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第二章文献的形成和流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典文献学第二章文献的形成和流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典 文献 第二 形成 流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一節文獻的形成第一節文獻的形成 既然“文獻”包括人類及其活動的各種記錄,則自有人類伊始就有了文獻。一、人類起源:文獻創造主體的出現由於“文獻”涉及“文”與“獻”兩個方面,而“獻”又包括了 非語言或文字形式的動作行爲。這樣,只要人類形成,就有了這類“獻”。1二、語言、文字的起源 至於形諸語言的文獻,當然始自 人類語言的產生。一般而言,語言起源與語言命名有著密切關係。關於語言命名和起源的傳說,如 聖經 舊約 創世紀 第二章第十九 二十節載,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了亞當(),此後。2三、文獻的形成方式 我國最早的文獻,傳說中 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唐劉知幾 史通 卷四 題目:“上古 之書
2、,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其次有 春秋、尚 書、檮杌、志乗。”左傳 昭公十二年:“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杜預注:“皆古書名。”三墳,唐孔安國 尚書序:“伏犠、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3(一)刻畫 即以硬物在其他物體上刻寫畫出。現存新石器時代的巖 畫,後世以 石頭、銅鐵等工具所鐫的種種作品,包括碑銘之類,皆是也。刻畫是最早的文獻形成方式。(二)書寫 我國主要的書寫工具爲毛筆,即以各種毛類梳扎成錐形筆頭,再將之拴綁或粘連在竹木短棍的一端,用以書寫繪畫。4(三)鎔鑄 雖然“金文基本上保持著毛筆字的樣子”,但如甲骨文一樣,這也僅表明它先是用毛筆寫在銅器上。此後,即需要鎔鑄以定型。(四)雕
3、印 先在木頭或泥上書畫描述,再以硬質工具雕刻,最後用 紙帛 之類印 制。雕印 方式應該有多個源頭:人們日 常生活中諸如在食品 上印 上圖案之類的習 俗;政府機關 將印章蓋在陶器、封 泥、標 準 量 器 及 貨 幣 上;摹 印 石 碑 或 器 物 上 的 文 字、圖 畫 的 拓 印 出現 幾種因素綜合起來,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5圖.新疆民間印花木(張子開攝於喀什民俗博物館)6圖.唐代成都府成都縣卞家印賣咒本 7圖.韓國慶州佛國寺釋迦塔 8圖.韓國慶州佛國寺釋迦塔藏 無垢凈光大陀羅尼經 9人類所要表達傳播的信息,皆需要依附於一定的形態或載體。而文獻的形態或載體,又與社會發展水平、文字演變情
4、況等因素密切相關。一、人體形態 作爲“獻”的各類“賢”人,其傳遞信息的載體首先即 其肉 體、種種表情和動作。古人非常善於利用這類載體,以 眼、臉、手、腳等各個 部位表達特定的 情感或其他內 容。第二節第二節 文獻的形態文獻的形態 10二、口 頭形態 以人口 裏所發出 聲音來傳遞信息,是即口 頭形態,或可稱爲聲音載體。這些聲音,一部分爲語言,一部分乃語言之外的、其他含有一定信息的聲音。沒有文字的民族,其文明狀態全憑口 頭形態保存和傳達。三、自 然實物狀態 自 然界的實物,最早爲人類所使用 的、除人軀體和聲音之外的 文獻載體,諸如 巖石、泥板、竹木、樹葉之類。11四、甲 骨形態 中土最早使用的經過
5、加 工過的書寫材料之一,爲甲 骨 。所謂“甲 骨”,指龜甲 和獸骨。商周時代,用龜甲、獸骨占卜:先用墨在甲骨上做記號,然後灼烤甲骨,根據上面灼出 的裂紋占卜;再將占卜 内 容即卜 辭,用當時的書體,契刻在甲骨的卜兆旁邊。12圖.齊家村西周卜骨 13五、金石形態 金石,本指金屬和石頭。大戴禮記 勸學:“故天子藏珠玉,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馬,百姓藏布帛。”因古時常在碑碣和鐘鼎 之類的上面鐫刻文字以 頌功紀事,故又以“金石”特指這類物體。墨子 兼愛下:“以其所書於竹帛,鏤於金石,琢於槃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14圖 陽信家鐘銘文 15圖.毛公鼎及銘文 16圖.東周 秦國石鼓 17圖.漢瓦當“長樂未
6、央”18六、竹木形態 我們這里所說竹木形態,即以加工過的竹木作爲文獻載體。上寫有文字的竹木形態,我國學術界一般稱爲“簡牘”,即“竹簡”和“木牘”之合稱也。簡、牘之中,又以竹簡出現得更早,其原因首先是,“簡”字從竹,其他與書籍有關的“策”“篇”和“簿”之類皆從竹,而“簡”字在先秦文獻中屢見,如 詩 小雅 出車:“豈不懷歸,畏此簡書。”墨子 非命下:“子胡不尚考之乎商、周、虞、夏之記?從十簡之篇以尚,皆無之。”19圖.甲 骨文“冊”“典”20圖.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簡 21()最短之牘,五寸長。製爲“符”,一般兩枚一組,牘面寫字,側面有刻齒;兩枚拼合,即可爲信。()一尺長,多用於書信,故以“尺牘”
展开阅读全文