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板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5185666
  • 上传时间:2023-02-16
  • 格式:PPT
  • 页数:274
  • 大小:3.8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板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标准 模板 课件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标准主讲人 xx科目科目时间时间大纲要求的考项(条)大纲要求的考项(条)掌握掌握熟悉熟悉了解了解合计合计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法律法规2005 2036951512006 706978217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导则与标准2005 3570461512006 5510039194技术方法技术方法2005 294026952006 42411497案例案例2005 322006 37一、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n(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n(2)熟悉(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p15n(3)(加)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P13-p15(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1/3 p6n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两类两级)n国家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方级: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3 p6n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n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环境基

    3、础标准n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n环境标准的特性:强制性与推荐性n地方严于国家级标准(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3/3 p8n(1)了解(熟悉)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n(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n(3)了解(熟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n(4)了解(熟悉)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1)了解(熟悉)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p8n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n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

    4、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p8n标准的等级跟着功能区走。n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反之则宽松一些。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与对应的标准等级(三个级别)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五类)及对应标准等级(五个级别)(3)了解(熟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p10n排放标准限值分级别。根据不同工业行业的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量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处理技术等因素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制。n环境质量标准分级别。(4)了解(熟悉)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p8n综合

    5、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由行业标准时优先执行时行业排放标准。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总纲n 1、工作程序、工作程序n熟悉(掌握)熟悉(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p18n 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表)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环境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影响报告书(表)n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 正式工作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2.

    6、工作等级划分工作等级划分n(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n(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p20n (1 1)工程特点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和规模;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如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浓度等;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时段;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n(2 2)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等n(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

    7、划。(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 p20n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划分评价等级。对各单项环境要素而言,分为三个工作等级n不同工作等级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不同:一级要求全面、详细且深入,对环境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并应当采用定量化计算来完成;二级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的描述;(定量与定性结合);三级仅须进行一般性评价,以定性为主。n对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要包含所有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熟悉(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1/2

    8、p30n内容(1)总则;(2)建设项目概况;(3)工程分析;(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5)环境影响预测;(6)评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熟悉(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2/2 p30n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标和照片,以使提出的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核。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其重

    9、点评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制专题报告。4.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n(1)了解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n(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n(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n(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n(5)(加)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1)了解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p2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2)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3)凡是可以定量表述的内容,如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等,应通过分析尽可能给出定量分析;(4)工程分析要突出重点,表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5)工程分析

    10、应在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技术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 p23 n施工阶段;n运行阶段;n退役阶段。(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1/2 p22(1)宏观背景分析。)宏观背景分析。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总体规划和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展规划中的地位,与总体规划和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2)工艺过程分析:)工艺过程分析:通过对工程选址、选线、各时段及工通过对工程选址、选线、各时段及工艺过程的分析,了解各污染源强、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艺过程的分析,了解各污染源强、排放标准、总量控

    11、制标准、生产清洁水平等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要注意有没标准、生产清洁水平等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要注意有没有敏感区域。有敏感区域。(3)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的储运。)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的储运。通过对建设项目资通过对建设项目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核定这些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等环节的分析,核定这些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等。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等。(4)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给出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运等),给出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运等),物流输入、输出

    12、平衡表。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物流输入、输出平衡表。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环境影响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环境影响的类型、因子、性质及强度。的类型、因子、性质及强度。(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 2/2 p22(5)场地的开发利用。)场地的开发利用。通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通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分析项目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协调性,以及项目建利用,分析项目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协调性,以及项目建设开发利用土地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设开发利用土地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6)非正常工况分析。)非正常工况分析。对建设项目生产运

    13、行阶段的开车、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漏泄等情况时的污染物非正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漏泄等情况时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污染物种类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污染物种类与强度,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与强度,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敏感)总图布置方案分析。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敏感点目标出发,分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和其他建设内容点目标出发,分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和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的关系。(8)生态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各种生态影响作用因子,明确各种生态影

    14、响作用因子,结合工程发生的具体环境,分析其影响范围、性质、特结合工程发生的具体环境,分析其影响范围、性质、特点和程度,尤其注意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工程分析。点和程度,尤其注意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工程分析。(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p23n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强,污染源强,其中应注意其中应注意非正常工况污染源非正常工况污染源强的核算与强的核算与确定。确定。n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开发利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开发利用分析。用分析。5.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1)熟悉(了解)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 p23n从范围确定与参数筛

