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入门知识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西方哲学入门知识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哲学 入门 知识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西方哲学入门西方哲学入门内容概要内容概要l 本讲主要讲授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经过中世纪经院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早期欧洲近代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一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哲学为止整个西方(欧洲)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包括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近代弗兰西斯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莱布尼茨、卢梭、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诸多大哲学家的思想。l 本教学注重把握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对西方哲学史上各哲学家的思想的介绍,主要涉及到他们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价值论、历史观、自然观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注重阐释不同哲学家的哲学思维
2、方式和方法。何谓哲学史?何谓哲学史?作为思想史的哲学史l哲学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史l 哲学史有别于其他具体科学的历史;有别于宗教史和艺术的历史。但与科学史、宗教史和艺术史密切相关。l哲学史与社会经济、政治的关联及其相对独立性l 哲学史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依赖性;哲学史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或影响。哲学史的规律性l哲学史当中的偶然性和规律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认识发展规律。哲学史的主导线索l哲学基本问题和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其他重要哲学问题和争论。西方哲学史的特质西方哲学史的特质l 富有批判性、创造性和个性(哲学风格)l 注重逻辑论证和精致
3、的分析(哲学表达方式)l 内容丰富、气象万千(哲学内容)如何学习?如何学习?l 西方哲学家普遍具有怀疑、批判和创造的精神,他们热爱自由,追求真理,拷问良心,观赏美景。在不断怀疑和展开批判思维的过程中,他们建构起了形形色色的哲学理论,使西方的智慧呈现出丰富的万千风貌。l 由于哲学本义是“爱智慧”,所以,学习者最好是从“爱智”的角度去理解西方哲学家们在思维王国中的苦苦求索。又由于所有智慧归根到底是关于人的生活的智慧,所以,学习者应该把学习过程,当作吸取西方生活智慧的过程。西方哲学史的分期西方哲学史的分期l 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哲学l 西欧封建社会的哲学l 西欧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的哲学l 16世纪末
4、18世纪初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l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的哲学l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约公元前(约公元前6 6世纪世纪-公元公元5 5世纪末)世纪末)主讲教师:周子善主讲教师:周子善第一节第一节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l 城邦奴隶制形成时期。l 主要研究自然。追究自然万物形成的“本原”或“始基”。一、伊奥尼亚学派一、伊奥尼亚学派(一)米利都学派1、泰勒斯(约前624-547年)(1)水是万物的本原(始基)l大地是一片平而圆滑的东西,浮在水上面。(2)物活论思想l世界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充满了神灵。2 2、阿
5、那克西曼德(约前、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1-547611-547年)年)(1 1)万物的本原无限者即不定性的物质)万物的本原无限者即不定性的物质(2 2)宇宙生成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宇宙生成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l始基包含两种对立的力量即冷和热(干和湿),并由此始基包含两种对立的力量即冷和热(干和湿),并由此分裂出来。分裂出来。(3 3)进化论思想萌芽:人类原是水中的鱼)进化论思想萌芽:人类原是水中的鱼3、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85-525年)(1)气是万物的本原l气更富于变化,且同生命密切相关。(2)气的稀薄和凝聚万物生成的方式(二)爱菲斯学派l赫拉克利特(约前530-470),最傲慢的人,晦涩的
