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0章创新教育与创新训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创新 教育 训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主讲教师:宋思利 刘甜甜山东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创新理论与技能2/5310.1 前言v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教育和创新训练。山东大学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坚持创新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课内和课外、训练和竞赛相结合的原则,以统筹规划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为主要内容,积极构建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校特色的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v 本章主要讲述山东大学有关创新教育的举措和有关政策解读3/5310.2 山东大学创新教育举措v 近年来,山东大学为实现“培养中国最优秀本科生”的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本科生的“3+2”计划:即“尖子生教育、创新教
2、育、通识教育,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本科生的“三跨四经历”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院)、跨学校、跨国境”的交流学习,推进学生的“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和“本校经历”四种经历学习;“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泰山学堂);应用学科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和卓越法律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闻一多班、潘承洞班、王淦昌班、邓从豪班、童第周班)山东大学校级特色试验班(彭实戈班、华罗庚班)4/5310.2 山东大学创新教育举措v 为此,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山东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探索构建以
3、学生为本,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山东大学学术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了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推进大学生课外创新平台建设与利用,以新的工程训练中心大楼启用为契机,整合建设校级大学生创新平台,完善学生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指导机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参与比例和总体水平”。学校专门成立“山东大学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进行规划、指导、咨询、审议和监督。2009年,学校制订实施了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5/5310.2 山东大学创新教育举措v创新平台建设:首批建设了9个大学生校级创新教育平台:“工程技能训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4、“电工电子创新设计”,“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临床技能训练”,“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创业教育与创业计划”等。v创新课程建设:2010年,山东大学首批启动了78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23门培育课程建设,并计划在未来5年中建设300门左右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七个模块。6/5310.2 山东大学创新教育举措v 系列配套文件: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 山东大学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办法 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条例 山东大学创新之星评选办法 山东大学创新教
5、育平台建设管理办法 山东大学对于院级创新教育平台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山东大学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7/5310.3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10.3.1 建设目标 以兴隆山校区新工程训练中心大楼和综合实验楼启用、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修订和兴隆山校区定位调整等为契机,坚持创新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训练和竞赛相结合的原则,以统筹规划我校创新教育、整合各类平台和资源为主要内容,建设符合我校实际、体现我校特色的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提升参与比例和总体水平,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具体目标是:8/5310.3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v10.3
6、.1 建设目标(1)统筹规划,形成体系:建设集课程平台、训练平台、竞赛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多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2)扩大参与面和受益面:使30%-50%的学生能够参与科研和创新活动,受到比较系统完整的科研训练;使15%-20%的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好、创新能力强,拥有较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优秀学生。(3)提升水平,取得成效。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数量和层次进入全国前15名;在体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主要竞赛进入全国前10名;在数学建模、机器人、机器鱼等特色优势项目中,保持全国前5名;大学生申请专利的数量稳步增长,每年保持100项左右,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有明显的增加。9/5310.3
7、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v10.3.2 具体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设立“山东大学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全校大学生创新教育。2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教学团队 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一支从事本科生科研指导的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实践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教育教师团队。3加强课程建设,构建课程体系 计划建立三个层面(面向一年级的创新素质教育通识核心课程;面向三、四年级,结合专业的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课题立项等;面向二、三年级的竞赛课程),覆盖各个年级、包括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纳入新的培养方案,并记入相应学分
8、。10/5310.3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10.3.2 具体措施4加强资源整合,建设各类平台 构建校级、院级相结合,系统完整、功能多样的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竞赛平台体系。依托工程训练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相关学院建设面向全校或学科大类的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竞赛平台,承担训练、竞赛、课程等任务。5加强教育引导,构建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营造校园的创新文化氛围,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工作的引导和激励。11/5310.3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10.3.3 政策与条件保障1激励措施 所有学生必须取得规定的创新教育学分。对在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得成绩和发表论文等的,
9、采取记创新学分、发放奖学金、优先保送研究生、评选科技之星等鼓励措施进行表彰奖励。对参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指导教师按课程和项目记工作量;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在职称和岗位聘任以及各类评比中给予政策倾斜和充分体现;对在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及管理人员,给与奖励;鼓励形成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教育教学团队,在学校教学团队评比时单列指标。12/5310.3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10.3.3 政策与条件保障2经费支持 学校在质量工程专项经费中增设创新教育专项,专门用于支持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平台建设、学生创新立项及各类竞赛等所需经费。每年年底由委员会委托办公室提出预算,计
10、划财务处审核、下达。创新训练耗材费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教务处纳入实验、实践教学经费给与倾斜支持。13/5310.3 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10.3.3 政策与条件保障3条件保障 学校根据现有条件,对校级创新平台所需空间经充分论证后优先考虑、重点支持。各平台根据所承担的训练和竞赛任务以及承担学生的数量,制订平台建设计划,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按照重点支持、逐步建设的原则尽快安排各平台仪器的购置和更新。创新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本意见尽快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和相关管理办法,保证我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各相关单位也应制定相应的落实办法,保证有关政策和条件落到实处。14/5310.