    15、选、资料收集及其有效性、调从范围确定与参数筛选、资料收集及其有效性、调查深度与广度三方面考虑查深度与广度三方面考虑n(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包括因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包括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项目及重点因子。n(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搜集现有资料,当这些资料)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搜集现有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搜

    16、集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搜集现有资料时,应注意其有效性。时,应注意其有效性。n(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分,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2)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p24n(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n(2)地质环境;)地质环境;n(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n(4)气候气象;)气候气象;n(5)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n(6)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n(

    17、7)大气环境;)大气环境;n(8)土壤与水土流失;)土壤与水土流失;n(9)生态调查;)生态调查;n(10)声环境)声环境;n(11)社会经济;)社会经济;n(12)人文遗址;)人文遗址;n(13)人健康状况等。)人健康状况等。(3)掌握(熟悉)掌握(熟悉)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方法及特点 p24n 收集资料法:收集资料法: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调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资料,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资料,不足: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

    18、不完全符不足: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n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的不足。集资料的不足。这种方发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这种方发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n遥感遥感 法:法: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楚人类无法到达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楚人类无法到达地区

    19、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海洋等。此方法调查精密度低,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此方法调查精密度低,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n(1)熟悉(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n(2)掌握(熟悉)常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特点;n(3)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n(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n(5)(加)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v1 对已确定的评价项目,应分析、预测和评对已确定的评价项目,应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估

    20、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v2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及当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及当地环保要求,确定分析、预测和评估的范围、地环保要求,确定分析、预测和评估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时段、内容及方法;v3 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建设项目可能产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生的环境影响(1)熟悉(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 p28(2)掌握(熟悉)常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特点 p28n 数学模式法: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情况下此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

    21、数据。一般情况下此方法简单,应首先考虑。方法简单,应首先考虑。n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实验条件和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一般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必要的基础数据,一般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间。n类比分析法: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数据、参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数据、参数,不能采用前两种方法时,可采用该方法。数,不能采用前两种方法时,可采用该方法。生态生

    22、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采用此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中常采用此方法。n专业判断法:专业判断法: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3)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p28n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 建设阶段;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生产运行阶段;服务期满阶段服务期满阶段n预测环境影响时段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生产运行阶段的预测:生产运行阶段的预测: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 服务期满阶段的预测服务期满阶段的预测(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 p29n范围范围:范围大

    23、小、形状取决于工作等级、工范围大小、形状取决于工作等级、工程特点和环境特性及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等程特点和环境特性及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等n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1 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2 环境影响的结果预测;环境影响的结果预测;3 多方案情况下环境影响比较预测;多方案情况下环境影响比较预测;4 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实施效果预测;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实施效果预测;5 生态系统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变化预测和敏感生生态系统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变化预测和敏感生态问题预测。态问题预测。(5)(加)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 p30n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单项评价方法的含

    24、义: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与估价各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n应用原则应用原则: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影响的特征,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影响的特征,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7.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的编写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 1/2 p31n原则原则:报告书的结论就是全部评价工作结论,报告书的结论就是全部评价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

    25、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出建设项实施过程各阶的生产上客观地总结出建设项实施过程各阶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的环境的关系。明确一般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的环境的关系。明确一般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规定采取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规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得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得出建设项目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是否可行的结论。n要求要求:应该文字简洁、准确,同时最好分条应该文字简洁、准确,同时最好分条叙述,以便阅读。叙述,以便阅读。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 2/2 p32n内容内容:n(1)概括地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要说明环境中现已

    26、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n(2)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n(3)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n(4)对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n(5)对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n(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n(2)掌握各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n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规定:中规定: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

    27、、,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二、三级二、三级。n具体作法是选择具体作法是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根据其最种主要污染物,根据其最大等标排放量大等标排放量P Pi i大小来确定大小来确定910oiiiCQP(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1/2 p33(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2/2 p34n划分工作等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划分工作等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排放量指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量,采取措)排放量指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量,采取措施前的排放量按非正常工况处理,相应做事故排放施前的排放量按非正常工况处理,相应做事故排放情况下的空气质量预测。情况下的空气质量预

    28、测。(2)某些无)某些无1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按日均限值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按日均限值计算。计算。(3)评价工作等级可根据项目性质、投资总额和产值、)评价工作等级可根据项目性质、投资总额和产值、地形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地形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作适当调整,但上下不超过一级。染程度,作适当调整,但上下不超过一级。(4)某些危害严重而又没有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某些危害严重而又没有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物,评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物,评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掌握各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p35n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主要根据项目的级