6、爱菲斯人,不要王位,“最优秀的人宁愿取意见东西而不要其他一切,就是:宁取永恒的光荣而不要变灭的事物。”(1)本原论:火是万物的本原(2)流变思想:一切皆流,无物长住,但有循环论思想局限(3 3)万物的变化都受逻各斯(分寸、尺度、秩序)支配。)万物的变化都受逻各斯(分寸、尺度、秩序)支配。实即对立统一规律:凡物都包含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实即对立统一规律:凡物都包含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事物的变化是出于对立面的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事物的变化是出于对立面的斗争。(4 4)认识论思想:先肯定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同时认为要)认识论思想:先肯定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同时认为要把握逻各斯需
7、要理性和思想。把握逻各斯需要理性和思想。二、南意大利学派二、南意大利学派(一)毕达哥拉斯学派l毕达哥拉斯(约前580-520)(1)本原论:数是万物的本原l数比其他感性事物能更好地说明万物的共同本质(数量关系或量的规定性),乃至诸如正义、理性、机会等精神性事物。数的特征是:无形体,不能直接感知,本身不变;数与万物的关系:是本体与现象、原本和摹本的关系。神秘主义色彩。(2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形而上学倾向)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形而上学倾向l十对对立范畴(有限与无限,奇与偶,一与多,右与左,十对对立范畴(有限与无限,奇与偶,一与多,右与左,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阳与阴,静
8、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方(3 3)灵魂不朽和轮回说)灵魂不朽和轮回说(二)爱(埃)利亚学派1(克)塞诺芬尼(Xenophanes,约前565-473)l 科罗封人,行咛诗人。第一个批评奥运会。(1)对传统神话的批判l 反对拟人化的多神论,第一个将农业、栽培技术、火的发明等等看成人类自己的创造。(2)一神论(一是神)l 神永远作为一个整体在知在听。神无形体。神永远不动。他不用花力气,而以他的思想使万物活动。2 2巴门尼德(约前巴门尼德(约前6 6世纪末世纪末-5-5世纪)世纪)l第一个提出思维(Denken)和存在(Sein)具有同一性的人。(1)存在是唯一的,真实的,非存在不
9、存在(一是存在)受毕达哥拉斯数“一”的影响,受赫拉克利特存在与非存在思想的启发。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动的,是单一而不可分的,是完整的,其形状如球体。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思想就是关于存在的思想。(2 2)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 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不存在。承认此点即为真理之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不存在。承认此点即为真理之路,反之则是意见之路。一和多、在本质(体)和现象、路,反之则是意见之路。一和多、在本质(体)和现象、永恒和流变、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等之间划界。永恒和流变、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等之间划界。(3 3)认识论思想)认识论思想 思想和感觉是对立的,思
10、想可靠,它通向真理,感觉思想和感觉是对立的,思想可靠,它通向真理,感觉只能提供意见。思想和存在同一;感觉和非存在同一。只能提供意见。思想和存在同一;感觉和非存在同一。爱利亚学派其他成员爱利亚学派其他成员3、芝诺(约前6世纪末-前5世纪)否定多;否定运动的四个悖论:二分法,阿基里斯,飞矢不动,运动场4、麦里梭存在是永恒的;是无限的,因而是无形体的;是完善的,完满的,充实的,无痛苦的,无悲伤的三、阿布德拉(原子论)学派及其思想先驱三、阿布德拉(原子论)学派及其思想先驱该派思想的主要特点:开启了由微观层次探讨万物形成的新道路。(一)原子论的思想先驱1、恩培多克勒(约前490-430)像赫拉克利特一样
11、拒绝王位,亚里士多德称之为“自由之冠”,还称他辞学的创始人(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1)四根说 水、火、气、土四种元素。四根不是单一的物质本原,而是物质内部构造的四个基本元素,它们不再通过表面的物态变化,而是通过结合和分离的构造活动,是事物生成和毁灭。它们在质上是不变的,它们作为永恒存在的全体,也无生成和毁灭。注意:四元素具有粒子结构,它们组合成万物具有孔道结构,元素结构有一定的数量比例。(2 2)爱恨说)爱恨说 爱和恨是事物结合和分离的原因。爱和恨同四根相分离。爱和恨是事物结合和分离的原因。爱和恨同四根相分离。虽然具有精神乃至伦理色彩,但仍主要是一种物质力量,虽然具有精神乃至伦理色彩,但仍
12、主要是一种物质力量,他甚至说它们具有长宽高等等。他甚至说它们具有长宽高等等。(3 3)流射说(同类相知说)流射说(同类相知说)一种朴素的反映论。一种朴素的反映论。2 2、阿那克萨哥拉(约前、阿那克萨哥拉(约前500-428500-428)第一次把哲学带到雅典。提出“种子说”为原子论奠基;提出“奴斯说”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奠基。(1)种子说 种子作为全体既不能减少又不能增加,事物无所谓生成和毁灭,只有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种子具有无限多元性,在数量、种类和性质上都无限多样;种子和物体具有无限可分性。种子包含万物的成分。这里包含矛盾?种子一方面是构成事物的“同类的部分”,同时又包含万物的成分。(2