11、4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 10.4.1 10.4.1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通识教育是面向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开展的,旨在克服高等教育专业化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情趣高雅、素质提高和知识结构优化,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人格健全和负责任的公民而享有高质量生活的教育。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注重性情和素质的培养,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交融,增进对自身、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为其一生的多向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15/5310.4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 10.4.2 10.4.2 课程领
12、域规划与设计课程领域规划与设计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国学修养、创新创业、艺术审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七个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创业的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两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16/5310.4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
13、 10.4.3 10.4.3 课程设置标准课程设置标准 1 1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2 2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3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4 4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5 5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6 6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合作能力。7
14、7有利于体现本校办学传统、优势与特色。有利于体现本校办学传统、优势与特色。17/5310.4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 10.4.4 10.4.4 课程设置规格课程设置规格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和培育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和培育精神,而非讲授知识细节,应贯彻神,而非讲授知识细节,应贯彻“少而精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的教学原则,一门课一般为每周一门课一般为每周1 12 2学时(计学时(计1-21-2个学分),并在一学个学分),并在一学期内完成。期内完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承担,主
15、持人一般应具有副高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承担,主持人一般应具有副高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18/5310.4山东大学关于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施意见 10.4.5 10.4.5 学生修读规定学生修读规定 凡2010年9月以后入学的全日制本科学生,都必须于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国学修养、创新创业两个课程模块各修读2个以上学分;在其他五个课程模块中跨类选修6个以上学分(其中,获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应在自然科学或工程技术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获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学位的学生,应在人文学科或艺术审美或社会科学领域至少修满4个学分);总共必须修满10个以上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学分,方可获得毕业资格。
16、19/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10.5.1 10.5.1 总则总则 1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实行创新学分奖励制度。2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在学校认定的各类竞赛、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社会实践、发表论文及文学作品、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果,通过申请和认定后所获得的相应学分。20/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10.5.2 10.5.2 认定内容与标准认定内容与标准1学生参加国际、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以及国内外权威机构组织的、经过学校认定的正式
17、竞赛获奖的:(1)国际级:一等奖8学分,二等奖6学分;(2)国家级:一等奖5学分,二等奖3学分;(3)省部级:一等奖2学分,二等奖1学分。认定竞赛包括:“挑战杯”业余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其它高层次竞赛由申报者提出申请,学校单独认定。21/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10.5.2 认定内容与标准 2学生参加国家级、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完成项目计划内容并通过评审或答辩的:(1)国家级:一等奖组长
18、2学分,组员1学分;二等奖组长1.5学分,组员0.8学分。(2)校级:一等奖组长1学分,组员0.6学分;二等奖组长0.8学分,组员0.4学分。22/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10.5.2 认定内容与标准 3学生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报刊文章或者著作:(1)SCI,EI,SSCI收录论文每篇6学分;SCI影响因子大于2的,每篇8学分。(2)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特类4学分,A类3学分,B类2学分,C类1.5学分。(3)一般期刊(不含增刊)及省级以上正式出版物论文:每篇1学分。(4)省级及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或报道,注明作者单位为山东大学的:字数5000字以上
19、,每篇2学分;2000字以上,每篇1学分;1000字以上,每篇0.5学分。(5)在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专著、译著和文学作品,注明作者为山东大学的:字数40万字以上,每部4学分;20万字以上,每部3学分,10万字以上,每部2学分。省市级出版社出版的,每部分别记3、2和1学分。23/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10.5.2 认定内容与标准 4学生为第一完成人、山东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鉴定、科技获奖和科技成果转让:(1)通过教育或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并提交成果鉴定证书:国际领先4学分,国际先进3学分;国内领先2学分,国内先进1学分。(2)获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成果
20、奖励(指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的:1)国家级:一等奖30学分,二等奖20学分;2)省部级:一等奖15学分,二等奖8学分;3)厅局级:一等奖4学分,二等奖2学分。(3)签订成果转让协议且转让费到帐的:每项成果4学分。24/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管理办法 10.5.2 认定内容与标准 5学生为第一专利权人,通过山东大学申请专利和进行专利转让的:(1)发明专利每项5学分。(2)实用新型专利每项1学分;与专业结合,经专家评审为优秀的每项2学分。(3)外观设计专利每项0.5学分。(4)签订专利转让协议且专利转让费到帐的:每项3学分。25/5310.5山东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