    29、别确定,另外,还应考虑另外,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边界外的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评价区内和边界外的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区域内是不是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征及区域内是不是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区。环境敏感区。n16-2016-20、10-1410-14、4-6km4-6kmn一般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一般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距形划分评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距形划分评价区的范围。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价区的范围。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为主轴。或南北为主轴。2.大气环境状况调查(1)熟悉大气污

    30、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及调查方法;及调查方法;(2)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及要求要求;(3)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原则与监测制度;(4)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1)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定及调查方法及调查方法 p35n固定污染源: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和固定污染源: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和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关于污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关于污染

    31、源包括点源、面源、线源、体源;染源包括点源、面源、线源、体源;n一、二级评价项目,评价拟建项目污染一、二级评价项目,评价拟建项目污染源及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三源及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n移动污染源:移动污染源:(2)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 p36一级:1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3改扩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4危害严重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统计;5点源、面源统计;6点源、面源的参数调查;7 不同类型面源的调查8颗粒物密度及粒径分布统计9原料

    32、、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调查与统计。(3)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 p37n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筛选出的污染因子n监测布点监测布点原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原则;布点数目:一级评价项目10,二级6,三级13(区内无例行监测点)或0。n监测制度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二期(夏、冬季),每期至少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d有效数据;二级项目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作二期;全期至少监测5d;三级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d,必要时作一期监测。(4)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 p37n分析各点、各期、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分析各点、各期、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n1

    33、h平均浓度最高值平均浓度最高值n1h平均浓度值平均浓度值n日均浓度波动范围日均浓度波动范围n日均值超标率日均值超标率n不同功能区浓度变化特点及平均超标率不同功能区浓度变化特点及平均超标率n浓度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浓度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n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的相关特点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的相关特点(2)掌握(了解)对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 p38n一级项目,至少最近三年的气象资料;n二、三级项目,至少最近一年的资料。(3)掌握大气稳定度分级 p39 nPasquill稳定度分级n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nA、B、C、D、E(4)熟悉(了解)地面气象资

    34、料和高空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 p41 n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地面气象资料调查内容:1年、季(期)地面温度,露点温度及降雨量;2年、季(期)风玫瑰图;3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曲线图;4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变化图线图;5年、季(期)风向,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及年、季(期)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n高空气象资料调查内容高空气象资料调查内容:规定时间的风向、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年、季(期)的规定时间逆温层及出现的频率、平均高度和强度,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等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及要求;(2)(加)熟悉大

    35、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选用原则;(3)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多源叠加的技术要求;(4)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3)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多源叠加的技术要求 p42n一级评价项目可按下述规定执行: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对于评价区的其它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应尽可能叠加其地面浓度。n 二、三级评价项目: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各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 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对于评价区的其他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以及界外区

    36、的高大点源,可按监测数据为背景值对浓度进行叠加处理。(4)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 1/2 p42n 1 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U10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保持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n2 小风和静风点源扩散模式U10小于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保持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n3 颗粒物模式 排气筒排放的颗粒物粒径 15m的污染物、U101.5m/s、平坦地形、气态污染物,在模拟的单元时间里风向、风速、稳定度基本保持不变,污染物通过某种装置排放。(4)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

    37、件 2/2 p42n4 熏烟模式 主要用以计算日出以后,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逐渐形成混合层时,原不保积聚在这一层的污染物所造成的高浓度污染。n5 面源模式 多个点源的叠加,适用条件与点源模式相同。n6 体源扩散模式 无组织排放源n7 线源扩散模式n8 日平均浓度计算n9 长期评价浓度模式5.大气环境影响评价n(1)(加)掌握评价指数和污染分担率的定义;n(2)掌握(熟悉)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要求。(1)(加)掌握评价指数和污染分担率的定义 p48n评价指数:判别评价因子是否超标的一种计算方法。n污染分担率: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某种污染物对某敏感区域或者关心点的浓度贡献比率。100cicijKi

    38、joiiiccI(2)掌握(熟悉)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要求 p48n对大气环境质量影质量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终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明确给出推荐方案对评价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可行性结论。(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评价等级 掌握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p61n划分依据划分依据: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及水质要求n划分等级划分等级:三个级别,见P62表4.1、表4.2n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 污水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及清洁下水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污染物分类:

    39、持久性、非持久性、酸和碱、热污染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和简单三类 地面水域的规模:河流和河口分为根据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平均水深及水面面积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2.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1)熟悉(了解)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5)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6)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7)掌握(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1)熟悉(了解)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40、的确定原则 p64(1)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2)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3)河流水环境状况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流规模来确定排放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流段长度。(4)湖泊、水库以及海湾水环境状况调查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的大小来确定调查半径或调查面积。n平均水平不同,调查时期也有所不同。平均水平不同,调查时期也有所不同。n河流、河口、湖泊、水库:丰水平期、平水期、枯河流、河口、湖泊、水库:丰水平期、平水期、枯水期水期 n海湾:大潮期和小潮期。海湾:大潮期和小潮期。n当调查区

    41、域面源污染严重当调查区域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许,三级评价也应调查丰水期。n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用水的水源或渔业用水时,应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水文情况。(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 2/2 p65(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的内容 1/2 p66n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

    42、量: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根据评价等级、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横断面、纵断面、的划分,河流平直及弯曲情况、横断面、纵断面、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水位、水深、河宽、流量、流速及其分布、水温、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糙率及泥沙含量等,丰水期有无分流漫滩,枯水期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有无浅滩、沙洲和断流,北方河流还应了解结冰、封冰、解冻等现象;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封冰、解冻等现象;河网地区应调查各河段流向、流速

    43、、流量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流速、流量关系,了解流向、流速、流量的变化特点。点。n感潮河口:感潮河口:根据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根据评价等级和河流的规模决定,其中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有:感潮河段的范围,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其分布、横断面、水面坡度以及潮间隙 潮差和历时潮差和历时等。等。(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的内容 2/2 p66n湖泊、水库:湖泊、水库: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

    44、库的规模决根据评价等级、湖泊和水库的规模决定,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丰水期、定,其中主要有:湖泊水库的面积和形状,丰水期、平水期平水期 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枯水期的划分,流入、流出的水量,停留时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间,水量的调度和贮量,湖泊、水库的水深,水温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分层情况及水流状况(湖流的流向和流速,环流的流向、流速成及稳定时间)等。流向、流速成及稳定时间)等。n海湾:海湾: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根据评价等级及海湾的特点选择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地形,部分内容:海岸形状,海底

    45、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潮流状况,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限等。交换周期限等。(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p67 n原则原则: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以搜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或测试;调查或测试;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关系而略有不同。n内容:内容:a.点源

    46、的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排放方向、排放口点源的排放:排放口的平面位置、排放方向、排放口在断面上的位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在断面上的位置、排放形式:分散排放还是集中排放;b.排污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表以及各排污数据: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统计报表表以及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厂矿的工艺路线等选定的主要水质参数,并调查现有的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排放量、排放速度、排放浓度及其变化等数据。c.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用排水状况:主要调查取水量、用水量、循环水量及排水总量等。排水总量等。d.污水处理状况:主

    47、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污水处理状况:主要调查废、污水的处理设备、处理效率、处理水量及进出、水的水质状况等。理效率、处理水量及进出、水的水质状况等。(5)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p67n原则:原则: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非点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行实测。n内容:内容:a.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概况:原料、燃料、废弃物的堆放位置、堆放面积、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堆放形式、堆放点的地面铺装及其保洁程度、堆放物的遮盖方式;遮盖方式;b.排放方式

    48、、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应说明非点源污染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物是有组织的汇集还是无组织的漫流;是集中后直接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放还是处理后排放还是处理后排放;是单独排放还是与生产废水或生活废水共同排放;生产废水或生活废水共同排放;c.排放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排放数据:根据现有实测数据、统计报表以及根据引起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物理、化学、非点源污染的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的主要水质参数,调查有关排放生物化学性质选定调查

    49、的主要水质参数,调查有关排放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它变化等数据。季节、排放时期、排放量、排放浓度及其它变化等数据。(6)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原则 p68n水质调查原则:水质调查原则:水质调查尽可能使用现有水质调查尽可能使用现有数据资料,如数据不足时应实测。数据资料,如数据不足时应实测。n水质参数选择的原则:水质参数包括水质参数选择的原则:水质参数包括常规常规与与特征参特征参数两大类。数两大类。(7)掌握(熟悉)掌握(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面、取样点的原则 1/4 p68n河流水质河流水质 取样断面:

    50、取样断面: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水文特征突然化、水质急剧变化处、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水文特征突然化、水质急剧变化处、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在拟建成排污口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个取样断面 取样点取样点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时,在水面下0.5m水深处及在距河底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板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18566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