13、2)努斯说)努斯说 此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明朗起来。万物无限多样,此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明朗起来。万物无限多样,异质,而奴斯单纯如一;万物相互混合,奴斯独立于万异质,而奴斯单纯如一;万物相互混合,奴斯独立于万物;万物不能自动,奴斯是能动的,并安排万物的秩序;物;万物不能自动,奴斯是能动的,并安排万物的秩序;奴斯说明世界何以是合理的,既善且美的(目的论);奴斯说明世界何以是合理的,既善且美的(目的论);万物和种子不具有认识功能,奴斯具有认识全体事物的万物和种子不具有认识功能,奴斯具有认识全体事物的本性。本性。(3 3)异类相知说)异类相知说(二)原子论(二)原子论 留基波,原子的首创者。德谟
14、克利特(约前460-370),“欢笑的哲人”,热爱旅游。(1)原子论 原子和虚空是万物的本原。原子本身自动,在虚空中结合和分离,产生万物。l原子含义是原子含义是“不可分割不可分割”,指最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指最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不可见,又是坚实的、充满的、内部无空隙的。质微粒,不可见,又是坚实的、充满的、内部无空隙的。虚空是空无一物的空间,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不虚空是空无一物的空间,是原子存在和运动的场所,不等于空气。原子的性质:非常微小,内部绝对充实而无等于空气。原子的性质:非常微小,内部绝对充实而无空隙,不可入,不可分割,不可见,不可感知,数目无空隙,不可入,不可分割,不可
15、见,不可感知,数目无限多。在不可分割这点上不同于限多。在不可分割这点上不同于“种子种子”。原子是同质。原子是同质的,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秩序上的区别。原子内部充的,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秩序上的区别。原子内部充实,没有虚空,故内部永远无改变,但每个原子作为整实,没有虚空,故内部永远无改变,但每个原子作为整体,有是能动的或自动的。原子不能从原子产生,不能体,有是能动的或自动的。原子不能从原子产生,不能相互转化。相互转化。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2)宇宙生成论 注重必然性。认为万物都根据必然性而产生。只要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胜似做波斯人的王。(3)灵魂和影象说 身体和灵魂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灵魂也是原子
16、。具有感觉和理智两种功能。每一物体都不断放射出一种同本身形状相似的影象,它先作用于空气再进入感官和心灵,产生感觉和思想。感觉是认识的开始,但原子和虚空只能是思想的对象。认识到冷、苦、热等具有主观性(约定俗成论)。(4 4)社会和道德学说)社会和道德学说 否定神创社会或神主宰社会生活的观念,认为人是自然否定神创社会或神主宰社会生活的观念,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社会是人逐步创造的。政治上拥护民主制度。的产物,社会是人逐步创造的。政治上拥护民主制度。在伦理学方面,提出适度的快乐主义,推崇过宁静的精在伦理学方面,提出适度的快乐主义,推崇过宁静的精神生活。神生活。第二节第二节 古希腊中期古希腊中期(古典时
17、期古典时期)哲学哲学一般概况:一般概况:l 城邦奴隶制繁荣和危机时期,哲学中心在雅典。城邦奴隶制繁荣和危机时期,哲学中心在雅典。l 就对象而言,通过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实现了就对象而言,通过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实现了哲学的哲学的“转向转向”,即从主要研究自然转向研究,即从主要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尤其是道德问题。人尤其是道德问题。l 就方法而言,采取对话等多种新的方法。首先就方法而言,采取对话等多种新的方法。首先是智者学派,开争鸣论辩之风,初步实现哲学是智者学派,开争鸣论辩之风,初步实现哲学的的“转向转向”,如,如“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提出;命题提出;l 苏格拉底把自我认识提高对普遍知识
18、的寻求,苏格拉底把自我认识提高对普遍知识的寻求,把善作为哲学追求的最高目的;把善作为哲学追求的最高目的;l 柏拉图通过建立柏拉图通过建立“理念论理念论”而成为唯心主义的而成为唯心主义的古典大师;古典大师;l 亚里士多德通过自己的体系化工作,对以前各亚里士多德通过自己的体系化工作,对以前各派哲学作出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成为古典时派哲学作出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成为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期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一、智者学派一、智者学派l 在古代,大凡有学识才智的都被称为智者。在在古代,大凡有学识才智的都被称为智者。在前前5 5世纪,世纪,“智者智者”一词专门用来称呼那些收费一词专门用来称呼那些收
19、费授徒,教授修辞学、论辩术的职业教师。研究授徒,教授修辞学、论辩术的职业教师。研究重点由自然界转向人事,在认识论上,大多具重点由自然界转向人事,在认识论上,大多具有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倾向,大多崇尚感觉,批有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倾向,大多崇尚感觉,批判宗教偏见和传统习惯。最早的人本主义者。判宗教偏见和传统习惯。最早的人本主义者。都致力于语法学、修辞学和论辩术的研究和训都致力于语法学、修辞学和论辩术的研究和训练,看重语言表面上的说服力。多少流露出诡练,看重语言表面上的说服力。多少流露出诡辩习气。辩习气。1 1、普罗泰哥拉(约前、普罗泰哥拉(约前481-411481-411)l“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
