输送到大气层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输送到大气层中。一方面水汽凝结成雨滴或雪时,放出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地面不久又被蒸发,潜热给空气;另一方面雨滴或雪降到
23、地面不久又被蒸发,这个过程交替进行。全球表面年平均潜热输送约为这个过程交替进行。全球表面年平均潜热输送约为2760MJ/m2,占辐射平衡的占辐射平衡的84,可见,地气间能量,可见,地气间能量交换主要是通过潜热输送完成的。交换主要是通过潜热输送完成的。4 感热输送感热输送 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射。其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投向地面,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略即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略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
24、的温暖程少于长波辐射放出的能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度。这种保温作用,通常称为“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据计算,如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面平均温度将是果没有大气,地面平均温度将是18oC,而不是现在,而不是现在的的150C。(三)(三)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全全球球辐辐射射平平衡衡图图解解 辐射平衡有年变化和日变化。在一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辐射平衡有年变化和日变化。在一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超过支出的长波辐射,辐射平衡为正值,夜间为负值。正转负和负过支出的长波辐射,辐射平衡为正值,夜间为负值。正转负和负转正的时刻分别在日没前与日出后转正的时刻分别在日
25、没前与日出后1小时。在一年内,北半球夏小时。在一年内,北半球夏季辐射平衡因太阳辐射增多而加大;冬季则相反,甚至出现负值。季辐射平衡因太阳辐射增多而加大;冬季则相反,甚至出现负值。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纬度愈高,辐射平衡保持正值的月份愈少。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第二节 大气水分和降水 一一 大气湿度大气湿度 (一)(一)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湿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大气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湿土壤的蒸发或植物的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蒸腾作用中获得水分。水分进入大气后,通过分子扩散和气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