20、存在,也不知道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它们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的障碍很多,如问题它们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的障碍很多,如问题的模糊,人生的短促等。的模糊,人生的短促等。”(论神论神)(1 1)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万物的尺度l人的感觉和判断成为新的人的感觉和判断成为新的“本体本体”,新的哲学最,新的哲学最高原则。第一个感觉主义者,主张知识即感觉。高原则。第一个感觉主义者,主张知识即感觉。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相对主义,否认客观真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相对主义,否认客观真理。怀疑主义。理。怀疑主义。(2 2)社会约定生成论)社会约定生成论l 反对社会神创论。认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反
21、对社会神创论。认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法律规范不是天生就有的、神造的或自然的,法律规范不是天生就有的、神造的或自然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出现了城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出现了城市以后,人们为了使自己和城市在彼此冲突中市以后,人们为了使自己和城市在彼此冲突中不至于毁灭而不至于毁灭而“约定的约定的”。它们只有当对人有。它们只有当对人有好处时才存在,否则将失去存在的理由。所有好处时才存在,否则将失去存在的理由。所有人都拥有政治的智慧或技术,因此所有人都应人都拥有政治的智慧或技术,因此所有人都应参与政治生活。人人可以参政。参与政治生活。人人可以参政。2 2、高尔吉亚(约前、高尔吉
22、亚(约前485-380485-380)l 提出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提出三个命题:无物存在,如果有某物,也是不能认识的,即使这个东西能被认识,也是不能认识的,即使这个东西能被认识,也无法说出来。也无法说出来。二、苏格拉底和二、苏格拉底和“小苏格拉底派小苏格拉底派”1 1、苏格拉底(前、苏格拉底(前469-399469-399)(1 1)苏格拉底及其使命)苏格拉底及其使命l 使雅典人知道自己的无知,按照内心的使雅典人知道自己的无知,按照内心的“灵灵异异”的驱策(新神),通过自己的哲学实践,的驱策(新神),通过自己的哲学实践,使雅典人不要老想着人身或财产,而首先并使雅典人不要老想着人身或
23、财产,而首先并且主要地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自且主要地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自比喻为比喻为“牛虻牛虻”。被指控败坏青年和信仰新。被指控败坏青年和信仰新神。认识你自己,哲学和生活实践合一。神。认识你自己,哲学和生活实践合一。(2 2)道德哲学)道德哲学l摒弃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众说纷纭,摒弃自然哲学:自然哲学家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他们提出的水、火、气、土、骨肉等根本不是关于事物他们提出的水、火、气、土、骨肉等根本不是关于事物存在和生成的真正原因,而只是宇宙形成的条件,他们存在和生成的真正原因,而只是宇宙形成的条件,他们以感官见到的事物作为根本是靠不住的,必须用理
24、性来以感官见到的事物作为根本是靠不住的,必须用理性来思考事物,另外自然哲学家从不寻求那种把事物安排得思考事物,另外自然哲学家从不寻求那种把事物安排得像现在这样美好的力量,他们从未思考过包含万物并把像现在这样美好的力量,他们从未思考过包含万物并把万物联系起来的善万物联系起来的善神(神学目的论)。认识你自己,神(神学目的论)。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理性和德性。提出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理性和德性。提出“美德即知识美德即知识”命命题。题。苏格拉底的方法苏格拉底的方法l 问答法,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和问答法,即通过比喻、启发等手段,用发问和回答的方式,从具体问题出发,是问题的讨论回答的方式,
25、从具体问题出发,是问题的讨论逐步引向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达到逐步引向深入,层层驳倒错误意见,最后达到正确的普遍的知识。四个环节:反讽、归纳、正确的普遍的知识。四个环节:反讽、归纳、诱导、定义。诱导、定义。l 反讽:通过反问揭露对话谈话中的矛盾,使他反讽:通过反问揭露对话谈话中的矛盾,使他承认对自己原以为十分熟悉的事物实际上一无承认对自己原以为十分熟悉的事物实际上一无所知。所知。l 归纳:通过对片面意见的层层否证,达到普遍归纳:通过对片面意见的层层否证,达到普遍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的、确定的、真实的知识。l 诱导:即诱导:即“精神接生术精神接生术”,通过启发、比喻揭,通过启发、比喻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